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

王旭是失魂落魄的回去的,孫享福直接將他那顆驕傲的心給擊碎了,原來,自己這些年所做的一切,在孫享福看來,是那麼的微不足道,他給大家打開了一道全新的大門,如果王家不進門,別說遠遠的甩開別人,就是想跟上別人的腳步,都難。

所以,連王氏這種種最頂尖的家族,也要考慮家族改革的問題了,不過,他們改起來,難度之大,耗時之久,可是要超過韋氏很多,半年到一年的時間,足夠最先改革的長孫氏,韋氏,甄氏,虞氏等家族追上他們好大一截了。

一個國家,大型企業多了纔好,才能將全民都帶入有福利保障的地步,才能給國家創造更多的稅收,到了此時此刻,大唐已經不用再擔心他們太有錢了,當世家的錢財產業,折算成股份,分散到了每個族人手中的時候,他們的危害性已經降低了一半,而當他們接受了朝廷的公司法,以及看上去更爲嚴謹,靠譜的資產監管之後,他們的危害性,就再度降低了一半,他們與地方合作,發展一些低盈利的產業,雖然將自己的利益捆綁在百姓身上,加強了自身的安全保障,但也徹底將自己捆綁在了這個國家上,他們的產業發展起來了,這個國家只會更好。

八月,李世民難得的在嶺南過了一箇中秋節,這裡的糖產豐富,做的月餅也極甜,在吃着最愛的甜食,看着長安送過來的奏報的時候,他的心情愉悅到了極點。

海邊,整齊的號子聲響起,數萬水軍將士,赤膊着身子,跳入了滾滾捲來的海水中,李世民打着赤腳,往沙灘邊上慢悠悠的走去,這些海員們,游水衝浪的訓練,非常具備觀賞性。

親自在海里面遊過幾次泳之後,他才知道,在海里游泳,跟在御花園修好的戲水池裡遊,根本不是一回事,巨大的海浪,總是能拍在他的臉上,讓他嗆水,在北方算是會水的人,到了南方,壓根不值一提。

遠處的碼頭上,整齊排列的二十艘包鋼大船已經做完了最後的修檢,渭南船廠和嶺南船廠最頂尖的一批船工從船上撤離後,各種物資開始陸續被船工們搬上船艙。

此次,他們的航行時長,可能達到兩年以上,除了充足的必須品的準備,他們的船上,還配有很多捕魚,濾水,可使他們的持續航行能力增加的各種工具和新技術,像醫師,甚至是用文娛活動幫助船員解壓的文工團員,船上都有配製,孫享福幾乎把自己能夠想到的方方面面,都讓趙龍他們做了準備,而看到了這些準備的李世民,才切實的感覺到遠海航行的不易。

“陛下,這邊裝船的物資,只是一部分,因爲一旦出海,他們就會開始消耗,在呂宋島,臣已經先一步派了五十艘三萬石的大海船準備了另一批物資,他們會在那邊,將整個船隊的補給加滿,還會隨船隊一同出海,爲船隊補給物資,不過,以那些船的航行能力,最多隻能把探索船隊送至八千里以外的海域就要返回。”

李世民點了點頭,繼續沿着沙灘,往船隊的方向走去,他知道,八千里海路,聽上去好像很遠,但卻未必有整個航程十分之一的路程,據孫享福預計,船隊如果繞着這個世界行走一圈的話,至少需要航行十萬裡。

當然,這不是說,繞地球一圈有十萬裡,如果是走直線,算赤道長度的話,是四萬多公里,八萬裡多一點,但是實際航行,是沿大陸架繞行的,那麼,距離就會多出很多,甚至超過一大半,以包鋼大船順風,或逆風,綜合平均起來,每天三百多裡的航行速度來看,就是完全不停歇的跑完全程,也需要三四百天的時間,而實際上,停留補給,登陸探索的時間,肯定不短,所以,李世民想知道遠海之外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得等兩三年以後了。

“馮卿,爲何這些船工們,要搬這麼多茶葉,罐頭之類的物資上船,裝更多的糧食,不是能讓他們吃用的時間更久嗎?”走到了碼頭旁邊,李世民看到了船工搬運的東西,不解的發問道。

“陛下,這個您就有所不知了,船到了海上,有各種捕魚的工具在,一般是不缺食物的,最缺的,是燃料,飲水,綠葉青菜和蔬果,人要是長期吃不到這些東西,是容易出現各種病症的,所以,遠航的話,反而是這些物資需要多準備。”

“難怪此前往日南郡,那些船工水手,更願意吃這些青菜水果,卻對美味的海魚視而不見。”李世民恍然大悟道。

馮盎的心理卻是在吐槽,你要是天天在船上跑,天天都是吃海魚,能喜歡吃纔怪,有些人甚至聞到那股海魚味都想吐。

所以,此刻,聞到海魚氣味就想吐的趙河和張林幾個小傢伙,正用籮筐將一些從山林裡收集過來的腐葉土往船上挑,他們會在沒艘船上弄一塊地方,種植一些如生菜,莧菜等,能快速長成的綠葉子菜,還會發豆芽菜,給海上的船員開開小竈。

見到李世民朝船隊這邊走來,趙龍將一個大皮箱的蓋子蓋上,一把將其抱起,從船上下來,向李世民所在的位置走了過來。

“陛下,這是海外探索船隊三千六百五十七名出海人員的遺書,如果我們意外葬身大海了,您是這個世界上最有可能幫我們完成遺願的人,所以,請您收下它。”趙龍行了一個半跪的大禮,將皮箱高舉過頭頂道。

對於這次超遠程航行,即便是在海上跑了好幾年的他,也沒有十足的把握,所以,提前做好心理準備,非常有必要。

“遺書?何至於此?”李世民接過趙龍交過來的箱子,遞給跟他身側護衛的獨孤謀之後,面色沉重的將他扶起來道。

“大海之上,任何情況都有可能出現,做此準備,能在出發的時候,便激發起海員謹慎求生的意識,在那種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茫茫大海中,這種意識十分重要,能夠幫他們避免很多危機。”

說到這裡,趙龍的眼眶有些微紅,他至今依然記得幾年前自己帶着嶺南剛剛訓練出來的三千船員往澳洲去的時候的那次翻船事故。

當時正值夜晚,海上突然起了大風,,一丈多高的大浪,將兩艘由新船員操控,來不及調整方向穩定船身的水輪船掀翻了,船上大多數水手落海之後,只得中吹起羊皮氣囊求生綁在身上在海浪裡漂浮,夜晚的能見度太低了,巨大的海浪,根本由不得尚未被掀翻的船隻向他們展開救援,等到次日風平浪靜的時候,這些落海的水手早已與船隊失散,而這時,他們遇到了鯊魚。

有過一些海上知識培訓的水手們知道,鯊魚,會因爲血腥味,而越聚越多,他們,就是聞着了那些受傷的船員身上的血腥味,才尋找過來的,想要逃生,必須捨棄那些受傷的船員。

當時,很多自知在劫難逃的傷員,大聲的喊出了自己的遺願之後,就義無反顧順着海浪,朝下風位遊了過去,爲了給沒有受傷的船員爭取一條活路,他們選擇了犧牲自己。

當趙龍帶領着船隊搜尋過來的時候,兩三百船員,只剩下一百人左右了,這是船隊幾年行船的過程中,損失最大的一次,讓所有活着的船員,至今仍然耿耿於懷。

自那以後,船員由於各種意外情況減員的情況依然會時不時的發生,但逐步的在減少,因爲,由於碰到的事情越多,他們預判和應對緊急情況的處置方法,也越來越有效,到了近兩年,基本就很難有類似情況能奪走他們的生命了,尤其是應用上吃水更深的鋼結構龍骨包鋼大船之後,一般不是正好遇上臺風,他們都不用擔心船身被海浪掀翻。

“好,朕答應你,如果萬一你們中間有人在海上出了意外,朕會盡量的幫助他們完成他們的遺願。”李世民拍了拍趙龍黝黑的肩膀道。

“臣,多謝陛下。對了,這是我們這些年在海上行船,摸索出來的一些應對突發情況的心得,其中包括預測天氣情況,調整船身,應對海浪衝擊,應對暴雨天氣,應對迴旋逆流等等海上比較常見的危險情況的處置方案。還有配上了新式裝備之後,在海上作戰,能夠使用的有效的戰術戰法,它對我大唐的海軍訓練,應該有很大的幫助,也請您交付各海軍部隊研究學習。”

李世民接過冊子,很是讚賞的朝趙龍點了點頭,道,“大海這麼兇險,你們這些人,用命換回來的這些寶貴經驗,朕當然會視若珍寶。只是,你們這麼多船員,爲了遠海探索而賭上自己的性命,不怨,不悔嗎?”

趙龍搖了搖頭道,“不怨亦不悔,孫老師曾經說過,在未來,誰掌握了制海權,誰就掌握了天下,因爲通過它,可以去到天下任何的地方,而只要掌握了它的脾性,整個大海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一馬平川,這樣,咱們就能對外保持貿易和軍事上的主動。

就比如現在,波斯人和天竺人,迦樓縷波人,都無法在海上對我大唐展開進攻,但是,我們卻能隨時進攻他們,他們一旦想與我大唐爲敵,那麼,他們整個海岸線大後方,都將會暴露在我們海軍的打擊之下,我們很多條線路,可以直搗黃龍,攻打他們的都城,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沒有任何勝算。

所以,臣和屬下的人,即便是付出生命,也願意爲我大唐開闢出一條對外的海路,爲將來至關重要的制海權,打下基礎。”

“誰掌握了制海權,誰就掌握了天下······”李世民嘴裡喃喃的重複着趙龍剛纔說的這句話,頓時心裡有了明悟。

今天,是大唐的船堅,具備往海外走的能力,來日,若是海外之國的船也堅,那麼,大唐的萬里海岸線,以及海上不下於大唐本土面積的土地,就都將暴露在別人的面前,那時候,還真不知道是一副什麼樣的景象。

懂得了這個道理的李世民,更加懂得了趙龍交過來的這本冊子的重要性了,稍後,必定會將其傳抄給諸部海軍學習訓練,提升大唐向海外的能力。

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113章 溪村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544章 偷跑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323章 又出招第123章 和馮盎的合作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159章 殺人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451章 誤會第751章 發動第562章 利益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749章 孫子語錄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738章 併入南亞的計劃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562章 利益第439章 銅礦的問題第498章 劉永的當官經歷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287章 宴會第450章 效果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729章 說服第115章 下揚州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448章 偶然碰到的小事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547章 進展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199章 幸福村的一天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761章 家事第八十八章 年號貞觀第285章 上朝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265章 會夷男第238章 都來了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十一章 買船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