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李琳升官

琳做夢也沒想到,皇上竟然有意讓他出任宗正寺卿,卿濮陽王李徹已年過七十,將在今年三月退仕,所有人都以爲會是太子全力舉薦的嗣薛王接任,不料竟然會是自己。

從宮城走出,李琳發發出一聲深長的嘆息,從這一聲嘆息中,恥辱與苦悶的重荷,從他的精神上離開了,從未有過的怡然輕鬆,在這一刻前,他是不曉得它有多麼重!李琳閉着眼睛躺在車廂裡遐想,一句話都不想說。

馬車輕快地沿着承天門街疾駛,李琳的心開始平靜下來,他腦海裡在一點點回味着皇帝說的支言片語:

“朕歉疚於大哥,生前無法報答他〃

“你不偏不倚,立場公正

“李清是個人才,你替朕好好帶他幾年”

理由都實在站不住腳歉疚呢|不着邊際.他只是郡王.而且是資歷最淺的一個郡王.卻讓他管理宗室;立場麼,他又幾時公正過。

看來真正的原因.還是自己是太子的人.皇上不喜gt;+|薛王.就換了同一個太子黨人。至於李清於理都說不過去.不過皇上這句話確實另有深意.自己+這誠然不假.但爲什麼不是替太子帶。而是替他帶,李琳微微一笑,看來這小子是被皇上看中了,李琳想起那個只有三十貫錢就來和自己談生意地毛頭小子,本以爲他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個過客,卻沒有想到最後竟成了同路人。

這或許就是能力的差異,同樣的事情,讓李林甫、李亨、或者李清來想。都會明白李隆基其實還有另一層意思,可惜李琳自己卻沒有想到。

夜色黑暗,星星在天空閃爍,從溼潤的街頭升起濛濛的乳色的霧,它無邊無際,如汪洋一片。百騎衛士護衛着一輛馬車穿霧而來,雜沓的蹄聲踏破了夜地寧靜,在皇城裡行車,有百餘人護衛,這隻能是李林甫的馬車。

李琳趕緊低聲命令車伕,“靠邊停下,讓他們先走!”

馬車立刻靠邊停了下來,很快李林甫的馬車擦身而過,大片亮光在車窗前閃晃,蹄聲驟然在耳畔響起。又很快消失在遠方,李琳探頭望去。見馬車竟駛向宮城方向,心中不禁暗暗納悶。這麼晚了,李林甫找皇上還有什麼大事。

李林甫確實是有大事要向李隆基彙報,他剛剛送走南詔王子於誠節,並送給他兩個侍女,只是一晚上的接觸,他便看透了此人,此人浮華虛榮,但又野心勃勃。想做大事,對手下卻又刻薄寡恩。這就是李隆基所盼的,李林甫不敢怠慢,連夜進宮彙報此事,這關係他能否順利拿到南詔事務的主導權。

當兩輛馬車相錯時,李林甫便透過車窗看見了馬車上地寧王府標誌,這一定嗣寧王李琳了,對他的謙卑讓路,早李林甫的意料之中,李琳從前平均每三日要進一次東宮,可自從平陽郡主和親事件發生後,從上元節到現在,他總共只去了一次東宮,在裡面呆的時間不到一個時辰,李林甫的暗探都一一記錄在案,只從這些細節李林甫便可推測出,李琳和太子的關係疏遠了,同仇敵悍之心也減弱了,所以必然會給他讓路。

“改天有空倒可以去拜訪他一下。”邊法令紋浮露一絲得意的笑容,李琳是長安有名的大財主,若能斷了他的財政,這對李亨將是一個重大地打擊,只要能造成對李亨的不利,不管事大事小,他都會樂意去做。

李林甫正想着,馬車便到了宮門,一名羽林軍都尉上前查詢,手隨意摸了車窗一把,卻從指縫裡滑落下一卷紙筒。

“相國這麼晚來,可是要見皇上?”

李林甫不答,他輕輕展開紙卷,上面只有一句話,‘皇上已宿楊娘娘處,’楊娘娘自然就是指楊玉環,這是李林甫在宮中地耳目給他傳出的紙條,他每次進宮前都要知道皇上在做什麼,若有重大事情彙報,他還要先了解皇上在看什麼書,或在看誰地奏摺,只有充分了解這些,他才能度測出李隆基此時的心思,這便是李林甫善度人心的關鍵所在。

現在皇上在楊玉環那裡,自然不能去打擾,李林甫呵呵笑道:“皇上恐怕已經睡了,我明日再來。”.

“曉聲隆隆催轉日,暮聲隆隆呼月出。”

在長安各街坊都置備有鼓,開坊門,關坊門,都會有鼓聲敲響,這也成爲百官上朝的依據,官街鼓每日凌晨五更二點準時敲響(相當於今日的早上五時左右),這也是官員上朝的時間,

一早,曉色朦朧,天未大亮,百姓們尚在熟睡之中,大街上極爲幽靜,這時,咚!咚!咚!的鼓聲在長安各坊幾乎同時響起,許多深宅大院的燈都亮了起來,街上開始出現馬車或軟轎,一盞盞燈籠在前方引路,桔紅地光暈漂浮在長安各處。

李清的府第也不例外,最早必定是簾兒房間地燈亮起,她簡單梳理一下,便開始忙碌起來,先叫李清起牀,替他梳理頭髮,然後張羅早飯,直到李清上車走後她纔回屋重新收拾梳洗,今天雖是她來的第二天,但這個習慣她早在義賓縣便養成了,所以也並不忙亂。

唐朝政府官員的規矩極嚴,遲到一次,當月的俸料便沒了,嚴重的甚至丟官,不象現在,朝九晚五還大喊吃不消。

李清雖是六品官不用上朝參見皇帝,但官署是要去的,

,然後再轉道去東宮,當他出門時,街上已經馬車如以上的官員都須準時到官署報到。可今天情況卻有些特殊,六品以上的官員要到承天門處集合,今天是南詔國使覲見天朝的日子,承天門處有隆重的朝拜儀式。

天漸漸已經大亮,承天門外只聽見宣禮官單調而沉悶的喝禮聲,不時有鼓聲敲響,提醒着正做白日夢的官員,這讓所有的朝臣奇怪,南詔朝聖使團年年來,卻從未象今天這般隆重正式,而且還不是皮邏閣本人。

接受南詔使團的覲見儀式足足舉行的二個時辰,漫長而繁冗的禮儀讓朝臣們昏昏欲睡,隨着最後一聲鐘鳴,南詔使臣被引入太極宮的承天門,儀式終告結束,年邁的大臣們捶着幾近僵硬的大腿,三三兩兩散去,各自回了官署,大理寺卿崔翹東張西望,總算髮現了靠在牆上睡得正香的李清,帽子遮住眼睛,一本正經地站着,若不是身邊人都走光了,還真不知他在睡覺,崔翹又好氣又好笑,這若要被金吾衛見了,非要拉下去打板子不可。

“喂!李清,醒一醒”.低地叫喊。

李清忽然嘿嘿笑了兩聲,一把抓住崔翹的胳膊向自己懷中拉來,真不知道他夢見了什麼,眼看人快要走光,崔翹揚手給他一個耳光,帽子被打翻在地,李清才迷迷糊糊睜開眼。卻發現崔翹和自己臉對着臉,相距不到一尺,唬了他一跳,頓時清醒過來,他左右望了望,“怎麼,儀式結束了嗎?”

“早結束了!”

二人轉到一個銅鼎後面,崔翹遲疑一下。方纔問道:“聽說你家人來了?”

李清的眼睛眯了起來,他立刻明白了崔翹的意思,他是在向自己打聽簾兒,只是簾兒昨天才來,他怎麼會知道?難道是崔柳柳,她昨天來過?

“呵呵!現在日頭已經不早了。我還要趕去東宮,今天可我當值。”

李清不等崔翹說話,拱拱手便告辭而去,崔翹一直盯着他的背影消失,嘴角一陣抽動,眼中清朗盡去,剩下的只有黯然,他嘆了口氣,落寞地隨最後幾個人散去。

唐朝政府官員上班早,下班也早。想當於現在的三點左右便下班了,算起來。恰好也是八個小時,或許這便是人體最佳的承受時間。

李清出了皇城並沒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李琳府,今晚已經約了吃飯,當然,李清之意也不在酒,李琳聽說他到來,笑呵呵地親自出來迎接,“賢侄這麼早就來,莫非是想讓我早點開飯?”

“世叔說笑了。侄兒早來是想談談酒樓之事。”

雖然有些不好意思,但該說的話要是要直接說出。方顯誠意。

李琳微微一笑,“你這財迷心竅,我就知道你是爲此事而來,我醜話在先,價格和望江酒樓可不一樣。”

李清打了個哈哈,笑着央求道:“世叔拔根毛比我腰還粗,難道還會在意我那幾個銅子,就高擡貴手,多少留點錢給侄兒成親吧!”

李琳哈哈一笑,“走!到我書房去談。”

說罷,他親切地挽起李清地胳膊,說說笑笑帶他往書房而去。

有丫鬟上了茶,李琳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兩口,似漫不經心地道:“皇上準備讓我做宗正寺卿。”他眼一挑,注視着李清的表情變化。

若在從前,李清定會起身相賀,而現在他已經試過了官場的深淺,知道有些事聽似好,但未必值得慶賀,尤其是李琳,只是一個郡王,還是兩年前剛剛得了爵位,如何能管得住京城這幫飛揚跋扈的王爺,還有他們的子女,一不小心便會成爲風箱中的老鼠,這麼淺顯地道理難道皇上不明白嗎?

李清擡頭望了一眼李琳,見他神色平淡,但目光卻熾熱,顯然是在刻意壓制內心的激動,李清理解他的心情,這個實缺實在是他期盼已久,可有些話又不能不說。

“皇上難道沒有什麼條件嗎?”

若李琳想順利地做下去,必須要得到李隆基的大力,但李琳可是太子的人啊!

李琳見他非但沒有高興,反而臉色凝重,心中的喜悅也漸漸收起,李清雖是後輩,但他的眼光手腕一點不輸於自己,甚至還有過之,否則太子和皇上也不會那樣看重他,李琳想了想,便將昨晚李隆基和自己談話都一一告訴了他,只是隱瞞了皇上有意撮合他與自己女兒一節。

漸漸地,李清已經聽出些味兒來,‘立場公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已經再明白不過了,他見李琳似乎毫不知覺,不由暗歎果然是當局者迷。

“世叔,恐怕皇上還是有條件的。”

李琳心中凜然,他也覺得有些不妥,但眼前雲霧瀰漫,使他看不清李隆基的用意,如今李清竟能看出來,他再顧不得長輩的面子,徑直問道:“賢侄,我有些糊塗,你不妨說清楚些。”

李清微微一笑,“世叔不是糊塗,而是當局者迷,皇上地條件是讓你離開太子,甚至也想讓我離開太子,所以纔會讓世叔來帶我。”

他端起茶杯,淺淺飲了一口笑道:“想必皇上覺得太子的錢太多了,有些眼紅了。”

李琳恍然大悟,原來皇上竟是想斷了太子地財源,才讓自己來做最需要資歷的宗正寺卿,這招釜底抽薪之計,確實高明,可是自己若真棄了太子,那太子又會放過自己嗎?他忽然覺得頭大了十倍,求助似地向李清望去。

李清彷彿是他肚子裡的蟲,嘿嘿一笑,“世叔如果把產業都轉給我,太子殿下自然就不需要世叔去登門拜訪了。”.

就在李清笑咪咪接受李琳的慷慨饋贈之時,他的府上也悄悄來了一人。

第243章 科舉案(五)第62章 釜底再抽薪第264章 示警第125章 小人眼紅第241章 科舉案(三)第79章 黑幫老大第48章 冷刀子(五)第269章 意外第372章 李泌之策第37章 發薪第125章 小人眼紅第278章 虢國夫人的壽辰(中)第21章 儀隴小攤(一)第354章 戰爭與陰謀(四)第139章 長安少年狂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205章 誰爲左相?第312章 軍權第298章 合作第16章 義助第179章 高原奇兵(一)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65章 楊家(四)第240章 科舉案(二)第119章 奇襲安西城第79章 黑幫老大第339章 江山如棋(四)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227章 因愛生恨第152章 東宮案(六)第348章 後手第355章 戰爭與陰謀(五)第241章 科舉案(三)第247章 科舉案(九)第258章 金丸之線第215章 各逞心機第26章 閬中(一)第31章 開店(二)第124章 滇東遭遇戰第11章 新政縣的鮮于府(一)第79章 黑幫老大第253章 薦官第58章 門生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第318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35章 貴人(一)第208章 暗流涌動第292章 大國的決策第227章 因愛生恨第229章 崔翹的抉擇第270章 終下決心第278章 虢國夫人的壽辰(中)第183章 李隆基的心機第350章 勒索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107章 簾兒進京第151章 東宮案(五)第380章 裡應外合第38章 去成都第109章 李琳升官第326章 多管閒事第9章 以直報怨(一)第124章 滇東遭遇戰第128章 風雲聚會第215章 各逞心機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360章 馬嵬坡(三)第242章 科舉案(四)第301章 針鋒相對第126章 暗渡陳倉第247章 科舉案(九)第252章 失意的酒樓第91章 曲江邂逅第277章 虢國夫人的壽辰(上)第173章 廟堂之高第326章 多管閒事第334章 謀河西(中)第281章 客棧佈局第179章 高原奇兵(一)第46章 冷刀子(三)第313章 掌權第204章 路遇楊花花第92章 北番有人來第91章 曲江邂逅第360章 馬嵬坡(三)第73章 除惡(一)第383章 家國天下(二)第254章 南詔女王(上)第329章 宮裡的消息第49章 暗流(一)第349章 清洗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305章 小規模戰役第96章 四兩撥千斤(上)第224章 李隆基的辦法第115章 金盒之秘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285章 高力士的最後忠告第93章 李林甫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