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德西亞

開玩笑,大英帝國在全世界這麼多殖民地,難道還缺地方容納這二十多萬南斯拉夫人麼?這件事對英國這種殖民帝國,根本就是毫無難度的事情,無非就是放哪?

不論是羅德西亞,還是英屬馬來亞似乎都有一定的優勢,無非是優勢處在不同的地方。

羅德西亞就是後世人均億萬富翁的津巴布韋,隨着白人在南羅德西亞經營日久,土生白人漸漸居於主導地位,他們把南羅得西亞而非英國視爲祖國,迫切要求更多的自主權甚至獨立,當然距離羅德西亞真正獨立還有很多年的時間。

如果把南斯拉夫人放在羅德西亞,說不定可以對當地想要獨立的土生白人進行制衡。

至於英屬馬來亞,本身就是愛德華·布里奇斯選擇英屬印度的後備發展殖民地。可以說已經是大英帝國將要重點經營的殖民地了。

如同亞歷山大卡多根所說,英屬馬來亞一定要加強殖民統治的力量。

“艾倫,你對遠東十分了解,不要因爲認爲自己沒有資格就不說話。我們也可以聽聽年輕人的意見。”愛德華·布里奇斯衝着艾倫威爾遜額首道。

“英屬馬來亞當地的兩個主要族羣,在人口比例上很接近,馬來人的人口當然多一點。我個人認爲,並不需要把南斯拉夫人放過去,不然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變化。”艾倫威爾遜先禮貌性的點頭示意,才侃侃而談道,“英屬馬來亞的軍事力量我們依靠英軍就行了,相信短期內不會出事,但羅德西亞不同。當地的土生白人和黑人的比例非常懸殊,確實應該加強一些當地白人的力量。”

大英帝國的殖民地當中,英屬非洲算是獨立比較晚的了,這倒不是英國和法國一樣,在非洲大打出手,而是非洲人的水平也就那樣。對當地本身就不算強勢的殖民力量,也掙脫的極爲艱難。

目前黑非洲境內,白人和土生白人有一定規模的只有兩個地方,就是南非和羅德西亞,也就是後來的津巴布韋。

南非和津巴布韋,在之後的時間一直結成同盟,共同維繫着非洲白人的利益。

短期內這兩個地方不會出問題,當然前提是要和當地的白人領導人說清楚,真的掙脫了大英帝國的統治,以後可就要自己面對人口是本身十倍以上的黑人了。

至於英屬馬來亞,並不缺乏人口,荷屬東印度一九三零年的時候進行過人口普查,荷屬東印度人口六千萬,現在十五年過去了,人口已經超過七千五百萬。

這些都可以成爲英屬馬來亞人口的補充,至於另外一個主要族羣華人,艾倫威爾遜可不認爲在一九四五年自己還要爲華人不夠犯愁。隨便用一點小技巧,英屬馬來亞的華人人口根本不是問題。

“嗯,那就把他們送到羅德西亞去吧,你找一個機會和米哈伊洛維奇談談。”愛德華·布里奇斯點頭,算是同意了這件事,至於他這個內閣秘書,自然是和首相一起回到倫敦。

戰後重建、國際會議、恢復英佔區的平穩,事情還相當的多。隨着英國代表團和美國代表團從波茨坦先後離開,艾倫威爾遜也回到了大柏林市。

現在他終於有時間,好好想想怎麼增加德國英佔區和英屬印度的聯繫了。

在波茨坦會議之後,至少在表面上戰後利益已經劃分完畢,通過公報的方式告訴了全世界,不少人口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似乎遠離了一些。

波茨坦會議結束了,沒想到甩給美國人的南斯拉夫難民,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大英帝國手裡,這沒有辦法,誰讓大英帝國和美國有債務關係呢?英國又豁不出去,沒法學蘇聯脖子一擰賴賬。

關鍵是,一戰之後大英帝國敢這麼做,是因爲美國還沒有武裝討債的能力。現在則完全不同了,普通公民不清楚,英國政府卻清楚,美國的國力已經在英國之上。

回到在柏林的住所,之前找的傭人米婭已經把公寓弄的一塵不染,艾倫威爾遜很是感激,對於這些和亡國之後差不多的德國人,在個人層面上他是同情的,但絕對不同情德國這個國家。

擺在面前的兩件事,一件事南斯拉夫難民的去留問題,一個是早就應該做的,去英佔區糞裡淘金,翻閱着以電報形態發過來的資料,艾倫威爾遜信心滿滿。

這兩件事辦完,再加上布魯塞爾會議的事情,他就可以回到心心念唸的英屬印度了,到時候印度人一定會發現,天更高了,也更藍了。

“艾倫先生,你最近去哪了?”在整理房間的米婭,看着看資料的艾倫威爾遜有此一問,“現在整個柏林都很蕭條,佔領軍的事情還很多吧。”

“柏林的蕭條只是暫時的,馬上圍繞着柏林的競爭就會開始。”艾倫威爾遜回頭笑了一下,安慰道,“這種競爭對你們柏林的市民是有好處的,柏林是現在兩方比較的前線,會把最好的東西都送到這裡來,而在我們西邊的三國佔領區,你更加的幸運。蘇聯被你們德國人摧殘的很慘,是沒有強大的財力和物力的。但是美國有!”

“是的,很多人都說美國有錢。”米婭話不多,似乎保持着一個傭人的小心。

“那些美國人!”艾倫威爾遜就不想聽別人誇獎美國人,他現在還要處理美國人甩過來的難民,“現在歐洲不缺乏技術和人才,就是缺錢。還是不要對美國那些鄉巴佬有好感比較好,其實只要咬緊牙關把這兩年挺過去,歐洲並不需要求美國什麼。”

晚上艾倫威爾遜把電報發到了巴伐利亞,讓米哈伊洛維奇來一趟柏林談談。波茨坦會議已經結束了,他也不用跑前跑後爲美國人挖坑了,更何況美國又把難民甩給了大英帝國。

事已至此,艾倫威爾遜所作的工作,就是把這些難民放在羅德西亞的事情,告知米哈伊洛維奇,對方是不是會同意並不重要,同意不同意都會這麼辦。

第四百一十九章 印度獨立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要做好事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九百一十九章 爲了民族團結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不如種玉米第八百六十五章 未來的常務次長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整合航空業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巴頓退休第一百七十章 今天即爲審判之日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閣使團第三百一十二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1722章 聲援立陶宛第1601章 新思維第1701章 天無二日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投石問路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八百九十六章 救火隊員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決定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膽的想法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1621章 魔法打敗魔法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韓國的動向第九百八十章 誰是敵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二百九十一章 政治賬和經濟賬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改組內閣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城市化建設第1700章 要調轉槍口?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赫斯第八百三十八章 好辦法第四百四十二章 歡迎王儲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剛果危機第一百零七章 內政大於外交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關危機第九百零八章 資本的躁動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三百三十六章 副總理魚餌第七百五十章 帝國主義兄弟第1693章 緊跟美國腳步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們是專業的第五百零一章 炮轟好萊塢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爾遜夫婦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壓力全在英國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屬大洋洲領地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公投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國情在此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變第1658章 見好就收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河歸屬談判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八百章 華約成立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蘇聯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1743章 局勢逆轉第五百七十二章 RB人要訪問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場信息自由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法國的示好第五百二十八章 工黨大勝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豬灣事件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調查大臣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五百五十章 農牧業革命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事都想着美國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觀察的英國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權力執念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第三十二章 無中生友第1676章 英德特殊關係第一千零四十章 獨立日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四百三十二章 傑奎琳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親臨前線第八百八十章 旋轉門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互秀肌肉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