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

還別說,以孫享福的如今的高位,公開的坐着李泰的車駕回長安,確實引起了不小的反應,鐵桿關係戶秦瓊,當天下午就親自問到府上來了。

“正明如今有太子少師身份在身,就應該與濮王保持距離,以免遭人非議。”

“遭人非議?”孫享福有些詫異看向秦瓊問道。

秦瓊解釋道,“這兩年太子不在長安,濮王表現的可是很積極,他推崇儒學,大肆交好各大儒學世家,獲得了很多人的支持。又在皇后和陛下面前表現的很討喜,相比較之下,太子就”

秦瓊沒有繼續說下去,不過,孫享福已經懂了,自幼好讀書作文的李泰,只怕被那些儒家子盯上了,那麼,在他背後爲他支招的,應該就是以孔穎達爲首的儒家子弟,他們不願意坐視儒家的地位被其它學派動搖,同時,儒家也代表着大部分士人羣體的利益,這可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反之,身在善陽的李承乾,這兩年在長安的存在感並不強,此前與侯家表示出來的親近,讓諸多的文臣都以爲,他是要走李世民的路子,親近將門,把持軍權,這就導致了在大多數武將出徵在外的情況下,被儒家士人羣體相中的李泰,在長安非常的得勢。

而作爲經歷過儲位爭鬥的老臣,秦瓊知道這麼繼續下去,非國家之福,玄武門兄弟相殘的事情,可還近在眼前呢!

孫享福聞言,久久不語,這便與世家門閥之間的利益爭鬥還沒結束呢!與儒家士人羣體之間的權力爭鬥,就又要開始了,真是一刻也不讓人偷閒啊!

“翼公,自去年延平門之戰以來,長安這邊有什麼動向,您能跟我講講麼?”

孫享福其實對於儒家會有所動作,早有一些預料,他在朝堂上多次懟的孔穎達無言以對,政治主張,也與儒家提倡的東西,相去甚遠,使得以儒家爲代表的士人集團,在朝堂上的話語權,越來越小,反倒是武將和工,農,商方面的各種事務,霸佔了整個朝堂,這可是把他們往牆角里逼啊!

兔子被逼急了,還咬人呢,何況是這些鬼心思極多的讀書人。

推舉一個崇尚儒學的皇子出來爭位,一旦成功的話,他們的所有利益訴求,就都能夠實現了,而恰好,李泰就是個非常合適的人選。

他和李承乾一樣,同爲皇帝嫡子,又極得帝后寵愛,關鍵是他本身,愛好儒學,十二歲不到,就通讀四書五經,對於儒家經義的理解,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小小年紀,便有了城府,野心不小,歷史上,可就是因爲他和李承乾爭的頭破血流,最終,刺激的李承乾造反了的。

不過,讓孫享福不懂的是,既然李泰推崇的是儒家,也被儒家相中了,爲何又要公開的對自己表示拉攏呢?自己跟那些儒家子的關係,可不怎麼好。

秦瓊接下來說的話,給了孫享福一些解釋。

“吐蕃大敗,我大唐四方捷報頻傳,所有人都知道,大唐將成爲一個與秦漢比肩的強大王朝,尤其是那些士人,日日召開宴會,相互吹捧,各種以誇功爲主題的文會,隔三岔五,便在一些大臣的府邸舉行,從去年臘月開始,濮王就開始參加這種文會了,到了春節後,幾乎是每場必到,而且,文會從最開始的誇功吹捧,逐漸的轉向了朝政的討論。”

秦瓊說到這裡,戛然而止,似乎不太好繼續說下去了。

“您直說便是,不要顧及我的感受。”

“他們說,我大唐如今,已經舉世無敵,合該大興文教,成萬世不朽之基業,農工商的發展,固然重要,但這只是一時的,唯有深入推行儒家教化,讓各個階層的百姓知禮守節,這天下方能大同,而只有大同的天下,纔可能萬世不朽,打天下的事情,咱們這些武將已經做好了,做完了,治理天下的事情,卻要看他們文人的了,而且”

“而且什麼?”

“而且,他們中間大多數人認爲,似我等這些手握兵權,且名下擁有諸多產業的勳貴,最終一定會成爲國家的禍患,因爲,大家的錢都被我們賺走了,長此以往,我們會比朝廷還有錢,那個時候,朝廷就會被我們這些既有兵權,又有財權的將門勳貴所控制,致使皇權旁落”

秦瓊終究是武將,而且,是個老實本分的武將,對於長治久安的政治問題,他考慮的其實並不多,甚至,都被他們這些人言論給忽悠進去了,因爲,作爲持有孫享福除善陽的產業之外,其它各處產業都有份子的股東之一,他大致知道,這個團體每年能夠盈利多少。

如果按照那些儒生們計算的方式算下去的話,那就當真恐怖了,因爲,一年這個團體哪怕只是盈利一兩千萬貫,十年,也是一兩億貫,大唐現在,整個市面上的錢,估計也就這麼多,這讓想不大明白的秦瓊,都開始害怕自己這些人賺的錢太多,把市面上的錢賺光了的局面,如果只有自己這些人有錢,別人都沒錢,可不是什麼好事。

沒辦法,古人受限於狹隘的認知,根本搞不懂錢真正的意義,這些論調一出來,幾乎就獲得了大部分人的贊同,他們卻沒有想過,以孫享福以及他整個利益團體的賺錢能力,武德九年那半年就不算了,光是從貞觀元年到貞觀五年這幾年的時間裡,他們就賺了多少錢。

可市面上因爲他們賺的錢太多,而少了錢嗎?

並沒有,不僅沒有少,而且越來越多了,因爲,更多原先被世家門閥囤積起來的錢,被孫享福以各種手段,挖出來,開始在市面上流通了,錢,它流通起來纔是錢,不流通的錢,只是一堆金屬而已。

“只是這樣的話,他們應該會聯合起來對付我們纔是,怎麼會想着,推李泰來拉攏我呢?”

“呃,這應該就是他們對付你的一種手段吧!國子監的孔祭酒,似乎想要將衆家,兼併到儒家中去,而且,這事,好像連虞尚書他們都十分認同,魏尚書,也不反對。”

“兼併?”

聽到這個詞,孫享福有些發愣,他一早就知道儒家學說是個萬金油似的東西,可以根據君主的需求,改變自身的屬性,此前,法家就幾乎被儒家兼併了,身爲大儒的魏徵,自然不反對將法家歸入儒家的。

現在,孔穎達已知皇帝是一個比較務實的人,想要迎合皇帝,他就會隨着皇帝的性子來,

而且,他也在這段時間,在不斷的反思之中,已經摸準了皇帝的心思。

任何一個王朝的君主,都是希望自己的江山,能夠萬世傳延下去的,漢武帝便是如此,所以,他覺得董仲舒的那一套‘天人感應’版的儒家學說可能好用,於是就用了。李世民,只怕也不能免俗,就算李世民能夠免俗,他的兒子呢?

面對孫享福的發問,秦瓊點頭接話道,“是的,他們這些日子,經常說什麼‘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什麼‘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等等,我也不太懂”

孫享福雖然也很煩這些四書五經的東西,但是,看過了一些虞世南強行送過來讓他讀的四書五經的註解本,也基本知道這些話的意思。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可是禮記,大學篇裡的第一句,就相當於《九陰真經》中的第一句‘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一樣,是總綱型的句子。

而它的意思是說,大學的目的,在於顯明高尚的品德,在於使人們革除舊習,在於達到善的最高境界。

在類似於總綱的句子裡面,有一句話的意思是‘在於使人們革除舊習’,這個意義就大了。

儒家把它當口號喊出來,幾乎就可以把大唐現在改革的功勞,全部都歸到自己頭上來,因爲,儒家的老祖宗一早就說了,大學之道,在於使人們革除舊習啊!大唐的各項改革,不正是按照他們儒家的老祖宗說的話在做麼?

再有,‘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那個意思,就更加廣博了,它可以把大唐現在所有做的工業,甚至農業方面的技術研究,都囊括在其中,其最直觀的意思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那麼,他們把這句話當口號喊出來,所有關於搞技術研究的,其實都是在按照他們儒家老祖宗說的在做了,而且,還非常說的通。

“這些傢伙,爲了自己的地位和利益,當真是煞費苦心,不過,翼公還請放心,我自有辦法來應對。”

“老夫倒是不怕跟他們打嘴仗,任他道理萬千,咱們武夫,只需要一拳過去,他們就都啞巴了,只是,有些擔心陛下的心思會變。”

秦瓊說到這個的時候,才真正的皺起了眉頭。

正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漢朝時期的劉邦是怎麼對待幫他打天下的那幫屬下的,稍微讀史書的人都知道,現在,征服了四方的李世民,將要從開拓型的君主,轉變成守成型的君主了,他會不會行烹走狗,藏良弓之事呢?

不管怎麼樣,那些腐儒們說的將門勳貴威脅論,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兵和錢,掌握在勳貴羣體手裡,確實是未來的一大不安定因素,李世民這樣雄才偉略的君主,不可能不慎重考慮。

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345章 新勞動管理和稅收制度第544章 偷跑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159章 殺人第118章 殺倭第381章 各種忙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308章 準備迎接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367章 起塘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177章 王旭第273章 酒宴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257章 回紇臣服第357章 起塘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544章 偷跑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328章 全民運動會的構想第113章 溪村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十一章 買船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420章 送別第365章 戰報來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七十八章 對山寨的反擊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621章 公告欄第695章 怎麼纔能有驚喜第345章 新勞動管理和稅收制度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十章 賞錢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457章 大買賣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618章 九垸行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392章 文工團的構想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133章 種稻第305章 對策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414章 談妥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323章 又出招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556章 抓捕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