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節 上邦大國的面子

蕭瑀是誰?

大唐的官員們誰人不知蕭瑀的身家背景,更爲榮耀的是,秦王錢二十四款不同的一錢銀幣當中,就是蕭瑀的頭像,這是何等的榮耀呀。

外邦的使節們不知道這些,他們只是知道,這是一位國相,大唐三省六部,六部官員在他們眼中就是極大的高官了,而三省纔是大唐權力的核心。這樣一位核心的人物,因爲在報紙上寫了一份不當的言論,以一個從二品下的高位,貶到了從九品下小官。

絕對是一貶到底。

站在朝堂之上的蕭瑀緊緊的咬着嘴脣,大步走到大殿中,施禮,謝恩,然後高高的擡起頭:“聖上,臣之言句句發自肺腑,臣之心蒼天可鑑!”

“蕭瑀,限你三日之是赴任,去吧!”李二揮了揮手,有任何的話他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對蕭瑀說了。

蕭瑀氣的直哆嗦,什麼也沒有再說,將自己的官印交出之後,大步出殿。

能看懂這一幕的,都沒有去看蕭瑀,不懂這其中關鍵的都注視着蕭瑀離開了正殿。

“各邦使節獻禮!”禮部官員在正殿門前高喊一聲,外面自然有禮部的官員負責引路,誰先進,誰後進也是有順序的,不可能讓這麼多人一窩蜂的涌進來。

第一個進來的是契丹王,而不是契丹使節。

或者說,因爲來使的人級別高,所以被排在了第一位。當然也有人認爲。是契丹一族過去一年時間爲大唐作的事情多,所以排在了第一位。

“祝賀大唐萬年,大唐皇帝……”契丹王足足唸了上千字的廢話,然後纔到了正題,他沒有讓手下人去念,而是自己親自念道:“我契丹獻上良馬一萬匹、人蔘五百擔、上等貂皮一千張、熊皮十張、純白色虎皮一張。”

好貴重的禮物呀。契丹人會不會是把家底都翻空了吧。

可惜,這僅僅是李元興一個人的想法,人蔘用擔來計算,五百擔人蔘,就是五萬斤。放在後世的現代。這種純野山參五萬斤,絕對不比黃金便宜。

但是在大唐,世家們還不放在眼中,自從他們佔據了遼東之後。隨便一座山就有上萬斤的野山參。而且在計算的時候。百年的人蔘十株就算一擔,這是爲了覈價方便。所以五百擔人蔘,如果全是頂級貨。比如千年人蔘的話。

那麼,也就是幾筐。

李二開口道謝,然後對李元興說道:“五郎以爲如何回禮?”

“二等精鋼一萬斤,賜馬鐵十萬斤,白麻一萬,錦一千。皇兄以爲如何?”李元興與李二事先有過商量,也有過大概的數字。只是認爲對方這五百擔人蔘,實在是超出想像了,所以把馬鐵增加了一倍。

馬鐵,就是馬蹄鐵。

事實上這個已經不算是秘密了,戰場之上大唐有馬匹跑丟,後來與契丹人合作等,也已經傳了出去。

可這一傳,卻是壞事變好事。

周圍各邦對鐵的需求量更大了。

特別是北方各民族,他們有多少匹馬呀,需要多少斤鐵呀。

李二在這個時候,爲了顯示大唐皇帝的威嚴,自然會有所增加:“朕以爲,再加彩虹錦十匹,雲錦一匹。大唐皇家學院,給予契丹一族,三百名學子入學資格,其中一成費用全免。”

“謝大唐皇帝陛下!”契丹王滿心歡喜的謝恩。

這個數據很快就傳了出去。

先不按長安市價的銀錢計算,只按物品的珍貴程度,換算到各邦國原產地去。大唐給契丹人的是,是契丹獻禮的十倍,至少是十倍了。一匹馬才值多少錢,放在契丹那裡不過幾貫錢,放在長安,十貫是普通市價,二十貫是好馬,寶馬自然是另算的。

那一萬斤精鋼,就遠超這一萬匹馬的價值了。

因爲秦王的二等精鋼,一斤就是用鐵鋼混合鑄法,少則兩把鋼刀,多則五把鋼刀。而且這還是上等刀,放在長安也要二貫一把,放在契丹那裡,何止十貫的好刀。

契丹王滿情心喜的退了出去,他心裡明白,這是半年來爲大唐出戰,打的好,這纔有這些回禮。

接下來第二位是回紇的使節。

回紇使節選在第二位,一來是因爲他們眼下是北方草原最大的勢力,二來因爲他們也是在北方草原與大唐關係最爲親密的一支。

“祝賀大唐萬年、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回紇使節的讚詞並不算長,禮單卻是更爲的普通,無非在就是多少隻羊,多少匹馬之類的。草原上也沒有什麼特別珍貴的禮物,寶石之類,也多是從西域交易過來的。

李二又一次示意讓李元興來說禮物。

李元興向前一步:“給你們的回紇的禮物,就一樣吧。明年起你的羊奶、羊毛收購量加一倍,收購價加一成半!”

“謝,謝秦王殿下。不,謝尊貴的大唐皇帝陛下。”

回紇使節興奮的已經有些語無綸次了。

李二身爲皇帝,自然還是要加禮的:“朕再賜你們回紇,馬鐵一萬斤,雪鹽千斤,並特許每年可交易雪鹽萬斤。大唐皇家學院入學三百人。免費一成!”

“謝大唐皇帝陛下,謝大唐秦王殿下!”

聽起來,回紇的似乎在價值上少了契丹人,但回紇的卻是一個長期的買賣,今年增加了明年還會增加,這是遠利,契丹人只是一次性得到的多了一些罷了。

更何況,契丹人出了是戰馬,回紇人只有一千匹馬,多是些不值錢的羊。

第三個,則論到西突厥,無論怎麼說,西突厥也是大唐周邊眼下最大的勢力了。

至少吐番與吐谷渾沒有派人來之前,西突厥就是最大的。

接下來第四個就是高句麗了。

眼看着西突厥使節帶着一臉的興奮進入在大殿之中。

這也讓高句麗使節團這會的心情卻是在忐忑不安之中。

大唐已經有重量級的臣子喊出誓不與高句麗結盟這麼一說,雖然大唐皇帝貶了這個臣子,可不代表其他的臣子沒有同樣的心思。

眼下,看頭兩家的禮物,自家的禮物雖然不算輕,但想要回遼城與建安,卻是遠遠不夠的。原本高句麗王室認爲,他們這樣的禮物,至少也是其他各邦的十倍,甚至於更多,可眼下看來,只是勉強高於回紇人,還低於契丹人。

“尊貴的……”西突厥這一次來,有着和親的心思,禮物是相當的重呀。

在念過足有三千字的讚美之詞後,西突厥人開始亮禮單。

“兩萬匹良馬,兩萬斤黃金,奴隸十萬人,寶石十箱。”

很簡單,卻有着巨大的衝擊力。那西突厥使節直接叫人把寶石擡了上來,上各色的寶石,最小的一塊也有拇指大小,這一箱放在後世的現代,李元興都不敢算了,這個價值大到嚇死人。

好在西突厥人還沒有發現和田玉,否則……

李元興心中震驚呀,原本歷史上,西突厥爲了和親,是良民一萬,黃金一萬。現在的數量加了一倍,而且還有奴隸十萬人,寶石十箱。

這些東西,都是作不得假的,奴隸十萬李元興已經知道,雖然沒有完全的運來長安,但最多再有十半個月,這些馬,還有奴隸就會進入長安城。已經進了大唐國界的東西,是絕對不能再出去的。

李二也是嚇了一跳,這個禮要如何回呀。

如果對方是來和親的,這個要如何拒絕。

李元興深吸一口氣,好在他得到李孝恭事先的信件,知道西突厥運了大量的馬匹還有奴隸過來,否則這麼重的東西,光是回禮就讓大唐吃虧到姥姥家了。

“西突厥的誠意本王看到了,來人,將本王準備的七號、十三號、二十一號、三件禮物擡上來。”李元興在皇宮之中堆了不少的東西,就是爲了應付這樣的情況的。有些邦國可以給些非常實惠的,比如契丹、回紇。

但西突厥,李元興不會,至少不能全部給這些實惠的東西。

三個號的禮物,一共是三隻箱子。其中一隻箱子有十米長,是一百個禁軍擡入大殿的。

“這些,只是其中一部分,正如貴使將這些漂亮的寶石一樣。”

“謝尊貴的秦王殿下!”西突厥人明白,在這裡提出和親是絕對不可能的,只能是增加兩國之間的善意。大多數西突厥貴族都認爲,和親的目的只是爲了增加兩國的情誼,只有眼下的西突厥大可汗純粹是爲了女人。

第一箱打開,一箱九層,每層一個木盒。

有小太監當着所有人的面,將木盒全部打開。

“啊……”整個大殿上無論是大唐的臣子,還是西突厥的使節都不由的驚呼了一聲。

盒子之中什麼?

九盤,每盆八十顆珍珠,清一色一釐米直徑的,這對於大唐的人而言,這樣大小的已經是珍寶了。更何況,每盤八十一顆大小完全一致。更爲驚人的是,九盤九種顏色,這一箱放在長安城當中,以珍珠的重量計,值二十倍黃金的價值,而且是有價無市。

試問,誰會拿這樣的東西出來交易。

“尊貴的大唐皇帝陛下,尊貴的大唐秦王殿下,請允許小臣在殿外展示大唐的回禮。”

“准許!”李二暗贊,這使節很有眼色呀,這種時候自然要向雙方都有面子的。(未完待續。。)

第577節 出門前殺殺人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156節 秦王花錢必重利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344節 炫富門!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860節 定策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121節 仙術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591節 回長安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702節 翡翠出世第225節 秦王莊十二金釵第557節 大唐的明星(三)第285節 大史記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610節 無法阻止的殺戮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229節 一步登天第582節 誤差十公里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528節 秦王的筆之刃(三)第603節 金子、銀子!第524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三)第443節 黑科技時代第183節 安心娶老婆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632節 倭人小策返第861節 祿東贊第432節 這不是婚禮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191節 文明(二)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226節 殘軍第849節 戍軍(下)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509節 債第607節 賠錢的買賣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228節 身世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623節 出雲城第18節 閒人打架的重武器第104節 火計(二)第342節 又被罰俸第543節 古方神藥第848節 戍軍(上)第304節 奴隸主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652節 海珍第551節 樂園民開園之日第572節 現代的新年夜第64節 古城第一紈絝第160節 世家無善人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183節 安心娶老婆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42節 正常男人是無法忍耐的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874節 真實的幻影第117節 頡利的決心第604節 拉桿子佔山頭第646節 回鄉的奴隸第670節 定江山第607節 賠錢的買賣第14節 大唐新秦王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634節 瘋狂的淵蓋蘇文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184節 秦王的邀請第712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二)第437節 千餃宴上的發財大計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297節 盛世大唐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376節 十歲的四等匠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674節 耽羅國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524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三)第731節 最後的華麗第465節 抗令第702節 翡翠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