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航海人

十月初的嶺南沿海,氣候依然溫暖,孫豐,孫婉瑜,等幾個小傢伙,每天會光着腳,提着籃子,跟着老爹到海邊的沙灘上來撿螃蟹,wwん.la

康寶自從被一隻螃蟹夾哭了之後,就再也不敢靠近那玩意了,跳跳魚,纔是他最喜歡玩的。

至於他們的新寵,那隻被起名叫做悟飯的小猴子,是不願意來海邊的,他怕海水打溼自己的毛髮,然之後生病,需要吃很苦的東西。

“爹爹快看,大船來了。”三女孫婉霞的視力很好,遠遠的,就看到了浩浩蕩蕩而來的數十艘包鋼大船。

WWW⊙тtkan⊙¢o

如果這些船少一點,小一點,孫享福一定會露出更歡喜的笑容的,因爲那可能是李淳風回來了。

可現在嘛!顯然不是,五萬石的包鋼大船打頭,只可能是造船廠的新產品,而帶領這支船隊的,應該是趙龍。

“嗯,咱們回去吧!今天讓孃親們給你們做吃好的。”

沒有刺的海魚,烤熟了之後,刷上一層番茄醬,就是家裡幾個小傢伙的最愛了,甜甜的玉米饅頭,像孫豐和孫婉瑜這樣大些的孩子,有時候一餐可以吃兩個,再遲些時候,纔有他們喜歡吃的嫩玉米出來,其實清炒土豆絲也是他們喜歡吃的,可惜孫享福總會要求廚娘放那些紅紅的辣椒還有很多醋,然之後,那就變成了他們根本吃不了的酸辣土豆絲。

“爹爹我要唱歌。”除了玩抓魚和在沙子裡挖螃蟹的遊戲,孫豐的嘴巴基本閒不住的,尤其是在往返的路上。

孫享福對於這樣的要求,自然也是從來不拒絕,笑着道,“你唱吧,我聽着呢!”

“你給我起個頭。”

“唱什麼?”

“隨便,我都會。”

孫享福就喜歡孫豐這種很自信的狀態,開口唱道,“小螺號,滴滴滴吹,海鷗聽了展翅飛,預備齊。”

孫豐立馬接口唱到,“小螺號,滴滴滴吹,海鷗聽了展翅飛,小螺號,滴滴滴吹,浪花聽了笑微微······”

一大幾小,唱着歌兒,帶着早上的收穫,蹦蹦跳跳的往離海灘不遠處的家裡走。

每天這個時候,虞秀兒幾女,會在鋼琴前練聲,在他們回來了之後,就練不成了,倒是幾個胡姬小妾的廚藝水平已經被訓練出來了,不管他們玩到什麼時候回來,都立即有早餐送上。

“德叔呢?”孫享福在飯桌旁沒有看到德叔,有些意外問道。

虞秀兒答道,“去城牆上散步去了,他老人家說,在這邊每天不出點汗,身上就不舒服。”

孫享福點了點頭道,“南方溼氣大,確實,那我一會兒叫張軻備車子,吃完我就得去城裡一趟,趙龍他們很快就到了。”

虞秀兒把一塊玉米饅頭分成兩半,幫康寶刷上一些番茄醬,然後遞給他,才又問道,“這是,又要出海麼?”

“嗯,嶺南的開發難度極大,需要勞工,航線穩定了之後,趙龍他們每年都可以往返一次南美洲,不僅能帶許多物種回來,還能帶不少更適應耕種新作物的瑪雅人回來,幫忙打理這些南美洲物種。哎喲,看這小子,口味也忒怪了,玉米饅頭刷番茄醬吃,又酸又甜,學誰啊!”

康寶才吃了兩口,臉就被番茄醬塗的花花的了,這小子哪裡是吃饅頭,就是想舔饅頭上面的番茄醬而已,每天得用番茄醬騙他,才能吃下一個饅頭,不過,有這些小子在餐桌上作怪,反而顯得溫馨。

從南美洲回來之後,趙龍他們也歇了半年了,這段時間,他屬下的船員隊伍,又擴大了不少,這些新人想學航海技術,還是得多帶他們在海上跑。

當然,最關鍵的是,他們往海外跑,能夠給大唐帶來利益,看他們閒着,長安的那些海外探索投資公司的股東們可就不樂意了,運動會過後,那股價就一直在往下降,希拉剋略這些人被高位套牢,是必須的了。

嶺南這邊種出來的新作物,在江陵城可是賣了個好價錢,受到了大家的喜愛,同時也受到了西域各國的搶購。

所以,西域諸國在大唐的欠款,又多了重重的一筆。

現在,他們也同樣迫切的想要探索船隊找到新的作物,來再次引爆股價,讓他們能獲得一些利益,挽回一些損失。

孫享福可不認爲,他們短期之內能夠解套,也不認爲他們在大唐買回去的種子,能夠快速改變他們自己國內的情況。

從摸索出正確的種植技術,到全國推廣,即便是在大唐,也需要兩三年時間,去到他們那邊,只會更久,而三五年之後,會是一番什麼情況,天知道。

沒有了馮盎在嶺南,李泰做起事來,肯定沒有那麼方便了,不過,他還算努力,在馮盎的三十多個兒子的幫助下,攤子基本平穩的接過來了,這也是馮盎之前的基礎打的好,將部落分治的局面全面粉碎了。

現在,他需要考慮的,就是繼續保持嶺南百姓快速漢化,以及開闢一些經濟財源項目,用以支持嶺南的改造,以及保障嶺南的民生福利政策。

孫享福到大總管衙門的時候,趙龍的船隊已經快要靠岸了,於是,他匯合了李泰之後,直接往碼頭上而來。

“榮國公這次帶來的船不少啊!比之前,多了三四倍。”

不一會,兩人就帶着迎接的隊伍,到了碼頭上,李泰默數了一下大船的數量之後有些欣喜道。

孫享福笑了笑道,“看船隊的配製,整體運載量應該比之前的十艘船大了五倍不止,這些船的持續航行能力,也比之前強的多,不僅能帶回更多的南美洲物種,還能運送更多的熟手勞力回來。”

說到熟手勞力,李泰就更加興奮了,大步迎上走下船來的趙龍,臉色的笑容也熱切了幾分。

要知道,那些之前被他們帶回來的瑪雅人,在嶺南這邊可是很好用的,他們本就世代種植紅薯和玉米,孫享福稍微跟他們提一些技術改進的要求,他們很快就能接受,在耕種方面的領悟力,遠超嶺南本土百姓,現在,都是他們在帶着本土百姓種。

相互見禮了之後,李泰笑道,“又要辛苦榮國公一趟了,一應出行的補給物資,本王已經命人準備好了,城內,還有好酒好肉備着,您可以讓大家好生在城內吃喝玩耍幾天了再出發不遲。”

趙龍正欲客套幾句,卻聽到碼頭沿岸上,一陣‘哎喲’的叫聲,原來是船上走下來的船員歪倒了一片。

“這些生瓜蛋子,第一次出海,才了走幾天,一着地,就站不穩了,倒是叫魏王殿下和孫少師見笑了。”趙龍有些鬱悶的道。

“呵呵,這都是新船員出海必須經歷的,我看着,新加入的人不少啊!”孫享福笑道。

趙龍答道,“這一批共五千人,我把我職業技術學院船運班的人全部都拉來了,以後,每屆至少都是這麼多人,等航海學院開啓了,應該能更多一點。”

一個海員,沒有兩三年以上的海上行船經驗,基本都搞不清楚什麼是真正的大海,在科技水平沒有達到能夠預測天氣情況,探測水下礁石之前,這個職業,都會一直屬於高危職業,然而,需求,會促進科學的進步。

因爲,時常在危險邊緣行走,會逼迫着這些人,想更多的辦法,來對抗危險,而這些新船員,可不是最早期那些加入航海事業的普通嶺南道百姓。

他們在職業技術學院接受了兩三年的文化,以及物理,數學,和一定的天文學教育,等他們真正瞭解了大海的脾氣之後,肯定會有更多細緻的東西,被他們摸索,記錄下來,傳給下一代航海人。

很快,孫享福就看到了趙河,他帶着三四十個吐的稀巴爛的農學生上岸了,由於農學方面的人手充裕了,這次出海探索,他不需要和王二小兩人單槍匹馬了,直接帶領了一個大團隊,這些農學生可是從農學院最開始的時候,就入學,接受過了長達好幾年比較系統的農學教育,並且表現出了較強農學天賦的高材生,其中,許多,在生物方面,都有些研究,是農門準備吸納進來,用於做更多種植研究的種子成員。

有了這個團隊的幫手,趙河的探索收集工作,將會更加全面細緻,可不會像之前一樣,急匆匆的去,又急匆匆的回來,這次,他們發現了有價值,可配置的物種,會直接在當地駐紮下來,把它搞懂了之後,再決定是否引進,或者,有一些會直接在當地開闢種植基地,以後把原材料運回來。

反正現在大唐在海上,已經沒有了敵手,如果有人敢搗亂大唐的海外事業,趙龍不介意向朝廷申請帶領一支海軍集團軍過去,滅殺所有不服。

招待趙龍,和他談嶺南的需求,請他幫忙,是李泰的事情,交待培訓農門子弟和農學生,是孫享福的事情,不多時,大家就起行前往城內,飲宴交談,自是不提。

入夜,半醉的趙龍和孫享福各拎着一個酒瓶子,在海邊的沙灘上席地而坐,看着在月色照耀下的海浪,他們多少有些惆悵。

“明年三月份之前,如果你們沒有在南美洲大陸,發現趙剛和李淳風他們的話,就在當地做好補給,往大西洋方向走吧!萬一他們要是受困在某一個地方,你們說不定還能將他們帶回來。”

三年,是李淳風他們那隻環球探索船隊預定的歸期,因爲即便是包鋼船,在海里顛簸三年之後,不經過一番大的維護修整的話,都將變的十分不安全,而現在,離李淳風他們出海的日子,已經越來越接近三年了。

此前,趙龍他們的船從南美洲回來的時候,他們所駕駛的那些船,就已經變的鏽跡斑斑,有些位置,甚至有包鋼板脫落的可能,因爲這些船,只是用鐵水澆築連接一層薄鋼板,將木料船身包住的,其整體內部,其實都是木製的,並非後世的全鋼,或者全合金船。

所以,長期的顛簸,或被雨水沖刷,腐蝕性較強的海水浸泡,會讓那些木質結構,出現鬆散,變形等一系列問題,一旦鋼板連接處鏽壞,就有可能脫落,到時候,即便有鋼結構龍骨,整條船也有可能散架。

所以,李淳風他們返回的越遲,證明他們遇到的風險越大,這也是孫享福和趙龍惆悵的原因。

“你放心,這次出海,我已經做好了去尋找他們的準備。我相信他們即便是遇到了風浪,也不可能全軍覆沒,或許是因爲補給,或者一些別的原因,被困住了,另外,我的兄弟,即便是死,我也要知道他們的魂在何處,真要是有什麼不測,這環球航行,便由我來繼續。”趙龍猛灌下一大口酒道。

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760章 治理難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707章 美好的暢想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402章 迎新宴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193章 殺心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519章 安排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271章 新作物第693章 去雲南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317章 逛夜市第322章 跨界一下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197章 獻策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711章 誣告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194章 你不敢我敢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470章 夜襲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749章 孫子語錄第738章 併入南亞的計劃第122章 治病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331章 種花椰菜第761章 家事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127章 海戰第451章 誤會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152章 齊民要術火了第666章 書畫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700章 歸家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536章 荊湖熟,天下足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520章 到定襄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738章 併入南亞的計劃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122章 治病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149章 歸來第387章 開考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147章 豐收樂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765章 調控的問題第244章 與王浩的交鋒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