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善陽景象

從船上下來的那一刻,李泰等人充滿了死裡逃生的慶幸感,然而,這其實才是他們噩夢的一干開始而已。

很快,他們的肚子就咕嚕咕嚕響了起來,不是餓的,新鮮的菱角煮熟之後,跟其它蔬菜一樣,在這個沒有冰箱的大夏天,隔夜,是會變味的,而大量食用這種變了味的菱角,拉肚子,則幾乎是必然了。

才脫離了一個糞海,這些小子們,馬上就鑽進了一個糞坑,他們不想在垸田那邊鼓搗糞,卻跑到了江陵來造糞,搞的設置了好多個坑等着他們跳的張軻,都懷疑,自己是不是白折騰了一通。

終於,在輪流去了幾次茅坑,把自己全身都搞的臭烘烘的之後,這些小子們肚子裡的東西算是拉了個乾淨。

“我,我好渴,想喝水······”

“我肚子裡面空空的,頭好暈······”

“不行,我還想拉,······

“必須得找大夫,抓藥吃,快,進城,去醫院······”

“吃飯,去醫院,都要錢,我看,誰身上還有值錢的東西?”

“沒有······”

“我看,不如把你這身衣服賣了,換身麻布的吧!這樣,就有錢吃東西了,還能去醫院找醫師抓藥。”

“爲什麼不賣你的?”

“我想到的辦法啊!當然是賣你的······”

一盤散沙這個詞,用來形容他們的狀態,簡直太貼切不過了。

“嗨,看來還是公爺說的對,這些傢伙的心裡,都只有自己,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或許能沉下心來想些計策,可一旦危機解除,他們就又變的沒心沒肺了,既然如此,接下來,就看你們的了。”

張軻揮了揮手,幾個平時不怎麼在垸田範圍公開活動的情報組的生面孔,便走了出去,接下來的幾天裡,他們會用很多種手段,讓他們懂得危機時刻要冷靜想辦法,懂得如何將大家團結起來對抗困難,更要讓他們懂得,自己作爲皇子,在開發垸田,種植水稻這件事情上,承擔的是什麼樣的政治責任。

還順道讓他們樹立起正確的金錢價值觀,讓他們這些深宮裡長大的孩子,對金錢,也有一個概念。

不過,這些都是些小事而已,屬於孫享福板正這些皇室子弟三觀的花絮,善陽這邊正在發生的,纔是真正的大事。

六月中旬,李世民帶一路視察走訪,慢悠悠的走到了善陽,這次皇帝幾乎是全家出動,大張旗鼓的來,善陽這邊的百姓也顯得十分熱情,自發的組織起來,夾道歡迎,場面十分盛大,讓第一次來到善陽的李淵和長孫皇后,對於這裡的繁華有了一個具體的認知。

“臣妾本以爲城外的花海,便已經是世間絕美了,想不到這城內的景緻,竟然也別有一番風味,這條條大街都是人山人海的盛景,可是比長安都還要熱鬧一些呢!”

“呵呵,這個你就不知道了,胡商團隊每年到大唐來,都是先到善陽,六月到八月,就是善最熱鬧的時候,不過啊!以前街道兩側的景觀花和果樹都沒有長起來,現在卻是比早前兩年還要漂亮的多了,你瞧那些櫻桃樹上,鮮紅的大櫻桃,正當成熟,誘人的很,光是看着,就叫人嘴饞不已。”

善陽的櫻桃樹,今年已經進入了果實盛產期,李世民還只是嘴饞,前面車駕上的李淵,卻是已經大口大口的常起鮮來,善陽產的這種大櫻桃,可比他平時喜歡吃的本地小櫻桃要甜的多。

被特許在御駕旁打馬伴駕的善陽刺史褚遂良,見李世民和長孫皇后聊起了櫻桃,便笑着接話道,“臣原本想要讓城內的百姓將這些櫻桃樹上的果子摘下來售賣的,年前的時候,孫少師來北地的時候卻說,城內的櫻桃,可以任遊客免費採摘食用,那時,臣還不知孫少師的用意,現在嘛!臣不得不對孫少師說個服字。”

“正明有什麼用意?”

“呵呵,陛下,您看這滿城的遊客?”

李世民聞言一愣,隨即就想到了什麼,長孫皇后一時沒有想通,問道,“遊客怎麼了?”

“皇后娘娘,這些遊客,當然是被這些免費的櫻桃吸引過來的啊!現在距離定襄的運動大會召開,可還有着一個多月呢!咱們善陽,可是在半個月前,有幾十萬外來遊客聚集了,這些遊客到了這裡,要住店,要吃飯,要娛樂,要購物······

這可都是爲我善陽財政創稅收的好事,這櫻桃不賴保存,遊客們想要多吃幾天櫻桃,就得多在這裡幾天,如此一來,全城百姓在商業上面的收入,可比直接賣櫻桃多的多了。”

任何東西,多了,價格就賤,尤其是像櫻桃這種,在這個時期不怎麼具備向較遠的地方輸送的水果,善陽承城內了數千棵櫻桃樹,只是佔善陽所產櫻桃的小頭,真正的大頭,是在桑乾河兩岸的櫻桃果園,那邊,至少有十幾萬顆櫻桃樹掛果了。

現在,這些櫻桃都被採摘下來,品相好的,放入冰車,運送到定襄的大冷庫保存,供稍後即將陸續抵達的各國運動員,遊客食用。品相差些的,會被用於做水果罐頭,釀酒等。

“呵呵,正明在生髮之道的才能,當真是無人可及。”

聽褚遂良說善陽的遊客們在這邊大幅的消費,長孫皇后恨不得跑到善陽已經開業了半年多的商業廣場去看一看,不過,很快她就多了一些想法,眼睛不由的像街道兩旁,生意火爆的臨街商鋪看去。

“娘娘可是想到了商業廣場?”

長孫皇后點了點頭道,“正是,這善陽的臨街商鋪如此緊湊密集,而且生活紅火,商業廣場的生意,只怕未必見得有多好吧!”

褚遂良聞言笑道,“這個娘娘可就猜錯了,善陽商業廣場的生意,不是好,是非常好,因爲它與這些臨街商鋪所經營的範圍並不衝突。

此前孫少師還在任安北大都督的時候,就對善陽的商業格局有所規劃,商業廣場所在的地方,有善陽唯一的一個大型免費遊樂場,所售的貨物,也並非臨街商鋪所售的北地特產,那邊有全國各地的美食,數十種民族風格的成衣,胡人百姓最喜愛的金銀飾物等等,當然,這些都還不是主要的。

胡人開設的商鋪,纔是那邊最吸引客商的地方,原先只有在每年西域胡商來我大唐走商的時候,市場上纔有的售賣的西域特產,由於貨物的出產量少,往往比較緊俏。

現在卻不一樣了,像駝毛毯,葡萄乾,黑松露,白松露,各種特色香料等等,都在西域胡商,在商場裡開設了長期售賣的店鋪,這些商鋪售賣的東西與善陽原本的產業,各有千秋,受到了很多咱們漢人遊客的喜愛。”

“西域胡商開設的店鋪?”

褚遂良點點頭道,“是的,他們一早就拿到了善陽的戶籍,雖然種族不同,但也算是我大唐百姓,開商鋪,納商稅,與我大唐百姓,一般無二。”

聞言,車駕上的李世民夫婦同時點了點頭。

這纔是孫享福在北地所施展的一系列手段的厲害之處,它把北地打造成了一個大熔爐,不斷的吸納着周邊的人口和財富,光是這幾年加入大唐戶籍的西域胡人商賈,可就超過了萬戶,而這些商賈,通常都是西域那邊比較富裕的上層人士,他們所帶過來的人口,奴隸勞工等等,每年至少是十萬起,以那邊幾萬,十幾萬人口就是一個國家規模來計算,等於是每年在無形之中,就滅掉了一國家,不僅不費一兵一卒,還在不斷的給國家創造利益,可比戰爭手段高明的多。

不多時,皇帝的車駕就到了城北的行宮處,看到這座風格迥異的大建築,坐在最前面車駕上的李淵,頓時就樂了。

‘水晶宮殿’

這是李淵看到這處行宮之後,腦海裡第一時間蹦出來的字眼。

而李世民,則是早就查看過這處行宮的主體建築,對於裝修成型之後的宮殿,他倒是並沒有多少意外,連嶺南的馮盎都修的起玻璃窗戶的宮殿,善陽這處萬民宮,多用些玻璃,也不足爲奇,他讓褚遂良陪着像孩子一樣屁顛屁顛的跑到行宮裡參觀的李淵,自己挽着長孫皇后的手,往行宮裡面緩步走去。

“難怪陛下對於善陽這處行宮念念不忘,原來修的這般華美。”

“呵呵,這不算什麼,定襄那邊,衝兒還爲咱們準備了更漂亮的行宮。”

“更好的?”

“是啊!定襄可是北地在修建上面投入最大的城池,比善陽的投入還要大好幾倍,現在算起來,已經修了整整五年了。”

在一個修建一座皇宮,都只需要九個月時間的年代,動用幾十萬人,花五年的時間修建一座城池,其修建規模之大,可想而知。

要知道,長安城現在的皇城,後宮,所有的宮殿,都是隋朝開皇年間,宇文愷用了僅僅九個月的時間修建而成的。

而長孫衝修定襄城,動用的人數,比宇文愷多幾倍,建造技術,更是高明的多,他用整整五年的時間修建的一座城,如果只是算規模,會比長安的皇宮的規模要大十倍,事實上,卻不是如此,他的大小,與善陽的差距其實不大,主要是在精細程度上,有了較大的提高,樓宇式建築,遍佈全城,能夠供更多的人口居住,而且,便捷度更高。

“既然定襄這麼好,爲何陛下不直接去定襄,卻是要在善陽這邊等到運動大會開始之前纔過去?”

說到這個,李世民莞爾一笑道,“用正明的話說,最重要的人物,當然是要最後出場了,朕要等各國的國主,參賽團隊全部都到了之後,纔去定襄,讓他們恭迎朕,而不是朕早早的去到定襄,迎接那些番邦小國的國主。

另外,衝兒這段時間只怕是夠忙的,朕可不想去打亂他的工作節奏,把十六衛的大軍調給他安排便好。”

“這運動大會,有很多東西要準備嗎?”

“當然,光是數百萬人的吃食,都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像嶺南盛產的瓜果,從現在開始,就在源源不斷的往定襄運送,山南道的蓮子,菱角,板栗,劍南道的桔子罐頭,山東的大棗······

朕要讓所有番邦之人,見識到一個物華天寶的大唐,見到一個強盛無敵的大唐······”

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235章 胡商到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667章 動畫片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187章 孫府迎客第717章 到遼東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583章 回程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447章 後勤軍的配製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538章 烏龍般的彈劾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695章 怎麼纔能有驚喜第579章 二進宮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277章 玩脫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219章 追擊戰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317章 逛夜市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520章 到定襄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734章 宣撫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197章 獻策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466章 大戰起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280章 餐桌議事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570章 走場第387章 開考第159章 殺人第481章 大進項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514章 大賞羣臣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562章 利益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159章 殺人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254章 一路高漲第305章 對策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210章 回朔州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412章 約定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