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不速之客

天色昏黑,一輪半月掛在西天,清冷而悽迷,寒夜,冷得彷彿要將人的血液凍起來,一輛馬車由遠而近,飛快駛入興化坊,一直到杜有鄰的府前停下,早等候在府門前的杜有鄰立刻迎了上去。

車門開了,廣平王李俶大步從車上下來,向手上呵了兩口白氣,又跺了跺腳,將僵硬的腿鬆散開,“他來了嗎?”李俶笑着問道。

“來了!李都督已經來了好一會兒,正等着小王爺呢!”

說着,杜有鄰便領着他進了府門。

在一間溫暖的靜室內,火盆燒得正旺,李清悠閒的靠在椅子上,細細品茗手中之茶,荔非兄弟則一左一右站立在他身後,一動不動,面上毫無表情,彷彿兩座岩石雕像一般。

這時,門外傳來腳步聲,李清一擡眼,只見一神采飛揚的年輕人大步走進,他頭戴紫金冠,一束金帶箍在額頭,金帶中間鑲嵌着一顆藍寶石,在燈光映射下閃閃發光,眼似彎月,脣線剛強,舉手投足間充滿了自信,渾身散發着勃勃的青春氣息。

“抱歉!讓李都督久等了。”

他先施了個禮,又上下打量一下李清,不禁感嘆道:“人說戍邊苦,果然不錯,李都督比我初見之時瘦了許多啊!”

“這兩天還稍好一點。”李清摸了摸下巴笑道,他又向荔非兄弟使了個眼色,二人立刻轉身出去。

李俶見兩人皆身材高大魁梧,手腳修長,輕巧的頭盔下神色嚴峻、目光銳利,眼中不禁流露出讚賞之色,一直盯到二人的背影消失,這才脫口讚道:“好生雄壯的勇士。”

李清微微笑道:“此二人都身經百戰,一個力大無比,可勇戰百人;一個箭術無雙,機敏多智,他們都是我私人護衛,再配上我豆盧軍最精銳的三百騎兵,讓他們來輔佐殿下對陣,不知殿下可看得上眼?”

李俶大喜,急忙向李清深施一禮謝道:“多謝李都督相助,此番有大敗吐蕃人的豆盧軍相助,我便更有把握。”

“不過有幾句話我要說在前面。”李清看了一眼杜有鄰,後者會意,立刻悄悄帶上門出去。

這時,房間裡只剩下他們二人,李清深深看了一眼這個未來的大唐皇帝,他沉思片刻,方徐徐道:“我助殿下的目的,是希望殿下能夠得到皇上的嘉許,從而保你父王度過此難。”

李俶遲疑一下道:“李都督是否將我看得太高,一個小小的比試怎可能改變東宮格局?”

“比賽不能,賑粥難道就能嗎?”

李清搖了搖頭,他昨日得到消息,駐紮在咸陽的皇甫惟明軍隊一夜消失,全部都退出關中,這說明什麼,這說明李隆基並不想用舉兵造反一事向皇甫惟明和太子發難,這樣會牽涉太大,從而使太子之廢牽動國體,這正是李隆基這種不願步調過大的考慮,可有能使太子再逃過今天這一劫,這中間的關係十分微妙,一件極小之事或許就能改變歷史前進的軌道。

他小心地將茶杯放置在桌子邊緣,恰恰不會掉下爲止,

他委婉對李俶解釋道:“你父王目前的形勢就似這茶杯,懸於一線,向外一點,杯子就會落地粉碎,但稍稍向裡推一推,茶杯便穩了,我的比喻,殿下可懂了?”

“所以李都督希望我能在這次比賽中出彩。”

李俶輕輕將杯子向裡面推一推,精神大振道:“我明白了,增加一點籌碼,我父王就可能有驚無險度過此難?”

李清緩緩地點了點頭,他目光冷靜,徐徐道:“是這樣,但這只是其中一步棋,但要想這整盤棋活起來,這一步棋還遠遠不夠。”

李俶長長吁一口氣,心中一根緊繃的弦驀地鬆了,他望着李清半天,忽然站起身來,臉色肅然地向李清深深一躬,異常誠懇道:“我雖然不能代表父王,但我本人相信李都督,今日之恩,本王將深銘於心。”

離開杜有鄰府,天已經大黑,路上行人稀少,空氣寒冷而清新,李清仰望着天上璀璨的星斗,彷彿在接受來自遙遠星系的能量,他的雙眸如星星一般明亮,此刻,信心已經恢復,心中充滿了鬥志,他要爲自己的命運去搏鬥,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正因爲年輕,他還有機會爬起,他還有機會站得更高,這一刻,李清的胸懷變得如星空一般坦蕩,他不再計較眼前勝敗和榮辱、賞賜和冷遇,他的眼光漸漸變得遠大,既然命運之神讓他來到唐朝興衰轉折之時,他就應爲這個國家和民族做一番大事,決不能讓歷史重蹈覆轍,如果說過去他是在被動的接受歷史,而現在,他要讓歷史跟着他的思路而轉變,或許路還很漫長、也有艱辛,但他已經看準了方向,將堅定、毫不畏懼地走下去。

“你應該辦得到!”

李清仰頭向星空大聲叫喊,聲音在寂寥的朱雀大街上回蕩,從人紛紛回望自己的都督,雖然不知道他在喊什麼,但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他身上洋溢的自信和喜悅。

“大家把馬速放開!”李清大喊一聲,率先縱馬飛出,十幾匹戰馬的蹄聲如暴雨般在大唐的軸心線上敲響,宛若一陣狂風,瞬間便消失在黑沉沉的夜幕之中。

“老爺,府中有客人在等。”

門房見李清一行遠遠飛馳而來,急上前稟報。

“是什麼人,可有名刺?”李清翻身下馬,將繮繩扔給隨從,邊走邊問道。

“回老爺話,來人已經上了年紀,他自稱是老爺的熟人,他沒有名刺,但小的也不敢阻攔。”

“爲什麼?”

李清停住了腳步,忽然他看見街對面停着一輛馬車,幾十名全副武裝的士兵環護左右,心中更加疑惑,‘到底是什麼人?竟然還有軍隊護衛,難道是皇甫惟明不成?’

一邊想着,不由加快了腳步,走進大院,只見客廳裡燈火通明,有一人正坐在裡面慢慢喝茶,距離甚遠,看不清楚模樣,不過那副架勢,便有一種不爲人下的威嚴。

那人也看見了院子裡有人走來,便放下茶杯,揹着手笑呵呵走出,李清剛跨進門檻,卻愣住了,屋裡不是別人,正是大唐極有權勢的一個特殊之人,高力士。

“大將軍深夜來訪,李清事先不知,讓大將軍久等了,萬望恕罪!”李清身體僵硬地向他躬身施禮,心中閃過無數念頭,高力士不是隨李隆基在華清池嗎?怎麼會突然來找自己,難道有什麼大事不成?

“是我來得唐突,不怪李都督。”

高力士擺擺手,示意李清不必多禮,他望着四面透風的客堂,微微笑道:“不知李都督府上可有方便說話的地方?”

“那請大將軍跟我到書房去,那裡可但說無妨。”

高力士是今天下午才從驪山趕回,從私心說,他不願意別人代替他的位置太久,他知道宮中的大太監們一個個都虎視眈眈盯着他,就盼他累死掉,好接替他的位置,也能替皇上批閱奏摺,被人呼一聲阿翁,接受丞相、太子之類重臣的獻媚,所以他一直小心翼翼保養,絲毫不敢半點掉以輕心。

而從公的角度上說,皇甫惟明的軍隊已經被邊令城調出京兆,解除了對華清宮的威脅,他也沒有必要一個人守在那裡,所以他一早便趕回長安興慶宮,回來沒多久,李隆基便交給他一個任務,去見章仇兼瓊和李清,此刻,他剛剛和章仇兼瓊密談結束,轉到李清的府上來,等了他約一刻鐘。

書房內已經換了碳火,房間裡很快便轉暖,高力士等上茶的丫鬟出去,這纔不急不緩對李清道:“有件事要先說,皇上對你斬殺吐蕃贊普之事其實並不是很在意,甚至非常高興,事實上你若將他解押進京反倒是個難題,但爲從唐吐兩國的大局着想,只能將這個責任推給你了,希望你能理解皇上的苦心。”

這是在李清意料之中,他在殺赤德祖贊之時,便已經想到會有這個後果,但李隆基派高力士來給他解釋此事,也算是給足他面子。

想到此,李清微微笑道:“由大將軍來給李清說此事,而不是吏部,我已榮幸之至,只要能對大唐有利,我個人受點委屈,不算什麼。”

高力士見李清坦然接受,他心中暗暗讚賞,這纔是聰明人,毫無怨言替皇上背過,雖然看似退一步,卻爲以後的進一大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他從袖中摸出一卷黃麻,朗聲道:“有聖旨,李清接旨!”

李清慌忙跪倒:“臣李清接旨!”

高力士展開聖旨,念道:“沙州都督李清,未經兵部批准,越權出兵,並擅自殺死吐蕃贊普,罪不可恕,即刻起免去沙州都督及沙州刺史一職,但念其奪回石堡城大功,特准保留其爵位,留京候用,欽此!”

高力士唸完,他看了看李清,見他泰然自若,絲毫沒有沮喪之色,更不象別的官員聽到被免職便癱軟成泥,他不禁微微點頭,大丈夫正該如此!不計較一時得失。

將聖旨遞給了他,高力士又笑道:“雖然你個人免職,但你們豆盧軍的封賞皇上不會剝奪,過了上元節便會重重獎賞,另外沙州刺史一職由李嗣業暫時代理。”

聽說是由李嗣業代理刺史,李清便放下心來,看來李隆基並不是想借故剝奪自己的勢力,他會意一笑,又問道:“既然是留京侯用,那不知準備讓我任何職,大將軍能否透露一二?”

高力士猶豫一下,雖有心告訴他,但這涉及到皇上的朝廷布局,事關重大,倒真不能說,便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咪咪道:“現在不好說,過了上元節後你便會知道,但你放心,最後肯定會讓你笑得合不攏嘴!”

第358章 馬嵬坡(一)第384章 家國天下(四)第365章 微妙的朝議第380章 裡應外合第23章 儀隴小攤(二)第124章 滇東遭遇戰第171章 奇襲吐蕃軍第30章 開店(一)第321章 客棧疑雲第168章 皇槓被劫第349章 清洗第376章 興慶宮的陰謀第270章 終下決心第314章 導火索第101章 相親(下)第66章 歸程第148章 東宮案(二)第53章 暗流(五)第127章 滇東收官第108章 南詔主導權第38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04章 路遇楊花花第53章 暗流(五)第278章 虢國夫人的壽辰(中)第161章 曲江流飲(下)第28章 閬中(三)第377章 各自出招第76章 捐錢募款(一)第15章 辭職第217章 和親事件第356章 戰爭與陰謀(六)第55章 綁架第283章 破綻第313章 掌權第173章 廟堂之高第159章 初見詩聖第319章 怛羅斯之戰(下)第178章 戰爭背後的戰爭第146章 東宮案起第73章 除惡(一)第217章 和親事件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34章 美人計第121章 美女與陰謀第14章 禍起第228章 安祿山再進京第236章 釣海鱉李白諷駙馬第182章 遠謀第331章 述職結束後第228章 安祿山再進京第301章 針鋒相對第321章 客棧疑雲第78章 捐錢募款(三)第262章 固執第205章 誰爲左相?第34章 美人計第7章 縣令第19章 官司(三)第385章 家國天下(五)第93章 李林甫的煩惱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373章 偷樑換柱第50章 暗流(二)第332章 安祿山跑了第69章 縣尉縣丞(一)第305章 小規模戰役第70章 縣尉縣丞(二)第12章 新政縣鮮于府(二)第37章 發薪第79章 黑幫老大第291章 拉攏邊令誠第146章 東宮案起第207章 觸犯權貴的利益第57章 反擊第140章 兩個宦官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瀾第19章 官司(三)第327章 安祿山的時機第63章 楊家(一)第32章 開店(三)第205章 誰爲左相?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27章 閬中(二)第113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299章 帷幕拉開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75章 絆腳石(三)第48章 冷刀子(五)第74章 絆腳石(二)第15章 辭職第101章 相親(下)第36章 貴人(二)第298章 合作第1章 騙吃騙喝的道士(一)第124章 滇東遭遇戰第243章 科舉案(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