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偷跑

煮過的菱角,孫享福用刀劈成兩半,幾個小傢伙才吃的好,吃完還喜歡把殼子套在手指上做貓爪。

“小心了,別抓到人。”

幾個小傢伙將五個手指都套上菱角殼子後,相互嚇唬逗鬧,倒是跟孫享福小時候一般模樣。

“夫君,這菱角在北方沒有,咱們帶一些去善陽,給弟弟妹妹們嚐鮮吧!”

“嗯,等回頭出發的時候,多摘一些個大飽滿,沒有蟲的菱角曬乾,再帶過去給得壽他們,過兩年,他們就應該能夠摸索出更加高產的種植方法了。”

菱角的食用歷史十分悠久,但真正成規模的種植,卻是到了後世才實行,這個時期的人們,基本都是食用野生菱角,收成的多少,完全是看大自然給不給面子。

當然,即便是在後世,也只有我國和印度進行了菱角的馴服和培植利用,這兩個國家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人口多。

而爲什麼兩個人口大國會大面積種植菱角呢?

因爲其產量大。

光是這個時期的兩角菱品種,用現在能能夠做到的傳統種植方法,其畝產量,都可以達到八百到一千公斤,而後世專業的大棚種植的菱角,每畝年產量可達到兩千五百公斤到三千公斤,其菱葉還可以做養殖用的青飼料,或者種植用的綠肥,算是本土原產物種中,完全能夠媲美紅薯,土豆的一種農作物。

菱角果肉有很好的補氣抗癌,減肥解酒的作用,還有很多其它醫藥作用,是非常好的藥膳。

孫享福此前讓農部官員在當地教了村民們比較科學的採摘辦法,就讓其產量瞬間增加了兩三倍。

像以往,百姓們把採菱船劃到塘裡,撈起一個菱角物之後,就會將上面的菱角不分大小的全部摘完。

後來,農部的官員卻要求他們每五到七天採摘一次,而且,只採摘作物上面個頭完全長到飽滿的菱角,如此的話,整個採摘期,可以延續一個多月,雖然採摘六到七輪,會耗費很多時間,但其產量,放大了太多,採摘出來的果實,全部是個頭長到最飽滿狀態的菱角,食用起來口感也更好。

“掌門師父,這菱角,也可以在北方種植嗎?”

“有一些地方可以,關中西南部的氣候,完全是沒有問題的,只要得壽他們研究出一套百姓可以輕易做到的密植方法,畝產可達一千六百斤到兩千斤也是有可能的,這樣,其可食用的果肉部分,就不下於水稻田產出的稻穀了,按它現在高於稻穀的價格算起來,也算是一種高產經濟作物了。”

菱角在北方賣的並不貴,在當地收菱角的商賈往各個州縣的市場上批發的價格,也就兩文錢一斤,之所以有這個價格,主要還是因爲收購菱角的商人,賺了少量差價,負擔了一定運輸成本的原因。

以往,百姓用不科學的採收方法,採摘野生的菱角,畝產也就五六百斤,賣給商販的價格是一文錢一斤,這麼算下來,基本也就和種植水稻的收入差不多。

而如果百姓能夠做到掌握其生長需求,像後世一樣成規模的密植的話,一畝菱角塘,產量哪怕達不到比較高的兩千斤,一千七八百斤還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畢竟,即便是在後世,也沒有對這種作物,做什麼較大的良種研究改革。

這樣的畝產量,就可以讓百姓們每畝賺到一千七八百文的收入,可比種植稻田的收益要高三倍多,而且,其產量逐步放大之後,也並沒有掉價,因爲現在的經濟條件越發好了之後,即便是北方菜市場上的小販將其零售價格定在三四文錢一斤,它也還是處於賣方市場,因爲北方那邊不產,對於這種味道不錯的食物,大家都愛吃個新鮮。

而且,收穫了菱角之後的菱葉,也還有一些經濟價值,至於深度開發菱角肉,製作出來的比較易保存的菱粉食物,其商業價值也較高,算下來的話,可是比種小麥和水稻,划算的太多了。

這就是馴化農作物,科學種植的好處了。

武媚娘不像李泰他們那些人,看到菱角的時候,只是想到了吃,她還看到了其利國利民的好處。

“這樣的話,咱們爲什麼不多在關中種植菱角呢?”武媚娘繼續提出了自己的疑問道。

“這就是咱麼農門子弟要做的事情啊!

此前,西域特產香料,咱們大唐的百姓沒有想過自己種植,而是高價找他們買香料,高昌盛產棉花,咱們大唐百姓沒有想過種植,而是買他們的棉花,甚至,好長時間都是被當做景觀花物,來給貴人們做盆景用的。

還有什麼哈密瓜,胡瓜,葡萄,等等等等。

大家以爲,這個東西在什麼地方原產的,它就只適合在什麼地方種植,其實則不然,咱們都可以想辦法馴服它們,將其種植出來,並且教會所有百姓種植,你現在再看看,可有西域胡商敢拿這些東西來騙咱們的錢了。”

武媚娘聞言點了點頭道,“所以,我們就應該研究出讓菱角更高產的種植方法,然後教會百姓種植是吧!”

“是的,咱們不光是要看到外來的物種,咱們本土有的物種,種好了,傳播開來,也能大大的增加百姓們的產出,讓他們富裕起來。”

“媚兒懂了。那咱們要不要保護好咱們研究出來的種植技術,要是那些外國人也學會了咱們的種植技術,將咱們的農作物農回去,自己產出了,豈不是不會買我們的東西了?”

“嗯,你說的,有一定的道理,不過,這些種植技術,光是在咱們國內的百姓這邊全部推行開來,都不是那麼容易,現在就擔憂其傳到國外去,還爲時尚早。

以後推行開了的話,倒是可以開放給它國引進,咱們收取一定的技術專利費用就行。

畢竟,咱們大唐想要持續的賺他們的錢,也不能光賣東西給他們,卻讓他們吃不上飯,這樣的生意,是做不長久的。

只有這些化外之國的百姓,都能夠吃飽肚子了,他們纔有力氣,幫咱們開採出咱們想要的金銀銅鐵,來跟咱們交換貨物。”

聞言,武媚娘一副受教了的模樣,師父果然是師父,想的事情,就是長遠一些。

孫享福也並非是天生就想的多,這都是因爲他在後世長大,通過很多成例看到的,而大多數青少年的毛病,就是想事情不夠長遠,比如李泰他們這些十一二歲的半大小子們,不是說他們有多笨,而是他們現在還只是處於顧頭不顧腚的年紀,有些事情,一旦形成了想法,就特別想去做到。

比如,李元景提出來的逃跑計劃。

他們太想去看定襄的天下第一盛會了,又太不想去鼓搗糞便這些東西了,這就跟後世一些在封閉式學校讀書的學生,翻牆出去打電子遊戲,上網一樣,一旦想去了,就不會顧慮被老師抓到會有什麼後果了。

所以,他決定,想辦法摸到山南道往長安去的貨船上去,只要到了長安,或者去到沿途他們母妃的孃家所在的地方,得到錢財方面的支援,還怕不能去定襄麼,反正他們是尚未就藩的王爺,難道皇帝還能因爲這麼點小事,重罰他們?

至於比較輕的處罰,應該比去弄大糞要好些吧!

“公爺,內侍密衛來報,說諸位王爺,各自準備好了許多煮熟的菱角,打點起了行李。”

“怎麼,他們是要偷跑麼?”

“應該是。”

“李泰和李恪也是?”

“他們也打點好了行李。”

“呵呵,等田地裡的稻草腐爛和挖瀝肥池,還需要幾日時間,你替我下去安排一下,讓這幫小子,長長記性。”

孫享福笑着說完,讓張軻附耳過來,跟他講了一通自己的計策,張軻聽完,他就嘿嘿一笑的下去安排了。

“掌門師父,有什麼好玩的事情嗎?”

“確實很好玩,夜了,你回去好好休息,回頭等着看大戲。”

孫享福賣了個關子,卻是叫好奇心極強的武媚娘半夜都沒有睡着覺,臨近三更十分,她聽到了隔壁院的一些動靜。

三更天,李泰等諸王居住的院子之中,各種開門的咯吱聲響起,然後,十四個鬼頭鬼腦的傢伙,從房門裡探出了腦袋來。

由於孫享福想要他們變的更加獨立,來到了村裡之後,原本負責伺候他們生活的內侍和密衛,只是會在他們出行的時候,保證他們的安全,所以,他們一般都是自己睡,而這個院子,除了他們,也沒有別人。

“一個個來,咱們先爬上屋頂,在後牆那邊早下午準備好的竹梯上下去,別鬧出響聲,只要避開門口和路邊的護衛,走田埂,咱們就能一路暢通無阻的去碼頭。”

“知道了,這話你都說很多遍了,還有,你身體胖,可別把屋頂的瓦片踩碎了,驚動了護衛,孫府的護衛可精着呢!”

“李佑你小子竟然敢說我胖?我來這都瘦了好多了,屋頂的瓦厚實的很,踩不爛的······”

“別廢話了,快走吧!我再也不想待在這裡了······”

十幾個黑影交頭接耳的說着,沒幾分鐘,還真從屋頂上走到了後牆邊,順着梯子去到了後牆外的田地裡。

遠處,拿望遠鏡正往這邊看的張軻,也算是送了一口氣,爲了防止這些王爺們從屋頂上摔下來,傷着自己,他接到孫享福的任務之後,還找屬下的人,沿着後牆便面了一層厚厚的沙子和軟土,若是不想讓他們溜走,他其實只需要撤了此前他們偷偷擺在這裡的梯子,這些小傢伙,就只能望着一丈多高的後牆發呆了。

不過,用手段把他們關在這裡,可不是孫享福想要的效果。

半個多時辰以後,揹着幾件衣物和一大包熟菱角的諸位王爺,終於到了碼頭邊。

“看到江上的船燈沒有,我就說嘛!現在長江的水運業務這麼發達,晚上肯定也有行船的,咱們點火把,喚他們靠岸,捎上我們一程,大不了,拿咱們的錦衣抵船錢,咱們帶的菱角足有十幾斤,足夠吃兩三天的了,順江直下,兩三天的時間,足夠到揚州,那時,我們便去我舅舅府上······”

幾個小傢伙,打着如意算盤,眼中閃爍着成功出逃的興奮的光芒,看着江面的貨船緩緩的向碼頭靠近。

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122章 治病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463章 困惑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180章 行軍難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149章 歸來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695章 怎麼纔能有驚喜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561章 錯失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447章 後勤軍的配製第126章 用計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514章 大賞羣臣第738章 併入南亞的計劃第174章 第一代望遠鏡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764章 啓程歸家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139章 見韋李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411章 解決問題的構思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467章 鏖戰第149章 歸來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254章 一路高漲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112章 到洛陽第400章 再對質第467章 鏖戰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155章 合作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六章 小河集第711章 誣告第693章 去雲南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151章 臨走釣條魚第463章 困惑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175章 唐奉義第382章 滿月酒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331章 種花椰菜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220章 馬邑防守戰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555章 再會夷男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