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兵分兩路

六天之後,船隊有驚無險到達瓊州。

船隊停靠在東海岸的一個小村落,附近是一條河流的入海口,雖是旱季,但河水流量依然不小。

這是計劃中在千里長沙的第一個停靠點,過了瓊州就算出了大宋的國境,再想停靠就沒那麼簡單。

從泉州帶出來的淡水消耗殆盡,船隊要在這裡清倉補充。

一艘艘海船進入河流入海口,河水清澈見底,跟海水大有不同。

達到取水位置後,船員們站成兩隊,從河岸一直排到甲板再到船艙,一桶桶淡水從河裡傳上甲板,再傳回底艙,空桶則由對面一步之外的另一隊人傳回河裡,一桶水三十斤左右,不管是宣威軍還是後備軍,一隻手提着很輕鬆,但兩隊人的位置還是一刻鐘一輪換,河岸甲板忙成一片,補水效率頗高,兩個時辰就能把一艘船底艙補滿淡水。

入海口三艘海船同時補水,晝夜不停。各船按編號補水,秩序井然,有條不紊。

補水完畢的船隻可以上岸休整三天,但同時規定不得遠離海岸。

回易船隊主要負責人和重要崗位的人手則聚集神舟主船,對之前一個月的行程進行總結,緊接着又對離開瓊州之後的航線和行程進行激烈的爭論,主要集中在南下之時,中途停留幾次的問題上。

戴驄道:“朝廷以戴某爲使,出使南洋各國,安南與大宋國土接壤,安南國王多次派遣使者來臨安朝貢,前幾年不遠萬里送來的幾頭大象還在鳳凰山御園裡養着。大宋乃天朝上國,別國多次來朝賀,來而不往非禮也,如何有過其門而不入的道理,若是如此,跟蠻夷何異?這安南國本使一定要去,還是本次出使第一站,要代朝廷給予安南國王嘉獎!”

黃琦道:“戴大人,就因爲朝廷爲出使之事爭論不休,出海時間白白拖延了一個多月,如今正月都快過完了船隊還瓊州。你出艙看看,現在還有風嗎?從瓊州到三佛齊還有幾千上萬裡,等北風徹底消失,船隊就只能中途折返,退回瓊州,想下南洋就得再拖一年,百十艘船每一天都在花錢,回易船隊如何拖得起?我們是回易船隊,當然以回易爲重,應該趕在北風結束前趕到三佛齊。依我看,安南諸國還是等船隊回來時再去不遲!”

戴驄道:“黃大人,本使知道你得了官家的手詔,回易之事你想一人做主,此事暫且不與你爭論。但出使之事,朝廷把全部權限交給本使,如何出使,出使哪些國家,都有本使一人做主,不要忘了,本使纔是正使,船隊航線、行程本使也能做主。黃大人口口聲聲說回易,你可知道南洋有多少國家,人口幾何,他們能買下多少東西,一船還是兩船三船?我們可是有一百多艘船貨物,他們買的下嗎?有東西可交換嗎?黃大人應該不知道,但本使知道。

南下的大小商船幾乎都在占城停靠,在此與北上的商船直接進行交易,但大多數時候,要把貨物交割給占城本地商賈,從他們手中換取南洋或天竺的稀有物資,占城商賈從中做轉手交易,兩頭牟利,南下的商船不賺錢,北上的商船也不賺錢,大錢都讓他們賺走。如果我們的船隊不在占城交易,大宋朝廷又不出面,不去出使打通關係,船隊在占城就很難補給。

相同的道理,據本使所知,西去天竺和大食的海上通道被三佛齊國牢牢佔據,過往商船按貨物價值課以重稅,不交稅的商船別想通關。回易船隊龐大,物資甚巨,要交多少稅很難估計。但大宋的絲綢、茶葉、瓷器名聲在外,運到天竺,價值翻十倍不止,若對方按我們的貨物在天竺的價格收稅,那將是一個難以想象的數字。到那時,還得朝廷出面,打通關係。

所以,出使之事先於回易,不出使南洋諸國,即使北風常年不息,船隊也根本無法順利通行,不能補給,不能通關,回易就是空談。本使認爲,南洋諸國必須先出使,而後才能談回易,不知黃大人以爲如何?”

南洋諸國他並不熟悉,回易督造也一直是楊叢義、湯鷽等人一手操辦,聽戴驄如此一說,黃琦無力反駁,若在占城無法順利補給,到了三佛齊國又無法順利通關,回易船隊不能西去,錢就賺不回來,回到臨安是無法覆命的。

轉眼見楊叢義似乎有話說,便問道:“楊參軍可有主意?”

楊叢義見他二人爭論了很久,一個要出使,一個要回易,誰也不讓誰,如此下去,再爭一天兩天也不會有結果,但他們高官說話,在座的其他人不可能隨便插口,他心裡也很着急。如今黃大人問到他,他當即就要開口,卻見戴驄不鹹不淡的看了他一眼,便猶豫起來。

黃琦道:“楊參軍,這整支回易船隊都是你跟湯參軍親自督造完成的,在這種時候,有話就直說,不要藏着掖着,也不要有顧慮。”

楊叢義想想也是,船隊是他們一手督造,花費了不少心血,如果不能順利出海,賺回錢來,他們幸苦督造一年所爲何來?更關鍵是,當初黃大人找他們督造回易,就是看了他們那篇關於遠洋回易豐盈府庫的辯議,要是回易不賺錢,他們就是胡說八道。反過來,要是回易真賺了大錢,他們就有名聲,也有業績,仕途更進一步絕對沒有問題。

如此一想,再無顧慮,便朗聲道:“方纔兩位大人都說的很有道理,下官深以爲是,回易固然重要,但出使同樣重要。回易和出使相輔相成,同時也可以並行。”

“什麼意思?說清楚一些。”黃大人對楊叢義這種和稀泥的態度有些不滿意。

楊叢義連忙回道:“大人,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先分頭行頭,一部分出使安南等國,另外一部分趁着北風未息,直下千里長沙,迅速穿過萬里石塘,先在三佛齊國休整,等出使團隊從安南、占城、真臘等國到達三佛齊國之後,打通關隘,一同西去天竺大食,能出使更多國家,回易也能正常進行。不知兩位大人覺得如何?”

戴驄聽完之後隨即道:“楊叢義,你這個兵分兩路的想法倒是可以,不過如何分兵,哪些人出使,哪些人南下也得說清楚纔是。”

楊叢義道:“戴大人說的是,下官以爲,戴大人身負皇命出使南洋各國,這出使團隊自然以戴大人爲首,爲維護大宋威嚴,保護大宋使節安全,可以調撥兩艘戰船,一千宣威軍隨行,其他船隻則迅速南下。不知大人以爲如何?”

戴驄道:“一千人?少了點吧,從臨安帶來的三百殿前司禁軍得帶上,大宋首次出使南洋諸國,該有的威嚴不能有損分毫。”

楊叢義道:“這是自然,從臨安帶來的禁軍都是大宋禁軍中的精銳,本來就是要隨行保護大宋使節。有一千三百人,應該完全可以保證使節安全與威嚴。”

戴驄點頭,又道:“若分兵兩路,本使出使安南等國,宣威軍有誰隨行?”

楊叢義看看趙安,只見他看着前邊的字畫,眼中空洞無物,並沒有應承下來的意思。在座的除了他,就只有江愷、沈縉是宣威軍的人,當然他自己也是,畢竟兼的有宣威軍監軍之職。很顯然,如果趙安不去,已經沒有其他什麼選擇。

於是當即回道:“下官隨大人出使如何?”

黃大人一聽此話卻道:“楊參軍,回易船隊就你對南洋頗爲熟悉,若你不隨船隊南下,怕是不妥吧,我看保護戴大人之事還是交給其他人。”

戴驄卻道:“本使倒是覺得十分妥當,就這麼定了,楊參軍帶一千宣威軍,隨本使出使安南等國,擇日出發。黃大人便帶回易船隊南下吧,不過黃大人可不要走的太快,要是你到了占城,而本使還沒到的話,恐怕船隊補給也是困難重重,到時候還是勞煩黃大人安心等待。”

黃大人一聽這話,心裡便來氣,沒了你戴驄,回易就做不成?當即就問衆人:“若兵分兩路,南下航線如何調整?行程如何安排?”

衆人沒考慮過兵分兩路,調整航線的問題,忽然之間,難以回答上來,便繼續沉默不語。

只有楊叢義回道:“大人,既然要兵分兩路,船隊的航線自然要做較大調整。眼下南下的有利時間不足一個月,而路程卻還十分遙遠,要想在北風結束前趕到三佛齊國,路上就不能有半點耽擱,下官以爲,最好辦法就是船隊不停靠占城、不停靠真臘,不在任何國家停留,直接南下,一口氣到達三佛齊國。”

衆人聽這話卻是一驚,沿途幾千上萬裡,不做任何補充停留?不是說笑吧?

南洋之事,黃大人不清楚,開口便問:“諸位覺得如何?”

衆人還是一片沉默,無人敢迴應,因爲他們也不知道,楊叢義的方法是不是安全可行。

第397章 夫人教劍第317章 棄守大南關第759章 奪取平州第194章 清塵還俗第259章 首筆交易第314章 又取兩關第761章 設伏蓋州城第266章 以儆效尤第331章 邕州來人第65章 奶頭山第632章 必勝信念第527章 總管府第72章 逃犯的消息第668章 密道已通第729章 投軍之路第172章 人之將死第138章 武學公試第481章 應對之策第279章 中秋之約第451章 清塵接差第166章 初見陸游第471章 評判議事第372章 關鍵證詞第779章 將帥來歷第753章 三難第640章 擒拿叛逆第47章 升官第512章 稅賦之憂第788章 親征燕京第540章 船上遇故人第240章 火光四現第665章 進軍濟南府第479章 杞人憂天第98章 都在計劃中第752章 北伐大計第116章 秦檜出場第483章 關係拉近第234章 通關南下第198章 皓月爲證第267章 最後一批第663章 北方對峙第700章 帝師自決第160章 見過監軍第791章 攻陷燕京第2章 寂靜官道第288章 分歧第310章 先行一步第438章 再拉一人第645章 時機第68章 切磋試技第763章 精武兵符第72章 逃犯的消息第14章 冤屈得雪第353章 龍泉軍營第292章 再設伏擊第386章 打包出讓第520章 軍權下放第543章 輾轉益都第733章 艱難選擇第196章 準備離京第624章 升職受命第403章 搬家入住第758章 石彈攻城第730章 整編入軍第251章 都別閒着第659章 攻取城池第511章 徇私之憂第261章 聞香品茗第352章 直入主題第464章 不得還魂第543章 輾轉益都第327章 殺敵萬人第550章 交代緣由第174章 造船招募第92章 紅沙谷第701章 兩帝共存第655章 取臨沂第715章 對耗國力第17章 無罪身輕第741章 宰相薦官第630章 緊急敵情第327章 殺敵萬人第235章 劃地留守第328章 別無他途第82章 推想第410章 重任難題第606章 全速攻擊第425章 選將統帥第654章 勸降臨沂第595章 幾無江防第784章 防線堅固第44章 伏擊第196章 準備離京第165章 無謂自尊第141章 泉州詢事第48章 議政第45章 合圍第191章 議定諸事第693章 來敵覆滅第151章 標語宣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