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三方博弈

午後是容易犯困的時間,尤其是冬日,和熙的陽光將大片明亮色拋灑進屋,溫暖和舒適使人昏昏欲睡,李林甫卻沒有因爲年紀漸長而犯困,相反,他的思路縝密,勾畫着一個天衣無縫的計謀。

李清走了已經一個時辰,但李林甫的目光還沒有從他身上移開,或許這應是李清的榮幸,能被李林甫如此重視而算計的,實在沒有幾人。

太子黨一倒,將是朝廷的一次大洗牌,韋堅的刑部尚書、張筠的戶部尚書、席豫的禮部尚書;

其他各臺省、卿監更是不計其數,河西、隴右兩大節度使、將來還有朔方、河東,甚至劍南節度使都要換人,同時,一批新人將被提拔,這裡面必然會形成一股新的勢力與自己抗衡,這是想都不用想之事。

李林甫微閉雙眼,腦海裡彷彿走馬燈一般,將可能威脅自己之人一一過濾,韋見素、裴冕、崔渙.力、才華皆上佳,但大都是然會慎之又慎,最後,李林甫的腦海裡只剩下兩個人,一個是新興外戚楊家的代表楊國忠,另一個便是屢出風頭的邊將李頗多,比如皆是來自劍南,都由同一個人推薦,都不是科舉出身,進階的速度都是極快,而且,兩人頗有淵源。

顯然,李隆基就是在挑選他們其中一人來組建新的派系,與自己抗衡,而從這次李隆基選李清而不是楊國忠來做戶部侍郎,由此可以推斷,李清勝出的可能性極大。

“不行!此人太危險,絕不能讓他上位。”

李林甫緩緩地搖了搖頭,還是楊國忠容易控制,在這一瞬間,李林甫定下了自己的步調,既然只能二選一,那就選楊國忠好了,此人既無能力、又貪吝好色,當李隆基無人可用之時,也就不得不倚重自己,李林甫得意地笑了,楊國忠的利益當然要他自己去爭取,自己不過在後面稍梢推一把力而已。

這時,門外傳來腳步聲,侍衛長在外面低聲道:“相國,人已經帶到。”

“叫他進來!”

門被推開,進來一個面色蒼白、蜂腰細背的男子,正是前年進士科狀元趙嶽,他本是李適之的得意門生,後投奔李林甫,混得春風得意、一路高升,現爲秘書郎,雖還是六品小官,但已經是同科中出類拔萃之人,他追求李驚雁不得,頗爲受挫,消沉了幾個月,剛剛恢復過來。

“相國,屬下應召而來。”

趙嶽沒想到自己竟然也能跨進相國書房,實在是受寵若驚,他兩腿發抖、腰一軟,扶着椅背便要給李林甫跪下,李林甫心中冷哼一聲,此人學識、詩文樣樣好,就是沒有骨氣,不過他的計劃正需要這麼一個人。

“不必下跪,你站着,我有話吩咐你。”

“是!是!”

李林甫瞅了他一眼,半晌才慢慢道:“聽說楊國忠請你喝過酒,可是真?”

趙嶽嚇得一激靈,冷汗從額頭上流了下來,他顫抖着聲音道:“楊國忠想請屬下教他公子詩文,才請屬下吃飯,屬下、屬下並沒有答應。”

李林甫微微一笑,和顏悅色道:“你是狀元之才,做他公子的師傅並不爲過,這是好事,爲何要拒絕?”

趙嶽更爲慌亂,結結巴巴道:“屬下忠心於相國,天、天日可鑑!”

李林甫仰天呵呵一笑,笑容更加和藹,他手一擺,語氣溫和道:“坐下說話吧!”

趙嶽半個屁股擦着椅子邊坐下,忽然,李林甫咳嗽一聲,又將他驚得跳了起來,背上已經溼透。

“楊國忠沒有功名、也沒有什麼學識,確實是很需要一個象你這樣的心腹,今天是正月初二,晚上你就去給楊國忠拜個年,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相國的意思是?”

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他怎麼會不明白,李林甫是要讓自己去向楊國忠效忠,做他的臥底,他心中轉了一千個念頭,不想答應,卻不敢,想答應,心中又不甘。

他的心思被李林甫一眼看透,淡淡笑道:“好好替我做事,等開春後我就升你爲吏部員外郎。”

趙嶽大喜,雖然吏部員外郎只比他現在的職務高兩級,但實權卻不可同日而語,他‘撲通!’跪倒在地,連連叩頭,他喜極而泣道:“感謝相國栽培,屬下願爲相國肝腦塗地!”

“你只要聽話,我還會提升你,但你若敢三心二意。”

李林甫眼一瞪,雙目精光射出,冷森森道:“那時你就會覺得,能去戍邊都已是件幸運之事。”

“是

“那好!我便交你

事,你這兩天找個機會暗示楊國忠,就說皇上準備用部侍郎,記住,這只是謠傳,沒有根據。”

說罷,李林甫眼睛慢慢閉上,他再也不說一句話,趙嶽知趣告退,出了門,趙嶽的眼中忽然閃過一抹兇光,從咬得‘嘎吱!’直響的牙縫裡擠出了兩個字,‘李清!’

………

太白樓.寒月廳.門緊緊地關閉着.十幾個彪型大漢站在門口.警惕地注視着周圍的情形.半年前就是在這個房間內.李亨秘密.+

章仇兼瓊也是進京述職,他也是太子的堅定支持者,但和皇甫惟明又有不同,他會派李清及時送來李道復支持走私的證據,也會找機會勸說李隆基相信太子,但絕也並不象韋堅、皇甫惟明那樣成爲太子黨的核心,和王忠嗣一樣,他在太子黨中的地位就相當於顧問一類,所以一些核進京獻俘的內幕,李亨也並不告訴他。

今天找章仇兼瓊來,更重要是探探他的口風,是否對自己還是一如既往的支持,另外想聽聽他對時局的看法。

李亨在房間裡慢慢地踱步,這兩日,隨着皇甫惟明、王忠嗣、章仇兼瓊的陸續進京,他的氣色開始好轉,臉上的病態佗紅消失了,眼中的驚惶無助消失了,又恢復了他往日的蒼白與冷漠。

剛纔與章仇兼瓊一番深談,章仇兼瓊認爲皇上目前尚沒有合適的太子人選,尤其他又有皇長孫的優勢,所以皇上對他也只是六分思廢、四分猶豫,只要處理得當,誤,機會也就沒有了,話說得有點坦率,但事情到了這份上,也沒有必要過於含蓄,章仇兼瓊認爲高力士的態度猶爲重通這個關節。

李亨停住腳步,緊緊皺着眉頭道:“可是高力士已經隨父皇去了華請宮,我見不到他,而且他最近幾個月都在有意迴避我,既然是這樣,找他又有何用?”

章仇兼瓊這兩年的頭髮已經白了許多,自從李清進京後,李林甫一直爲李道復之事對他耿耿於懷,有機會便刁難於他,幾次有傳聞御史臺要派人來調查他,章仇兼瓊壓力極大,而他所支持的太子李亨眼看也要倒臺,使他對前景也更爲看淡。

從李亨的回答,可推斷他對自己的勸告並不太放在心上,章仇兼瓊心中暗暗嘆了口氣,又勸道:“高翁迴避殿下或許是他怕皇上猜忌他,而並非是他不支持殿下,我倒覺得他在殿下身上下了這麼多本錢,怎可能輕易放棄,殿下還是要想辦法和他牽上線。”

這兩天,李亨走馬燈似的在此處會見了李適之、皇甫惟明、韋堅、張筠、席豫、章仇兼瓊,但李亨的心只在皇甫惟明的身上,對於其他人的勸告他是半點也聽不進,只要知道他們還在支持自己,便足矣!

他剛要開口,忽然外面傳來敲門聲,隨即是李靜忠低聲稟報,“殿下,有緊急情況送來!”

李亨上前兩步,將門開了一條縫,不悅問道:“什麼事?”

“有李清的消息!”

李靜忠遞進來一張疊成飛鳥狀的紙條,隨即又將門輕輕關上。

“李清?”李亨心中詫異,他不是在隴右嗎?出了什麼事?他三下兩下將紙條打開,匆匆掃了一遍,臉色忽然變得通紅,彷彿要炸開一般,手開始劇烈地抖起來,他一聲低吼,兩把將紙條撕得粉碎,狠狠向空中摔去,白色紙片紛紛揚揚灑滿一地。

“混蛋!忘恩負義的混蛋!”

他的拳頭狠狠往桌上一捶,破口大罵:“我饒他一次,他竟敢再次和李林甫勾結,實在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

讓他更生氣的是李清竟然不聽他話,沒有留在隴右鎮守,而跑到京城來了,或許是李亨被憤怒燒昏了頭,他竟沒有深想李清爲什麼來京。

旁邊的章仇兼瓊卻十分尷尬,李清是他推薦進太子黨的,如今李亨罵他是無常小人,就彷彿在煽自己耳光一般。

“殿下,不知李清出了什麼事?”

李亨冷冷看他一眼,鼻子重重‘哼!’了一聲,惱火道:“那廝兩個時辰前來京城,可剛進城門便隨李林甫去了他的府上,章仇,看看你推薦的能人,不錯呀!”

章仇兼瓊忽然對李亨一陣心寒,但又不得不說話,只得委婉道:“李清不會去投靠李林甫,或許他是不得已,如果李林甫硬要拉他去,他也不好不去。”

“不得已?”

李亨的臉上掛了副不屑的神情,目光冷若冰霜,“什麼叫

,他已經有前科,不用問,他一定是認爲我要倒臺了拍李林甫的馬屁,他那點小人之心,我還不懂嗎?”

“殿下,不如讓我去和他好好談談。”

章仇兼瓊沉聲道:“他如果真的投靠李林甫,我一定會狠狠教訓他。”

李亨慢慢冷靜下來,他忽然想起隴右,李清爲何會拋下它,那裡發生了什麼事“也罷!你順便問問他隴右發生了什麼事,問清楚就馬上告訴我,你可直接去東宮找我。”

李清的宅子便是太子所送,位於緊靠朱雀大街的靖安坊,宅子佔地不大也不小,一共有三進,一百多間屋子,後院還有個小小的花園,池塘、假山一應俱全。此刻,他正躺坐在空蕩蕩的書房內,仰望着天空的白雲出神,陽光撒在他身上,和李林甫一樣,他心不在此,故而也並不覺得溫暖。

當年他發現楊國忠時,自己只是一個小小商人,幻想着有一天楊國忠能感恩於他,幫助他將生意做大,但事情發展卻出乎他自己的意料,到今天他似乎已經隱隱有和楊國忠分庭抗禮之勢,他是深深瞭解楊國忠,當年爲謀自己的鋪子,連自己老婆都肯犧牲,更何況有人威脅他的前途,那他更就不會因爲舊情而網開一面,看來他也意識到自己將是他未來的政敵,故而先下殺手。

“清洗官商!”李清冷笑一聲,自古以來官商便是一家,他清洗得掉嗎?

李清不禁自言自語:“楊國忠,看來你是太順了,纔會做出如此幼稚之舉。”

這時,有人敲了敲門,外面傳來輕輕的咳嗽聲。

“進來!”

李清起身坐直,這一定是自己的大掌櫃張奕溟來了,隨即門‘吱嘎’一聲被推開,一人摘下厚實的襆頭,兩隻招風耳脫穎而出,半年多不見,他倒長胖不少,肚子變得滾圓,掌櫃的福相已經昭然彰顯。

“老爺,你什麼時候回來的?”張奕溟一臉驚喜。

“我中午剛到,你過來,我有話問你?”

李清起身走了幾步,回頭問道:“這半年,官府可有人去查過我們的鋪子?”

張奕溟點了點頭,“怎麼沒有,一個月前官府派人來搜查我們的鋪子,裡裡外外都查了個遍,我把你擡出來也沒用,最後還是嗣寧王爺來才解了圍,搶帳本時邵先生還被打傷了。”

“他現在人怎樣?”李清臉色陰沉,眼中閃着怒意。

“邵先生現在已經沒事了!”

張奕溟臉上浮現出懼色,聲音微微顫抖道:“老爺,他們走時丟下了狠話,限我們一個月內將所有生意的資料都準備好,否則就要抓人砸店,算起來只有三天時間了。”

“不用害怕,既然我已經回來,他們就不敢了。”

李清想了想,又問道:“我來問你,他們來搜查時是隻查我們的店,還是所有的店都查?”

張奕溟憤然道:“他們只查我們的店,別人的店根本就沒動!”

“果然是這樣!”

李清冷笑一聲,暗暗道:“楊釗,看來你真想是拿我來當踮腳石了,我李清又是那麼好惹的嗎?”

他招了招手,“你過來,我有話吩咐你。”

張奕溟急將他的一對招風耳湊上,李清附在他耳邊低聲道:“你讓骷髏他們在西市和長安各處酒樓給我散佈兩個消息,一是說楊國忠已經向皇上進折,要嚴查所有經商的官員;二是說楊國忠爲了平抑京城糧價,暗自向皇上建議盤查所有朝臣和皇族的土地。這兩個消息要同時散佈,把你們所知道西市商鋪的背景都捅出去,只說是楊國忠的名單。”

張奕溟連連點頭,轉身去辦事去了,望着他的背影,李清的眼中浮現出一絲陰狠的笑意,“楊釗,你不是想得罪人嗎?那索性就讓你去得罪所有的人。”

這時,門房匆匆走進,送來一張名帖,“老爺,外面有一人來訪,他說他姓章仇。”

“章仇兼瓊!”

李清大喜過望,連聲喊道:“快快有請。”

一轉念,他一把抓起外套,向外衝去,“不!我親自去迎接。”

跑到大門處,只見門外孤身站着一人,青衣小帽,正是自己恩師章仇兼瓊,只見他頭上銀絲隨風飄散,臉上面皮鬆弛,眼露疲態,只短短一年,他竟似老了十歲,但笑容慈愛而親切,這一刻,李清便覺得他彷彿就是自己父親一般,鼻子猛地一酸,緩緩雙膝跪道,含淚道:“門生李清,叩見恩師!”

第107章 簾兒進京第211章 南詔消息第289章 沙州夜話第93章 李林甫的煩惱第318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119章 奇襲安西城第102章 簾兒的姐姐第13章 以字鑑人第24章 儀隴小攤(三)第103章 初見李隆基(上)第24章 儀隴小攤(三)第253章 薦官第242章 科舉案(四)第194章 崔府請客第240章 科舉案(二)第148章 東宮案(二)第126章 暗渡陳倉第371章 心狠手辣第147章 東宮案(一)第160章 曲江流飲(上)第340章 江山如棋(五)第1章 騙吃騙喝的道士(一)第227章 因愛生恨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第315章 兵不厭詐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攏第134章 圖窮第247章 科舉案(九)第160章 曲江流飲(上)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386章 家國天下(六)第91章 曲江邂逅第125章 小人眼紅第116章 故地重遊第137章 南詔內訌(下)第334章 謀河西(中)第57章 反擊第165章 豆盧軍的秘密第67章 官從天降第24章 儀隴小攤(三)第214章 揚州立威第318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291章 拉攏邊令誠第175章 比箭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208章 暗流涌動第125章 小人眼紅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攏第173章 廟堂之高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243章 科舉案(五)第76章 捐錢募款(一)第303章 局勢逆轉第114章 成親第375章 京兆尹與左相第304章 發動政變第274章 必要的強硬第219章 大明寺偶遇第149章 東宮案(三)第93章 李林甫的煩惱第268章 各逞心機第182章 遠謀第163章 再別帝京第160章 曲江流飲(上)第230章 李隆基難斷崔家事第207章 觸犯權貴的利益第151章 東宮案(五)第369章 殺將立威第77章 捐錢募款(二)第327章 安祿山的時機第293章 艱難的行軍第183章 李隆基的心機第76章 捐錢募款(一)第243章 科舉案(五)第45章 冷刀子(二)第70章 縣尉縣丞(二)第11章 新政縣的鮮于府(一)第78章 捐錢募款(三)第125章 小人眼紅第327章 安祿山的時機第306章 試探性的戰鬥第182章 遠謀第171章 奇襲吐蕃軍第249章 科舉案(十一)第241章 科舉案(三)第15章 辭職第58章 門生第2章 騙吃騙喝的道士(二)第317章 請君入甕第364章 馬嵬坡(七)第210章 尋第254章 南詔女王(上)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瀾第340章 江山如棋(五)第130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227章 因愛生恨第66章 歸程第292章 大國的決策第56章 暗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