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採紅菱

稻穀秤重入庫的事情,一天時間就處理好了,杜構喜滋滋的跑回來,親手寫了一篇大字榜文,不過,字雖然寫的好,恐怕沒有多少百姓看的懂,還得他們這些官員幫災民百姓們念才成。

“尚書大人,計算出來的平均畝產,九石三,這可是幹稻穀,九石三啊!”

“九石三而已,激動什麼,比之當年我在嶺南第一次種植水稻的時候,也沒有多少增加,看來,這個產量,基本上是稻種改良之前的一個極限了。”

這次種植,從科學的整田,到使用這個時期能夠做到的最好施肥方案,再到較高效率的除蟲,除雜草,可比第一次在嶺南,讓根本不懂得種植技術的嶺南百姓幫忙種植水稻的時候,下了更多的功夫,但是平均畝產量,只是提升了零點三石,也就是三十多斤而已。

以孫享福孫的分析,不是種植技術方面的問題,因爲種植技術這邊,幾乎做到無可挑剔的了,這是稻種遺傳基因的限制了。

此前,他爲了方便對比,對於試種田的田畝大小,都按照後世的田畝面積來計算比對過。

如果只是畝乾產九石三,一千一百斤左右的話,那麼,他想在第一期的研究種植結束,達到後世第一期雜交水稻研究試種的產量,可是有着近三百斤的差距要追趕。

四年時間,通過不斷雜交,優化稻種遺傳基因,將平均畝產提升近三百斤,這可是很有難度的,即便是後世,四年一期的研究種植下來,也不過是兩百斤左右的增幅而已。

雖然孫享福瞧不上這個畝產一千一百斤的產量,但這個產量,卻足夠垸田裡的百姓們敲鑼打鼓的慶祝了。

去年,他們自己,只種出了五石四的產量而已,現在的這個產量在他們看來是比較神奇的,孫享福當真是天下第一會種田的人,同樣是那塊田,讓他來種,畝產量居然提升了將近四石,以每家差不多二十五畝水稻田來算,這可是讓每戶的田地裡增產近百石稻穀,那麼,賣谷得到的收入,差不多增加了六貫。兩季都是如此的話,那可就是十二貫。

許多年紀稍微大些的老農,在農部官員幫他們算清這筆賬的時候,都激動的流起了眼淚,他們怎麼也想不到,有生之年,居然會見到種二十幾畝地,就能年收入二十幾貫的場景,這真是要發達的節奏啊!

比百姓們還高興的人,貌似也有,那便是李泰他們這些王爺,從百姓們的歡呼聲中走過的時候,他們一個個都把胸膛挺的很高,貌似這件功勞,就是他們的一般,殊不知,他們到現在,可都還沒記住種植水稻的所有程序和注意事項呢!

第一次種植,孫享福只是稍微鍛鍊了一下他們的動手能力,讓他們這些壓根沒見過水稻是怎麼長出來的北方人,大致瞭解了一下種植水稻是怎麼回事,整個過程,他們只是做了一些可有可無的體力活而已,這些事,隨便讓一個村裡的孩子來做,可能都比他們做的好。

然而,當洋洋得意的他們,此後得知,孫享福並沒有帶他們去定襄的打算的時候,一個個如遭雷擊。

“爲什麼?爲什麼?現在水稻都種出來了,產量這麼高,爲什麼不讓我們去定襄?”

“就憑你們剛纔說的這句話,你們就都還不夠資格去定襄。稻種研究,這可纔剛剛開始呢!你們居然會以爲這是成品,我想問問你們,水稻怎麼種,你們真的清楚嗎?你們誰能告訴我,怎麼泡發稻種?”

“呃”

孫享福居住的小院內,一羣氣勢匆匆跑進來的王爺們,只是被他的一個問題,就問的啞口無言了,在一旁帶着孫靖玩耍的武媚娘仍舊是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看着他們,倒是讓比較聰明些的李泰找到了一個藉口,指向武媚娘道,“那爲什麼她可以去?”

“她的基礎理論知識已經學完了,要去善陽的農學院學習一到兩年的動手能力,你們的年齡比她大好幾歲,可是到現在,動手能力一塌糊塗,理論知識還沒有入門,陛下若是考校起來,你們叫我如何作答?也虧得你們還好意思說別人。

接下來的這一個月裡,你們每天早晚下田打理作物,午間天熱的時候,跟着媚娘學習基礎理論知識,如果這一季水稻種完,你們連泡種,整田的,施肥這些種植水稻的基本的東西都學不會的話,我看你們是連下一屆的運動大會也看不成了。”

想到了李世民可能會對自己這些人進行考校,李泰這才恢復了理智,認識到了自己這些人前面幾個月的時光裡,學的有多麼不用心,大多數時候,他都把重心放在解決吃飽肚子的問題上面了,可真是失敗。

聽說要讓他們跟着自己學理論知識,武媚娘表情那叫一個精彩,升格做小老師的她,腦海裡都冒出了很多整蠱這些王爺的招數,卻見孫享福板着臉轉過頭來向她道,“你要是不用心,把他們教歪了,小心我把你一輩子留在善陽那邊教胡人種田。”

“哈啊~”

武媚娘鬱悶的撒了一下嬌,孫享福卻是沒有任何收回這句話的意思,孫享福讓她去教李泰他們,其實也是有用意的,基礎理論知識學完之後,在教授別人的時候,自己往往也會將這些知識重新梳理一遍,吃的更透徹,孫得壽等人當初也是如此,現在,他們基本都不用孫享福怎麼教,就能自己做一些育種,雜交的試驗,還能根據天時和地理環境,稍微改良一些作物的種植方法,每一段時間,都會有一些新的突破,孫享福樂得放任他們自己成長。

“你們幾個從明天開始,就要做整田,瀝肥的工作,工地上幾十萬人這幾個月攢下的糞”

孫享福說到這個,李泰等人渾身又是打了個激靈,農事,就逃不開跟這些東西打交道,他們的苦日子,又要到來了。

“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感覺到畏懼,要學會迎難而上,磨鍊自己的意志,讓自己變的更強大,懂嗎?”

在孫享福的鼓勵下,李泰等人苦着臉退出了小院,還沒走出兩步遠,就聽院內的武媚娘向孫享福問道,“他們變強大了之後呢?”

“之後?當然就習慣做這些比較爲難的事情了。”

李泰等人只覺得腳底很滑,要往地下摔倒。

院內傳來了武媚娘銀鈴般的笑聲,她覺得,這一季應該多瀝一些肥,把幾塊新開發出來的垸田裡全都施用上纔好。

“去叫你兩位師孃提上籃子,咱們去塘裡採菱角去。”

孫享福將一些簡單的事情,儘量交給李泰他們去做,除了因爲這樣自己可以偷閒,多帶帶孩子以外,其實是在鍛鍊李泰他們的基層組織能力,以他們的身份,哪裡會真正輪到他們去幹那些又髒又臭的活,他們只需要知道,什麼時間,該組織治下的百姓做什麼事,就能很好的造福一方了,畢竟,他們都是王爺之尊,今後,最少都會做州刺史以上的職務。

很快,紅梅和春桃就各自擰了一個籃子出來,孫靖聽說要出去,屁顛屁顛的就往屋外跑,小辮子上扎着長長兩串梔子花的孫婉婷,則是舉着一個粉紅的紙傘,生怕太陽把她頭上的梔子花曬殃了一般,還不到四歲的小丫頭,就知道臭美了。

武媚娘最後纔出來,一左一右,兩手牽着快兩歲的孫豐和孫婉瑜,照慣例,最後她應該只會牽着孫豐,因爲孫婉瑜見到爹爹空着手,就肯定會求抱抱,而孫享福,很少拒絕這個長的最像自己的孩子。

“走嘍,走嘍,爹爹,這次,我要划船。”

孫靖一蹦一跳的最先出了院子,就往門前公路旁邊的主水渠邊跑去,那邊,可是栓了很多可以劃到蓮藕池和菱角塘的烏篷船,不過,真要讓他船劃的話,估計明天都到不了。

“大公子慢着些,別栽到河裡去了。”屋外值守的張軻,一見到孫靖這小子往外跑,就會第一時間追上去。

垸裡大部分地區都是水稻田,灌溉的溝渠自然密佈,他就怕小孩子愛玩水,掉到溝裡去出意外。

不過也正是因爲這邊的孩子隨時都能接觸到水,所以,他們從小就會把水性練的很好,後世的孫享福就是一個能夠蛙泳兩千米,仰泳兩小時都不覺得費力的人。

“樂樂,別搗亂,採完了菱角,爹爹教你游泳。”

“像青蛙一樣遊嗎?”

“是的。”

“爹爹,爹爹,歡歡也要遊。像青蛙一樣。”

“游泳要打溼頭髮的哦,你捨得你的漂亮辮子和梔子花嗎?”

“啊~那我不要遊了。”

炎炎夏日,在清澈的河裡游泳戲水,纔是最好的解暑辦法,到了黃昏時分的時候,都沒有誰會用熱水洗澡了,而是直接在門前的大水渠裡解決,連大多數村姑都是如此,只是她們會穿着衣服。

孫靖和孫婉婷一早就見識過了孫享福那種奇怪的游泳方式,只是學了幾天都學不會,尤其是孫靖,最喜歡在水裡玩,下了水,卻又緊張的不得了,都學了一個多月了,也只敢閉着眼睛,捏着鼻子在水面以下待幾秒鐘。

烏篷上,紅梅和春桃看顧着要用小漿划船的孫靖,張軻則是用一根竹篙將船撐的飛快,坐在船頭上吹風的孫享福心情不錯,再度哼唱起了這幾天他常哼的一首民歌。

“我們倆划着船兒採紅菱呀採紅菱,得呀得郎有心,得呀得妹有情,就好像兩角菱,從來不離分,呀我倆一條心”

孫享福的歌聲,只有紅梅和春桃最有感覺,因爲她們是大人,懂得情情愛愛的事情,只是,限於歌藝水平有限,不能像虞秀兒那樣,跟孫享福對歌而已。

至於孫享福心情好的原因,自然是因爲有他期待期待已久的好消息傳來了,趙龍駕駛鋼結構龍骨的新式船完成了第一次的海上行船,途中,甚至遇上了一次較大的風浪,不過,完好無損的回來了。

據他來信反饋回來的消息,這種鋼結構龍骨,外包鋼板的船,由於船身重,吃水深,遠比木質船在海上的抗風能力強,雖然航行速度下降了很多,但是安全性,卻是提升了很多個級別,回來之後,他們只需要做一些很小的舒適度,和實用性設計的調整,就可以開始量產了,他很有信心,駕駛這樣的船,去到更遠的地方去。

也就是說,最多一兩年以後,他想要的一些南美洲的物種,就可以拿到了,而有了那些東西,大唐百姓的抗災能力,才真正的上升了一個臺階。

第706章 開武舉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177章 王旭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163章 雙簧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235章 胡商到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123章 和馮盎的合作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757章 糖衣炮彈發射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163章 雙簧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711章 誣告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112章 到洛陽第180章 行軍難第733章 到吐蕃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159章 殺人第372 人才缺乏第666章 書畫第749章 孫子語錄第421章 又上朝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280章 餐桌議事第246章 治國難第381章 各種忙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273章 酒宴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287章 宴會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664章 新春遊園會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二十六章 漁業司的發展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五十四章 服務員到位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273章 酒宴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504章 先集個資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180章 行軍難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751章 發動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519章 安排第576章 中計了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192章 關中突變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127章 海戰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584章 九垸縣第467章 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