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節 蕭瑀罷相

一字不改嗎?

蕭瑀寫完這篇長達四千字的文章之後當場暈倒過去,可以說這文章消耗了他巨大的心力,是他的心血,也是多少人壓抑的情感。

長安新聞報總編看完文章之後,真的嚇尿了。

這真的敢一字不改的發出去嗎?這要是發出去,這報館會不會被查封嗎?

“發!我等敢以筆爲刀,士自有傲骨!”沒等李元興再次表達,數十年先有資格看到文章的名筆齊聲高呼。

李元興這時說道:“你在意的是報館,你沒有錯。筆客在意的筆,筆客手中的筆,武者手中刀。這件事情會有一些委屈,無論遇到什麼,都會過去的。”李元興這些話不僅僅是給長安報的總編說,也是給其餘的筆客說的。

一場風爆已經在長安新聞報的報館之內形成了。

這個時候,迎賓苑之中剛剛經歷過一次不在不小的爭論,爭論的內容在高句麗使節與淵蓋蘇文身上。高句麗使節看過報紙認爲大唐人竟然半句也不提百濟使節知錯能改的美德,只說大唐的威嚴,這是在輕視各邦。

淵蓋蘇文卻是眼光敏銳的看到了那篇稚嫩文章中的關鍵字詞。

高句麗勝在無恥的不斷求和之中。

“你去宏文館吧,去多讀些書,讀些報!”高句麗使節已經不想和淵蓋蘇文說話了。

長安城依然平靜,至在暴風沒有發揮威力之前,還是平靜的。

可這場暴風註定不會讓長安城再平靜下去,印刷工廠之中,長安新聞報在原有的發行量的基礎上。再加印二十萬份,總量已經達到三十萬份,就這樣總編還是認爲這個數量可能會不夠,因爲長安報不僅僅在長安城,周邊五百里也有銷售的。

自報紙出現之後。最厚的一份報紙出現了。

總量六千字,一共有八十張紙的一份長安報在次日的清晨出現在了長安城之中長安新聞報的發行點,僅這個厚度就讓報客們驚訝的不知所措,這一個人靠體力可以背幾份呀。

當第一份長安報在一間茶樓之中,被放在客人的桌上的時候,吃早茶的客人都震驚了。

而大唐皇帝李二。僅僅是看到這個厚度,就開始在自己告訴自己,要冷靜,要冷靜。

沒錯,畢竟要冷靜。

報紙的影響力,這才真正的第一次展示出來。

蕭瑀第一論:與高句麗的戰爭不得不打。高句麗野心十足,自北周之時就在不斷的擴張,在大隋建立之後,聯合突厥在向北,向西擴張着,所以高句麗是敵人。

蕭瑀第二論:高句麗是喂不熟的狼,雖然稱臣。但卻是狼子野心。

無論在向大隋稱臣,還是現在準備向大唐稱臣,他們的心中就一直懷着敵意。

蕭瑀第三論:高句麗不是小國。

事實上蕭瑀這個理論在後世已經得到查證,在公遠六世紀到七世紀,高句麗不算是一個小國了,他是有着中央集權,有着高度的政治、軍事一體化的國家,已經擁有了與隋,或者是唐一爭東亞霸主地位的國家。

特別是隋初,隋還弱小之時。隋中期。楊廣大修運河勞民傷財,隋末天下大亂。初唐,唐有突厥爲大敵,唐內部不穩,國內尚弱之時。高句麗絕對可以稱之爲一個大敵。

更何況,高句麗有城一百七十六座,人口約七十萬戶,至少有三百五十萬人。

蕭瑀第四論:隋戰高句麗,無論勝敗,都是一種決心,也是對高句麗的一種削弱。爲大唐滅高句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大唐必滅高句麗。

這一條,纔是真正可怕的,也是長安新聞報不敢發的原因。

蕭瑀第五論:隋對高句麗第一戰,是爲壓制高句麗的擴張野心之戰,海路遇風暴而敗。第二戰,戰線太長,戰場不適應,指揮不足,高句麗多城以求和拖延戰機,纔是失敗的主要原因。第三戰,國內之亂,纔不得不退。

第四戰,如果沒有楊廣這種笨蛋,高句麗已經滅亡。

原因有三,一好大喜功,只求軍隊佈置的華麗,卻不知道兵種配合,保障補給線。二,各將軍沒有實權,所有的決策要上報,而後才能實施。三,高句麗用了一個造反的小人物就換到了求和的機會。難道楊廣這種笨蛋不知道,大軍遠征,無功而返。路上有多少民夫爲運糧而死,大軍往返浪費有多少。

看到這第五論,雖然李二與李元興都認爲,蕭瑀有些理想化了。

在那個時候,楊廣已經沒有可能滅亡高句麗的。

但是,蕭瑀對楊廣失敗的分析還是讓人認可的。

蕭瑀第六論:楊廣無德,勞民傷財。大軍出戰,無功而回甚至壞處大於失敗而回,數次徵高句麗讓楊廣失了民心,失了軍心。否則也不可能無力對付隋末的各路反王,隋之亡,不是亡在對高句麗的戰爭,而是亡在昏君!

這一條,比第四條更加的誅心,這意思放在鞭子朝文字獄的時候,絕對可以被說成,只要隋加把勁,就沒有大唐什麼事了。

好在李二是明君,他竟然稱讚蕭瑀這第六論。

蕭瑀第七論:徵高句麗四大要點,第一,因地形不同而多方位考慮兵種,請兵部多試製不同地形使用的軍械,而不要只求華麗。

第二,後勤是關鍵,遼城與建安已經佔下,絕對不能還給高句麗。大量的存糧,隨時爲戰爭作準備。

第三,給前鋒將軍們足夠的權利,將軍有了臨機決斷之權,才能打好這場戰爭。

第四,高句麗求和只有一種處理辦法,就是開城投降,否則絕對不停戰。

蕭瑀七論。

長安新聞報被搶購一空,那怕是許多不認識字的人都要買一回存在家中。這樣的驚豔的文章可以世間難尋,更何況是在古代頭一次有人敢這樣絲毫不避諱的在寫着政治事件,不僅是前朝的,還是當朝的。

高句麗使節幾乎要瘋了,這是大唐要向高句麗死戰到底的信號嗎?

當下。高句麗使節準備了重禮,去了百濟使節的院子,他需要百濟,他從來沒有象現在這樣的需要這樣一個廢物盟友了。

這就結束了嗎?

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裡,長安城中僅僅針對隋與高句麗戰爭這個話題,然後是大唐爲什麼要與高句麗打仗。再然後是大唐消滅高句麗的必要性,以及大唐如何消滅高句麗。

先是筆客,後是長安城的真正名士。

再後來,連一些回家養老的老臣子,以及老將軍們也寫下文章。

長安城的報紙銷售量創造了一個奇蹟。

這下,不僅僅是高句麗使節。除了幾個與大唐非常親近的使節之外,各國使節都怕了。

淵蓋蘇文卻是一副自信滿滿的神情,從宏文館之中帶着幾份他抄錄的文字回到了迎賓苑,他要向大唐秦王宣戰,他要用自己的辦法滅一滅大唐秦王的威風,爲大高句麗爭一份威嚴,我大高句麗就是與你大唐爭一爭霸主之位那又如何。

我大高句麗人爲了霸業。纔不會讓你們漢人那樣在乎顏面。

這一次,就讓你們漢人嘗一嘗過於在乎顏面的苦頭吧!

李元興這個時候,就坐在李二的書房之中。

“五郎,爲兄要稱呼蕭瑀一聲姑父,論親族,他是自家人。論臣子,在父皇與爲兄興兵之時,他是有大功的。”李二語重心長的對李元興說道。

(蕭瑀的妻子是獨孤皇后的孃家侄女。李淵是獨孤皇后的親外甥,李淵與蕭瑀之妻是姑舅表兄妹。)

“你大舅哥說,他倒是希望可以去遊山玩水一兩年!”李元興滿不在乎的說道。

李二笑罵道:“混帳五郎。這不會是你在背後使的招!”

“不是,但卻是預料之中。從臣弟讓徵集前隋敗與高句麗原因的政論之時,就可能會出現這樣驚世的文章,只是這一次蕭瑀寫的實在是太露骨了,有些事情可以作。卻不能說。比如皇兄想滅高句麗,臣弟也想。但絕對不會說出來。”

李二一拍桌子:“誰說不能說。如果這文章再晚出一年,爲兄就敢直接下令,兵發遼東!”

“好吧,現在怎麼辦?”李元興問道。

“罷相,貶官!”李二的語氣極是堅定,在需要犧牲的時候,李二絕對不會心軟。

李元興很想告訴李二,這種犧牲其實是一種榮幸,至少聰明的臣子會明白這一點,可這種話當真沒有必要明說,所以李元興說道:“臣弟秦嶺工坊裡,需要一個九品的督察執事,蕭公正好過去。”

“也好!”李二心說既然李元興要收留,卻是一件好事。

次日清晨,正好就是各邦獻禮的日子,在李元興暗示之下,又將獻禮的順序進行了細微的調整。

百官上殿,百邦使節已經在殿外等候。

“聖旨下,門下省右僕射蕭瑀,口出狂言,破壞邦交……奪其右僕射之職,貶爲秦嶺工坊督察執事。”

衆位大臣都在聽着,這個結果絲毫也不意外。

這聖旨裡面有四層意思,第一個沒有提半個字蕭瑀點評前朝皇帝。第二,沒有提及高句麗半句。第三個,僅僅說狂言之過。第四個就有趣了,秦嶺是秦王的地盤,去了那裡只會有好事,不會有壞事。

可以殿外的使節們聽來,卻是不同的味道的。

高句麗的使節甚至心中狂喜,認爲大唐皇帝與前隋一樣,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Ps:今天月票是零。

有點傷心,但似乎也是作者我的自己的錯。

沒有加更,我就不要抱怨月票少了。

發燒剛好,再休息一天,十一號開始加更,爲感謝大夥的支持。

第226節 殘軍第139節 天命大運之人第667節 水晶之王與後第546節 免死金牌第904節 軍隊集體旅遊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173節 上位者禁小善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694節 意外的計劃第829節 神兵天降(三)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511節 大唐第一女醫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1節 這是穿越嗎?第500節 自由之路第113節 吃早餐嗎?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238節 涼州定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557節 大唐的明星(三)第907節 一切都因爲愛第598節 制裁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576節 秦王出遊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568節 耀州的工匠第575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文明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640節 雙魚救人第10節 炭哥第38節 被李二暴打了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56節 大唐富國計劃(一)第175節 天策四衛第215節 重罰武曌第846節 再巡邊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178節 宣戰!第245節 精兵強將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221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一)第901節 離開之前每544節受審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829節 神兵天降(三)第357節 鬥!第648節 暴政、酷吏第633節 春天了!第571節 現代的新年第180節 打架,打羣架第143節 尋寶去!第605節 瓢把子第881節 星辰之島第258節 爲你付出第197節 重騎碾壓第745節 全明星陣容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第472節 神奇的火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415節 武者之死!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543節 古方神藥第756節 喜事要來第365節 什麼是秦王第241節 秦王約佛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562節 怕死了第207節 分糧第103節 火計(一)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435節 天譴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第593節 秦王的表情第11節 來自仙界的禮物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355節 惡魔之花與明前龍井第47節 掙他一個億(上)第290節 獻給李淵的禮物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743節 獻禮第248年秦王聘禮第二更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228節 身世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第17節 秦王唐橫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