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

新年新氣象,貞觀十年,朝廷宣佈的第一條政令,就是,宦官制度全面改革,以及女子爲官的部分限制開放。

這樣驚天動地的事情,若是在以往,幾乎是不可能執行的,然而,他卻是在朝堂上很順利的集體通過了。

中原王朝沿用了千年了宦官制度,終於在貞觀朝,被終結了。

而女子爲官的部分限制開放,目前看來,不過只是爲了滿足宦官制度被終結,而不得已做出的妥協,因爲皇家確實有這樣的需求,而大臣們也並不覺得,它能對這個男權時代造成多大的影響。

畢竟,除了太樂司和太醫院之外,也就是內侍監,皇宮內苑的管理和守衛方面需要女官,這裡面,基本不涉及到什麼核心政治問題。

當然,這兩項改革,也與近年來大唐開放,開明的風氣有關,現在不管是在朝堂,還是在民間,大家如果覺得,是有需要,有必要做的事情,那就可以做,沒人會無腦的跑出來爲了反對而反對。

於是,內侍監,宣佈了一系列的女官任命,並且以新的宮苑用工模式,與所有現役宮女,簽訂了勞動合約,還開出各項薪俸福利條件,向社會招募人手。

而南衙禁軍統領獨孤謀,也貼出了招募女子,組成內宮禁衛軍的公告,一時間,全國各地,有志軍伍,或者仕途的女子,紛紛心嚮往之,要知道,去皇宮做宮女,如果表現好了,那可是能夠直接升級做女官的,最高甚至可以做到內侍監,那可是正三品級別,堪比十部尚書的內相,比從三品的太樂令,和從三品的太醫令的級別都還要高一級。

至於內宮女禁衛,雖然只有五千人的編制,但是統領的級別,卻與南衙禁軍副統領相當,也是從三品的武官,比各集團軍的大將軍,也就只低一級而已。

這個年,無疑是大唐所有女子最開心的一個年,即便是他們所當的官,基本不涉及政權方面,但這也是女權進步的一種表現。

李唐建立還不到二十年時間,女子,就從不能爲官,jinru到可以最高做到一個正三品,和三個從三品級別的官職,誰知道以後會不會直入朝堂議政,甚至做到真正的宰相,畢竟,建國之初,就有平陽公主領兵打仗,參政的舊例在。

而當下的大唐,女人的數量遠遠多於男人,尤其是在大唐開放了平民納妾的限制之後,外國籍女子大量流入的情況下。

當然,這些朝廷大事件,與在嶺南道潛心教導農學生們上課的孫享福沒有多少關係,搞科學研究的人,註定是孤獨的,人們更喜歡看到他們拿出研究成果的時候,卻不會問他們在研究的過程中經歷了多少挫折失敗。

“這一片高坡上的樹苗,全部剷掉吧!水分不達標,土壤通透性不好,即便勉強靠人力澆水,繼續種植,樹苗也長不好。鏟完了之後,你們再告訴我一些心得。”

在孫享福是指揮下,五百餘農學生便開始用各自的工具鏟挖樹苗,他們在農學院的幾年學習之中,對於各種農活技巧,已經掌握的非常熟練,即便是鏟挖這種工作,也於普通百姓不同,有講究。

孫享福一邊觀看着,一邊連連點頭,不一會,近千棵還不到一米高的小樹苗,就被他們連根挖了起來,只要不是已經確認死亡了的,他們都將整個根系保留的很完整,完全可以移植到其它地方去。

“很好,你們都知道這些還並沒有死掉的樹苗還有用,不能浪費,那麼,有沒有人能告訴我,爲什麼它不能種好,我們應該做出怎樣的調整,才能保證這些樹苗很好的成活?可以舉手回答,想到一點,就說一點,自己想到的點如果被別人先說出來,就把手放下。”

高坡之上,隨着孫享福的話音一落,頓時便有許多學生舉起了手來。

孫享福指了指一個叫丘思力的善陽籍突厥族學生,他便立即答出來道,“高坡上的樹苗雖然比坡下溪邊的樹苗平均矮了一尺左右,但是其樹葉更呈深綠色,顯然,這種橡膠樹,在生長過程中,非常需要坡上的光照。

而坡下樹苗雖然枝葉成色沒有坡上的好,但樹幹的粗壯,和高度,明顯強於坡上,這就說明,這橡膠樹,對於水份的依賴較大,如果選水份,光照更足的地方,它應該能長的更好。”

孫享福點了點頭,豎起兩個手指頭道,“水份,光照,還有沒有誰發現出了其它問題?”

在丘思力講出這兩點之後,許多先前舉手的學生,便將手放了下來。顯然,他們剛纔發現的問題,與丘思力是一樣的,然而,當孫享福問出了這個問題之後,還是有很多學生舉着手。

他又指了其中個叫莫多傑的室韋族學生,這位學生便立即出來道,“我剛纔注意了坡下河灘邊的樹苗,並非是靠溪水最近的樹苗長的最好,那些時常會被溪水沖刷到,或者淹沒根系的樹苗,甚至已經死去。

反而是離溪水有一定距離,紮根在以往被溪水沖刷出來的那些沙土裡面的樹苗,是其中長的最好的,可見,這橡膠樹雖然喜歡水,但是卻怕澇,如果能在多雨水,而且排水良好的鬆軟沙土裡面種植,或許會更好。”

聽到莫多傑的講解,孫享福又點了點頭,再豎起兩個手指,道,“怕澇,喜鬆軟沙土。那還有沒有誰,發現了其它問題?”

說到這裡的時候,孫享福便看到了坡下,一個一邊往坡上跑,嘴裡還一邊‘呸,呸,呸’的吐着泥沙的學生。

孫享福知道他叫謝俊逸,也是善陽籍的學生,不過是關中遷過去的漢族子弟,見他了舉起了手,孫享福便指了指他。

謝俊逸忙道,“老師,我剛纔嘗過了坡下泥沙層的土壤,是偏酸性土壤的味道,而坡上,是典型的嶺南紅壤,只適合種杉樹,竹子,柿子,柚子和一些嶺南常見水果樹,應該來說,橡膠樹,更喜歡酸性土壤。”

孫享福點了點頭,將右手五隻手指全部攤開道,“喜酸性土壤,還有沒有誰有發現呢?”

此時,仍然有幾個學生舉手,孫享福便指了其中一個叫郭長林的九垸縣籍學生,他便出列道,“老師,學生髮現,這橡膠樹對於生長環境的要求非常對立,即喜歡強烈光照,又喜歡水份,可偏偏喜歡水份的同時,它又怕澇。

顯然,像坡下這種底溼的位置,長久來說,也不適合它生長,一旦到了四五月份,嶺南的暴雨天氣來的時候,這些沿着小溪種的樹苗,只怕全部都會被澇死。

這就只能逼着咱們選擇在日光充沛,降雨量較多的山坡沙土地帶種植了,這樣的地方,讓學生想到了一些臨海的沙土海灘,或許,崖州那邊,更加適合種植。”

聞言孫享福點了點頭,道,“確實,滿足你們所發現的這些問題的土地,在崖州這樣以沙土爲主的海島上,更加容易找到,我此前交趾郡沿海發現了一個大島,此島叫中紅島,上面非常適合種植這種橡膠樹。

去年,我已經讓滇國公派了兩萬多人,將那座島上的土地收拾了出來,還做了一些房屋生活基建,今年,李泰大總管派人上島設置了縣衙官署,你們幾個,就去島上給縣令做佐官,帶領百姓們種植這個橡膠樹吧!

注意,這橡膠樹有毒,你們平時要提醒那些島上百姓,做好防毒措施。”

聽到了孫享福給自己幾人派了任務,而且是帶領兩萬人開發一個大島的任務,他們頓時有些高興。

然而,也有些疑問,其中郭長林就提出來道,“老師,既然這樹有毒,咱們還費那麼多心思種它出來做什麼?種的越多,南方的百姓們豈不是更不安全?”

孫享福笑了笑道,“因爲它能推動工業的發展,你們在江陵城參加科舉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太子所乘的新式人力車的輪胎有什麼變化?”

“輪胎?老師這麼說,學生倒是想起來了,那輪胎好像不是魚膠做的,顏色有點烏黑,更具韌性,難道是這橡膠樹做的?”郭長林有些恍然道。

“正是,橡膠樹所產生的橡膠樹樹脂,通過燒製加工之後,可以應用到很多方面,而且比魚膠的價格便宜的多,此前,那些人力車,一輛的造價,就高達幾十上百貫,就是因爲收集魚膠製作輪胎的成本較高,比鋼鐵還貴幾倍,所以,這種有輪胎的好車,總是不能量產,使得普通百姓,只能買舒適度,輕便度較差的木輪車。

而如果咱們的橡膠樹產量大了,情況就不一樣了,用橡膠製造的輪胎,成本比魚膠製作的,會下降三成以上,而車子的舒適,輕便,和輪胎的耐用程度,也會大大的提高,這就是一種進步。

當然,橡膠的用處,還不僅僅是做輪胎,它的可塑性,絕緣性,密封性,耐磨性等等等等性能,能廣泛的應用於工業,咱們大唐的工業生產科技水平想要進步,就離不開它,所以啊!不光是你們這一組去中紅島的,其餘的人,我至少會分出十組來種植這橡膠樹。

像你剛纔提到的在崖州種植,是必須的,咱們在那邊不僅要追求人工種植,還需要推動它自然繁殖,成爲天然橡膠林。”

橡膠資源,在二戰時期的時候,可是各大強國相互搶奪的重要資源,說它是工業的基礎也不爲過,在孫享福解釋講解下,衆多學生們,便明白了其中的意義,並且將坡下容易被澇死的橡膠樹苗也一併挖了出來。

當然,嶺南種植的,可不只是橡膠樹一種數,除了一些南美洲的果樹之外,還有很多出脂率比較高的樹,有些就是適合加工成耐高溫材料的樹種,他們都經過孫享福的一些摸索手段,找出了一套相對比較科學的種植方法,在將來,爲大唐的工業和材料研究,提供原料。

第456章 戰局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402章 迎新宴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667章 動畫片第414章 談妥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323章 又出招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116章 李香蝶第509章 大招工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182章 見李績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285章 上朝第265章 會夷男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398章 論法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693章 去雲南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174章 第一代望遠鏡第737章 五年第116章 李香蝶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576章 中計了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151章 臨走釣條魚第695章 怎麼纔能有驚喜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579章 二進宮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241章 運作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282章 談心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381章 各種忙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481章 大進項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166章 繼續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