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日

江儼原地站了半晌,蹲下身撿了些石子,繼續在石桌上擺弄剛纔的東西了。

皓兒上的蒙學館臘月二十六開始休年假,今日是年前的最後一個休沐。

這宮裡要比宮外頭的樂趣要少得多,像皓兒這般年紀的更容易覺得無趣。公主沒來之前,江儼在跟小世子玩石子畫:就是用小石頭擺出各種各樣的形狀圖案。小世子從了公主的繪畫天分,無論是兔子、鳥兒還是小魚都能用石頭擺得活靈活現的。

其實江儼本來能擺得比他更好,畢竟這個常人玩一刻鐘就定會覺得十分無聊的遊戲,他曾經陪公主玩了好幾年。

那時候整個宮裡只有三個小主子,自然也就沒有小孩子能尋樂子的地方。鐘鼓司裡倒是有許多能逗趣的,什麼唱曲兒的弄雜耍的都有。小公主也曾喚過幾回,裡頭花樣倒是多,卻沒什麼新意,看上幾遍就沒新花樣了。

只是這宮中有一技之長的宮女太監到底是少數,鐘鼓司中大部分的伶人都來自民間,在這宮中謀活計本就不易,每每給貴人演奏的時候都要興師動衆。出入內廷都要細緻搜身還是小事。每每來一趟,唱曲兒的伴舞的奏樂的都跟着,往往一來就是小半個班子。

公主一向心善,看這數十人勞心勞力一整日,只爲了給她解個悶,心中頗有些不忍。更有一次,公主親眼所見戲臺上那個身量瘦小的花旦剛剛走下來,就被教坊嬤嬤狠狠摜到了地上,只因她唱了許久,卻沒有誘公主笑得半聲。公主出言攔了下來,那嬤嬤這才消停。

從那以後,公主便再也不喚他們了。

有時候她自己看書彈琴悶了,又不想出外頭走動,江儼就陪公主擺這石子畫。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山水人物……無論是什麼江儼都能擺得出來。

偶爾公主興致好一些,他就取了畫畫的塗料來,與公主兩人湊在一塊兒,在這石頭畫上一點一點上色。宮裡的塗料厚實勻稱,塗上去十分好看,能保存許久不掉色。在這方面,稱江儼一句技藝純熟也不爲過。

不過剛纔與小世子玩得時候,花鳥蟲魚都被皓兒搶了。江儼想了想,擺了一個小孩,腦袋身子四肢都小小的,用最細的衣紋筆蘸了墨,畫上靈動的五官眉眼——這是小世子;

旁邊擺了一個精緻纖瘦的女子,一襲淡藍色宮裙,嫋嫋婷婷立着——這個是公主。

此時周圍無人,江儼舉着石子猶豫了一會兒,最後暗搓搓地又在小世子的另一邊擺了個高挑精瘦的大人,用墨汁把身上塗得烏黑一片。

——全身黑衣,這是他自己。

一家三口和諧美好,並並排擺在石桌上,江儼怔怔看得入了神。

許久後,眼神不捨地把他自己去掉了。一堆烏漆墨黑的碎石子散在那一大一小兩個人旁邊,看起來好生淒涼。

公主領着皓兒出了宮門,卻見淑妃娘娘身邊的大丫鬟正往這邊來,笑盈盈給她請了安,又道:“我家主子今日無事,又嫌我們撣塵鬧哄哄得擾得她頭疼,正要請幾位娘娘在柔嘉宮打葉子牌呢!”

容婉玗好奇:“你們宮裡已經清掃完了?”

那丫鬟搖頭笑道:“主子偏偏留了暖閣讓奴婢們晚上再清掃,連葉子牌都備好了呢!”

容婉玗失笑:這果真是淑妃娘娘的性子。看皓兒也挺歡喜,御花園清清冷冷的自然不如暖閣裡坐着好,於是一行人又去了柔嘉宮。

自從上次應下把皓兒帶去給各位娘娘瞧瞧,這諾言還沒兌現,趕上今日也是正好。

可惜到了才知道今日人沒來齊,估計各宮娘娘們都比不得她們清閒,臨到年關要忙的事太多了。倒是柔貴嬪和另一位嫺容華來了,看見皓兒頓時眼睛都亮晶晶的。

而皓兒也挺自在,他打小在徐家被人疼慣了,宮裡的娘娘們這般的熱情也絲毫不覺得認生。他進宮的次數雖然不多,見過宮妃的次數更少,小孩子記人又本就是難事。但皓兒從小鬼靈精,挨個“婆婆”喊過去,幾位宮妃都能被他逗樂。

四個人,正正好湊齊了人數,坐了一桌打起了葉子牌。

看孃親跟幾位婆婆聊得歡暢,皓兒從小就懂事,跟丫鬟要了一副了十五巧板一邊玩去了。他性子更多得隨了公主,沒人陪着玩的時候就自己找樂子,一副巧板就能玩一個上午,越玩興致越高,也不會嫌悶。

葉子牌這邊,淑妃明♂慧,贏得最多的就是她;柔貴嬪愛嬌,容婉玗總是不由自主地讓她;她自己又從來不介意輸贏,也不喜歡謀算,手裡的牌是什麼樣就怎麼樣打,打成什麼樣全憑興之所至,輸了兩套南洋濂珠頭面進去。不過大過年的,看別人開心也算是件樂事。

容婉玗本以爲自己就是輸得最多的那個了,沒想到還有一個不如她的,就是這位嫺容華。

剛開始兩輪以爲她是真的手氣差,可又打了兩輪,容婉玗就看出了不對勁:這人分明是故意放水,這才輸得最慘。

“哎喲喲,兩位姐姐和公主手氣可真好,我這俗人就連大過年都不得老天爺眷顧!”

“淑妃姐姐你這屏風可真好看,是哪個丫鬟繡出來的?怪道人都說這什麼樣兒的主子就能調♂教出什麼樣兒的奴才,您平日就心思活泛,調♂教出來的奴才手也巧。趕明兒我讓手邊的丫頭也過來學學這繡藝!”

“柔姐姐,你的手可真白嫩,滑得如同凝脂一般,可是用了什麼珍藏的膏脂?哎喲,咱們這都多少年姐妹了,您怎好藏私呢?”

“承熹,你家皓兒長得可真好看,我瞧着真跟那畫中走出來的仙童似得,不如讓我抱回我宮裡養兩日也沾沾喜氣?”

……

淑妃不高興,柔貴嬪不高興,明明在場年齡最大的就是嫺容華,叫誰姐姐呢!真要說起來,這位嫺容華可比皇后娘娘的資歷都要老得多,她們這些人就更排不上號了。

這位嫺容華本是文宣帝還是皇子時的潛邸舊人,家世算不得頂好,但在這京城上也是排得上名號的了,一進府就做了皇子側妃。她進府的兩年後,那時還是皇子的文宣帝,才把現在的皇后娘娘娶過府做了皇子妃。

這位嫺容華又跟了聖上多年,按理怎麼說也不該被後來者超出太多。

文宣帝繼承大統的第二年,後宮大封了一次,這嫺容華便被封了四品容華。那時候,文宣帝還沒有獨寵皇后,後宮裡哪一位不是卯足了勁兒想往上爬?可這位,愣是二十多年守在這四品容華的位置上,一步都沒升過。

壞就壞在她那一張嘴上,說的話實在是太不討喜了。明明話裡的意思聽着是誇獎,怎麼聽着愣是覺得不是味兒呢?

就連聖上親賜的封號都是“嫺”,嫺靜,這可不是說嫺容華莊重文靜,而是明明白白地告訴她“少說話,裝也該裝出一副嫺靜模樣”。當一個后妃需要聖上用封號來規誡,這封號就成了個徹頭徹尾的笑話。

頂着這麼一個是個明眼人都能聽明白的封號,嫺容華還是愛碎嘴。可宮裡頭是非多,私底下愛嚼舌頭的人也不少啊。便是宮妃之間嘮嗑的時候說的也大都是閒話,偏偏就她說話能這麼不討喜。

公主也不怎麼高興,但凡一個不怎麼熟的人說要把你兒子抱回家沾什麼喜氣,估計做孃的都不怎麼樂意。何況這個嫺容華看起來還不怎麼靠譜!

三人都笑笑沒答話,對上這種人,真不知道說點什麼好。

快到午時,容婉玗主動告退了。淑妃娘娘估計是嫌那容華煩了,也沒主動留膳,讓婢子送了她們出門。

皓兒這兩天在看紅素幾個丫鬟剪窗花,有年年有魚的、福星高照的、五穀豐登的、喜鵲賀春的,皓兒看得眼也不眨,只見她們一手拿着紅紙輕動,另一手拿着小剪咔嚓咔嚓一會,一個漂亮的圖案就剪成了。

皓兒小心翼翼接過紅素剪好的窗花,見小小的一張紅紙上居然有六條大胖鯉魚,在水草與荷花之間遊動,魚鱗片片分明,連鯉魚腦袋上的兩條長鬚都清清楚楚的。

他眼神亮晶晶地:“紅素姐姐真厲害!”紅素搖頭失笑,明明她比公主還要長兩歲,偏偏小世子喊她姐姐,聽了這好幾年了還是覺得怪。

在窗花背面糊好了漿糊,皓兒就跑到外頭踩着個凳子粘窗戶去了。

貼得端端正正的,大紅色的窗花貼在透光的高麗棉紙上,好看極了。如果不是一個窗子上貼得密密麻麻的話就更好了。周圍圍觀的宮人們每看他貼好一個,就紛紛誇道:“世子貼得真好,正正當當的。”

他們每說一次,皓兒就解下小荷包,從裡頭取出一些黃豆大小的碎銀子裡分給這些宮人,直到荷包變癟了。

孃親跟他說過:“別人誇你的時候要真心感謝對方。”皓兒年紀小,還不懂什麼叫真心感謝。不過他把自己平時捨不得用的零用錢分給他們,應該算是感謝了吧?

宮人們好幾次得了他的賞錢,慢慢地明白了什麼,只好閉上嘴不說話了。但每次小世子爬上高高的凳子貼窗花的時候,他們都圍在窗子下站着,萬一小世子一個不小心從凳子上摔了下來,他們一伸手就能接住。

紅素幾人還編好了各種樣式的紅繩,拿平時用剩的料子裁成細條,隨便編什麼樣的紅繩都好看。在花瓶啊魚缸啊牀柱上都綁上紅繩,也爲圖個吉利。

這是她們從民間學來的習俗,宮裡頭本來不興這個。不過前幾年在徐家過年的時候習慣了,反正吉祥又好看,還能打發時間。

編繩沒用掉多少料子,還剩一大堆廢料沒處用。這料子都是宮外進貢的好料子,摸上去滑滑的,一點褶子都沒有。不過是因爲做衣裳做鞋面剩了一些邊邊角角的,留着沒用扔了又可惜。

紅素想了想,打算分給長樂宮裡的小丫鬟,讓她們做絹花也好,做頭繩也好。這些年宮規體制放寬了些,用偏紅色做些小物事穿戴也不算犯了忌諱。大過年的,還得添些喜氣。

見小世子端端正正坐在個小杌子上,興致勃勃地看着這邊,紅素笑着問了一句:“世子有什麼想做的嗎?”

皓兒想了想,聲音清清脆脆答道:“有!”

紅素本是隨口一問,沒想到小世子還真的有。幾個丫鬟都停下手中動作,好奇地看着他。平日裡世子的吃喝穿用自有他身邊人跟着仔細打理,似乎很少聽他主動要求什麼東西。就連容婉玗都放下手邊的書,饒有興致地看着他。

他仰着頭認真說道:“皓兒過年有新衣服,可我的小狗,小貓,小鳥,還有小兔子都沒有呢!”

——原來是爲這事!

幾人失笑,紅素頓時覺得手中的邊角碎料還是別給小丫鬟們做絹花頭繩了,反正她們也不缺那點小東西。倒不如給小世子的寵物們做幾件新衣服,這幾日閒來無事,時間多得是。

說做就做,便讓宮人把小貓小狗都抱過來這裡。小世子養的小寵都養在後殿的聒噪院裡——“聒噪院”這個名字是小世子親自題的名,寫了端端正正三個楷字做了匾額,這“聒噪”二字雖然不雅,卻十分合稱。

畢竟那麼大個院子,擋雨的棚子、遮風的圍欄、吃飯的碟子、喝水的小碗、溫暖舒適的窩巢,可以在裡頭撲騰的水池子、好幾米長的貓爬架,大大小小的許多磨牙棒……容得下兩隻貓兩隻狗還有一窩兔子撒歡可勁得玩,還專門住着兩個學過獸醫懂些獸語的小太監,每天唯一的活計就是陪它們玩,可不正是應了“聒噪”二字嗎?

甚至有些個進宮年限不長的小丫鬟想家的時候,也過來逗它們玩,這些小貓小狗小兔兒都不認生,無論看見誰來都敢跑過去蹭一蹭。心裡念家的小丫鬟們來得時候滿心愁緒,走得時候總能高高興興的。

以前這些寵物養在公主府後的院,後來回了宮就帶回了長樂宮。平日養在後殿,紅素幾人並不得見,總得量一下尺寸纔好做。至於小兔子足足有一窩呢,只好抱一隻大的一隻小的過來。

其實這些小寵品種都精貴,要麼是西洋人帶過來的,要麼就是邊陲小國進貢來的,都是些稀罕品種。天冷的時候裹個衣服、戴個虎皮花紋帽都是常事。可這大過年的正經新衣確實是沒有的,畢竟過年的時候忙,誰能顧得上它們?

紅素牽風幾個雖然手都巧,可畢竟沒做過寵物的衣服,總忘了貓狗和兔子都有四隻腳;要不就是做成了開衫,縫上了一排扣子……鬧出了不少笑話。

底下的小丫鬟也來湊趣,興師動衆地忙了整整一日,總算全部都做完了。一大疊大紅色的小衣服排在那裡,看着就覺得喜人。小世子又把它們的名字都寫在紙上,按着小孩的筆跡繡上每隻的名字。

倒也奇怪,明明一窩七八隻兔子,長得都差不多模樣,偏偏小世子能記住它們不同的名字。大白兔子是母兔,叫大白;大黑兔子是公兔,叫黑炭;剩下的全是小兔子,眼睛上有一塊黑的叫朵朵,眼睛耳朵都黑的叫黑頭,因爲啃胡蘿蔔斷了一顆門牙的叫獨牙……各種稀奇古怪的名字,公主和幾個丫鬟笑得東倒西歪。

這小貓小狗小兔子的衣服做完了,可還缺小鳥的衣服呢!總不能讓宮人把園子裡的鳥兒都逮下來吧?牽風提議說:“不如在枝頭上繫上紅繩?”

幾人都覺得這主意省事,可看小世子眼巴巴等着,明顯想讓小鳥們也穿上新衣服。難得小世子主動要求些什麼,做奴婢的怎麼忍心拒絕呢?只好把這個重任交待給長樂宮裡學過些粗淺功夫的小太監。

整個長樂宮都鬧哄哄的,剛開始只有幾個小太監們帶着鳥網在園子裡逮鳥兒,後來聽到消息的人多了,力氣大身子又靈活的大力嬤嬤自然也加入了進來。

小丫鬟們一向愛湊熱鬧,都呼朋引伴地聚在園子裡看。看一羣人舉着鳥網跑過來跑過去,各色的鳥兒驚慌失措,呼啦啦地飛過來飛過去。丫鬟們在園子裡笑作一團,好不熱鬧。

江儼呆在偏殿自己的屋子裡想事兒,沒去跟着湊熱鬧。這麼大的動靜他自然不會聽不到。可聽着是一羣小姑娘在笑鬧,以爲是在玩什麼遊戲,他就沒去理會,低頭繼續寫着桌案上的東西。

這月底他有兩天的年假,難得可以回趟家看看。他的月俸不算多,可畢竟是從四品的一等侍衛,月俸也是能攢下些的,再加上每月從家中父兄那裡接些活計,又多了許多進項。

何況他平時吃住都在宮裡,又從不鑽營,根本沒有需要花錢的地方。於是這時候正在紙上勾勾畫畫,想着回家要給祖父大人和爹孃兄妹帶些什麼年禮。

江儼想了又想,最終還是把“公主殿下”和“小世子”添在了紙上。

他一個侍衛,送主子年禮確實太奇怪了,可他又實在想送。爲難了好半天,聽見外面吵吵鬧鬧的也不甚在意。

這時候動靜實在太大了,江儼沉吟下便出房門去看看。出門便見好幾個小丫鬟手牽着手,笑笑鬧鬧地朝園子的方向跑。

他微顰眉,覺得這羣宮人實在不成體統,趕廟一樣三三兩兩的像什麼樣子!若是讓外人看到給公主丟了臉可怎生是好?

實在不放心於是一路跟到了園子,發現園子裡更是吵鬧一片,一羣人捲起袖子大汗淋漓,扛着鳥網在逮鳥兒。鳥兒們嘰嘰喳喳亂作一團,鳥網胡亂拍打一通,沒逮住鳥兒反而呼啦啦打落了許多樹葉。

知道這些宮人都有輕重,不會隨隨便便地逮鳥兒玩。江儼扯了個人問了幾句,才知道是小世子想要捉鳥。

逮鳥的人不得章法,江儼實在看不過眼,走上前去站在當中聽聲辨位,唰唰伸手就逮住了兩隻鳥,腳尖踢起一個鳥籠,就把左右手的鳥兒送了進去。

周圍人都注意到了他的動作,看了一會兒知道江侍衛有真本事,紛紛扛着鳥網把鳥兒往他所在的方向趕。

江儼不負衆望,來幾隻逮幾隻,輕功出神入化,看得人眼花繚亂。他還會把鳥兒的品種分開,不同花色的放一個籠子,免得有的種類的鳥兒好鬥,會跟別的鳥兒打起來。

不一會就塞滿了十幾只籠子,沒有一隻鳥逃過了他的毒手,所有的鳥兒都入了籠子,圍觀的宮人紛紛拍手叫好。

江儼眼神在一棵樹的枝頭一掃,突然朝那棵樹騰身飛去。腳尖輕點樹枝稍一借力,眨眼間攀高丈餘,出手如電般從枝條深處逮出了最後一隻鳥兒。那鳥兒在他手中縮着脖子瑟瑟發抖,抖得跟篩糠子一樣。

宮人們看得目瞪口呆,一個個張大了嘴巴一副不可思議的樣子——那隻鳥安安靜靜地藏在樹葉後頭,一點動靜都沒出,江侍衛是怎麼發現的?

原來剛纔在江儼面前飛過的鳥被宮人撲打得滿天亂飛,江儼都是一隻一隻計了數的,剛纔一隻一隻數過來,便發現少了一隻。手上的這隻鳥兒最狡猾也最膽小,估計是看他不好惹就躲到了一棵樹上,以爲能逃過一劫。

難得一隻鳥兒能有如此才智,若是在平時江儼一定會放它一馬。可這次情況特殊,是小世子親自吩咐的,只好對不住了。

別說小世子只是要捉鳥,就算小世子想要吃一頓全鳥宴,照江儼的性子,他也一定會親自給這幾十只鳥挨個褪了毛交給廚房的。

好在這大冷的冬日,沒有鳥兒抱窩產崽,不然又是諸多麻煩。

江儼帶着幾個人把十幾個鳥籠送了過去,可惜出來接的只有紅素和牽風兩人,他心頭稍有一點失落。想來也是,公主怎麼會爲這點小事出來呢?

看到這十幾個籠子的鳥兒,紅素幾人都愁白了頭,貓狗兔子好歹有四條腿,可這鳥兒怎麼做衣服呢?

試着做了兩件,勉強套到了那鳥的身上,可鳥兒身上裹了東西就跟生了跳蚤一樣難受,抓撓蹬腿怎麼也脫不下來,急得在殿裡亂飛,飛不了兩下又呼啦啦滿院子亂撲騰。

最後實在沒辦法了,只好給每隻鳥做了個大紅頭巾,頭巾兩頭在鳥脖子上一綁,看上去田間做農活的婦人一樣,叫人好笑不已。

紅素幾個綁頭巾的時候沒用力,故意綁得鬆鬆垮垮的,沒兩天就能掙掉。看着挺像那麼回事的,被矇在鼓裡的也只有皓兒一個小孩子。

總算把小世子糊弄過去了,大家都鬆口氣。

公主容婉玗笑而不語,小孩子有愛心總歸是件好事。至於“好心也可能辦壞事”這樣的道理,就算現在講給他聽,他這個年紀也聽不明白,長大些了自己就會懂的。只是要難爲那些受苦受難的小鳥了。

作者有話要說: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覺得太慢熱了不能忍?但不會全文都這麼慢熱的……

女主現在心有隔閡所以感情十分內斂,但與江儼重逢後會慢慢解開心結,整個人會越來越鮮活,越來越有人情味的。

中間不會只有江儼和公主流水賬一樣的日常,會走三段大劇情,還有許許多多暖到心坎裡的小情節。後文的出場人物也會各有各的特色,歡脫的逗比的睿智的狠戾的一往情深的……什麼都有。

好怕小天使們覺得太無聊了會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