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用人之長

“參見王爺!”

衆臣躬身下拜,這洛陽王雖然沒有擔任職務,但其乃是英宗的弟弟,真正的皇族親王,比他們這裡,所有人的品級爵位都高。

“種老將軍,小王有禮了!”洛陽王快步走到種詁勉強,拱手行禮,顯然很敬重這位老將軍。

“末將如何當的王爺行此大禮!”種詁連忙說着。

“種家世代忠良,保我大宋江山社稷,本王心生敬佩!而老將軍不顧年邁操勞,再次出山,這封忠義,可比某些竊位之徒強了千百倍!”

洛陽王的語氣,若有所指,高侃氣得面色發白,但是卻不敢開口。

因爲在洛陽王有先皇所賜的金鐗,這就相當於是尚方寶劍,甚至比尚方寶劍都管用!

太皇太后與皇帝出現,衆朝臣各自歸位。

洛陽王依舊被賜座,而那品級並不算太高的種老將軍,也被太皇太后賜座,這份殊榮,就是左右丞相和樞密使高侃,都不曾有過的。

“王爺,不知擇後之事進行的如何了?”太皇太后問了一句。

雖然太皇太后的風寒已經痊癒,但是經歷卻大不如前,這一兩個月,也已經很少在臨朝聽政。

“回皇嫂,歷時三月之久,於各州府甄選的三千六百一十五名適齡女子之中,今擇出品貌俱佳備選三十人,請陛下與皇嫂定奪!”

“王爺辛苦!”太皇太后說了一句,然後目光落在皇帝趙煦身上。

“先帝駕崩,留下我孤兒寡母,至今業已足足七年,全賴諸位愛卿忠君體國,邊關將士用命,才保我大宋江山穩固,如今陛下也已成年,而哀家精力日益不濟,所以哀家決定,即日起,還政於陛下,還望諸位愛卿繼續輔佐陛下,保大宋天下太平!”

此言一出,一衆朝臣的臉色都變了,雖然皇帝親征是早晚的事情,但是太后所說的,實在有些突兀!

“太后不可,陛下尚幼,還需太后扶持,還望太后收回成命!”高侃大驚,雖然知道自己的妹妹跟高氏已經不是一條心,但也沒有想到,太皇太后會在今天宣佈。

而他顯然沒有做好準備,太皇太后臨朝稱制一天,高氏就能名正言順的執掌朝政,可太皇太后一旦歸政於皇帝,只怕朝臣的心,立刻就變了,畢竟明正才能言順!

“請太后三思!”

立刻就有十幾個朝臣跪下請命,這些人,與高氏的利益息息相關,一旦高氏衰落,他們也會跟着江河日下。

高氏沒有說話,而她的遲疑,讓不少朝臣的心又動了起來。

又有七八人請命,其中就包括右相吳世勳。

右相開口表明意見,更多的人跪拜下去,轉眼就已經過半。

六部尚書,除了禮部尚書崇敏和戶部尚書之外,都站在高侃一邊。

這一次,洛陽王沒有說話,因爲他從來都不參與朝政,此時開口有些不合時宜。

太皇太后高正儀看着跪下去那些朝臣,心中微微嘆口氣,高氏的勢力,似乎比她想象中還大,而這一切,正是因爲她促成的。

當初皇帝年幼,自己只能依靠孃家勢力,畢竟在神宗離世的時候,革新派的力量,還是很大的,如果不是高氏站在她一邊,他想要將革新派全部祛除朝堂,罷官、貶謫,根本不可能。

但是現在,卻不得不吞下這苦果。

不過高正儀也非尋常女子,並沒有因此多愁善感或者神慌意亂,反而在慶幸,還來得及。

他的目光落在殿下站着的蘇陽身上,此時,她心裡在想,若非是這蘇陽,只怕這些人的逼宮,她根本沒有拒絕的底氣!

“哀家心意已決,不必再議!”太皇太后的面容堅決。

“太后,此時歸政於陛下,尚未到時機!”高侃卻繼續說着。

太皇太后的臉色有些難看,她雖然不遠高氏繼續專政,但也不希望和自己的家族撕破臉皮,而且這還是自己的親哥哥!

“陛下業已成年,且沉穩睿智,不知高大人認爲,什麼時候纔是正確的時機?”一直沒有開口的左相宋承運開口問了一句。

高侃的臉色愈發難看,這老狐狸,這時候跳出來,平日裡只當其是一個老實的呢。

“昨日收到邊關戰報,敵國大軍壓境,陛下未經戰事,如何能決斷!”高侃的話,讓所有人的臉色都變了。

坐在前面的種詁看向高侃,“遼夏邊境安穩,何來敵國大軍壓境,高大人說的莫非是大理國不成!”

大理國是宋國的屬國,從未有過戰亂,種詁如此說,自然不無嘲諷高侃之意,甚至在質疑他謊報軍情,以此來實現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種老將軍怕是臥病日久,不記得我宋國還有另外一個敵國吐蕃!數日之前,吐蕃雅隆覺阿王糾集部衆,集結二十萬大軍於邊境,妄圖奪回河、洮、岷諸州!臣正要請示太后,如何應對!”

高侃的話,讓種詁的臉色微微一變,哪怕知道這很可能是高侃的陰謀,但這種消息,就算是要驗證,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判斷真僞。

因爲宋國的主要威脅來自遼國,其次爲西夏,吐蕃雖然有戰亂,但因爲吐蕃分裂,實力大不如前,二十年前,王安石率軍奪回河、洮、岷等五洲之地,吐蕃軍力損失不小,很難在發動戰爭。

可事無絕對,吐蕃還有其他部族,如果真聯合起來,邊境危咦。

太皇太后的臉色,瞬間無比難看。

如果吐蕃大軍壓境,必然需要調動軍馬,而一旦宋國軍馬異動,遼夏必然察覺,因爲宋國之內,必然有遼夏兩國的細作,宋國同樣有人在其他國家收集情報。

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個不慎,國之將傾,這種時候,真要讓趙煦這個剛剛成年的皇帝來決斷,別說她不放心,只怕趙煦自己,都沒有這個信心吧!

太皇太后看向趙煦,雖然趙煦依舊在強裝鎮定,可她依舊看出趙煦有些慌亂的眼神。

雖然趙煦當了七年皇帝,但是卻沒有經歷過戰亂,對此並不熟知。

蘇陽眉頭皺了起來,高侃這一招,還真是狠啊。

若只是找藉口,那就是欺君,弱真的是吐蕃大軍集結,此時他說出來,就更是罪該萬死。

蘇陽可不信這麼巧合,軍情正好就昨天傳回來。

趙煦的目光,似乎也看向蘇陽,但是此刻,蘇陽不可能開口告訴他怎麼做。

蘇陽知道,如果在這麼下去,只怕趙煦想要親政,將遙遙無期。

而經過今天這麼一鬧,高氏絕對會加速自己掌權的步伐,以高氏如今的掌控力,會發生什麼,實在難說。

蘇陽的目光看了一眼趙煦,然後挪到了坐在前面的老將軍種詁身上。

他只希望,趙煦能看得懂。

趙煦本就聰穎,所以蘇陽的目光看過來,他似乎想起來蘇陽說的那句話:用人之長...

第一百七十九章 沈括的禮物第一百五十章 廣河之戰第六十五章 科場舞弊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再臨大理第四十六章 再遇茗煙第八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三十一章 瘟疫來襲四第六十九章 倉部郎中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哥第一百四十三章 黃龍軍營第三十七章 治國之論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寧河之戰三第四十四章 赴京途中二第十九章 林氏茗煙第一百二十章 爲帝擇後一第一章 入贅徐家第三十九章 廬陵郡公第一百二十八章 小王都尉第一百二十二章 爲帝擇後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刺殺到來第六十三章 牡丹花會八第一百三十五章 種家老將第二百零五章 太皇太后的囑託第三十三章 義女鳳兒第一百四十一章 造訪劉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私鹽案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的任命第八章 食難下嚥第三十一章 瘟疫來襲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爲帝擇後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鐵劍滴血第一百七十七章 對策第九十六章 飲酒論策第六十八章 狀元及第第一章 入贅徐家第一百零五章 監軍童貫第七十三章 官倉碩鼠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后問計第六十六章 科場舞弊三第一百九十章 私鹽案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鹽案一第二十六章 琅琊山莊第二十三章 朝堂之事第八十八章 欽州現狀第一百五十三章 寧河之戰四第二十六章 琅琊山莊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馬之殤第七章 侍女香草第八十七章 欽州生變第十六章 月到中秋第八十章 麻姑制餅第一百四十九章 千里奔襲第八十六章 慧君有孕第七章 侍女香草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赴欽州第五十三章 科舉考試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高家宴會一第二章 初次見面第一百五十三章 寧河之戰四第一百一十章 奔喪江寧第一百一十八章 葵候有請第五十七章 牡丹花會二第七十五章 官倉碩鼠四第八十八章 欽州現狀第一百零八章 安國公主第九十一章 東坡獻禮第八十七章 欽州生變第一百零七章 聖賢有錯第二百零二章 變法的序幕第四十六章 再遇茗煙第五十四章 科舉考試二第一百九十章 私鹽案三第六十章 牡丹花會五第六十六章 科場舞弊三第十三章 獨門秘方第一百九十九章 私鹽案八第一百二十章 爲帝擇後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私鹽案二第一百零五章 監軍童貫第五十章 恩科備考第一百六十八章 科學院雛形第二十二章 秉燭夜談第六十章 牡丹花會五第五十二章 相逢意氣第六十八章 狀元及第第一百零六章 升職賜婚第五十章 恩科備考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馬之殤第四十八章 遊覽開封第九十五章 教化邊民第一百九十三章 蘇楓的窘境第七十五章 官倉碩鼠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寧河之戰二第十八章 天之將變第一百三十三章 爭相鬥豔第一百七十章 對話保定帝第六十九章 倉部郎中第一百七十九章 沈括的禮物第一百五十三章 寧河之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