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回家的路

清最早的府第是原太子李亨所賜,興建於隋,不僅地且經歷百年風雨後,房舍已經十分陳舊,在李清升爲安西節度使後,李隆基特地賜他一座新宅,新宅位於宣義坊,不知是巧合還是特地安排,新宅的對面正好就是楊國忠的府第,而背後則是前相國張說的故居、現在是戶部尚書張筠的宅子。

天剛亮,簾兒便早早起來,明日就是新年,她直到昨晚才忽然想起,給章仇兼瓊府的新年賀儀還沒有準備呢!說是賀儀其實就是給他遺孀的贍養費,章仇兼瓊死後,他的兒子不久也丟了官,又迷戀上青樓紅倌,幾年功夫便將本來就微薄的家產折騰個精光,連老宅也賣了,後拋棄老母和妻女出家爲僧,章仇家的生活也日漸艱難,簾兒得知此事後,便替李清送給她們一些田產,又以新年和中元節的名義,每年各送兩筆錢,雖不能和章仇兼瓊在世時相比,但也保證她們衣食無憂。

“娘!你看這是三娘給我做的。”扎着兩個朝天揪的李庭月拿了個布做的豬娃蹦蹦跳跳跑了進來,她已經七歲,長得都快齊簾兒的肩膀了,她相貌頗象李清,臉形和口鼻尤其神似,是個聰明又可愛的小女孩,從前年開始,李清便寫信讓簾兒請先生教她讀書識字,兩年下來,早已認識了幾千個字在肚子裡。

簾兒正忙着寫賀詞,連頭也沒有擡便道:“我知道了,你到外間去玩吧!”她忽然想起一事,不由於停住筆問道:“你今天不上學麼?不是說明日才放你假嗎?”

李庭月臉一紅,癡嬌地粘住娘央求道:“娘!爹爹今天要回來,我怕睡一覺起來又不見他的影子,你就讓我這一回吧!”

“你這個小精怪,晚上不是一樣看爹爹嗎?”簾兒颳了刮她的小鼻子,疼愛地笑道:“那就今天這一次。下不爲例!”

“那我去照看弟弟!”李庭月一骨碌從娘身上爬起來。趁她沒有後悔,趕緊便向外跑。

“等一下!”

簾兒一把抓住她笑道:“你弟弟還在睡覺呢!千萬別去吵醒他,既然你沒事,就和娘去一趟章仇大娘家。”

李庭月忽然想起一事,急對簾兒道:“娘!我剛纔聽趙管家說,咱們家大門被堵住了”

簾兒十分驚異,大門怎會堵住了,難道是.“可是對面楊大伯家?”

“什麼楊大伯,整天欺負我們。二孃讓我叫他楊老毒”

“不准你無禮!”簾兒拉了女兒的手,一邊向外走一邊教訓她道:“庭月,楊大伯是你爹爹的老朋友,不准你亂說!你既然讀了書,以後就要知禮,要聽先生的話,知道嗎?”

“娘。可是先生叫他楊白狼。”

李清府第和楊國忠的宅子之間是一條寬約七八丈的便道,平日也只是行人往來,並不擁擠,可今天是除夕。來給楊國忠送禮地馬車擠滿了街道,李清地府門前自然也被堵死了,門口聚集了大量來自各府的管家和雜役,李清的家人出去辦事只能走便門,事實上,這已經是第三次了。二個月前楊國忠升官,一個月前做壽,那時也和今天一般壯觀,若是平日忍幾天也就算了,但新年將至,各府各宅都講究進出通達、前後暢順,就算是小戶人家也不允許大門口放置雜物而阻礙一年的運道。

況且今天老爺要回家,這是全家的頭等大事。總不能讓初次回府的老爺從偏門進來吧!一早,管家就命下人向臺階下轟人。可前腳一走,他們又在臺階坐滿了,而且馬車越來越多,就算想離開,也動彈不得。

管家急得直跳腳,又跑到楊府去交涉,可誰也不理睬他,就在這時,簾兒拉着女兒匆匆趕來,大門口果然都被堵得嚴嚴實實,臺階上坐滿了各府的管家和下人,每人手上都拿個竹牌,等着聽楊府那邊叫號。

“這可怎麼辦?”簾兒眉頭擰成一團,她也無可奈何,最後只得對管家道:“去把偏門掛幾個燈籠,再派幾個人到街口去接引老爺。”

管家也長長嘆一口氣,惆悵地命人關了大門,照主母的話去做。

天色已經大亮,按照舊時規矩,明日是正月初一,家家戶戶都要祭祖、燒香、敬佛,所有的香燭祭品都需在今天準備妥當,故雖寒風凜冽,但街上還是擠滿了採辦各色雜物地長安市民。

李清一行依舊從明德門進入長安城,沿着朱雀大街一直向前走三個坊,便到他的新宅所在宣義坊,在官府的默許下,今天朱雀大街格外熱鬧,沿路擺滿了流動貨郎的小攤,幾乎每個小攤賣的都是香燭紙

果供物,還有一些賣的是孩子們感興趣的小東西,象地各色頭飾、玩偶,而男孩子卻是清一色用木竹削成的十八般兵器和紙糊的盔甲,雖然每年都是這樣,但今年尤其火爆。

張繼眼尖,他忽然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不由笑道:“大將軍,你看那邊。”

衆人隨他手指看去,只見一羣身着黑色小盔甲、肩扛木製陌刀地孩童轟隆隆從街頭跑過,幾個年幼的還騎着竹馬,他們看見了李清一行人,都停下腳步,在街邊擠成一堆,滿眼崇敬地望着這羣彪漢,衆人這次看清楚了,這些孩童的胸前都清晰地印了兩個白色的字:安西。

三百名儀容威嚴的安西軍緩緩列隊入城,消息飛快地從守城的士兵傳到了沿街地貨郎、百姓耳中,大夥兒紛紛閃開一條路,街上靜極了,沒有人說話,彷彿被施了定身術,默默地注視着西征的英雄們,比起那些駐防京師的軍隊,他們形容憔悴、瘦骨伶仃,披掛血跡斑斑的盔甲,穿着補一塊釘一塊的褪了色的軍服,看上去彷彿象一羣闖江湖賣藝的,和這些天所見到的鮮衣怒馬軍隊相比,他們是何等地落魄,然而就在這些破破爛爛的士兵面前,就在這羣鐵甲生鏽、穿得人不象人樣地軍人面前,所有的人們都忍不住要向他們鞠躬敬禮。

是!褪色意味着無數風雨夜行軍、意味着在暴風驟雪中的突擊、意味着如火烈日的暴曬;而鏽跡,那是鏖戰中來不及拭去的自己與敵人的鮮血,他們爲了國家的尊嚴在萬里之外浴血戰鬥,安西軍’三個字已經成爲英雄的旗幟和典範。

一種令人蕩氣迴腸的自豪感在每個士兵的心底油然而生,勇士們昂首挺胸在長安最繁華大街上縱馬徐行,‘啪!’不知是誰先帶頭鼓掌,‘啪!啪!啪!’掌聲零星地響起來,緊接着越來越多、越來越密集,掌聲、歡呼聲響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隨着歡呼聲越來越熱烈,士兵們都慢慢地不好意思起來,他們紛紛跳下馬,紅着臉匆匆疾行,衆人隨着李清轉入夾牆小道,又行了約一里,歡呼聲漸漸遠去,周圍終於安靜下來。

這時,宣義坊的大門已遙遙可見,李清取出述職報告和相應各種文件命張繼先去兵部報道,自己則率領弟兄們大步跨入了宣義坊的大門。

馬車一輛接着一輛,越往裡走越是擁擠,最後走到離他府門還有約五百步時,衆人再也進不去了,李清望着被涌堵得水泄不通的整條街道,眉頭皺成一團疙瘩.

這時,兩名先去探路的親兵擠出來道:“大將軍,這些都是給楊相國送禮的馬車,連大將軍家的大門都被堵死了,夫人讓你從偏門進府。”

“偏門!爲什麼要從偏門進府?”李清的臉陰沉下來,雖然妻子在家信中並沒有說什麼,但從她語氣中所透露出的家中沒有男人的無奈和她不想與楊國忠爲鄰,便可推斷出楊國忠對自己的家人絕對不友好,甚至還會欺負她們。

“去!告訴楊國忠府上之人,就說是我說的,一個時辰後,我的府門前三十步內,不得有任何馬車或閒雜人等存在,否則這個年我過得不舒服,他們也休想痛快。”

親兵答應一聲,匆匆去了,但片刻後便回來了,他們臉上都憋得通紅,眼睛裡燃燒着怒火,大聲道:“大將軍,楊國忠的兩個兒子在門口收禮,我們轉達了大將軍的話,可他們卻說,如果大將軍眼紅就將大門封了,從後門進出就是。”

不等李清表態,他倆的話卻先惹惱了三百親衛,衆人皆勃然大怒,紛紛拔出刀來,將圍觀在周圍的幾十個送禮之人嚇得連滾帶爬而逃。

不管他做什麼事情,性質都是鄰里不和,最多隻是他與楊國忠個人之間的矛盾糾紛,但動了刀性質就變了,就算他李清再有理也會變成企圖刺殺朝廷重臣,甚至是擁兵作亂,李清立刻回頭厲聲喝道:“把刀都給我收回去!”

見主帥發火,衆人這纔不甘心地將刀收回鞘中,李清低頭想了一想,忽然冷冷一笑,自言自語道:“既然都想給我送禮,那我也就不客氣了。”

他立刻挺起腰用馬鞭一指,對親兵下令道:“去!將道路一分爲二,凡靠我府上這一邊的,將馬車裡的東西統統搬進府內,有膽敢阻撓者,不管是誰,都給我用鞭子狠抽!”

衆軍轟然答應,大聲喝叫着衝進了馬車隊伍之中.

第155章 東宮案(九)第146章 東宮案起第206章 鹽鐵使的人選第142章 情切切良辰花解語第237章 賞牡丹貴妃思曲第162章 密會太子第216章 意外第385章 家國天下(五)第11章 新政縣的鮮于府(一)第36章 貴人(二)第118章 縱橫滇東(一)第15章 辭職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349章 清洗第214章 揚州立威第209章 假道滅虢第156章 東宮案(十)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254章 南詔女王(上)第37章 發薪第17章 摸獎第55章 綁架第274章 必要的強硬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361章 馬嵬坡(四)第137章 南詔內訌(下)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62章 釜底再抽薪第360章 馬嵬坡(三)第146章 東宮案起第297章 石國使者第238章 清平調李翰林醉酒第253章 薦官第11章 新政縣的鮮于府(一)第361章 馬嵬坡(四)第186章 步步爲營第357章 戰爭與陰謀(七)第292章 大國的決策第234章 朝會上的爭奪(下)第66章 歸程第4章 複雜的人際關係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293章 艱難的行軍第211章 南詔消息第253章 薦官第291章 拉攏邊令誠第150章 東宮案(四)第10章 以直報怨(二)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354章 戰爭與陰謀(四)第325章 給李林甫拜年第288章 救了吐火羅的使臣第366章 勸說李豫第110章 不期而遇第253章 薦官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55章 綁架第302章 外交的背後第140章 兩個宦官第101章 相親(下)第159章 初見詩聖第249章 科舉案(十一)第206章 鹽鐵使的人選第18章 下 官司(二)第371章 心狠手辣第340章 江山如棋(五)第9章 以直報怨(一)第231章 安祿山的企第351章 戰爭與陰謀(一)第128章 風雲聚會第212章 求婚第324章 天寶十年最後一夜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330章 述職交鋒第63章 楊家(二)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119章 奇襲安西城第355章 戰爭與陰謀(五)第108章 南詔主導權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360章 馬嵬坡(三)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316章 敵蹤乍現第254章 南詔女王(上)第63章 楊家(二)第365章 微妙的朝議第318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131章 破局第300章 石國遭遇第81章 意外失足第379章 兩淮勢力第279章 虢國夫人的壽辰(下)第127章 滇東收官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78章 捐錢募款(三)第12章 新政縣鮮于府(二)第3章 騙吃騙喝的道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