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種家老將

蘇陽最初來開封府的時候,還好奇,那裡面有沒有三把閘刀,但後來知道,真的有,只是沒有進去看過。

蘇陽怎麼都不會想到,自己將會以開封府尹的身份,看到三把閘刀。

趙煦開口,蘇陽自然不會拒絕,而這個職務,的確是很適合自己。

開封府不僅執掌京城司法,更有點像最高法院,一些地方難以決斷的案子,也會送到這裡來查辦。

“臣候旨!”

蘇陽知道,這件事,肯定會在選後之後才能確定的。

“老師,那陳錚鳴,與你之間...”趙煦似乎知道一些,但並不確定,因爲這種事,一般也沒人敢在他身邊嚼舌根子。

蘇陽聞言,開口道,“雪梅山莊之中,有數位進士對陛下不敬,臣敢問,陛下準備如何處置他們?”

趙煦的臉上,呈現出一絲怒意,顯然還沒有釋懷。

“日後再說吧!”顯然,這些人,到了趙煦的黑名單中。

蘇陽又問了一句,“陛下覺得那陳錚鳴的詩,與陛下相比如何?”

趙煦聞言,立刻就有些不自在,一臉不爽的看着蘇陽,“比朕,好那麼一點吧!”

蘇陽聞言笑了,“陛下能如此說,臣很欣慰,這幾日,臣都溫國公司馬光所著資治通鑑,讀到一段話...”

“哼,他的書有什麼讀的!”趙煦對於司馬光,顯然頗有怨念,因爲趙煦對於自己父親神宗,極爲敬佩,哪怕那時候年幼,卻依舊知道父皇做的是了不得的大事。但司馬光,卻將先皇和王安石的變革全盤推翻!

“陛下,溫國公司馬光的政見,臣不便置評,但這本資治通鑑,臣可以斷言,乃是千古以來,無人能相提並論的,若陛下能讀懂資治通鑑上的道理,必能成爲一代明君!”

趙煦聞言,有些詫異,蘇陽對司馬光的書,居然如此推崇!

而那資治通鑑,就擺在趙煦的書桌上,是太皇太后指定要他讀的,但是趙煦從沒沒有正兒八經翻過。

“爲何老師以前從未給朕說過這些?”趙煦將那資治通鑑拿起放在面前,卻沒有翻開。

“凡事總要循序漸進,以前陛下學的是基礎,臣有能力教陛下,但以後,陛下要治理天下,臣同樣沒有經驗,所以臣教不了,而治理天下的道理,都在這資治通鑑中!”

趙煦看了這資治通鑑許久,沒有說話,然後呼出一口氣,道,“朕會看的!剛剛你說的是那一段?”

“漢記三,漢高帝五年...”

蘇陽說了一句,趙煦翻開資治通鑑,尋找蘇陽所說的段落。

但是因爲對着資治通鑑並不熟悉,所以翻得很慢。

蘇陽也不着急,在下面等着。

趙煦翻了幾頁,卻停了下來,似乎開始仔細看書中的內容。

十幾分鍾後,趙煦才翻到了蘇陽所說的那一段。

帝置酒洛陽南宮,上曰:"徹侯、諸將毋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高起、王陵對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與之,與天下同其利;項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爲我擒也。"

羣臣說服。

“老師是想要告訴朕,不要妄自菲薄嗎?”

“此其一,陛下爲天子,廣有天下,胸懷之中,理應容納天地,知人善用!而人無完人,用人之長,避人之短!”

趙煦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陛下讀這資治通鑑,若有不懂之處,可詢問翰林院李漢宣李大人,李大人博古通今,必然能爲陛下解惑!”

李漢宣,是之前教趙煦的那個老學究,乃是英宗時的狀元,學識非凡,但就是有些食古不化。

“他嗎?老師你教朕不就好了?”趙煦對李漢宣似乎有些不感冒。

“陛下,若論治民,臣比李翰林強一些,但教導陛下讀書,臣不及李翰林,陛下要治理天下,所讀的書也絕非一本資治通鑑,所以翰林院的那些大人,比臣更合適!”

趙煦聞言,微微點頭,“朕懂了,人各有所長!”

“陛下英明!”

“呵呵,老師可是很少奉承朕的!”

蘇陽聞言,卻面色一正到,“陛下,日後若是有人天天奉承陛下,那此人,必是奸佞!”

趙煦聞言,楞了一下,不然又笑了。

七日之後,金鑾寶殿之上的氛圍似乎有些不對。

“種老將軍,您這是...”兵部尚書張維臣,曾經在種詁手下爲官,所以看到種詁居然在上朝,有些詫異。

種詁六十有九,雖然身體挺得筆直,但他卻知道,這位老將的身體狀況並不好,前兩個月,還聽說舊疾復發,下不了牀。

“維臣啊,有些年頭沒見了,你這兵部尚書,當的可不怎麼樣!”種詁身材魁梧,雖然頭髮有些斑白,但依舊帶着凌厲的氣息,這絕對不是裝腔作勢,而是一生征戰廝殺形成的那股煞氣!

張維臣聽了這話,臉色無比尷尬,自己這兵部尚書是怎麼回事,他還能不清楚,而宋國的軍隊,也不是他能治理的,他不過是一介書生...

張維臣訕訕而退,又有幾個人來打招呼。

只是除了左相宋承運之外,這種詁對其他人,都沒有多少好臉色。

就連高侃,禮貌性的來問候,卻只換來種詁一聲冷哼,根本沒理他。

高侃的臉色無比陰沉,但是對於這老傢伙,自己卻不能發脾氣,因爲種家爲宋國,三代十幾名族人捐軀,鎮守邊疆抵禦西夏,功在社稷。

種家軍,更是他都無法插進手的地方,原本還想着找機會將人安插下去,漸漸掌控種家軍。

但時機還不對,現在最重要的是確定皇后的人選。

雖然他知道自己的妹妹心思不再高氏,但卻對此並不擔心,立後,可不僅僅是太后和皇帝能決定的,此乃國之大計,自然得文武百官來決議。

只是這老傢伙來早朝,是要幹什麼?

論品級,種詁尚不及他,但在軍中的威望,卻不是自己能比的。

他雖然掌控天下兵馬大權,但卻並沒有真的打過仗,無法跟這打了一輩子仗的武夫相比。

高侃正思量對策的時候,洛陽王也走了進來。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后問計第八十三章 造訪雲州第三十九章 廬陵郡公第九十七章 水調歌頭第九十七章 水調歌頭第四十九章 街頭惡少第九章 一念之間第一百七十二章 章淳與曾布第一百零六章 升職賜婚第一百九十二章 私鹽案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吐蕃王的野望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再臨大理第一百一十三章 幼童沐兒第三十六章 治國之論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驚聞辛秘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九十章 快速平叛第一百七十五章 巨大黑幕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段譽第一章 入贅徐家第一百七十七章 對策第一百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私鹽案二第五十二章 相逢意氣第一百五十三章 寧河之戰四第十七章 徐家三叔第二百零四章 追貶司馬光第十四章 精煉食鹽第一百八十七章 救治第一百零九章 終成眷屬第十一章 雪梅詩會一第九十二章 麟兒誕生第七十八章 蜀中劉家第四十一章 臨別囑託第二百章 私鹽案九第一百四十一章 造訪劉法第一百二十八章 小王都尉第三十八章 開辦酒坊第一百九十八章 私鹽案七第四十六章 再遇茗煙第二十八章 瘟疫來襲一第一百七十章 對話保定帝第一百六十六章 兒女親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神機軍營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令如山第一百三十九章 邊情緊急第六十三章 牡丹花會八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段譽第九十五章 教化邊民第一百四十九章 千里奔襲第二十章 雪梅其一第六十七章 絕戶之計第八十七章 欽州生變第七十六章 官倉碩鼠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再臨大理第一百三十五章 種家老將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薦蔡京第三十七章 治國之論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后問計第一百六十六章 兒女親家第五十九章 牡丹花會四第六十九章 倉部郎中第八十六章 慧君有孕第二十四章 宋國現狀第五章 前塵往事第三十八章 開辦酒坊第四十一章 臨別囑託第一百九十九章 私鹽案八第八十一章 事態平息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鹽案一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奸若愚第七十五章 官倉碩鼠四第三十四章 初次登門第一百零四章 探查軍營第一百二十八章 小王都尉第六十三章 牡丹花會八第三十八章 開辦酒坊第五十章 恩科備考第十四章 精煉食鹽第四十四章 赴京途中二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用人之長第一百三十五章 種家老將第六十三章 牡丹花會八第十章 蘇陽志向第三十四章 初次登門第一百零七章 聖賢有錯第一百三十二章 以美爲題第五十六章 牡丹花會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瑞王趙佶第十八章 天之將變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馬之殤第十三章 獨門秘方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赴欽州第七十章 洛倉之行第一百九十三章 蘇楓的窘境第二十七章 雪梅其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爲帝擇後二第一百章 疏通運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