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請君入甕

個時辰後,斥候的第二份情報也到了,大食軍已經過折城方向緩慢開來,一隊隊斥候再次被派出去,監控敵軍的行軍動向,安西軍早已經整軍完畢,衆軍躍躍欲試,只等一聲令下,便可迎頭痛擊來犯之敵.

可是過了良久,出兵的命令依然沒有下達,李嗣業按奈不住心中的焦急,戰機稍縱即逝,當斷則斷,豈能猶豫再三.

他飛身下馬,快步向帥帳奔去,挑進大帳,卻見李清在盯着沙盤沉思,旁邊站着一樣焦急的段秀實.

“大將軍,從昨夜到今時間已經過去五、六個時辰,就算他們夜裡紮營或是路途艱難,離我們這裡已不是很遠,再不做準備,恐怕誘敵效果就會喪失殆盡.”李嗣業的話說得很不客氣,就等於在直接指責李清貽誤戰機.

李清緩緩擡起頭,目光中顯示他已經下定了決心,他屯兵拓折城的目的,就是要誘布杜北上,兩人已相交幾個回合,他不相信布杜會來偷襲拓折城,在石橋右岸吃了被伏擊的大虧,他不可能讓唐軍斥候從容觀察、再從容離去,他敢肯定,渡橋東進必然只是一個煙霧彈,他的目標應該還是羅斯城.

他霍然起身,果斷地對李嗣業道:“嗣業,你率五千騎兵火速北援羅斯,日夜兼程,不得停留,也不得與布杜硬拼,將他放進羅斯城我就記你大功.”

李嗣業驚愕不已,但主帥命令已下,就不容他再反駁,他立刻轉身,帶着疑慮向帳外跑去.

待李嗣業走遠,李清回頭對欲言又止的段秀實笑道:“看你一直有話想說,不妨說說看,你又何建議?”

段秀實猶豫一下。道:“既然布杜已經北上。大將軍爲何不直接進攻康國,搗他的老巢?”

李清拾起木杆,指着大馬士革道:“他的老巢在這裡,而不是康國,你應該看得出,我策略是困住布杜,將阿拔斯的精銳引出來.”

“大將軍的策略是想圍城打援,這個我看出了,可進攻康國。阿拔斯也一樣會救援,效果不是一樣嗎?”

李清輕輕地搖了搖頭,他擡起頭傲然道:“我知道,進攻康國從戰術的角度上說是一樣的,甚至還可以使布杜首尾難顧,既拿不到羅斯城,又全軍覆沒。但是我們必須從全局上來通盤考慮,既然要打,就要將阿拔斯打狠、打痛,使他再不敢東顧。這樣一百年,甚至一千年後,整個西域依然是我漢人地江山.”

說到此,李清見段秀實眼中迷惑,知道他還不甚明白,便拍了拍他肩膀微微笑道:“這幾個月我早已摸清布杜地底細。他是阿拔斯的親叔,是黑衣大食的第三號人物,在大食帝國內地位舉足輕重,阿拔斯絕不會坐視他的求援不管,你想一想,假若阿拔斯和昭武諸國的大軍都被引到羅斯,我們再斷其後路,這時昭武各國忽然爆發起義。使他們進退兩難,這難道不比僅僅只殲滅布杜二萬人效果要好得多嗎?”

段秀實恍然大悟。他敬佩地望着這個年輕的主帥,或許他在領兵行軍方面不如高仙芝,可他在整個大局的把握上卻遠遠勝出高仙芝不止一籌.

李清見他已經明白,便立刻令道:“我留五千弓兵給你守拓折城,不管是否有敵來誘你,你都給我據守不出,聽到了嗎?”

“屬下尊令!”段秀實愉快地答應,接過令箭大步離去,李清又喚來一名親兵,囑咐他道:“你拿我的令箭到拔汗那,請裴羅國王立刻出兵到羅斯,所需糧草軍資就拜託他了.”

這時大帳裡安靜下來,李清再一次來到沙盤前,順着石橋,目光漸漸西移,停在了大馬士革上,他眼中露出一絲笑意,不覺自言自語道:“羅網已經佈下,阿拔斯,你可願意來吃這個餌?”.

數日的飄雪漸漸停止,陰靄消散,太陽終於出來了,白茫茫地大地上映照出朝霞的喜悅,但寒冷彷彿在此時纔到來,原野上銀妝素裹,一片片的森林裡掛滿了玉樹瓊枝,顯得份外的晶瑩剔透,河面上已經結了厚厚的冰,藥殺水彷彿睡着了一般.

在羅斯城以西近百里外,一支約二萬人的軍隊正聚集在藥殺水西岸,這裡是河水流速最緩之處,所結的冰也應該最厚.

幾名親兵查看了冰層,回頭高聲喊道:“殿下,河水結冰已足夠厚,可以過人.”

布杜得意一笑,白水城地便橋他沒有走,而是繼續北上,他知道今天必然結冰,既如此,有沒有橋都是一樣.

“李清,你做夢也想不到,老夫會這樣過河吧!”布杜得意的笑容忽然一收,向軍隊厲聲喝道:“過河,向羅斯進發!”

二萬三千軍立刻沸騰起來,黑壓壓的軍隊踏

,腳步聲‘咚!咚!’作響,只片刻時間,大軍便跑殺水,衝上東岸,象一把筆直地長矛直向羅斯城撲去.

但是,僅僅半天后,就在布杜過河的地方,另一支一萬人的安西步兵銜尾追到,步兵副將賀婁餘潤一馬當先,他仔細查看了一下被踩得泥濘不堪的雪地,又探頭望了望了冰面上留下的無數白印,那應該是敵軍的腳印,而北面積雪均勻厚實,沒有任何腳印破壞,他當即回頭大喊:“大將軍,敵軍是從此地過地河.”

“過河!”

李清立刻下達了命令,他策馬行到河邊,凝望着羅斯方向忽然淡淡笑道:“布杜老兒,你恐怕也想不到我就在你後面吧!”.

羅斯城,這是石國的北部要塞,城內居民不多,僅數百戶二千多人,另外還有近百名漢人奴隸,這座城堡一直是石國軍事重地,約有駐軍千人,城牆修得堅固厚實。糧草儲存極多.

圍城的唐軍都是從白水城趕來。其中豆盧軍兩千人,由南霽雲率領,而新建制的大宛軍有六千人,兵馬使是李清的心腹荔非元禮,按照李清的部署,羅斯城只圍不打,八千餘唐軍早已將這座小城圍得跟鐵桶一般,他們並不進攻,只是在城池周圍挖了一道又一道的壕溝。防止敵人突圍逃走.

王子車多咄進駐此城已近半月,降書、求援信都早在十天前就已發給大食,報信之人也帶回了布杜的口信,命他堅守羅斯城,援兵隨後就到,車多咄信心大振,他每日親自到城上督防。準備大量堅石、圓木,準備痛擊唐軍.

不料唐軍壓根就沒有攻城地跡象,只將城池圍得水泄不通,也似乎在等待什麼?車多咄隱隱有些猜到了唐軍地意圖。他心中開始忐忑不安,既希望大食軍來援,可又害怕援軍太少,反被唐軍一口吞掉,他日日站在城頭眺望,隨着時間流逝。隨着大雪紛飛,他地期盼也在一天天變冷.

這天一早,車多咄和往常一樣,來到城頭遠眺,可是他還沒有上城,城上的士兵便叫嚷起來,他幾步跑上城頭,發現城下的唐軍竟然開始撤退。是的!原本密密麻麻如蘑菇陣一般的帳篷都已消失不見,一隊隊唐軍隊列整齊正在迅速而有條不紊地向南撤退.

城上所有人都面面相視。不知發生了什麼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唐軍在撤退,事情在向好的一面發展.

唐軍的撤退速度再次加快,這時,車多咄已經看見了,在正西面,有一支軍隊正快速向這邊推移,‘援軍!援軍來了!’他率先大喊出來,眼淚忍不住奪眶而出,整個羅斯城都歡呼起來,歡呼聲響徹雲霄,隊伍越來越近,他已經可以看見在風中招展的黑色大旗.

但意外卻在快樂到顛峰時發生了,歡呼聲忽然變小,並逐漸消失,幾乎每個人都感覺到了腳下地微微震動,車多咄驚慌失措地四處張望,尋找這震動之源,他猛地撲到城牆上,死死地盯着西南面,眼睛瞪得溜圓.

一條黑線出現在遠方,在皚皚白雪的草原上異常清晰,黑線迅速拉開,鋪天蓋地的唐軍騎兵殺來了,凜冽的漫天殺氣讓每一個人都透不過氣來,沒有絲毫猶豫、沒有半點停留,象狂野的沙塵暴一般向大食軍吞噬而去.

這正是李嗣業率領的五千騎兵,他們早在昨天夜裡便抵達了羅斯城,但目標沒有出現,五千騎兵就象一頭隱伏在暗處的猛虎,一但目標出現,他們就會毫不猶豫撲上去。

“康國軍,給我迎戰!”布杜大聲命令,五千唐軍鐵騎地突然出現雖然使他措不及防,但他身經百戰,迅速平衡了戰場的力量,自己手上的三千大食精銳是絕對不會率先投放出去,這是保護自己退回大食的唯一依靠,就讓康國人做一面肉盾吧!

“殺上去!”他揮舞着戰刀,嘶聲大喊:“殺上去!勇敢地康國軍隊,榮譽屬於你們。”

但康國元帥臉都嚇綠了,這不是石國軍隊,而是大唐安西軍,曾經開拓萬里山河,讓無數國家爲之膽寒的軍隊,而康國的精銳早已經被大食人殺光,這些新募兵怎麼可能是安西軍的對手,他再不顧被征服者應有的卑躬,衝到布杜面前大吼道:“殿下,我們先撤吧!”

“你說什麼?”布杜猙獰一笑,他從親兵手上奪過一根長矛,猛地刺去,一下子將康國元帥捅個透心涼,將他挑翻下馬,冷冷道:“你竟敢動搖我的軍心!”

他隨手一指另一名渾身顫抖康國將領,喝道:“我任命你爲新元帥,給我殺上去!”

懾於布杜手中冰冷地長矛,新元帥萬不得已,只得拔出刀大聲叫喊:“我們人數多,殺上去!”

轟隆隆的戰

,二萬康國軍隊列成四支方隊,吶喊着、硬着頭皮迎杜得意地笑了,他一把奪過鼓槌,親自擊鼓催戰,只要康國軍削弱唐軍一半的實力,自己的精銳再上,未必沒有勝機。

三百步、二百步、五十步,康國的軍隊絕大部分是這幾個月剛募的新兵,草草訓練便投入戰場,唐軍的殺氣漫天撲來。凌厲得讓他們眼睛都不敢睜開。弓弩手嚇得拉弓的力氣都沒有了,見唐軍速度迅疾無比,紛紛扔掉弓箭,本能地拔出長刀保命。

‘轟!’地一聲,唐軍殺進了方陣,黑霧和血肉飛濺滿天,劈殺、橫掃,戰馬仰天長嘶,沉重地馬蹄毫無顧及地將敵人踢翻。踏進雪裡、踐爲肉泥,唐軍騎兵經驗豐富,他們分爲三隊,橫割豎切,摧枯拉朽般地衝擊敵軍地陣角。

就在這時,撤離不遠地豆盧軍和大宛軍又重新返回,毫不猶豫地投入到戰鬥之中。他們的戰力雖不如騎兵那樣凌厲,但他們的投入卻徹底摧毀了康國軍的鬥志,不到半個時辰,戰爭的天平便已經倒向唐軍。康國軍已經出現崩潰之勢。

布杜的臉色異常陰沉,很明顯,唐軍早已經有了準備,這麼多人,半個月的時間怎麼可能攻不下小小羅斯城,他不甘心地望了一眼城池。得不到也就罷了,不能將老本蝕在這裡,布杜果斷地一揮手,脣縫裡迸出一個字:“撤!”

三千大食軍迅速撤離戰場,但布杜的心卻同樣快速地墜入深淵,就在他們身後一里外,一支唐軍靜靜地屹立在皚皚的雪地之中,他們不知何時到來。無聲無息,彷彿已經在那裡等候了千年。布杜地眼睛猛地收縮成一條縫,自己後路已被截斷。

這時,戰場上忽然爆發出一陣哭喊,大食人的撤軍企圖使康國軍陷入了恐慌,最終導致他們全面潰敗,兵敗如山倒,數以萬計的士兵扔掉武器,沒命地掉頭奔跑,互相推攘、踐踏,哀號聲遍野,跑不掉的,紛紛跪地投降。

數千康國軍向大食軍陣地迅速敗退下來,布杜大驚,一旦被他們衝亂陣形,自己的軍隊也完了,他立刻喝令:“出一隊兵,將他們阻於陣外。”

‘刷!’地一聲,數百名大食步兵一步跨出,右手執長矛,左手握大馬士革彎刀,列成一道人牆,冷冰冰迎着退敗之軍一陣猛刺猛砍,可憐這些康國軍,彷彿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他們見再無退路,發一聲喊,四散逃去。

西面,一萬唐軍列爲五排,寒風颳過,吹起一片雪粒,拂打他們的盔甲,但他們依舊一動不動,這是大唐最精銳地軍隊,一萬安西陌刀軍,漢人、胡人皆有,他們個個高大魁梧,力大體壯,一萬把鋒利的陌刀緊握在手中,他們目光冷漠,儼如一道無法逾越的銅牆鐵壁。

在一萬陌刀軍的正中,安西節度使、冠軍大將軍李清高騎在馬上,他頭戴金盔、身着鐵甲,烏亮地甲面泛出幽幽藍光,他目光嚴峻,注視着敵軍的一舉一動,布杜手中還有三千軍,這些都是大食精銳,不能全部放入城內,這一刻他改變了計劃,命令已被傳達給了李嗣業。

這時,大食軍已經將康國軍隊悉數趕走,正在尋找突破的機會,是時候了,李清將戰刀一揮,厲聲喝道:“出擊!”

‘嗚!嗚!’低沉的號角聲沖天而起,彷彿來自東方的龍吟在大地上回蕩,這是唐軍合圍的命令,二千唐軍鐵騎象一把出鞘地利劍,迅速穿插到東北方向,將原本留給大食軍撤回城的通道堵死,二萬餘唐軍象一隻不斷收縮的口袋,漸漸將大食軍包圍起來。

“殺出去!”布杜惡狠狠地下達了最後一道命令,三千大食阿拔斯精銳一齊低吼,象一頭瘋狂的困獸,向西面猛衝上去,在那裡,迎接着他們的是一萬陌刀軍.

天寶九年十一月,支援羅斯的二萬康國軍和三千大食軍在羅斯城遭遇唐軍的主力,二萬康國軍大敗,唐軍斬敵九千,俘虜一萬餘人,只有不足百人逃回了康國,而三千大食軍也寡不敵衆,損失大半,最後主帥布杜只帶領不到千人的殘兵逃進了羅斯城。

一個月後,布杜.拉被困羅斯地消息終於被康國的殘兵傳到了大馬士革,此時黑衣大食地主力大都在埃及掃滅伍麥葉王朝餘孽,路途遙遠,救援不及,阿拔斯當即命呼羅珊總督齊亞德率二萬精銳,又命遠征吐火羅的一萬大食軍調頭北上,連同昭武諸國的近八萬人,共計十一萬大軍,以齊亞德爲主將,迅速奔赴羅斯救援,一次兩大帝國的激烈碰撞由此拉開了序幕。

第327章 安祿山的時機第15章 辭職第204章 路遇楊花花第25章 儀隴小攤(四)第223章 借刀殺人第292章 大國的決策第294章 奪取小勃津第119章 奇襲安西城第162章 密會太子第358章 馬嵬坡(一)第330章 述職交鋒第291章 拉攏邊令誠第3章 騙吃騙喝的道士(三)第155章 東宮案(九)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361章 馬嵬坡(四)第229章 崔翹的抉擇第53章 暗流(五)第260章 解謎(下)第100章 相親(上)第59章 挖牆角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瀾第64章 楊家(三)第352章 戰爭與陰謀(二)第211章 南詔消息第148章 東宮案(二)第35章 貴人(一)第26章 閬中(一)第250章 科舉案(十二)第216章 意外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128章 風雲聚會第327章 安祿山的時機第215章 各逞心機第67章 官從天降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366章 勸說李豫第78章 捐錢募款(三)第258章 金丸之線第64章 楊家(三)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104章 初見李隆基(下)第87章 抓住把柄第241章 科舉案(三)第178章 戰爭背後的戰爭第105章 各懷心事第269章 意外第189章 三方博弈第170章 橫峰突起第329章 楊國忠的把柄第276章 拉攏第288章 救了吐火羅的使臣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356章 戰爭與陰謀(六)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88章 刀刀見血第79章 黑幫老大第243章 科舉案(五)第180章 高原奇兵(二)第47章 冷刀子(四)第321章 客棧疑雲第193章 第一聲春雷第137章 南詔內訌(下)第109章 李琳升官第142章 情切切良辰花解語第319章 怛羅斯之戰(下)第304章 發動政變第145章 王昌齡求助第93章 李林甫的煩惱第93章 李林甫的煩惱第212章 求婚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43章 風驟起(二)第152章 東宮案(六)第8章 童生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44章 冷刀子(一)第239章 科舉案(一)第314章 導火索第125章 小人眼紅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第229章 崔翹的抉擇第275章 角力開始第37章 發薪第176章 異鄉第291章 拉攏邊令誠第77章 捐錢募款(二)第340章 江山如棋(五)第91章 曲江邂逅第256章 夜訪第116章 故地重遊第114章 成親第305章 小規模戰役第363章 馬嵬坡(六)第124章 滇東遭遇戰第102章 簾兒的姐姐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248章 科舉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