第532章 朝着目的前進

真正遇到麻煩的不是薛遠征與劉長勳,是洛福斯與尼茲。

返回本土之後,尼茲沒停留,運輸機加了油之後就再次起飛,在次日到達華城。

從飛機上下來,尼茲就直接去了灰宮。

不止是要當面向洛福斯說明情況,他還得想辦法說服洛福斯,對總體戰略做出調整。

再不調整,那就必然會戰敗。

那麼,到底怎麼調?

如果沒有想好,尼茲肯定不會趕回來。

其實,早在幾個月之前,也就是輸掉了西南梵炎洋海戰,最後1艘艦隊航母被送進造船廠進行維修的時候,尼茲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並且在當時就想到了一個辦法,只是沒有告訴洛福斯。

此後,尼茲也一直沒找到機會跟洛福斯談此事。

關鍵,就一個。

用盡辦法,誘使樑夏海軍出兵西南東望洋,最好是攻打奧洲。

在戰略層面上,就只有西南東望洋與奧洲足夠巨大,能容納足夠多的兵力,並且起到牽制樑夏帝國的作用。

其他方向,所能容納的軍隊都太少了。

要說的話,哪怕是駱沙聯邦都不夠格。

只要樑夏帝國把重點轉向巨大陸戰場,那麼最多隻需投入300萬兵力,就能夠掃蕩整個駱沙聯邦。

此外,陸軍的消耗量遠不如海軍。

背靠本土作戰,也要比萬里遠征容易得多。

以樑夏帝國的工業實力,只要解決了石油問題,在巨大陸方向上的作戰行動並不會對東望洋這邊產生太大影響。或者說,只要石油能管夠,樑夏帝國有能力同時在陸地與海洋發動戰略進攻。

可見,唯一能夠牽制樑夏海軍的,就只有西南東望洋與奧洲。

要說,還能夠牽制樑夏陸軍。

如果樑夏帝國決定攻打奧洲,並佔領這塊大陸,除了需要海軍的艦隊,還得投入上百萬地面部隊。

關鍵是在內陸作戰。

陸戰隊再能打,也只擅長在艦隊能夠提供支援的島嶼上作戰,而深入內陸,還是的依靠陸軍。

因爲是到離本土上萬千米的地方作戰,所以實際動用的兵力肯定更多。

此外,還得考慮奧洲糟糕的基礎設施。

那麼,如何才能夠誘使樑夏帝國進軍西南東望洋與攻打奧洲?

要說的話,在輸掉了西北東望洋海戰之後,紐蘭海軍就一直在朝這個方向努力,希望把西南東望洋當成下一個主要戰場,爲此做了不少的文章,可是效果都不大明顯,或者說完全沒有效果。

打到現在,除了派潛艇執行破交任務,樑夏海軍都沒有出兵西南東望洋的意思。

感情,那地方根本就不重要。

當然,如果以打贏這場戰爭,也就是以擊敗主要對手爲目的,西南東望洋與奧洲確實沒多大價值。

以開闢殖民地,奪取海外領地爲目的的時代早已經過去。

不管哪一方打贏了這場大戰,戰後的世界必然會是另外一個樣子,在殖民地時代的那一套肯定行不通。

換句話說,戰爭的一方,也不可能像過去那樣,以掠奪的方式來獲取全球利益。

這麼一來,就更加沒有理由去西南東望洋與奧洲耗費兵力了。

說得直接一點,打下之後又不能佔爲己有,最後還是要撤軍,那麼爲什麼要通過軍事行動攻佔呢?

戰爭,必然會死人。

如果把戰火燒到了奧洲大陸,那麼就算佔領了,也只能與當地人爲敵。

哪怕奧洲人口稀少,樑夏帝國也不可能像中古時代那樣,通過消滅土著居民獲得奧洲的土地。

其實,做爲後起老牌強國的樑夏帝國一直沒有搞野蠻擴張的傳統。

相反,不去打奧洲,而是通過擊敗紐蘭聯邦獲得最後的勝利,不但同樣能在戰後以勝利者的身份君臨奧洲,還不會與當地的土著結仇,便於在戰後控制奧洲,並且獲取這塊大陸產出的資源。

要說的話,樑夏帝國看中的恐怕也就只是奧洲大陸上的資源。

從樑夏海軍一直沒有出兵西南東望洋,紐蘭海軍一直在西南東望洋做文章,就能清楚的看出,雙方都在朝着自己的戰略目的前進,而且都在努力帶節奏,並逼迫對手跟着自己的節奏走。

只是,到目前爲止,掌握主動權的是樑夏海軍。

紐蘭海軍前後總共做了三次努力,打了三場決定性的大海戰,結果全都以失敗收場。

關鍵還有,樑夏海軍始終沒有犯糊塗,更沒有得意忘形。

如果以當前的局面發展下去,也許在2年之內,這場大戰將以同盟集團徹底戰敗而宣告結束。

還能夠扭轉戰局嗎?

當然,辦法也不是沒有。

尼茲一直看重奧洲,也一直主張在奧洲投入足夠的兵力,甚至向陸軍做出巨大讓步,包括讓麥克擔任奧洲軍團的總司令,負責在西南東望洋的作戰行動,直接管轄第三艦隊之下的艦艇。

在根本上,奧洲離巨大陸的東南地區很近,離獅泉城也不遠。

要在以前,2000多千米或許不算近,甚至可以說非常遙遠。

可是在航空兵大放異彩,轟炸機主宰着天空的時代,2000多千米的距離,根本算不上遙遠。

不說別的,雙方的主力轟炸機都擁有1500千米以上的作戰半徑。

此外,新開發的超級轟炸機,作戰半徑肯定達到2000千米,甚至有希望進一步延長到2500千米。

關鍵還有,爲戰略轟炸研製的遠程戰鬥機,也逐漸走上正軌。

那麼,以奧洲爲基地戰略航空兵肯定是一支不可小覷的作戰力量,或許能夠成爲逼迫樑夏帝國攻打奧洲的關鍵因素。

不說別的,如果能對獅泉城實施戰略轟炸,通過轟炸來封鎖咽喉海峽,切斷連接東西方的海上大動脈,哪怕只是向獅泉海峽裡面佈設水雷,也能讓樑夏帝國的高層做出攻打奧洲的決定。

在上次大戰中,同盟集團就這麼幹過,不過當時封鎖的是守望者海峽。

要想封鎖獅泉海峽,至少需要作戰半徑達到2500千米,甚至是更遠的轟炸機,而現役的幾種重型轟炸機,比如B-17與B-24在掛上幾枚水雷之後飛不了這麼遠,也只能指望還在研製的新式轟炸機。

要說,這也是尼茲專門返回華城,來到灰宮找洛福斯免談的關鍵所在。

動用新式轟炸機去執行佈雷任務,等於從陸軍航空兵那裡搶飯吃,即便不考慮政治與戰略層面的問題,也要首先搞定陸軍航空兵。

尼茲只是海軍上將,無權對陸航指手畫腳。

因爲陸航獨立成軍的事情基本確定了下來,陸軍航空兵獲得了很多自主權,所以即便是陸軍參謀長也沒多少發言權。

此事,得由洛福斯出面。

第174章 迎頭相遇第436章 陷阱在前第351章 出謀劃策第516章 提前出動第394章 三步走第265章 應景的第59章 深謀遠慮第198章 投桃報李第482章 拉鋸戰第558章 成功上岸第86章 千里眼第117章 攻心之戰第372章 拖延爲主第148章 撲朔迷離第296章 總統的擔憂第321章 破交與護航第135章 超級航母第220章 左右夾擊第37章 基本盤第66章 裝甲反擊第419章 炎海前線第234章 最後的艦隊第434章 戰略冒險第14章 各取所需第198章 定調第244章 油船挨炸第354章 三大要素第583章 盡力而爲第456章 大難臨頭第176章 這是幻覺嗎第148章 第一份偵查報告第241章 提心吊膽第427章 快刀斬亂麻第196章 最後一吉第594章 折中方案第77章 鐵桿盟友第503章 騷擾襲擊第358章 趕盡殺絕第185章 簡宴第195章 發飆第452章 絕境反擊第51章 低空霸主第516章 提前出動第152章 有驚無險第156章 反艦利器第341章 劉向真出手第79章 佯攻行動第419章 炎海前線第238章 騰挪折衝第557章 連夜突襲第118章 戰術調整第564章 底氣所在第202章 縝密周全第32章 犯規搶跑第116章 快馬加鞭第153章 春風得意第24章 風雨飄搖第53章 全線潰退第216章 再遇張小卿第2章 接敵備戰第227章 海航出手第195章 全力以赴第539章 必然的選擇第63章 妙招序 命運的交響曲第617章 全速突擊第588章 新時代第378章 登門拜訪第208章 替代之選第102章 地面戰爭第63章 妙招第239章 緊急叫停第61章 似曾相似第117章 攻心之戰第367章 初具規模第554章 力量倍增器第337章 敵人的雷達第621章 隕落的統帥第510章 遠方的戰鬥第364章 一面倒第165章 軍人榮譽第617章 全速突擊第226章 完成態的艦載機第164章 對攻局面第96章 戰爭機器啓動第461章 見好就收第129章 多手準備第154章 事與願違第351章 出謀劃策第476章 準備階段第345章 純空戰第211章 這就是兄弟第288章 頭號不確定因素第433章 猜疑第236章 決心赴死第175章 轉攻爲守第151章 聲東擊西第432章 新三件第36章 別人買單第406章 實彈打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