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

這個時期的東北黑土地,可謂是相當肥沃,一點也不比河套地區,或者山南道湖區差,水系也相當發達,尤其是三江平原地區,不僅適合種植土豆玉米等旱田作物,連水稻田,也可以大片開發種植,而且,由於土地肥沃,一年只種一季的話,實現高產根本沒有多少難度。

只可惜,生活在這片區域的,全部都是不識耕種的少數民族百姓,否則,他們早就可以脫離茹毛飲血的時代,實現富裕了。

後世建國初期湖北着名作家聶紺弩在《北大荒歌》中寫道:北大荒,天蒼蒼,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葦塘。

葦草青,葦草黃,生者死,死者爛,肥土壤,爲下代做食糧。

······

可謂是道盡了這片土地的景象,孫享福到遼東,不僅是爲了推廣新作物,還想帶領處於比較偏遠地區的當地百姓,把這片區域開發出一部分來,只要有個三五百萬畝,整個東夷都護府和黑水都護府的糧食需求,基本就穩了,多的話,就是經濟創收了。

讓他們其中一部分人定下來,脫離漁獵,實現富裕,很快,就會讓更多的人明白,怎麼才能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安定,安全,富裕。

畢竟,靠漁獵,危險性較高,還需要一定的運氣,而且只能勉強維持他們的生存,並不能實現富裕。

中原地區的百姓,也是進入了農耕社會,才逐漸安定富裕起來的,然之後,就有了更多的時間精力,來思考人生哲理,產生出更先進的文明。

另外,東北的養殖業其實也非常的有搞頭,比如貂,鹿,目前就有相當高的經濟價值,即便是羊毛衣,棉衣在大唐盛行的現在,一張貂皮的價值也十分昂貴,尤其是完全沒有破損的整張皮,在長安市面上,十貫八貫根本都買不到。

一戶百姓,不需要養多,只需要養成十幾只,那怕賣給商販的價格會低一些,一年也能收入幾十貫以上,比中原地區許多種地的百姓收入還要高的多。

更加別說全身均可入藥的鹿,像孫享福這樣的人,就時常會想念鹿茸,鹿鞭,這樣的滋補品,誰叫家裡女人多,需要夜夜操勞呢!

現在,大唐的富人羣體,可是在日趨擴大,這類滋補的東西,市場自然也就會越來越大,以後,光靠野生的市場,肯定是難以滿足,價格走高是必然,而想要滿足市場,就得開發人工養殖。

這些方面,孫享福可以先從官方入手,做一些基礎的養殖研究,然後,逐漸教會當地百姓。

延津城的民學課,很快就上了軌道,由於此前派往遼東地區的數百個農學生的技術支持,這邊的許多百姓,都已經掌握了比較科學的整田方式。

而玉米,土豆,紅薯,花生,辣椒之類的作物,種植起來並不難,孫享福,只是講了幾節課,便可以由農學生們分開來,向更多的百姓講解種植方法,並且,帶領他們開始實地種植。

四月中的時候,各種苗物,就已經開始發芽生長,百姓們在灌溉打理之餘,也有了更多的時間,來聽孫享福和農學生們講課,由於他們講課的時候,全部都是用漢語,那些趕過來聽課的遼東各部少數民族百姓的漢語水平倒是有了不少的提高,當然,這也有帶着安東軍文工團的團員,在各個少數民族部落頻繁表演歌舞的虞秀兒幾女的功勞。

蘇定方和上官儀,程名振,張儉幾人,則一直在與各部有一定漢語水平,以及一些已經有相當耕種水平的百姓溝通,做着動員工作,只等秋黃時期到來,他們就將帶着動員好的人手,一起前往三江平原,做初步開發工作,畢竟,夏草青青的時節,可不好燒草蕩子,耕田。

與遼東的全民大進學不同,關中這邊,已經比較富裕的百姓們,更加關心的是娛樂遊玩。

因爲,等待夏糧收割的日子,他們其實是比較悠閒的。

畢竟,現在朝廷已經不強令要求他們必須種多少田,務工的人,可以一畝田都不用種,家裡勞力多的,可以多種幾畝,勞力少的,少種幾畝。

而已經具備精耕細作水平的關中百姓,也不需要經常去聽由司農官主講的民學課,只有新作物推廣的時候,他們才需要集中學習。

所以,由李承乾主持的大唐帝國動物園的開園儀式,十分熱鬧,與此前皇城公園的開園儀式,和皇家博物館的開館儀式一樣,受到了所有關中百姓的追捧,雖然這個動物園大到一兩個時辰根本逛不完,但還是出現了比較擁擠的情況。

在動物園門口出席了開幕儀式的長孫皇后,在李承乾這一直抱怨門票價格定的太低了,才兩文錢一張,不然,這麼多人,不知道要多賺多少錢。

李承乾不得不出言寬慰她道,“母后,咱們大唐的錢,已經夠多了,不差這一點,讓百姓們多看稀奇事務,漲些見識,其實也是有好處的,瞭解了毒蛇猛獸的習性,他在意外碰到的時候,也能更好的求生,使自己不受傷害。

對於一些小生物的正確處理,也能讓他們避免造成損傷,甚至是發現一些可以致富的道路。

就說蜘蛛館的幾種毒蜘蛛,此前,在大家沒有知覺的情況下,就不知道害的多少人生病或者死亡,說不定此前咱們皇宮裡都有這些東西。

現在,大家知道它的危險性了,一旦在家裡發現,就會進行大清理,防止他禍害人,讓大家生活的更安全。

還有那種尖嘴的,啃齒有毒的老鼠,鼠疫,就是這種老鼠造成的,此前,有些百姓家裡的食物被這些老鼠啃食過,卻捨不得丟棄,最終吃出病來,甚至還是傳染病,禍害了很多人。

現在,大家聽到講解員的講解,認得這種老鼠之後,以後再見到它,就會想辦法將其打死,連窩消滅,被老鼠啃食過的食物,也絕不會再吃。

這些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才能使咱們大唐百姓的生活更加安全,人口保持穩定,快速的增長。”

長孫皇后聽李承乾說的頭頭是道,心裡頓時好受了一些,指了指動物園對面,由原先的皇家內府庫建築羣改造的博物館道,“這博物館裡,可都是擺着咱們皇家最值錢的寶貝,爲什麼也定這麼低的票價?咱們自己都不把玩,卻開放給所有百姓去把玩,這總該不是爲了百姓着想了吧!”

好吧!一個鐵公雞了大半輩子的人,你指望他一下子大方起來,那是不可能的,李承乾只好再度講解道,“母后,這博物館裡,不光只是擺着咱皇家的寶物,還擺着現在能收羅到的,自先秦時期以來,各種各樣的物件。

比如一個車,就有幾十種,或許您在看到它之後,對它並沒有產生什麼感覺,但是,一個工匠,如果從最原始的車,看到咱們大唐最先進的車,他就可能有許多感想,有一些好的靈感,或許就能促使他們將車子改造的更加先進。

其它如桌椅,板凳,甚至咱們穿的衣服,都是如此,十年前,咱們穿的衣服,可沒有現在這麼精細,舒適,方便,現在您看看,百姓們個個都穿的精神。

這樣做一些對比展示,可以更加讓百姓們感受到科技文明進步的重要性,知道從那些方面入手改進。

當然,拋開這些不談,這些東西以往擺在皇宮裡,需要大量的內侍宦官打理,養這麼多人,每年維護保養,各方面的花費,都是一筆大開支。

現在,將其對外公開展示,不僅體現出了咱們皇家的開明大度,還能通過門票,抵消這些維護費用,甚至實現些許盈餘,這一出一進,差別可就大了。”

長孫皇后可不是真小氣,她只是想在有賺錢的時候,多賺點錢,喜歡讓能夠掏的出錢來的人,多掏錢給自己,她雖然勤儉節約慣了,但真正要花錢支持李世民的事業的時候,卻是一點都不小氣,比如這次李世民西巡用來收買人心的賞賜物品,高達數百萬貫,就是她揮一揮衣袖給置辦的。

當然,給這些錢的時候,她有些懷念以前碰到這樣的事情的時候,有孫享福這樣的人可以剝削的情景,卻沒想過自己男人把人家所有的產業都搶過來了,這幾年都不知道進賬了多少。

現在李世民在安西大都護府,見了百姓,不管是大唐戶籍百姓,還是西域諸國過來的勞工,先把幾個內容豐富的禮品包砸上去,咋的人家暈乎乎的,這樣人傻錢多的皇帝,還有誰能說他的不好?

所以,她這種女人,其實是賢內助的典範,明白事理,聽到李承乾的解釋之後,心理也根本就不糾結,甚至,她就是怕李承乾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故意引李承乾說的,誰知道這傢伙說起話來,跟孫正明是一個套路,也難怪這兩人一年到頭,總有寫不完的信。

“太子殿下,渭南那邊有消息過來,蒸汽機的工作模型機已經制作出來了,研發小組的馬賽,鄭明理,宋小魚等人,請您到渭南,見證它的實際應用試驗。”禁軍副統領李君羨收到屬下的通報之後,快步走到李承乾這邊彙報道。

“是麼,那真是太好了。”

李承乾聞言一喜,就要動身,這纔想起母后還在這裡,又道,“要不,母后也隨兒臣一起去看看吧!感受感受科學技術的力量。”

聽李承乾這麼說,長孫無忌來了興趣,點了點頭道,“左右無事,本宮也去看看吧!”

她可是早前就聽李世民說過這個所謂的蒸汽機計劃,想不到才半年左右時間,工作模型就已經弄出來了,她自然想要看看,這個被孫正明說的,對大唐未來的發展重中之重的東西的神奇之處。

扶着長孫皇后走了一段,李承乾纔想起,研究組的人找自己去觀看,肯定是有些原因的,又交待李君羨道,“他們既然邀請孤到場,肯定是有一些事情,需要孤的直接命令,你速調五千禁軍,隨孤一起前往渭南。”

“諾。”李君羨領命而去,不到半個時辰,數千人便乘十餘艘大船,往渭南而去。

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327章 從點點滴滴做起第700章 歸家第451章 誤會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411章 解決問題的構思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534章 出手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420章 送別第287章 宴會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245章 兩個瘋子的碰撞第464章 驚變第559章 擒王浩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219章 追擊戰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519章 安排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八十八章 年號貞觀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二十一章 皇家農莊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245章 兩個瘋子的碰撞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165章 忽悠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十一章 買船第118章 殺倭第219章 追擊戰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559章 擒王浩第355章 剖腹產子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338章 返城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111章 起航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463章 困惑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398章 論法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122章 治病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第667章 動畫片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