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崔府請客

至第二天清晨,濃墨一般的烏雲終於消散了,取而代色的天空;三滴一碗的大雨消失了,變成了針尖似細雨,細細密密,帶着一絲寒意,長安城內被洗宮殿還是簡陋的草屋,它都一樣的對待,粗黑瓦片和明晃的琉璃都籠罩在一片青色的煙霧之中。

午後,一輛馬車穿過靖安坊,轉上了朱雀大街,李清閉目坐在馬車裡,身子隨着馬車而輕輕晃動,昨夜李琳的話彷彿還縈繞在耳邊:

“想不到簾兒竟然是崔翹的女兒.是心中苦悶才說。”

“你去看看他吧!我那妹子實在太兇悍,我也勸不了.

“柳柳在去年十月已經和李銀成婚。”

李林甫還是和崔家聯姻了,李清一陣嘆息,他想到了崔光遠,杖斃新科進士,最後卻平職調動,或許這就是他有驚無險度過這一劫的交易,這也難怪,太子將倒,崔家又豈能不討好李林甫?別人可以不問,可崔翹他卻不能不管,若任他生死,自己將來又怎麼向妻子交代。

可是,想到他家那頭母老虎,李清的頭又大了起來,他苦笑了一下,有了女婿後,她的熱度也該降一降了。

馬車的速度開始放慢,眼看前方便是崔府,這時,一輛馬車從他身旁飛馳而過,鐵鈴般的笑聲穿透雨霧傳來,笑聲中含着幾分狂放和浪蕩,笑聲頗似崔夫人,卻年輕得多,不用問,李清已經聽出此人是誰了,眉頭微微一皺,才半年不見,她的聲音怎麼變得如此刺耳?

“老爺,崔府到了!”車伕已經滿頭大汗,背心都溼透了,他是個新手,足足走了一個時辰才找崔府。

“辛苦你了!”李清笑着安慰他一句,下了馬車,卻見那輛馬車正好在他前方停下,先下來兩名侍女,攙扶着身材高大的崔柳柳從馬車裡走出,已作人婦,她明顯許是裙襬太長,掛住了馬車,崔柳柳一個踉蹌,險些跌倒,其中一個侍女急忙扶住她,只見她反手一記耳光向侍女臉上句,一擡頭卻正好看見了李清。

崔柳柳先是一愣,隨即目光黯然,也不打招呼,低頭匆匆地進了府門,在身後,又從馬車裡慢慢出來一人,卻正是李銀,只見他面目慘白,身子削瘦得厲害,彷彿身上的肉都給了崔柳柳,現實生活中,這倒是一種有趣的現象,胖妻往往配瘦夫。

他從後面盯着妻子日趨肥碩的身子,無奈地嘆了口氣,隨即厭煩地向兩個侍女揮了揮手,命她們退下。

“李銀兄可是陪妻子回孃家探視?”李清笑着走上前向他拱了拱手。

李銀看見李清,眼睛裡立刻生出一分警惕,這個人是父親再三叮囑不可小視之人,雖然他已經被罷免,可父親卻說他的罷免比不罷免更爲可怕。

他小心翼翼地向李清回禮道:“正是陪妻子回孃家,李兄可是來拜訪家嶽?”

忽然身後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李都督、不!李.好久不見。”

打招呼之人一時想不一個合適的稱呼,李清回頭,卻見是李林甫的得力干將、吏部侍郎楊慎矜,旁邊還跟着一貌美如花的少婦,盛裝粉飾,想必是他的妻子,幾個侍女撐着傘替二人遮擋細雨,楊慎矜回頭囑咐兩句,那少婦點點頭,在幾個侍女的簇擁下,先進去了。

“失意之事李賢弟不必太放在心上,人生哪有一帆風順之事,去年吏部對你的考評是上上,只要有機會,皇上一定會再提升你。”

楊慎矜不由感慨道:“有些人只懂宿花眠柳,卻屢獲提升,而李賢弟爲國立了大功卻遭貶黜,實在讓人費解。”

他指的自然是楊國忠,楊慎矜之所以成爲相國黨骨幹,也是因其名望才學皆佳,但他人也傲氣,最瞧不起靠裙帶關係飛黃騰達的楊國忠,若不是因爲黨派關係,他本人倒是挺敬佩李清。

李清聽他語氣誠懇,急回禮感謝道:“多謝楊侍郎關心,正如你所言,人生總有起伏,我這幾個月也着實累了,有這個時間歇息,倒也不錯。”

李清環視一下週圍,這才發現府門前停了二十幾輛馬車,皆富貴豪華,不由詫異道:“難道今天崔府在請客嗎?”

“今天是家嶽壽辰,邀了些朝中同僚,小示慶賀。”

旁邊的李銀向楊慎矜打了個招呼,笑着給他解釋道:“本來應是明日,但今天正逢休朝一日,所以便提前了,二位慢慢聊,我先去了。”

他登上臺階,笑着向裡面點了點頭,李清這纔看見,在府門內側擺着一長溜的桌子,十幾個下人管家列兩旁伺候,還有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年輕男子在笑迎賓客,想必他就是崔翹那早產的兒子,他模樣兒和崔夫人頗像,也長一雙細魚眼,讓人不得不感慨她眼部遺傳基因的頑強。

崔翹的兒子叫崔哲,功名不中,被蔭了個從八品的小官,在山南道(今湖北一帶)做一個小小的縣丞,回家過年也兼爲父親辦壽。

這時,只見崔翹一陣風似地跑出來,正踮着腳尖四處尋望,想必他是看見了楊慎矜的夫人,便親自出來迎接他。崔翹這次辦壽的目的,也是想給兒子尋找條路子,將他調進京來。

楊慎矜也看見了崔翹,便向李清告了聲罪:“李賢弟,主人已經出來,我得去了。”

他拍了拍李清的肩膀,轉身而去,他和崔翹寒暄幾句,無非是春雨、胖瘦之類,兩人一起仰天大笑,崔翹親密地攬着他,將他請進府去,可就在他也要進府的一剎那,忽然若有所感,扭頭向臺階下望去,終於發現石獅子背後孤零零站着一人,可不就是李清麼?

崔翹一怔,連忙衝了出來,腳步卻忽然慢了,他這纔想起,自己並沒有給李清請柬,並不是他忘了,而是自己的夫人隨手將李清的名字從賓客名冊中劃掉,“一個被免職的閒官,你理他作甚!”

“賢侄找我有事麼?”崔翹口中又苦又澀,羞慚萬分。

“也沒有什麼事,聽說崔世叔做壽,恭喜了!”

李清微微笑道:“崔世叔有客,儘管忙去,我過幾日再來。”

說罷,他躬身長施一禮,轉身便走。

就算崔翹再窩囊,這最起碼的做人道理他是懂的,況且,李清是簾兒的丈夫,此刻,他怎麼拉得下這個臉讓李清離去。

崔翹一步上前。扯住李清道:“賢侄休走,既然來了,就給我一個面子,進去坐一坐。”

李清淡淡一笑,“只怕我會讓崔世叔爲難。”

“你若走了,我會更難受。”

李清想起李琳給他說的話,心中暗暗嘆息一聲,看在簾兒的面上且不和他計較,他默默地點了點頭,“如此,就打擾崔世叔了。”

上了臺階,只見崔府正門挑着角燈,高掛兩旁,各處皆掛有路燈,上下人等打扮得花團錦簇,進了大門,只聽人聲雜沓,笑語喧闐,院子裡爆繡起火、聲聲不絕。府內都換了門神、新油了桃符,煥然一新。

過了中門,可見大堂內人頭簇動,門口楊慎矜被十幾個人圍得風雨不透,七嘴八舌向他獻殷勤,他是吏部侍郎,關係到無數人的前程。

崔翹領着李清走旁邊的小徑穿過,從側門進了他的書房,二人坐了,崔翹親自給他倒了杯茶,先歉意道:“今天名義上是我過壽,實際上是想爲犬子調進京活動,所以沒有通知賢侄,敬請諒解。”

李清擺了擺手,笑道:“崔世叔的難處我知道,我不會放在心上,今日來其實也沒什麼大事,一是想給世叔拜個年,二來想告訴世叔一聲,簾兒生了個小娘,母女平安。”

說到簾兒,崔翹眼中閃過異常複雜的情緒,過了半晌他方道:“我想認回簾兒,不知賢侄是否答應?”

李清沉默了,昨天李琳也勸他讓簾兒歸宗,但他卻沒有答應,人情冷暖,他豈能不知,沉默了一會兒,他緩緩道:“我可以讓一步,將真相告訴簾兒,但她不能歸宗,這樣對世叔、對簾兒都有好處,希望世叔能夠理解。”

崔翹嘆了一口氣,按理,雙方保持這種默契是最好,彼此不傷害,但婚姻的不幸和年紀漸老,使他越來越歉疚自己的另一個女兒,這次崔柳柳嫁給李銀是他夫人一手促成,他強烈反對也無濟於事,他也趁機將此事作爲交換條件,最後夫人勉強答應他可以認回那個女孩,不過他尚未告訴夫人,那個女孩便是李清的妻子。

“我明白了,這件事你就看着辦吧!”

猶豫一下,他又解釋道:“柳柳嫁給李林甫之子,我阻止不住,賢侄莫怪!”

李清苦笑一下,木已成舟,他又能怎樣,他是晚輩,難道還能教訓一個長輩這樣不行、那樣不行嗎?他委婉勸道:“其實也無大礙,只要崔世叔在一些大事上把握好便可,將來就算李林甫有事,也就不會太牽連到世叔。”

崔翹點了點頭,道:“這個我會當心。”

這時,兒子在門外喚他,估計是又有重要的客人來了,崔翹起身對李清笑道:“我客人太多,就不陪賢侄了,賢侄不妨到大堂裡吃頓便飯再走,你是我特殊客人,不用請柬也可。”

大堂裡席位分列兩排,每席旁均設有一幾,几上設爐瓶三事,焚着御賜的百合宮香。几上還擺有八寸來長、三寸來高、點綴着山石的小盆景,俱是新鮮花卉。又有又有各色官窯小瓶數個,均插滿了散發着芳香的臘梅,兩邊大梁上掛着聯三聚五琉璃彩穗燈,每席前豎有倒垂荷葉一柄。

現在時辰尚早,還不到吃飯時間,外面春寒料峭,可大廳裡卻很暖和,約有五、六十人,男女各佔一半,三三兩兩圍成幾個小,談着各自感興趣之事,當然不會是柴米油鹽之類的俗事,這可是上流社會的聚會,談的都是有情趣的話題。

李清走進大堂,立刻引來最靠門邊的幾個人的議論,

“這人是誰,你們認識嗎?”一個三十餘歲的貴婦悄悄指了指李清,低聲問旁邊的人。

衆人皆搖頭,那貴婦人冷笑道:“此人就是那個自不量力

罷免之人。”

旁邊之人一齊‘哦!’一聲,都明白她所指,無數道輕蔑的目光一齊向他射去,幾個邊上之人趕緊往裡走了幾步,生怕李清經過時沾了他晦氣。

李清心中冷笑着從無數輕蔑和嘲弄的目光中穿過,耳中充斥着各種各樣關於他的議論,語氣大多不友善,言語間充滿了譏諷和奚落。

“恭喜李都督高升啊!哈哈!”

“登高必跌重,我去年預言他必遭罷免,現在果然是這樣,呵呵!”

“你們知道他爲何被貶?太嫩了!真欺我大唐無人乎?”

李清懶得理他們,他徑直走到一個角落坐下,隨手抓過一壺酒自斟自飲起來,這時他的身後傳來一個低低的聲音,“你、你在怪我不等你嗎?”

李清深爲詫異,端着酒杯回頭望去,卻是崔柳柳,也不知她是幾時到自己身後,只見她已換了一身紅色的榴花染舞裙,低着頭,眼光帶着一絲淡淡的憂傷。

李清搖了搖頭,笑了笑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緣分,我怪你做什麼?”

“就是因爲你不喜歡我,我才嫁給他,若你對我好一點,我、我也會象驚雁一樣,到西域去找你。”崔柳柳聲音顫抖着道,眼眶也紅了。

“過去的事情了,就不要再說了。”李清忽然覺得心中很鬱悶,他不想用‘自作多情’四個字來傷害崔柳柳,但也更不想負擔一樁莫名其妙的感情孽債。

就在這時,旁邊傳來一陣壓迫感,隨即是一陣冰冷的聲音,比那三九臘月的風還要刺骨幾分。

“柳柳,你不去和你丈夫呆在一起,跑到這裡來和他說什麼?”

不用回頭看,李清便知道是那頭母老虎來了,崔柳柳最懼她母親,頓時嚇得倒退一步,轉身慌慌張張跑了。

身邊的冰冷之氣依然未消,刺骨的目光仍然在盯着他,“我並未請你,你來做什麼?”

如果將崔夫人去年最覺幸運之事排個順序,那沒有招李清爲婿則高居榜首,從三品官,哼!當了僅僅半年就被罷免了,現在回想自己當初對他的熱情,實在是讓她無地自容,怎麼會瞎了眼看中他,幸虧沒成,否則她現在非要上吊不可。

“今天是大理寺卿的壽辰,請的都是有名有望之人,我勸李東主還是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讓我命人趕你出去,那大家就不好相處了。”

崔夫人斗大的粉拳開始捏緊,若李清再不出去,她可就要動粗了。

李清心中一陣冷笑,他正要說就是堂堂的大理寺卿將我請來,這時,外面傳來一連串的笑語聲。

“李相國到!”司儀高聲唱名,只見李林甫笑咪咪地跨進門檻,他左面陪着主人崔翹,右面是楊慎矜,身後跟着一長串官員和他們的夫人,躬着身子,臉上掛着諂媚的笑容,

相國居然來了,大廳頓時一陣大亂,所有人都丟下談興,潮水似地向大門涌去,招手咳嗽、大聲問候,渴盼着能在相國的心中留下一分良好印象,崔夫人更是慌了神,顧不得再理會李清,拖着肥大的身驅迎了上去,用主人的心理優勢將賓客一一撥開,喉嚨裡擠出少女般的嬌笑,向當朝權相熱烈致意。

李林甫早已見怪不怪,他含笑一一向衆人揮手,不時迴應幾句,

‘張郎中也來了,令尊病可好些?”

“呵呵,王少卿,你越發福相了啊!”

忽然,他眼一閃,卻見李清獨自一人站在角落裡,向他舉了舉杯,微笑不語,李林甫眼中笑意更濃,他呵呵大笑,不再理會其他人,徑直走到李清面前,拉着他的手笑道:“恭喜李侍郎重獲新職,皇上的批覆已經下來,明日便由吏部宣佈,我這裡先敬你一杯。”

他隨手拿過一杯酒,敬向李清,並埋怨道:“老夫昨日邀你,你說沒時間,今天爲何又有空了,我不管,等會兒你一定要隨我回去。”

李清回敬李林甫一杯,微微笑道:“既然被相國抓住了,李清怎敢不從。”

大廳裡一片寂靜,所有的人都目光復雜,不可置信地盯着這個被自己奚落、嘲諷的年輕人,相國居然叫他侍郎,衆人面面相視,‘他、他不是被免職了嗎?怎麼變成了侍郎,是哪個部的侍郎?’

楊慎矜上前一步,笑問道:“相國,我倒不知此事?”

李林甫笑答道:“你現在回署就知道了,我已經批轉給你,李侍郎現在可是我大唐的錢袋子,得罪不起啊!”

“戶部!”衆人都恍然大悟,看李清的目光頓時變得熾熱起來,崔夫人反應極快,她推了一把丈夫,崔翹急忙大聲宣佈,“時辰不早了,大家請入席吧!”

衆人紛紛你謙我讓、陸續按位入席,李清卻找不到自己的位子,那邊崔夫人早在自己身邊加了一椅子,向李清招了招手嬌笑道:“李侍郎請過來,你坐這裡!”

第11章 新政縣的鮮于府(一)第348章 後手第288章 救了吐火羅的使臣第106章 南詔風起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369章 殺將立威第72章 上任首日(二)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330章 述職交鋒第115章 金盒之秘第9章 以直報怨(一)第118章 縱橫滇東(一)第169章 匪首的把柄第67章 官從天降第54章 品牌效應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250章 科舉案(十二)第173章 廟堂之高第224章 李隆基的辦法第138章 返京第87章 抓住把柄第223章 借刀殺人第109章 李琳升官第300章 石國遭遇第38章 去成都第142章 情切切良辰花解語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25章 儀隴小攤(四)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242章 科舉案(四)第31章 開店(二)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80章 黑幫老大(二)第361章 馬嵬坡(四)第55章 綁架第251章 科舉案(十三)第92章 北番有人來第234章 朝會上的爭奪(下)第125章 小人眼紅第169章 匪首的把柄第226章 興慶宮的早晨第269章 意外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301章 針鋒相對第319章 怛羅斯之戰(下)第78章 捐錢募款(三)第186章 步步爲營第200章 天寶五年的上元夜第354章 戰爭與陰謀(四)第269章 意外第359章 馬嵬坡(二)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359章 馬嵬坡(二)第49章 暗流(一)第46章 冷刀子(三)第350章 勒索第228章 安祿山再進京第359章 馬嵬坡(二)第44章 冷刀子(一)第316章 敵蹤乍現第64章 楊家(三)第224章 李隆基的辦法第21章 儀隴小攤(一)第382章 家國天下(一)第51章 暗流(三)第355章 戰爭與陰謀(五)第333章 謀河西(上)第143章 高力士夜訪李林甫(上)第186章 步步爲營第211章 南詔消息第317章 請君入甕第59章 挖牆角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133章 毒殺皮邏閣一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決策第277章 虢國夫人的壽辰(上)第326章 多管閒事第172章 至關重要的一戰第363章 馬嵬坡(六)第242章 科舉案(四)第26章 閬中(一)第174章 納妾第330章 述職交鋒第42章 風驟起(一)第220章 慶王之痛第104章 初見李隆基(下)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313章 掌權第369章 殺將立威第59章 挖牆角第89章 困獸猶鬥第63章 楊家(二)第34章 美人計第280章 把柄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366章 勸說李豫第375章 京兆尹與左相第28章 閬中(三)第76章 捐錢募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