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宣傳華國鋒”的熱潮 (3)

在1976年4月7日提議華國鋒任中央第一副主席,明確華國鋒的接班人地位,5個月後他就病逝了。

縱觀五次指定接班人的過程,可以看出,前兩次很從容,是經過長期考慮、觀察的。自從1971年“事件”之後,到1976年去世,這五年間三易接班人,一次比一次倉促。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3月6日,馬林科夫按照斯大林生前的安排接班,出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才半個月──1953年3月20日——馬林科夫就辭去了蘇共中央第一書記的職務,赫魯曉夫成了蘇共中央書記處的實際領導人。

以爲,由於馬林科夫的資歷太淺,所以在斯大林去世後,就讓赫魯曉夫奪取了大權。從斯大林那裡吸取教訓。他發動“文革”的目的,便在於防止出現赫魯曉夫式的人物,他把自己指定的接班人作爲“中國的赫魯曉夫”打倒了。然而,的反叛,使亂了方寸。在之後,頻繁地更替接班人,實際上在步斯大林的後塵。其實,晚年之所以重蹈斯大林晚年的覆轍,是因爲所仿效的是斯大林的錯誤做法:由黨的領袖自己指定接班人。在1976年4月7日指定華國鋒爲接班人時,提議華國鋒擔任中央第一副主席。

在1956年八大時,只是提議擔任中央副主席,並不加“第一”兩字。在前面已經引述過跟熊向暉的談話,如此說:“我們的副主席有六個,排頭的是誰呀?。我們不叫第一副主席,他實際上就是第一副主席,主持一線工作。”

這是因爲自從七大以來,就已經是的接班人。所以儘管八屆一中全會選出的中央副主席有六位,但是在六位之中的“第一”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也就大可不必加上“第一”兩字。

在九大,成爲唯一的副主席,也就不必加“第一”了。

在提議華國鋒爲中央副主席時,身爲中央副主席的還有王洪文和葉劍英。王洪文早於華國鋒擔任中央副主席,葉劍英的資歷之深遠非華國鋒所能相比。所以必須給華國鋒加上“第一”,才使華國鋒的接班人身份變得十分明確。

1976年華國鋒被指定爲接班人時55歲,而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時56歲。對於華國鋒,確實“你辦事,我放心”。期望1976年的華國鋒,成爲1949年的他,能夠按照他的路線把他的未竟之業繼續向前推進。

不過,也深知,中國是世界第一大黨,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作爲中國的領袖,作爲中國的領袖,必須具備極高的聲望。華國鋒雖然爲人忠厚,但是作爲領袖資歷尚淺,不孚衆望。

正因爲這樣,在病重之際,在確定了華國鋒爲接班人之後,自知餘日不多,在1976年4月曾作過這樣的“最高指示”:“要造這個輿論,要宣傳華國鋒同志,要使全國人民逐步認識華國鋒同志。”

說這段話,正反映了他選擇華國鋒爲接班人時,顯得侷促,以致要“全國

人民逐步認識”這位接班人。希圖通過“宣傳華國鋒”以提高華國鋒的聲望。1976年6月15日,病重的召見華國鋒、王洪文、張春橋、、姚文元以及王海容,說了一番類似“臨終囑咐”的話:

人生七十古來稀,我八十多了,人老總想後事,中國有句古話叫蓋棺定論,我雖未蓋棺也快了,總可以定論吧!我一生幹了兩件事,一是與蔣介石鬥了那麼幾十年,把他趕到那麼幾個海島上去了,抗戰八年,把日本人請回老家去了。對這些事持異議的人不多,只有那麼幾個人,在我耳邊嘰嘰喳喳,無非是讓我及早收回那幾個海島罷了。另一件事你們都知道,就是發動“**”。這事擁護的人不多,反對的人不少。這兩件事沒有完,這筆遺產得交給下一代。怎麼交?和平交不成就動盪中交,搞不好就得血雨腥風了。你們怎麼辦,只有天知道。

最後幾句話,說得那麼悲涼,說到了“動盪”,說到了“血雨腥風”,說到了“天知道”,就因爲知道在他死後,華國鋒未必壓得住陣腳。早就說過,他死後,會鬧事。他也明白,華國鋒未必鬥得過。所以,他把華國鋒和被他稱之爲“四人幫”的四個人一起召來,說了那番話……

鋪天蓋地地爲華國鋒歌功頌德的熱潮

儘管“要宣傳華國鋒同志”,但是在當時卻無法做到。因爲輿論大權掌握在“四人幫”手中,掌握在姚文元手中。華國鋒被指定爲接班人,被“四人幫”視爲奪取大權的最大障礙,“四人幫”怎麼可能貫徹的指示,去“宣傳華國鋒”呢?

在死後,1976年10月6日晚上那乾脆利落的“橫掃”,使中國避免了“動盪”,避免了“血雨腥風”。

領袖是政黨的旗幟。平心而論,在去世之後,失去了享有極高聲望的領袖,急欲填補這一空白,樹立新領袖華國鋒的形象,原本也是當時形勢的需要。

一向理平頭的華國鋒,也蓄起了朝後梳的“毛式長髮”。加上華國鋒身材高大,穿上一身毛式制服,確實有幾分的樣子。

華國鋒作爲“英明領袖”,其實主要依靠兩條:一是生前親自選定他爲接班人;二是華國鋒領導粉碎“四人幫”,合乎民心,受到人民的擁戴。

關於第二條,老百姓個個心裡明白,誰都吃夠了“四人幫”的苦,用不着多說。在粉碎“四人幫”時,華國鋒確實起過重要作用,但是並非完全是華國鋒個人的功勞,而在“宣傳華國鋒”的熱潮中,卻幾乎把功勞全都算在“英明領袖”的賬上。報紙上成天在“宣傳”着“英明領袖華主席一舉粉碎了‘四人幫’,挽救了革命挽救了黨”……

至於第一條,只有高層人士才知道。

於是,華國鋒拿出親筆手書“你辦事,我放心”。在病重時所寫這六個歪歪扭扭的字,彷彿是封建王朝的“欽定傳位手諭”,成爲華國鋒“即位”的依據。

當時,在華國鋒山西交城故居前的牆上,刷出了“你辦事,我放心”六個大字!

其實,就連華國鋒本人也感到光靠這六個字,他作爲“英明領袖”的聲望還遠遠不夠。於是,又公佈了那段關於“宣傳華國鋒”的“最高指示”,在全國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宣傳華國鋒”熱潮……一時間,中國各報各刊競載“宣傳華國鋒”的文章,各出版社競出“宣傳華國鋒”的書,大有鋪天蓋地之勢。“宣傳華國鋒”,實際上演變成了對華國鋒的歌功頌德,演變成對華國鋒的個人崇拜。爲了“要使全國人民逐步認識華國鋒同志”,對於華國鋒的歌功頌德幾乎涉及華國鋒的各個方面。內中最熱的是山西和湖南,因爲華國鋒曾在這兩個省份工作過。

山西交城是華國鋒的故鄉,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交城晨曲》一書。

山西交城縣委發表了“宣傳華國鋒”的重要文章——《華主席是學習和實踐思想的光輝典範》。

山西軍區報道組、空軍某部報道組、鐵道兵某部報道組、《解放軍報》記者在山西採訪,寫出了《華主席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山西日報》通訊員、《太原報》記者、《山西日報》記者寫出了《華主席關懷兒童團——訪華主席工作、戰鬥過的古交區》。

古交區是山西太原的一個區,原屬山西交東縣。華國鋒曾擔任過交東縣抗日聯合會主任,在古交區建立兒童團。報道說,那裡的“紅小兵”、“紅衛兵”得知華國鋒成爲“英明領袖”,發出“鏗鏘的誓言”:

華主席是我們的紅司令,我們是華主席的紅小兵。

華主席關懷兒童團,兒童團愛戴華主席。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了《華主席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一書,記述了華國鋒從1938年到1949年在山西呂梁山區所度過的11個冬春。該書的作者說:

在長期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中,他赤膽忠心幹革命,出生入死爲人民。華國鋒同志始終如一地學習馬列主義、思想,忠實執行、勇敢捍衛的革命路線。他以馬克思主義者的出色的組織才能,在根據地建設、新區建設、作戰指揮、支前、土地改革運動中,領導人民取得了一個個的勝利,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深受廣大羣衆的擁護和愛戴。

關於華國鋒在湖南的報道更多。

湖南,在當時被稱爲“偉大領袖的故鄉,英明領袖華主席工作過的地方”。湖南省委在1972年第2期《紅旗》雜誌上發表了“宣傳華國鋒”的重要文章——《華國鋒同志是革命路線的卓越的繼承者》。這篇文章用三個“者”來形容華國鋒:“華國鋒同志是革命路線的忠實執行者、勇敢捍衛者和卓越繼承者。”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華主席在湘陰的故事》一書。

人民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聯合出版了《華主席是我們的好領袖》一書。

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華主席在湖南》一書。作者說:

華國鋒同志在湖南工作期間,一貫忠於馬列主義、思想,堅決執行和捍衛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和一系列方針政策,爲湖南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受到人民的衷心愛戴和擁護。

湖南省委組織部發表《華主席是執行建黨路線的光輝典範》。

湖南省委宣傳部發表《華主席在思想文化戰線上一貫高舉思想偉大紅旗》。

湖南省軍區委員會發表《英明統帥華主席率領我們勝利前進》。

共青團湖南省委員會發表《英明領袖華主席關懷着我們青年的成長》。

湖南省體育運動委員會發表《華主席是執行革命體育路線的光輝典範》。

韶山區委員會發表《緊跟華主席,永遠向前進》。

湖南省湘潭地區委員會發表《華主席帶領我們走指引的金光大道》。

湖南省湘潭地區婦女聯合會發表《華主席領導我們婦女在革命道路上前進》。

長沙市委員會發表《華主席是忠於思想的光輝榜樣》。

此外,還有種種文章,羅列一下標題,便可知“宣傳”內容:

《華主席是卓越的馬克思主義領導者》;

《華主席是我軍的英明統帥》;

《華主席率領我們學大慶》;

《華主席是實踐思想的光輝典範》;

《華主席掌舵我們最放心》;

《華主席堅持在三大革命鬥爭中建設民兵》;

《華主席是高舉教育革命旗幟的光輝典範》;

《堅持革命文藝路線的光輝榜樣──記華主席在湖南領導文藝工作的革命實踐》;

《華主席是執行民主集中制的榜樣》;

《華主席無限關心革命戰士》;

《華主席是人民教師的貼心人》;

《華主席永遠是我們學習的光輝榜樣》;

……

在鋪天蓋地的“宣傳華國鋒”的種種文章中,張平化的文章格外顯眼。

張平化在1959年擔任湖南省委第一書記時,華國鋒擔任湖南省委書記處書記,作爲華國鋒的“頂頭上司”,張平化與華國鋒共事多年。後來,當華國鋒成爲“英明領袖”1977年10月,張平化擔任了中央宣傳部部長。

張平化在“宣傳華國鋒”的熱潮中,寫了一篇重要文章——《華國鋒主席是偉大領袖和導師主席的最好接班人》。張平化在文章中用三個“親自”來形容對華國鋒的重視:

華國鋒主席是偉大領袖和導師主席的優秀學生,是親自培養、親自選定、親自安排的最好接班人。

張平化的文章,分五個方面“宣傳華國鋒”:

努力學習和忠誠實踐思想;

捍衛和遵守“三要三不要”三項基本原則;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領導方法和工作作風;

愛護和培養黨的幹部;

華國鋒同志爲我黨領袖是的英明決策。

張平化在文章結束時,把華國鋒成爲“英明領袖”和1935年遵義會議確立了的領袖地位相提並論:

遵義會議確立了我們偉大的領袖和導師主席在全黨的領導地位,從而撥正了中國革命的航向,使中國革命鬥爭轉危爲安,不斷地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黑暗的舊中國變成了光明幸福的社會主義新中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今天,我們又有了最好接班人華國鋒主席,繼承的遺志,堅持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和國內外政策,領導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在各條戰線上進行英勇頑強的鬥爭,把開創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繼續推向前進。我國八億人民,三千多萬黨員,都爲又有了自己的英明領袖華國鋒主席而感到無比的幸福和自豪。我們一定要最緊密地團結在以華主席爲首的黨中央周圍,信心百倍地在繼續革命的大道上奮勇前進。

華國鋒在“農業學大寨”的中,曾率湖南幹部前往山西大寨學習,跟陳永貴結識。在華國鋒成爲“英明領袖”之後,陳永貴這樣“宣傳華國鋒”:

華國鋒同志忠於黨、忠於人民;大公無私、光明正大;謙虛謹慎,具有民主作風;平易近人,接近羣衆,善於團結同志一道工作。他能夠領導全黨、統帥全軍,是一位傑出的馬克思主義者。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爲再次有自己的英明領袖而感到無限自豪。

經過熱火朝天的“宣傳”,盡情的謳歌,華國鋒被精心“包裝”成了“英明領袖”。

第5章 大轉折前的急轉彎 (4)第51章 大論戰推向全國 (2)第15章 “宣傳華國鋒”的熱潮 (3)第35章 (上)精心選擇突破口 (6)第64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4)第18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3)第42章 尖銳對立的20天 (3)第61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1)第56章 中央工作會議上的交鋒 (2)第60章 中央工作會議上的交鋒 (6)第17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2)第46章 “真理標準”大論戰 (3)第68章 華國鋒的“淡出” (3)第57章 中央工作會議上的交鋒 (3)第28章 鄧小平第三次復出 (4)第38章 (下)精心選擇突破口 (2)第26章 鄧小平第三次復出 (2)第9章 中共中央“羣龍有首” (4)第1章 序第64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4)第2章 大轉折前的急轉彎 (1)第27章 鄧小平第三次復出 (3)第59章 中央工作會議上的交鋒 (5)第19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4)第21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6)第67章 華國鋒的“淡出” (2)第65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5)第62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2)第27章 鄧小平第三次復出 (3)第50章 大論戰推向全國 (1)第25章 鄧小平第三次復出 (1)第64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4)第4章 大轉折前的急轉彎 (3)第35章 (上)精心選擇突破口 (6)第50章 大論戰推向全國 (1)第20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5)第55章 中央工作會議上的交鋒 (1)第50章 大論戰推向全國 (1)第56章 中央工作會議上的交鋒 (2)第1章 序第45章 “真理標準”大論戰 (2)第57章 中央工作會議上的交鋒 (3)第55章 中央工作會議上的交鋒 (1)第1章 序第11章 華國鋒確立了領袖地位 (2)第24章 “兩個凡是”的迷誤 (3)第1章 序第46章 “真理標準”大論戰 (3)第7章 中共中央“羣龍有首” (2)第62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2)第44章 “真理標準”大論戰 (1)第9章 中共中央“羣龍有首” (4)第46章 “真理標準”大論戰 (3)第19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4)第52章 大論戰推向全國 (3)第18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3)第45章 “真理標準”大論戰 (2)第22章 “兩個凡是”的迷誤 (1)第7章 中共中央“羣龍有首” (2)第34章 (上)精心選擇突破口 (5)第4章 大轉折前的急轉彎 (3)第50章 大論戰推向全國 (1)第20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5)第37章 (下)精心選擇突破口 (1)第4章 大轉折前的急轉彎 (3)第33章 (上)精心選擇突破口 (4)第55章 中央工作會議上的交鋒 (1)第68章 華國鋒的“淡出” (3)第38章 (下)精心選擇突破口 (2)第19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4)第25章 鄧小平第三次復出 (1)第35章 (上)精心選擇突破口 (6)第40章 尖銳對立的20天 (1)第54章 大論戰推向全國 (5)第55章 中央工作會議上的交鋒 (1)第42章 尖銳對立的20天 (3)第21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6)第21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6)第18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3)第30章 (上)精心選擇突破口 (1)第52章 大論戰推向全國 (3)第52章 大論戰推向全國 (3)第18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3)第48章 “真理標準”大論戰 (5)第40章 尖銳對立的20天 (1)第1章 序第65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5)第61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1)第5章 大轉折前的急轉彎 (4)第29章 鄧小平第三次復出 (5)第56章 中央工作會議上的交鋒 (2)第54章 大論戰推向全國 (5)第40章 尖銳對立的20天 (1)第38章 (下)精心選擇突破口 (2)第49章 “真理標準”大論戰 (6)第64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4)第1章 序第19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