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

讓人想不到是,從未來過嶺南的長孫皇后,到了這裡之後,會變得神清氣爽,或許是南方的天氣熱,愛上跳廣場舞的她經常出汗,加快了血液循環和陳代謝的原因吧!

此次南巡,有了她和幾個貴妃的加入,皇室與嶺南百姓的交流比此前李世民一個人來的時候更加頻繁融洽和諧了,幾位皇妃在九垸縣的廣場舞可不是白學的,到了嶺南之後,這自然就是成了她們獨有的親民舞了,馮盎甚至提議將長孫皇后帶領百姓們跳舞的那條街道,取名爲了皇后大道,韋妃和楊妃,燕妃等貴妃帶領百姓們跳舞的街道,取名爲貴妃大道,深得李世民和廣州城的百姓贊同。

不過,今日跳舞的時候,卻是出了一件大事,險些讓整個城內出現了騷亂,那便是長孫皇后在跳舞的時候,居然出現了嘔吐症狀,而且,嘔吐的,還有韋妃,燕飛,楊妃三女,這下可把隨行的甄醫令嚇壞了,還以爲幾位娘娘水土不服,吃壞了肚子,可把過脈之後,甄醫令差點把嘴巴笑歪了。

四個皇妃居然同時懷孕,還在同一天開始害喜,這可真是前所未有,算算日子,不正是皇帝和幾位貴妃在九垸縣居住的那段時間麼?

“陛下,山南道的奏報到了,九垸縣試驗田今秋收糧,畝產幹稻穀達到了十石五,各家百姓的畝產,也達到了九石七,新稻種,只是種植了兩年四季,就快要達到預期產量了,孫正明秋收以後,將第一期試種結束時的產量預期,上調到了十一石五。”

十一石五,那就是1380斤,距離後世第一期雜交水稻試種,不過只有二十斤的差距,孫享福之所以作出這樣的預判,是因爲,前面幾期的種植,數據完全不比後世差,看來,他在這個時代用土辦法制作的肥料,並不比後世化工生產線製作出來的肥料效果差,或許生態環境也有一點點小小的加成吧!

“去旨山南道,蔭孫正明三子孫珣,四子孫昂,翊麾校尉銜。”翊麾校尉是從七品上的武散官銜,它現在的實際意義,是一個一等公民的身份,和每個月一百多貫的俸祿,這樣的榮譽和俸祿看上去算不得什麼,但賞在兩個小妾生的庶子身上,卻也算不薄了,畢竟,像程咬金和尉遲恭這樣的開國元勳的庶子,也未必有這樣的封賞。

皇后和貴妃們懷孕,最開心的,當然是李世民了,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九垸縣的利孕之說,只怕這個消息傳到民間之後,百姓們會蜂擁而至。

反正在李世民看來,人口多了是對國家有好處的,所以,李世民這次直接將封賞孫享福兩個庶子的另一個原因向一干朝臣,甚至是民間說明了。

所以,當十月份御駕啓程回長安的時候,九垸縣的外來人口也突然多了起來,有嶺南來的,有關中來的,未來一段時間,還會更多,因爲北方那些收了田地準備過冬的青壯百姓,也開始啓程了。

孫得壽是隨着北地南下趕工的人潮南下的,與他做伴的,是一個情路坎坷的男人,程處默。

明明是愛上了一個女人,卻要整天跟她哥待在一起,這裡面的悲傷,無法用言語表達,不過,通過他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張誠終於不尋死了,張如煙,也終於對他有了些好感,只可惜,程咬金的摧婚信這個時候到了善陽,不是看到了自己老爹程咬金在信件裡那種要生吞活剮他的語氣,程處默險些都忘了自己是盧國公府嫡長子了。

纔剛和新愛的女人感情有所升溫,卻被家裡通知要回去和早就定好親的清河崔氏女,名義上的表妹結婚,這讓程處默即刻淚流三升,險些連血都噴了出來。

“處默兄,我家兄長不能出席我的婚禮,我在長安朋友不多,屆時,能否請你擔任我的儐相?”

“這是自然,正好,這回我連鎧甲都不用穿了。”

“儐相可是要挨婦人打的,怎麼能不穿甲呢?”

“像你這種沒嘗試過愛情的滋味的人,是不會懂的,現在,就算是一匹馬從我身上踏過去,只怕我也是不會感覺到疼的。”

“如果愛情能夠讓人麻木到這般的話,我還是寧願不要嘗試的好,如果你成親的時候,也請我當儐相的話,我一定是要穿甲的,聽說那些婦人的掃帚抽的也挺疼的。”

“如果能跟心愛的人結婚,被抽死,我也心甘情願。”

“想不到處默兄你都有那麼多胡姬小妾了,居然還會爲情所困,被你這麼一說,我都有點想念孟姜妹妹了,不知道這一年她的模樣長大了些沒有。”

“看韋妃娘娘的相貌,就知道她的模樣長的差不了,你小子也算是有福了,這次臨川公主出嫁,皇家和韋家的陪嫁禮絕對不少,你今後可以跟正明兄一樣,免費教更多的百姓農耕知識了。”

“或許吧!對了,你在安西大都護府那邊待了兩三年,那邊的百姓,好教化麼?”

“他們跟突厥人,薛延陀人,其實沒有什麼區別,甚至更加溫順一些,有很多地方,都是靠農耕在生活的,我估計孫二力去了那邊,能夠混的風生水起,他們可比咱們這邊窮的多了,一個王國的都城,也不過是與我中原之地一個縣城相當,最大的碎葉城,也無法跟善陽,定襄這樣的雄城相比······”

程處默說到孫二力,遠在近萬里之外的碎葉城中,正與自己新收的胡姬小妾同牀的孫二力突然就打了噴嚏,他確實如程處默說的一般,在安西大都護府混的風生水起,農部右侍郎,從三品的官職,比長孫衝這大都護府長史的級別還高,又身擔西部屯田使之職,不管是軍屯還是民屯,都歸他管,地方上的官員和百姓,可得巴結他了。

另外他的種田技術,確實遠超當地的水平好幾個級別,所以,很快他就被被本土氏族,當作神靈一般供着了,紛紛將自己族內的最漂亮的女子敬獻給他,搞的他的胡女小妾,都高達二十多個了,而且現在仍然在陸續增多之中,真是性福到死。

“呃,有人在罵我嗎?難道是我報到長安去的數據不夠清晰,陛下看不懂?”

孫二力非常相信這種突如其來的噴嚏,是因爲有人在背後說他壞話,然而,對於這種事情,他也沒有什麼辦法,瞄了一眼身下一絲不掛的小妾,孫二力又來了興致,這不是他有多熱衷於女色,實在是胡天十月即飛雪,落了雪之後,他整天也就只能幹這些事了,他心想着,來年自己要是能帶幾個娃回去,老孃一定不會怪自己納了那麼多胡姬小妾,家裡需要糧食養的。

和孫二力一樣,老早就把治下的各種數據報表發往長安的人有很多,從十月開始,到春節前的一段時間,就是朝廷做全年財稅彙總的時間,今年,這些工作,由李承乾總抓,蕭瑀具體安排。

東宮書房中,蕭瑀,溫彥博,魏徵,高士廉等重臣皆在,李承乾率先開口向首位的蕭瑀問道,“蕭相,能否多派些人手,加加班,在父皇回到長安之前,將所有數目清點核算出來?”

蕭瑀有些意外問道,“太子爲何要這般急促?”

李承乾答道,“孤想在父皇回來之前,把今年的財稅,全部花出去。”

“全部花出去?這是爲何?”聽到李承乾的回答,蕭瑀更加詫異了,繼續問道。

李承乾解釋道,“據我估計,今年的財稅,只怕會在去年的數額上,再度出現較大幅度增長,而父皇看到國庫中的錢糧儲備之後,只怕又會升起向西動兵的念頭。”

聞言,蕭瑀倒是升起了一絲考校之意,再度道,“既然我大唐國用充足,太子又爲何要阻止陛下向西動兵呢?”

李承乾將目光從幾位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大臣身上掃過之後,再度解釋道,“因爲孤認爲,現在開戰,還不是時候,其中有幾點,是孤看到的,可以跟諸位說一說,不過,只怕還有更多的方面,孤還沒有看到。”

蕭瑀代表衆人回話道,“太子且說說看,如果真有道理,臣等幾人拼得親自下場,也必定會幫太子儘快將財稅的賬目理清的。”

李承乾點了點頭道,“那我就說了,這首先,西域諸國纔剛剛在去年的運動大會上感受到我中土文化,今年,他們的留學生,才陸陸續續的來到長安開始學習,在咱們中原漢家文化,都還沒有在西域生根發芽,得到認同,這個階段,我認爲咱們是很難對當地進行有效統治的。”

衆人聞言,紛紛點頭,李承乾又道,“這其二,便是我大唐正值內部世家宗族改制,民生保障進一步發展,處於一個關鍵的起步階段,不適合把重心轉移到對外戰爭上去,這樣會導致內部本就緊張的人手,資源,更加緊張,出現中斷,甚至倒退的危險。”

這一點說出,幾位大臣也是再度點頭,在這種內部各大世家宗族改制改革,各種錢財物資快速流動的時期,長安城可謂是一日三驚,朝廷爲了維持穩定,保障各個項目順利進行,已經將人手,精力用到了極致,可打不得岔。

得到了大家的再次贊同,李承乾的膽子也大了一些,再度開口道,“這其三嘛!孤認爲,咱們大唐要統治西域,完全可以通過非戰爭手段嘛!難道諸位忘了善陽城此前實行的戶籍制度麼?”

說到戶籍制度,在坐的幾位大臣都是一愣,他們多年掌管朝廷中樞,自然不會沒有耳聞,而李承乾,在善陽學政的時間,超過兩年,對於方方面面都比較瞭解,善陽和定襄的戶籍名冊上之所以有現在這麼多的人口,可不就是因爲這個戶籍政策麼。

見衆人點頭,李承乾有些興奮的道,“以咱們大唐如今開發出來的田地之廣,稅賦之低,如果咱們允許西域胡人加入咱們大唐的國籍,分配給他們田地房屋,享受與我大唐百姓一樣的福利待遇,你們說,他們會不會紛紛加入我大唐?······”

好吧!他的下一句,就算不說,衆位大臣們也能猜到了,那就是,當全天下的人,都是大唐的了,那麼,全天下,也就自然而然的就是大唐的了,這個論調,太孫正明瞭,雖然有些想當然,但以眼下大唐的條件,還真是有一些實施的可能。

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743章 到船廠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509章 大招工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269章 私聊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義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200章 繼續參觀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220章 馬邑防守戰第337章 走進漠北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367章 起塘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116章 李香蝶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706章 開武舉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二十二章 上衙第456章 戰局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211章 戰略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131章 去交趾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113章 溪村第579章 二進宮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473章 編組百萬工農兵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323章 又出招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770章 大結局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第372 人才缺乏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761章 家事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457章 大買賣第267章 受邀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543章 採紅菱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317章 逛夜市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536章 荊湖熟,天下足第163章 雙簧第267章 受邀第305章 對策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694章 提點舍龍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