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

史彌遠的兩大支柱,其一是三衙管軍們,其二就是由他一手提拔的臺諫重臣。

御史臺和諫院的官員向來是執掌憲綱的要臣,這些官員負責監察,位低權高,而且作爲清流官,升遷較快,是熱門位置。不過還是從秦檜以來,臺諫官員的抉擇權也日益集中在政事堂手中,一直到史彌遠時代也是如此。所以,史彌遠一方面清洗了三衙,另一方面也在臺諫裡面佈滿了自己的走狗耳目,而已經升任吏部尚書的薛極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有了三衙管軍帶領的軍隊,可以保證史彌遠的人身安全,但南宋朝廷畢竟不是鬥獸場,史彌遠也不可能讓大頭兵們衝上鳳凰山,直接把反對者拉出去砍頭,所以要想整人的話,還是要靠臺諫。

薛極得知消息之後,立刻趕到史彌遠的府上,從史彌遠口中聽到了鄭昭先與趙擴的對話,即刻站起來:“相公,這是有人對相公心懷不滿,想要搞些陰謀詭計呀。”

“鄭相公和曾相公都是理學名門,講道義的人,既然是我徵召了他二人,肯定不會太苛責於我,估計只是想讓我交出權柄,不要一人大權獨攬而已。”史彌遠輕輕笑道:“這幾人老邁不堪,卻不知政事堂的可怕,須知自秦檜以來,有幾個人能在這裡全身全尾而退的?”

“史相公所言極是,所以這幾個老賊還不知道政事堂鬥爭之殘酷,正可借他二人爲相公立威,相公您說,咱們先拿哪個開刀?”

史彌遠就特別喜歡薛極這種像發飆的小哈巴狗一樣超兇的姿態:“不着急,不着急,這二人畢竟門人衆多,聲望隆重,咱們還要等着他們的狐狸尾巴,薛賢弟,你且先派人佈局,好好挖挖這兩個人的黑料。”

薛極即刻領命,表示這很簡單,天下沒有他挖不着的黑料,但隨即又提到一事:“學生還有一事要與史相公說。”

“最近的事兒真多。”史彌遠在心中無奈的想。

“從真州那邊傳來消息,淮東轉運判官費培近日來連續搗毀從北方販運來的私鹽窩點,抓了不少人,而且還要順藤摸瓜。據他所說,朝中居然有人蔘與此事,從北方販賣私鹽入境分銷,據我所知,費培所懷疑的人是李知孝。”

“是他?這事情倒是有可能。”史彌遠摸着鬍子,開始考慮這件事,作爲自己的新晉打手,李知孝主要負責官方物資的採辦以及諸司財務審計,在這其中當然有上下其手的機會。

史彌遠當然知道李知孝這種人投靠自己爲的是什麼,有權不用過期作廢,他肯定是參與了此事。

“此事下官已經探聽到了不少,李知孝跟咱們臨安的一個退隱仕宦走往過密,此人名叫刁光鬥,嘉興府人,還曾經做過官,因爲貪贓而被罷免。”

“你別說啊,我對此人有些印象!”史彌遠摸摸鬍子:“此人可不大簡單,我看他結交官員,就是爲了走私鋪路。你看,這人明明已經無官無職,卻在臨安有一座好宅子,這裡外的關節,恐怕不小。”

“相公的意思是……”薛極有些打不定主意了,關於這個刁光鬥,他也聽說過一些消息,此人有錢,這是大家公認的事,至於錢是怎麼來的,那可就說不好了。李知孝和他交往過密,確實有參與走私的嫌疑。

“好吧,我會與他說,讓他這些日子收斂點,至於費培這件事,我看也無須橫加處理,他不是搗毀了不少走私窩點嗎,就記他一功,調任四川,這件事可以由你來做,讓他也記着咱們的人情。”

此時,這位刁光鬥先生也在考慮史彌遠可能的行動,作爲南宋最成功的走私商人之一,刁光鬥自然也在官場上建立了自己的情報網絡,無論是費培已經查到他的線索,還是薛極已經打探到他的消息,這兩件事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也知道自己的名字肯定要鑽進史彌遠的耳朵裡了。

這就夠讓他心煩的了。自己雖然也掌握了臨安不少官員的黑材料,但這只是些輔助並不足以讓他輕易的將誰拉下馬。反倒是要被史彌遠這樣的權臣盯住的話,身敗名裂、法場明正典刑都是輕的。

更讓人心煩意亂的是眼前這位太平軍的客人。作爲一個走私商人,刁光鬥從北方販運馬匹鐵料和名人字畫,而從南方販運糧食和布匹,以及臨安出產的華美綢緞,這本來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然而高家軍的日益壯大,卻總讓刁光鬥心裡覺得隱隱不安,船隊往來已經三次了,這羣北方人的胃口越來越大,要的都是真真切切的糧食,還要從海南運送什麼織布機這類東西。

刁光鬥曾經是官僚,但現在更多的身份是商人,一眼就看出來織布機的效用,也非常清楚推廣這樣東西的成本和收益——推廣織布機需要在控制區內大量的種植棉花,然後以規模化的方式採集,並且運送到織布作坊裡面去,而生產出來的保暖棉布在北方將會大受歡迎。

肯花費這麼大的力氣做如此事情的人,其目的絕對不是簡簡單單的賺錢。

這個叫高俊的山東人所圖非小,甚至遠遠超出了自己原本的預期。

現在更有意思了,兩國交兵的時候,作爲走私商人都要忌憚三分,這個高俊不但沒有收斂的意思,反而還向自己這裡派出了個使者,而且還要打探史彌遠的消息!瞭解臨安朝廷的動向!刁光鬥突然發覺自己似乎是被綁在了高俊的戰車上,正在爲這傢伙的某些難以形容的巨大政治目的而服務。

對於刁光斗的情緒,趙昉也有所預料,他首先安撫一下老刁,表示自己此番前來並無它意,確確實實只是爲了雙方合作的大計避免受到戰爭的影響。另外,趙昉明確表示,即便是在戰爭時期,走私交易也決不能停止,高俊還想從他這兒買一大批糧食。

刁光鬥所說的並非假話,農業社會能提供的多餘糧食本就有限,除去抓住幾個大糧商之外,剩下的小糧商即便是跟他們談也談不出多少來,反而勞心費神。高俊也沒有指望再從一般市場上獲得太多糧食了,此次來刁光鬥這,也是爲了碰碰運氣,眼看他說不行,趙昉也不多強求。

但是,永遠不要低估商人的貪婪。剛剛還說沒有,刁光鬥眉頭一轉,卻突然又說:“但也不是完全沒有。”

“在哪裡?”

“太倉。”

第七章 戰與和(上)第七章 間諜(上)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二十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下)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第二章 破壞與建設(下)第八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下)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三章 礪氣桃源鎮(上)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四章 大青山(下)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上)第五章 步兵進攻(上)第十一章 堅持(上)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五章 號角復,烽堠舉(上)第二十一章 留守司(上)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一章 劉家渡突襲戰(上)第五章 步兵進攻(上)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第十章 血酬(下)第九章 燕(上)第八章 狼煙茫茫(下)第十五章 愛恨河坊街(上)第二十一章 聚賢賓(上)第二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下)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十三章 散(上)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六章 工廠(下)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二十二章 戰(下)第十六章 漢人們的陰謀()下第十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下)第七章 軍隊(上)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第二十三章 虛景實情(上)第十二章 回鶻的士兵(下)第十七章 莊園(上)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十二章 兵貴勝,不貴久(下)第二十章 火漫山東(下)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七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上)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第二十章 火漫山東(下)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第二十四章 法?理?情(下)第十三章 三縣合討賊(上)第十一章 掙不脫的束縛(上)第一章 欺騙(上)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無標題章節尾聲第十一章 回鶻的士兵(上)第六章 血銀(下)第十八章 洺州的反擊(下)第十一章 今與來(上)第十五章 亂紛紛(上)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六章 號角復,烽堠舉(下)第四章 金麥(下)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四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下)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九章 勾腸債務(上)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三章 轉運司(上)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