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任內閣秘書

隨着戰爭結束,英國本土也要重新進行恢復生產,尤其艾德禮首相上臺後更是如此。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外敵了,公務員羣體其實是一個非常拉仇恨的羣體。

公務員不用做勞累的工作,拿着有保障的工資,和正在重新出發的英國公民相比,在這個要節省開支的時候顯得特別顯眼。

時間長了難保艾德禮首相會動裁員的念頭,愛德華·布里奇斯必須在首相動這個念頭之前,想辦法證明現在事情很多,需要公務員忙前忙後。

艱難時期,首相想的是節省開支,但在任何時候,內閣秘書都希望聽從自己安排的人越多越好,這也是愛德華·布里奇斯一聽到首相想要放棄英屬印度後,着急上火的原因。

殖民地對大英帝國的首相重要,但對內閣秘書尤其重要。

可內閣秘書不能反對首相的施政,只能想辦法化解掉負面影響,最好讓首相知難而退。

這一天晚上,愛德華·布里奇斯約了一個客人,等到人來了之後,少見露出了一絲焦慮,“莫里斯爵士,你說我該怎麼辦,這比你在一九一九年遇到的事情麻煩十倍。至少在上一次大戰結束的時候,你的首相沒有想要放棄殖民地吧?”

“那倒是!”莫里斯·漢基爵士笑了笑,看着有些焦頭爛額之狀的愛德華·布里奇斯,“看來新首相令你感到無所適從了嘛?”

莫里斯·漢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任帝國防務委員會秘書,兼任戰對內閣秘書處主任。

大英帝國的公務員體系,是莫里斯·漢基所塑造的。一直到一九三八年退休,他在英國公務員首領的位置上呆了二十二年,一直到愛德華·布里奇斯接任內閣秘書。

可以說今天愛德華·布里奇斯所擁有的一切,都是莫里斯·漢基一手打造出來的。

莫里斯·漢基退休之後加入了保守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出任內維爾·張伯倫內閣的不管大臣。

在前任內閣辦公廳締造者面前,愛德華·布里奇斯也沒有什麼可隱瞞的,對方現在是政客了,但作爲原來的內閣秘書,公務員首領的苦惱是瞞不過的對方的,點了點頭道,“一旦放棄英屬印度,十萬公務員就要回到本土,除非我們能找到一個地方分流。”

“哦,事情真的很嚴重!”莫里斯·漢基瞭然的點頭自語道,“大英帝國的基石正在崩潰。你的應對方法是什麼?”

“我今天以蒙哥馬利元帥的電報爲基礎,請求首相派遣公務員,組織英佔區的文職機構。”愛德華·布里奇斯說着話,眼見着莫里斯·漢基直接伸出四根手指,痛快承認道,“對,我拿出了四個步驟的方案,準備從各部門抽調兩千公務員馬上去德國。”

“不錯,此時此刻大英帝國的全體公務員都應該認識到危機不遠,拿出來效率。”莫里斯·漢基非常認可的點頭道,“我也聽首相提及了在德國英佔區和英屬印度建立聯動的雙軌制,這個想法很好,是你想出來的?”

“既然莫里斯爵士都感覺這是一個好主意,那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了。”愛德華·布里奇斯鬆了一口氣,沒有正面回答問題,莫里斯·漢基爵士雖然早已經退休,退休後又做了大臣,但還是殖民地諮詢委員會的主席,對殖民地事物有很大的話語權,“如果首相詢問爵士的時候……”

“我會贊成這個建議!”莫里斯·漢基爵士眉毛一挑道,“其實我們心裡都明白,大英帝國的繁榮是建立在殖民地上面的,成本過高不是不可以放棄,但是我們要避免北美的事情重演,我們要想辦法證明,殖民地離開大英帝國的管理會出問題,混亂、饑荒、宗教衝突、民族屠殺,什麼都好,如果出現了這種美妙的場景,我們就有責任在殖民地民衆無法管理自己之前,繼續管理那些落後民族。”

“哦,會嘛?那可真是一場悲劇!”愛德華·布里奇斯心領神會的舉杯,和莫里斯·漢基碰了一杯,砰!“但是這件事最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我們需要找一個看起來人畜無害,最好沒有長時間在公務員系統摸索的人,我最近恰好了解到了這麼一個人選……”

阿嚏!遠在柏林艾倫威爾遜沒來由連打了兩個噴嚏,纔看着震驚不已的米哈伊洛維奇,他知道,讓這麼多人離開歐洲,對這些人而言並不是可以容易接受的事實。可目前而言沒有什麼辦法。

“我們就不能留在歐洲麼?”米哈伊洛維奇目光暗淡的道,“我們是歐洲人,怎麼可以去非洲那塊地方,和一羣黑人在一起。”

“米哈伊洛維奇先生,既然你率領的越境羣體又成了我辦理,難道你就沒有看到美國人是不準備收留你們麼?就連讓你們過境的巴頓將軍,現在也已經被解職了。”艾倫威爾遜帶着同情神色道,“誰都知道美國沒有被戰爭波及到,但美國是美國人努力奮鬥建立的,讓你們遷移到美國,美國公民也不願意。”

艾倫威爾遜扼腕嘆息,現在的美國還沒有走火入魔,對外來移民可不是非常歡迎。就算是歡迎也是歡迎優質移民,簡單來說就是有錢的移民。而米哈伊洛維奇的屬下,顯然除了軍事技能之外,什麼都沒有。

“可是去非洲?”米哈伊洛維奇一想到背井離鄉,心裡就說不出的難受,他甚至想要帶領難民殺回南斯拉夫,和鐵托拼命,也比去非洲強。

“非洲怎麼了?”艾倫威爾遜不滿的道,“你不知道那是什麼地方,大英帝國讓你們去的羅德尼亞,土地和資源都很豐厚。你們一個人完全可以分一百英畝的土地,快樂的做一個農場主,這是在南斯拉夫想都想不到的,看看南斯拉夫吧,一個國家、兩種文字、三種語言、四種宗教、五個民族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馬其頓、黑山。說不定沒跑出來的南斯拉夫人,以後都會羨慕你們。”

第十二章 新德里會議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馬科斯家族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督的手藝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硬的菲律賓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失去的勝利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公投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爸爸的背刺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1548章 西方八一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七百零七章 舊識艾福爾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法國的示好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二百零二章 有需要找艾倫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第1742章 駐德蘇軍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九百二十八章 專員聽我狡辯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古巴導彈危機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軍介入的根源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百分之十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夕陽產業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一百零七章 內政大於外交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算計老父親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八百九十三章 圖靈團隊第八百九十七章 點亮燈塔第四百八十七章 贅婿威爾遜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軍介入的根源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四百九十四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一百零八章 內閣秘書的認可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三百七十二章 共同市場共識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母子團聚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安德羅波夫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誠信軍火商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獨立承諾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王妃第四百九十四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百分之十第1672章 國際主義爵士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破窗效應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護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臣的中東政策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七百四十九章 蘇聯不適合北約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港督的不滿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和時間賽跑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硬的菲律賓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蘇聯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臣的中東政策第四百零八章 避稅天堂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算計老父親第二百零二章 有需要找艾倫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業我拯救第1560章 奪島作戰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七百四十六章 英國人會打仗?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河歸屬談判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沙皇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