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娘子軍

27.娘子軍

隊列訓練,是按隊列條令規定的內容進行的各種制式動作訓練。其目的在於培養良好的軍人姿態,嚴整的軍容,協調一致的動作,整齊劃一、令行禁止、雷厲風行的作風和嚴格的組織紀律觀念,爲技術、戰術訓練奠定良好的基礎。

其實古代訓練中也有類似的隊列訓練,只是沒有現代軍訓這般注重命令和嚴格。冷兵器時代,作戰方式除了城池的攻守之外,主要是在野戰中雙方排成縱隊或方陣,對陣衝殺,白刃格鬥,決戰取勝。因此軍隊主要訓練陣法的排列和變換,能熟練地變換各種戰鬥隊形,迅速地展開和收攏,對敵人的翼側和後方實施迅猛衝擊等。

長孫凜要求每次集合都要先整齊報數、清點到訓人數、檢查着裝。帶兵器時需驗兵器,在排列隊形的時候不僅要求隊列整齊,而且動作乾淨利落。有時候他也會在半夜三更緊急集合,並且要求士兵們在三分鐘內穿戴整齊,到達訓練場按隊列牌號隊伍。古代軍營並非喊口號做命令,而是使用各種鑼、鼓、喇叭,根據不同的聲響代表不同的命令。長孫凜覺得這樣比較符合此時戰場的情況,也沒有改成現代的口號。

下午則是進行單兵對抗訓練和長孫凜加入的現代拓展訓練。所謂拓展訓練,又稱外展訓練,原意爲一艘小船駛離平靜的港灣,義無反顧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戰。這種訓練起源於二戰期間的英國。當時大西洋商務船隊屢遭德國人襲擊,許多缺乏經驗的年輕海員葬身海底,針對這種情況,漢思等人創辦了";阿伯德威海上學校";,訓練年輕海員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觸礁後的生存技巧,使他們的身體和意志都得到鍛鍊。

長孫凜也根據軍營附近的情況,自行設計了一套拓展訓練方法。目的磨練士兵的意志,熔鍊整個團隊。此種訓練由於花樣繁多,包括游泳,登高,攀爬繩網以及各種遊戲,難度不大且樂趣無窮,尤其受到士兵的歡迎。

而單兵對抗訓練,自然是各個士兵自身的武藝訓練。除了熟練的操作兵器,他們還得練習自由搏擊,倒功散打,硬功等。

然而在正常訓練的頭一個星期,長孫凜每天都會抽掉一半的士兵參加他的特種士兵選拔。特種兵執行任務的難度比較高強,要求人人必須掌握騎馬捕俘,攀登絕壁,擒拿格鬥,無人區生存、泅渡、掌握各種兵器等技能訓練。所以頑強的毅力、健壯的體力、持久的耐力,是對一名合格的特種兵是必備條件。

每天早上,長孫凜都會帶着五百名士兵,全身武裝上盔甲於一炷香時間(大概半個小時)跑完約十里路程;在設置各種障礙的山間道路上進行往返跑;各投擲約一斤重的小石頭和長矛數百次,每次需超過50裡。做俯臥撐五組,每組各一百下。同樣的五百名士兵,連續三天做同樣的項目,然後再換剩下的五百名士兵,同樣也是連續三天做同樣的內容。

一個星期下來,這一千名士兵都因爲長孫凜這個選拔訓練,累得是腰痠背疼,叫苦連天,可是看到自己的校尉每日都身先士卒,和士兵一樣做同樣的項目,每次都表現得相當完美,而且他們再累也只是操練了三日,而長孫校尉卻是連續高強度地訓練了六天。

同樣的運動量,流同樣多的汗,幾天下來,大多數士兵都對這位和自己同吃同住同訓練的紈絝長官相當佩服。再加上長孫凜每天晚上都會組織大家做一些有意思的活動,比如說猜謎、表演或者讓每一個士兵都做自我介紹,或者演說自己以後的夢想。一個星期下來,長孫凜在這個團隊的威信更高,士兵之間也開始互相有所瞭解和信任。這個團隊也開始融合起來。

長孫凜則是從這一個星期的高強度訓練和晚上各種娛樂活動中,選出了一百名在體力,耐力和智力上都相對出色的士兵,這些人將會成爲歷史上第一批正真意義上的特種兵。事實上,《舊唐書》和許多史書裡都描寫過一支軍隊,說其選拔之難勝於魏之武卒,而勇悍亦過之,上親之,皆可與上赴死。這裡的上,說的就是李世民。李世民親率這一千多人的玄甲軍打過不少仗,他最善長的是以大部人馬牽制,然後親率這一千人直撲敵主帥的陣位,擊散其中心後分而殲之。這支隊伍就是史書上記載最早的特種隊伍。

長孫凜的目的是爲了建立一隻實力非常強大的小分隊,這支隊伍除卻軍事用途外,他還打算親自培養成爲忠於自己的親衛隊。長孫凜在前世時就擁有一家國際保全公司,也就是所謂的僱傭兵組織。這家公司培養的僱傭兵也是爲特別任務而生的,與特種兵的性質差不多,長孫凜熟悉裡面的所有操作,現在的訓練計劃也是按照其來修改的。

第二個星期,長孫凜就將所有一千名士兵分成三個營,其中的黑虎營和雪豹營爲步兵營,第三支取名爲鐵蹄營,裡面包括兩百名騎兵和一百名弓箭手。剩餘的一百名最優秀的士兵則成爲了在今後的戰場上所向披靡,讓所有敵人都聞風喪膽的橫刀營。如此以來,長孫凜便把剩下的九百名士兵交由薛仁貴全權負責,他自己則單獨訓練他的橫刀營。

當然,除了士兵的訓練以外,戰場上的兵器武裝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長孫凜一直都在考慮這些問題,他隨隊帶來二十位工匠,目的也是爲了製造一些實用的物品。

都說穿越到古代之人封侯拜將多麼的爽快,實際上生活質量差一大節。別的不說,就算是現代的低保戶都能用上電燈自來水。長孫凜確實碰到了許多的麻煩,別的不說,就連單單看時間的表都沒有。

這古代計時的東西名叫沙漏或者滴漏,它根據流沙或流水從一個容器滴漏到另一個容器的數量來計量時間。民間更多使用燃香,蠟燭等計時方法。畢竟像漏壺這種東西在古代也算得上高科技的東西。

可長孫凜卻覺得麻煩了,像他要訓練一個特級兵種,總是需要看時間,這樣可以更科學的計劃。他前世學的是電子和化學,物理自然也懂一些。不過做鐘錶可沒那麼簡單,此時的手工業在精緻方面還達不到這種效果。長孫凜也是個外行人,他想了想,就跟工匠們說了一下機械錶的原理。

其實東漢張衡製造漏水轉渾天儀,用齒輪系統把渾象和計時漏壺聯結來,漏壺滴水推動渾象均勻地旋轉,一天剛好轉一週,這是最早出現的機械鐘。而機械錶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一個週期恆定的,持續振動的振動系統;把振動時的振動週期乘以振動次數,就等於所經過的時間。

這日,長孫凜正帶領橫刀營的士兵負重長跑回來,看到一個名叫張水的工匠正在其營房前等候,他便走了過去。

張水非常恭敬的向長孫凜鞠了個躬,這羣工匠對於這個少爺都相當尊敬,一是因爲長孫凜待人和善,沒有什麼架子;二是他給工匠們的思維帶來了很大的轉變,比如說阿拉伯數字和數學公式的傳授,讓本來在工匠腦海裡一些很虛的類似於經驗的東西變成了很實在的概念。第三自然是長孫家給他們的工錢都相當可觀。

“張水,都說了不要太多禮,有何事情?”長孫凜大手一揮,嘿嘿笑道,剛剛運動完心情確實挺舒服的。

“少爺,你看這個是否能是你想要的計時器?”張水拿出一個類似於玩具的東西便開始演示,這玩意是用漏水激輪,一日一夜轉一週,29轉多爲一個月365轉爲一年。同時裝有兩個木人,每一刻一擊鼓,一個時辰(相當於兩個小時)一撞鐘。

長孫凜一看就樂了,雖然在他看來這是一個很粗糙的小手工,但其所蘊含的原理卻是他所教給他們的物理概念,這是一種科學上的進步啊。他稱讚了一聲,便又問道:“如果不是用水來控制,你們可以用類似於鋼或者鐵的東西,然後也能做出同樣的效果嗎?”

“這……那我還得回去和錢大他們試試看。”張水似乎挺爲難的,這是他們經過了多次的嘗試才達到了最好的效果。

“你們可以將鋼鐵做成細小的鏈條,然後用鏈條來控制齒輪,按照鏈條由收緊到放鬆的週期來控制時間?”長孫凜自己也是個外行人,只能說出一個大概的理論。

張水似乎被說糊塗了,他訥訥地問道:“敢問少爺,這鏈條是何物?”

“彈簧知道不?”長孫凜看見對方搖頭,便明白這個時代太古老了,還不知道彈簧這個在以後的生活中運用廣泛的好東西。他也顧不上先回去洗澡,便和張水一起到他們的營帳,給他們講解一些彈簧的原理。

夕陽殘照,天邊飛着紛亂歸巢的烏鴉。遠山似隱似現;暮色中的天空浮雲朵朵,漂游不定。悲鳴的胡笳已經漸漸不聞,而夏蟲的演奏又開始登場。

長孫凜在給工匠們上了堂科學課程之後正準備到伙房去吃飯,卻見劉三長正站在一木樁上趴着木牆,不知道在看什麼,他便高呼了一聲:“劉大哥,你在那看什麼?”

那劉三長慌張地回過頭,對他使了個眼色,做了個“噓”的手勢。長孫凜可好奇,他也走了過去,也跟着趴上去看。

只見牆另一邊是一絕大一塊的荒蕪空地,一羣巾幗女兵,這紅一簇白一簇的,好似那紅白雪花亂舞玉。青一團,黃一團,如同青黃鶯燕翅蹁躚。那竇旖也獨自一人站在前面,烏雲高聳,繡襖短衣;頭上鳳欽一枝,珠懸罩額,臂穿窄袖。她執着小小的令旗,站在土山之上,令旗一招,下面的女兵便排成一個陣型,左盤一轉,右旋一回,一字兒地排着,手上拿着明晃晃的單刀,甚是好看。

“這是娘子軍啊?真的全是女子組成的哦。”長孫凜是第一次見此陣型,到也十分好奇。

“此是長蛇陣,乃是平陽公主女眷首創,後一直傳給娘子軍的紫鳳營。”劉三長在軍中多年,對此是有所瞭解。

只見竇旖又把令旗翻轉,衆女兵又四方逗轉,變成了五個方陣,每個方陣四個女兵,持刀相背而立。

長孫凜見她們都一字兒站定,又低聲問道:“這是在玩哪一齣戲?”

“這是五花陣,你可別小看這些陣型,當年平陽公主就是靠她們打出名堂,收服了衆多的山賊反逆,最後組成了娘子軍。所以咱們可別小瞧了娘子軍,她們除了此番陣容,還有更厲害的弓箭方隊。”

長孫凜心中也暗暗佩服,難怪李唐能打下江山,單是這娘子軍,就是一藏龍臥虎之營。

這靈州的軍營乃是隋朝留下的一個比較舊的軍營,當年因爲一直都在內地打戰,這裡常年失修。直到今年李靖備兵做攻打突厥的準備,才又重新徵用作練兵之地。常年失修的結果是有些木頭會被白蟻啃噬,比如說這兩位偷窺者目前所趴着的木牆。

只聽見“巴拉”一聲,這難兄難弟一併跟隨木牆摔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