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怛羅斯之戰(下)

國都城薩末健(後世的撒馬爾罕),它和石國的稱爲昭武雙城,不僅是它城池宏大、人口衆多,而且它還是兩條絲綢之路匯合之地,萬商雲集,各種文明在此交匯,但黑衣大食蝗蟲似的入侵,使薩壓,要求獨立與自由的人民被屠殺,青壯被抓走,婦孺被販賣,薩末健沉默了,但在沉默之下反抗的火星便會引燃熊熊烈火。

薩末健的城東南有一大片空地,這裡原來是摩尼教的一座寺院,白衣大食入侵後被燒燬.阿拔斯興起後.教徒們重新修建.去年再次被黑衣大食夷爲平地.被軍方闢爲暫時儲存軍糧之地.

此刻.從各國徵集來的糧食堆積如山.近千輛平板.二千名護糧士兵正在嚴密地監視着近萬民工裝載糧食.由於羅斯城形勢危機阿布.穆斯林只他在從康國到羅斯的沿路都布有兵力.二千名護糧兵便是第一站.

天空陰沉、朔風勁吹,不時有烏雲堆集.黑沉沉地向城池漸漸壓來,一場暴風雪眼看將至,護糧的軍官更加着急,如果大雪封路,誤了時限他可是要被砍頭的,情急之下,他立刻命令手下士兵到城中去抓人,只要能拿物之人,無論男女老幼統統抓來,衆軍得令,分頭跑去各處抓集民夫。

就在這時,有人似乎聽見空中傳來一種奇怪的聲音,彷彿有人在竊竊私語,腳下也微微震動起來。過一會兒。聲音非但沒有消失,反而更加響亮,竊竊私語變成了了一下,紛紛衝上城頭,眼前的一幕讓他們驚呆了,只見廣袤的大地上,無邊無際的人羣在向都城進發。他們手挽着白髮蒼蒼的老人,有十幾歲的孩童,有憤怒的婦女,有拿着武器地男人,在人羣地中央。數百人擡着一隻巨大的木臺,一個嬌小的身影在木臺上不斷振臂號召,她每喊一句話,都會迎來數以萬計的齊聲應和。

“你們的父母妻兒要吃飯生存。去奪回你們的糧食!”

“要生存!”衆人齊聲高呼。

“我們神在流淚,在寒風中哆嗦,無處容身。”

“趕走異教徒!”衆人的聲音低沉而有力。

“殺死他們,侮辱我們神廟的敵人。”

起伏的怒潮感染了大地,薩末健城開始憤怒了,幾乎所有地軍隊都去羅斯作戰了。只留下幾百名守城的士兵,他們早已經丟掉武器、脫下軍服逃進了城內,整個城池成爲一座不設防的空城,洶涌的人潮涌進了城門,向糧食衝去,向王宮衝去,他們彷彿象席捲昭武大地的海嘯,從康國興起。一域、呼羅珊地區,起義的浪潮再度風起雲涌,這一切,也在迅速地改變着羅斯戰役的局勢.

羅斯,大唐帝國與大食帝國戰役已經進入第五天,戰鬥越來越白熱化,死傷愈加慘重,十一萬大食軍已損失近六萬,而唐軍死傷也超過一萬,驍勇地安西軍和精良的武器裝備使唐軍佔盡優勢,在第一天豆盧軍以三千之衆戰一萬安國軍,僅一個時辰,一萬安國軍便告崩潰。

羅斯城彷彿睡着一般,靜靜地矗立在一旁,旁觀着這場大戰,戰場上的廝殺已使天地變色,血流成河,整個大地籠罩在一片腥風血雨中,五天五夜的激戰,各軍地體力都嚴重透支,最後拼的是意志,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笑到最後,雖然唐軍的死傷比大食軍少,但唐軍的形勢依然嚴峻,尤其在拔汗那軍和新編大宛軍損失慘重後,安西軍已經投入戰鬥,體力透支明顯,而狡猾的阿布.呼羅珊精銳,他手中還有一萬五千騎兵在等候最佳地戰機.

天色異常昏黃,一陣陣飛沙走石,這並不是天色已近暮日,而是一場暴風雪即將到來,從西北來的一股強勁寒潮已經橫掃中亞大陸,此刻它已經逼近羅斯。

“總督!唐軍已是強弩之末,我們可以動手了。”齊雅德見唐軍已顯疲態,興奮地向穆斯林建議道。

“不!現在還不是時候。”穆斯林仰望着灰濛濛的天空,細小的眼睛裡流露出一絲與他誠實臉龐不般配的狡詐。

“他們還有數量可觀長刀手未出,再等上兩天,真主會將勝利送給我們。”

“可是都督,我有些擔心軍糧,恐怕等不了兩天。”

一句話提醒了穆斯林,他們的軍糧即將盡,若不是戰死者衆多,三天前就該斷糧了,他們眉頭微微皺起,眼裡閃過怒色,道:

派人去催促,明天上午糧若再不到,皆斬!”

就在這時,幾匹快馬從南面狂奔而來,馬上人臉上盡露焦急之色,穆斯林心一沉,他第一個反應便是:軍糧被劫。

“總督!大事不好!”報信人幾乎是滾下馬來,帶着哭腔喊道:“康國、米國、何國先後發生暴亂,暴民焚燬清真寺、殺死國王、搶走了軍糧,我們留守軍隊大部分都死了。”

“什麼!”穆斯林地眼前一黑,他在馬上晃了一晃,眼看要栽下馬,齊雅德一把扶住他,急道:“總督,儘早結束戰役,趕回去會來得及!”

半晌,穆斯林才緩緩透過氣來,若兩河流域丟了,就算羅斯會戰獲勝,阿拔斯也照樣饒不了他,事到如今,也只能孤注一擲了。

他回頭一指,厲聲命道:“一萬騎兵出戰!”

‘咚!咚!咚!’驚天裂石的戰鼓再次敲響,鼓聲越來越急,大將齊雅德親自率領一萬大食騎兵列成一個巨大地方陣,速度由緩變疾。迅速向鏖戰中的唐軍騎兵猛衝過去。大軍橫掃羅斯原野。馬蹄聲轟鳴、氣勢奪人。

面對大食人最猛烈地一擊。一直儼如石雕般的李清,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意,這笑容彷彿穿透重重陰靄的第一縷陽光,燦爛無比,讓一直在他身旁的段秀實終於長長地鬆了一口氣,局勢雖然嚴峻,但李清地這抹笑容。讓他彷彿看到了勝利地曙光。

“畢思琛部騎射軍調回,給我壓住陣腳,李嗣業部陌刀手。盡出!”李清的聲音沙啞、低沉,但語氣卻不容有半點違抗。

“大將軍,不能盡出!”段秀實駭然大喊,敵人尚有數千重騎兵未出。若自己中軍出盡,僅憑几百親兵怎能保護主帥。

李清臉一沉,他頭也不回,只冷冷道:“拖下去。重打一百軍棍!”

幾名行刑手一擁而上。將段秀實反剪手臂推下,段秀實大吼一聲道:“大將軍讓我上陣殺敵,勝過打五百軍棍。”

“拖下去!”.

黑壓壓的大食騎兵已經殺了上來,弓弩兵軍使畢思琛率三千弓弩手騎手列陣而出。冷冰冰地箭芒指向敵軍。在他們身後,最後地五千陌刀軍排成銅牆鐵壁,等待着與大食軍精銳最猛烈地撞擊。

“放!”強勁的箭如雨點般密集,鋪天蓋地撲向敵軍、迅疾無比,弓箭與陌刀,這是唐軍最銳利的兩件武器。大食聯軍前幾日死傷慘重,大部分便是被弓箭與陌刀所殺。

仰頭射來的箭矢使一排排地大食騎兵人仰馬翻。紛紛栽倒在地,但後面的騎兵依然來勢迅猛。反而加快了速度,一百步、八十步,弓弩騎手刷地向兩邊一分,五千陌刀軍一步一步踏上,他們個個身高臂長,全身上下披着重甲。丈許長的陌刀在他們手上寒光閃爍,冷漠的目光直盯着敵人的騎兵。

“轟!”地一聲巨響。陌刀軍與騎兵猛烈地撞在一起,李嗣業頂頭而站,他大喝一聲,揚手便是一刀,只見一道寒光閃過,迎面而來地騎兵竟被連人帶馬劈爲兩段,餘鋒未止,又將一匹馬的前蹄斬斷,戰馬悲鳴摔倒,馬上地騎兵跌進唐軍陣,立刻被亂刃分屍,五千陌刀軍分爲十隊,在騎兵陣裡橫切豎割,他們彷彿一堵堵巨大的礁石陣,任憑大食軍如波濤洶涌,任憑大食軍不斷地發起凌厲地、風暴式的進攻,但礁石陣屹然不動,一次又一次地將瘋狂的波浪拍成碎片,五千對一萬,毫不遜色,甚至將所向無敵地大食騎兵殺得節節後退。慘烈的鏖戰,暴烈到這種程度,以至於對陣雙方的中間,堆積地死人死馬竟壘成一道道新牆。

更讓大食人頭疼的還有外圍的騎兵射手,他們只在百步外圍轉,不斷地將密如雨點地穿甲勁箭射入敵羣,大量地殺傷着大食騎兵。

大戰在整個羅斯平原上全面鋪開,分成三大塊區域捉隊撕殺,這是五天來最激烈的一場會戰,勝負就將在此戰中分出。

穆斯林目光陰冷,他並沒有去看一萬騎兵地鏖戰,他銳利的視線緊緊地盯着唐軍主帥所在的中軍陣,他對方身邊所有的軍隊都投入了戰鬥,這便是穆斯林所等待的戰機,是他身邊五千重騎兵沒有派上戰場的原因,擒賊先擒王,這是他一向奉行地作戰鐵律,正是這條鐵律使他戰無不勝、所向披靡。

忽然,穆斯林發現了一個讓他欣喜若狂地情況,近千名唐軍竟擁着他們地主帥向羅斯城方向移動,遠遠地脫離了戰場,天賜良機,穆斯林興奮地大叫一聲,親自率領五千重騎兵向唐軍的中軍陣猛撲過去。

來自呼羅珊的五千重騎兵是阿拔斯最精銳的部隊,他們渾身被用大馬士革鋼打造的鐵甲包裹,不懼怕弓箭,不怕普通刀砍,他們曾是擊潰伍麥葉王朝主力騎兵陣的功臣,甚至不需

,只用他們鋼鐵之軀,便可撞翻一切、踏碎一切。

此刻他們已逼近羅斯城,城上的守軍在向他們呼喚,大食軍的黑旗迎風招展,彷彿在歡迎他們的到來,穆斯林心中異常興奮,他不停地向城上做手勢。命他們出擊。包抄唐軍主帥的後路。

很多時候,戰爭進程往往在戲劇性中逆轉,城門轟隆隆打開了,但城內士兵並沒有出來,反而讓穆斯林看到了讓他最難以置信的一幕,唐軍主帥竟策馬進了城內,轟地一聲,城門重重地關上了,穆斯林目瞪口呆。他不停地擡頭望着城上飄揚的大食軍旗,以及來回跑動的大食士兵,難道是真主發怒,將這世間地一切都顛倒過來了嗎?

就在他愣神地片刻,城頭上忽然傳來‘倥!倥!’地拋射之聲,天空中隨即出現一片黑壓壓的圓物,足有數百枚之多。大小如水缸,在空中劃出的一道道青色的弧線,向他們頭頂上飛來,這些圓物上面都在冒着劇烈青煙。近了,穆斯林看清楚了,那一隻只圓型鐵皮罐,不等鐵罐落地,它們便在空中、在騎兵隊裡爆炸了,巨大的炸響聲震耳欲聾。一聲緊接一聲在騎兵隊裡爆炸,一股一股赤紅的火焰騰空而起,強烈的氣浪將大片騎兵掀翻在地,千萬枚藍汪汪的鐵片四散迸發,它們穿透鐵甲,射進戰馬和人的體內,這纔是致命地一擊,不多時。所有被鐵片射中的人和馬都痛苦倒地,很快便死去。

巨大的爆炸聲迴盪在廣闊的羅斯平原上。魔鬼般火焰一陣陣騰空而起,穆斯林的心中被深深地震撼了,所有的大食軍都驚呆了,原始黑火藥所造成的傷害甚至不如弓箭,但是它對人心理上地震撼卻是無以倫比,多少年後,當倖存的大食士兵談到羅斯之戰,都會不由自主地說起那件魔鬼發明的武器,讓他們後怕一生。

風彷彿也被驚呆了,就在這時,一片雪花悄然飄落,大如鵝絨,緊接着二片、三片,大雪茫茫落下,忽然,風象忽然醒悟過來,它鼓足了力氣,從西北強勁刮來,氣勢極其猛烈,裹夾着暴雪,無情地摧殘、蹂躪地面上的一切,霎時間,所有人地眼前都是霧茫茫的一片,分不清敵我,但大食軍的重騎兵卻在此刻遭到滅頂之災,行動緩慢成了他們的致命弱點。

火藥罐中夾雜着鋪天蓋地的巨石呼嘯而下,還有一根根鐵翎飛弩橫穿暴風雪,連大食軍主帥阿布.

一次出人意料的伏擊,一場突如其來地暴風雪,使大食軍劣勢盡現,當晚,大食軍主帥阿布.磬,大食軍在齊雅德的率領下開始連夜向南撤軍,卻遭到了唐軍一次又一次的猛烈追擊,退到拓折城時,大食聯軍的退路終於被唐軍切斷。

也就在這時,昭武諸國發生民衆起義的消息終於傳到了軍中,康國軍率先投降了唐軍,緊接着何國、史國、米國、東安國紛紛出城投降,大食聯軍在瞬間分崩離析。

天寶十年三月,馬匹食盡的六千呼羅珊宗教本軍出城向西突圍,卻遭到了唐軍最後一次猛烈的攻擊,大食軍全軍覆沒,大將齊雅德在數百名親兵的死命護衛下,洇過藥殺河,逃回了大馬士革,但不久便被阿拔斯以戰爭失敗之罪而殺死。

大唐帝國與大食帝國地第一次劇烈碰撞,從天寶九年春天開始到天寶十年三月結束,歷時整整一年,最後以大食帝國的慘敗而告終,究其原因,除了本身戰力不如唐軍外,還有阿姆河與錫爾河兩河流域地衆多國家趁機起義,極大地削弱了大食軍的後援。

這次戰役也徹底改變了兩國的戰略格局,五個月後,阿拔斯派特使在唐軍新設的大宛軍鎮與大唐全權代表、廣平王李俶達成和解協議,重新劃定了各自的勢力範圍,兩國北段以烏滸河爲界,南段吐火羅地區爲大唐勢力範圍,而呼羅珊地區爲大食勢力範圍。

與大唐的和解達成後,阿拔斯後顧之憂已解,他開始調頭全力向拜占庭帝國進攻,而大唐重新在西域各國設立羈州,重新確立的宗主國的地位,並接受各國遣使朝貢。

天寶十年十月,李隆基封安西節度使李清爲廣陵縣公、尚書左僕射,並蔭其子爲上騎都尉,賞錢五千萬,絹一千匹,凡參戰的安西諸軍皆有升賞,同月,廣平王李俶卸職返京,李隆基命右相李林甫遙領安西大都護,並命李清在次年一月回京述職。

第100章 相親(上)第289章 沙州夜話第189章 三方博弈第319章 怛羅斯之戰(下)第133章 毒殺皮邏閣第329章 宮裡的消息第61章 連環計第362章 馬嵬坡(五)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7章 縣令第195章 李隆基召見第31章 開店(二)第292章 大國的決策第143章 高力士夜訪李林甫(上)第99章 二進宮第377章 各自出招第135章 匕現——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詔內訌(上)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攏第378章 請君入甕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210章 尋第239章 科舉案(一)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251章 科舉案(十三)第99章 二進宮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186章 步步爲營第57章 反擊第239章 科舉案(一)第262章 固執第116章 故地重遊第74章 絆腳石(二)第26章 閬中(一)第278章 虢國夫人的壽辰(中)第80章 黑幫老大(二)第116章 故地重遊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325章 給李林甫拜年第349章 清洗第258章 金丸之線第170章 橫峰突起第102章 簾兒的姐姐第91章 曲江邂逅第364章 馬嵬坡(七)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266章 線索第15章 辭職第383章 家國天下(二)第184章 佈局第309章 奪權第298章 合作第149章 東宮案(三)第364章 馬嵬坡(七)第163章 再別帝京第10章 以直報怨(二)第13章 以字鑑人第325章 給李林甫拜年第203章 悲情牌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209章 假道滅虢第116章 故地重遊第301章 針鋒相對第306章 試探性的戰鬥第125章 小人眼紅第150章 東宮案(四)第364章 馬嵬坡(七)第238章 清平調李翰林醉酒第51章 暗流(三)第197章 謀畫第332章 安祿山跑了第21章 儀隴小攤(一)第375章 京兆尹與左相第16章 義助第218章 天地爲媒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零八章第51章 暗流(三)第26章 閬中(一)第279章 虢國夫人的壽辰(下)第225章 和李林甫的妥協第124章 滇東遭遇戰第100章 相親(上)第190章 撲朔迷離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267章 蓄勢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329章 楊國忠的把柄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323章 安楊會第267章 蓄勢第305章 小規模戰役第48章 冷刀子(五)第220章 慶王之痛第10章 以直報怨(二)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105章 各懷心事第316章 敵蹤乍現第368章 宮中秘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