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節 一篇文章

李靖不想打仗,因爲兵部還沒有準備好。

崔君肅想打仗,因爲他無論是作爲戶部尚書,還是作爲七世家之首的崔家之主,遼東巨大的利益,讓他不得不動一些心思。

崔君肅當天約了王及善、長孫無忌喝酒,不爲別的,就爲了遼東的利益。

又是一個清晨,李元興坐在天策上將府的花園裡,一邊品嚐着鄭和在天不亮從派人從東市幾家出名的店鋪買來的點心,一邊翻看着今天最新的報紙。

“殿下,四日後朝會之時,各邦國獻禮。”魏徵來到李元興身旁。

“魏長史,坐!”李元興指了指小圓桌旁的椅子:“嚐嚐長安的點心,果真是極好的!”

魏徵謝過,坐下,拿起一塊點心放在自己面前的小盤之中。

“這是東市的張記,聽聞是百年老店。”

李元興將手中的報紙翻開一頁放在魏徵的面前:“魏長史,你說報紙上的信息量會不會過大了,讓百姓們難以適應。”

“有人好吃甜,有人好吃酸,衆者百味!”

“這話不錯,這上面有篇文章,長史看看!”李元興指了指翻開的那張報紙後,又去翻看其他的報紙了。

魏徵放下點心,拿起報紙在讀着。

字不多,只有四百字的一篇文章,寫的是前隋爲何會敗給高句麗。

“詞句稚嫩、立意混亂、通篇無連貫感。”魏徵一開口,就把這文章貶的一文不值了。可到最後,魏徵話鋒一轉:“但,這篇廢話當中,有一句卻是金玉良言。前隋就是敗在了高句麗三天兩頭的求和之上!”

李元興拿着報紙在笑着,指着手上的報紙:“這則故事也極是有趣,竟然有如此笨賊!”

“殿下,下臣以爲這本就是殿下連環計中的一計!”

“老魏呀,你我都明白,高句麗是不要臉的小人,前隋三徵高句麗,高句麗一共前前和和一共有三十多次求和,其中在戰爭最關鍵的時候,還在前線請求和談。帶兵的將軍們不敢自己作主,所以就需要回去請示!”

李元興說到這裡,魏徵也接口說道:“前鋒與主營,在這樣的大戰之中,至要三五天時間。時間足夠重整兵馬了,這是詐降計,但卻是用了許多次,依然還有用的計策。”

“本王不會與高句麗和談,這一次最大的讓步就是,暫時停戰。”

“上國大邦,而且小邦求和,要是大國的氣度,否則會被天下恥笑。”魏徵又開口說道。

李元興點了點頭:“沒有錯,這一點我認可。但是……”

“殿下不用說但是,下臣知道這是一個束縛,但正是這種束縛纔會讓周邊小邦安心,不至於害怕。戰國時代,齊爲霸主,自然是有上邦的氣度。可戰國末期,秦卻一統六國。”魏徵說到這裡,沒有再說下去了。

李元興心說,魏徵你的心果真是黑的,本王太喜歡了。

報紙自從在長安出現之後,從最初的新鮮感到現在,已經成爲了長安百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畢竟現在的長安,還不是所有人都買得起報紙,或者願意爲這個報紙花上了一份錢。不過,卻是每個人都喜歡聽報紙。

各酒樓、茶樓都會選擇至少三種報紙各訂上五份十份的,客人們喜歡。

就是早餐的攤子,攤主也會買上一份報紙,然後那個寒門士子免費的吃上一份早餐,也順便讀一讀報紙上的趣聞,卻也增加了許多的生意。

今天的新聞重點,不是李元興與魏徵看到的,前隋爲何敗給了高句麗。

而是大唐之威嚴。

大唐子民,自有大唐庇護,任何人不得辱之!

百濟使節打了一個耀州的女醫工,無論是什麼理由,我大唐人自然不能讓你異邦人隨便的打了,京兆尹公正斷案,適刑而罰之,自然是大快人心。更多的卻是,讓長安的百姓心中增加了一種自豪感。

一輛正在往中書省辦公處緩行的馬車上,突然有一老者推開門簾大喊一聲:“掉頭,長安新聞報報館。”

“這……”駕車人想勸阻,因爲長孫右僕射與房相國正在等着馬車上的人。

馬車這位是誰。

可以說經歷了三個朝代,北周、大隋、大唐的一位老人,而且是身居高位,有着顯赫家世,有着極貴親族,性如烈火,剛正不阿,敢於真言勸諫的一位能臣。

年少在大隋皇宮之中受到了最優秀的教育,曾經主管着大隋的機密文書,與年少的楊廣亦是好友,可他卻看不習慣楊廣的驕奢無道,數次上表勸諫之後,楊廣大怒將其貶出長安,讓其當爲河池太守。

蕭瑀!

南朝梁明帝蕭巋之子,蕭皇后之弟。

那什麼大唐威武,什麼大唐子民的稱讚他只是淡然一笑,明君良臣之大唐,這一切似乎是理所應當的。可就是那被魏徵貶的只值一文的那稚嫩的文章,就是那一句簡單的話,象刀子一樣的割着他的心。

“掉頭,長安新聞報館!”蕭瑀已經什麼也不顧了,此時的他只想把壓抑了十幾年的心結用自己的筆寫出來。

大隋敗落,自己的姐姐受盡苦難,大隋與高句麗之戰絕對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

一刻鐘之後,長安皇宮圈門下省。

“報,蕭右僕射派人通報,今日請假!”

“請假!”房玄齡第一反應是不是出了意外,因爲蕭瑀從來都沒有遲到過,更不要說是請假了,在追問之下,被下面的人告之蕭瑀是在來的路上突然掉頭,去了長安新聞報館,而且很急。

“怕是因爲那篇稚嫩的小論!”長孫無忌還是非常瞭解自己這位同僚的。

房玄齡輕輕的嘆了一口氣,原本今天是要給吏治改革的論述定案,然後放在天英閣會議上去討論的,看來只好等下一次天英閣開會了。

“走,長安新聞報館!”房玄齡心說應該去看看。

長孫無忌也同意,認爲應該過去看看。

當房玄齡來到長安新聞報館的時候,這外面已經圍了至少有三百人,其中能在長安稱爲名士的就不低於五十個,各家報館名筆至少有一百人,可以說每個人都是那種滿腹經綸之人。

看到房玄齡與長孫無忌來,各人不約而同的讓出一條通道來。

當房玄齡走到門內的時候,卻是意外的看到秦王李元興站在門內的一側,魏徵則站在另一側。李元興微微的搖了搖頭,示意兩人不要說話。

房玄齡再往裡看,屋內的一幕讓他驚的說不出話來。

這還是那個儒雅的蕭右僕射嗎?這還是那個名士大儒嗎?

此時的蕭瑀披頭散髮,淚流滿面。一邊流淚一邊在提筆狂書,四個原長安新聞報的筆客在幫他磨墨,整理稿紙。

一邊的桌上,已經堆下了有幾十頁紙了。

李元興暗中向其中一個筆客打了一個手勢,那筆客悄悄的將整理好的稿紙拿過來了一疊交在了李元興手上,然後快速的退回去繼續幫着整理。

竟然用的是正楷字體,而且字跡還沒有亂。

再看內容,李元興嚇了一跳,開篇頭一句就是在說北周漢人胡姓之事,認爲這是北周辱漢之舉,接下來是用了不到五十個字講的是大隋的功績與發展,這僅僅用了一張半紙罷了,接下來直入重點。

論隋敗亡之高句麗之戰

不,不,不!李元興連說了三個不,然後將手稿直接塞給了房玄齡。然後閉上眼睛靠在門框上,深深的作了兩個深呼吸。

很快,三人都看過。

“殿下,這不正是殿下想要的文章嗎?言辭華美,而且論點明確,句句如刀,每一句都直入前隋與高句麗之戰的核心。殿下還有什麼不滿意嗎?”魏徵問道。

房玄齡這時輕聲說道:“魏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請房公指點!”

“殿下搖頭,不是因爲文章不好,而是因爲這文章太好了。好到這文章甚至不敢發出去。”

經房玄齡這麼一提醒,魏徵恍然大悟:“是呀,在各國來使之時,這樣的文章傳出去,就是聖上都不得作出一些維護各小邦顏面的舉動來!”

“就是本王都扛不住,被罰俸十年,禁足三月算是輕的!”

李元興說的不是玩笑話,房玄齡三人的視線都集中到了依然還在奮筆疾書的蕭瑀身上。

長孫無忌這時說道:“五郎不如換個角度,這文章對我大唐有用嗎?”

“有,有大用。”

“那就發,有時候某還想休息上一兩年,去名山遠足。”長孫無忌說的很輕鬆。

可同時告訴了李元興兩層意思,一個是爲大唐作爲臣子可以不惜一切的。而且我們這些人的心性不是那些初入官場的年輕人。

李元興點了點頭,然後衝着魏徵又點了點頭。

魏徵施了一禮快速的退了出去,在外面,長安報的總編也在門口等着,看到魏徵出來急記施了一禮。今天的事情已經有太多的震驚了,國相級的人物來長安新聞報當場寫稿,然後還驚動了秦王殿下,以及另外兩位國相級。

“秦王殿下的意思是,一字不改!”(未完待續。,!)

第796節 對外第一炮第9節 軍神上門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第54節 秦王府中那看不見的戰爭第791節 租地百年第150節 手中沙第815節 酷吏第849節 戍軍(下)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633節 春天了!第444節 長安八水八惠兩池第859節 深談第445節 高句麗求使第432節 這不是婚禮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167節 羊吃人的進化靈感第742節 長安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145節 水力絲機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565節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第27節 穿越的真像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271節 李元興作媒!第71節 天策上將第810節 弄點錢、弄點人!第608節 耀州的兔子第413節 空中樓閣第807節 小店搬家第260節 不作孤王第466節 大唐錢幣(上)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67節 大唐戰略計劃(一)第845節 三種武器第511節 大唐第一女醫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143節 尋寶去!第699節 嶺南致富論第11節 來自仙界的禮物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462節 把記者全部關起來第362節 國與家的倉庫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581節 農田北移第324節 唐之輝煌不僅僅盛世第649節 渤海寶藏第11節 來自仙界的禮物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457節 兩粒石子翻起了濤天巨浪(上)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818節 櫃爺貪財?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414節 紅粉劫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758節 李墨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680節 倭島的佔領計劃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572節 現代的新年夜第764節 邊戍(下)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738節 留下一個傳說(三)第147節 秦王小農第一莊第159節 室韋與靺鞨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808節 地標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167節 羊吃人的進化靈感第368節 血淋淋的泡妞禮物第608節 耀州的兔子第367節 驅逐第698節 嶺南行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464節 聰明人的錯誤第347節 李治!!第633節 春天了!第111節 小小突厥也敢狂妄第319節 刺客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672節 升級的軍民情第905節 玄奘與秦王第768節 百姓與戰爭第506節 傳票第412節 盛世之威第580節 羊毛之路第448節 華夏論!第563節 大唐的異族軍團第228節 身世第344節 炫富門!第590節 聰明人的計謀第757節 紅紅的喜字第425節 嘗試着讓心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