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章 現在輪到我們出手了!

「仕林!」

狄進抱着溫熱的茶杯,正往館內走去,背後傳來呼喚聲,他轉身一看,微笑行禮:「公序兄!」

來者是天聖二年的三元魁首,宋庠,字公序,就是那位原本是他弟弟當狀元,劉娥說弟弟不能壓過兄長,讓他當了第一的那位,現在其實還叫宋郊,庠是後來改名的,但習慣而言,還是以最廣爲人知的稱呼。

此時這位上屆三元走了過來,語氣親近:「仕林又去看書?」

館閣確實是儲備人才的地方,但正常情況下,能入館閣的行爲就證明了自己,會被很快授予實職,像狄進這種真的泡在館閣裡面,每天上班就是看書喝茶,俸祿還高的,當真少見。

狄進理所當然:「難得清閒,遨遊書海,手不釋卷,豈非樂事?」

宋庠看着他並非作秀的恬淡模樣,也露出由衷的讚歎:「仕林英採秀髮,又不喜聲色,真好性情!」

狄進笑笑。

宋初這些狀元郎,升官是個頂個的猛,比如眼前這位,初授大理評事,同判襄州,但緊接着就被太后破格提拔爲太子中允、直史館,如今已經任三司戶部判官,同修《起居注》了。

之前趙禎想直接授狄進秘書省著作郎,直集賢院,也是有了宋庠這個先例。

同爲三元魁首,太后點的臣子能破格提拔,朕就不行?

還真不行。

天聖二年是一個比較敏感的年代,那個時候劉娥扳倒權臣丁謂,整肅朝堂,剛剛坐穩執政太后的位置,先是改變狀元人選,緊接着破格提拔宋庠,其實是一種政治信號,通過科舉進一步展現自身的影響力,朝堂羣臣看着尚且年幼的新君,又剛剛經歷了那場膽戰心驚的風波,也不敢多說什麼,捏着鼻子認了。

而到天聖五年,朝局都已穩定了,趙禎還想違反常理,大家就不順着了。

所以狄進和宋庠比,在進步速度上,就目前而言,還是不及的。

當然宋庠不這麼認爲,他今年三十二歲,連中三元時也是二十九歲,眼前這位十七歲,同樣直集賢院,你好意思跟我提進步慢?

人以羣分,面對一同進步的三元,天生就有親近,宋庠拉着狄進坐下,又取出書稿來:「這是爲兄近幾日所作,請仕林斧正!」

「不敢!」

狄進接過,細細品讀。

他們最初的見面,不是在集賢院中,而是劉筠的府上,因爲天聖二年知貢舉的同樣是劉筠,點宋庠作省試第一名的也是劉筠,按照這樣算,兩人還有同門之情。

而縱觀宋庠一生,被呂夷簡整,反對范仲淹新政,遭包拯彈劾,雖然兩度爲宰執,政績方面卻有些平平,但無論如何,此人的文學素養極高,自然極得劉筠這樣的學士喜愛,於西昆體一道上多有探討,彼此都有啓發。

狄進認真看完後,也稱讚道:「公序兄的這篇佳作,一改溫雅瑰麗之風,頗有豪邁健舉之意,當真好文采!」

「仕林慧眼!」

宋庠頷首,有意無意地道:「遼人將至,風波將起,我等確實要改一改舊時的風氣了!」

狄進心想三元魁首就是不一般,這談話的鋪墊都要寫一篇好文章來,沒有故作不知,點了點頭:「太后聖辰將至,算算時日,遼國使節確實該來了,然朝中多有異議,來者不善?」

宋庠面容沉下,嘆了口氣:「確實來者不善!機宜司那件事一出,遼國使節一旦入城,必然是質問責難,鴻臚寺和禮部如今正在互相推諉,館伴使又病重請辭,真是一團亂麻!」

館伴使是奉命陪同外族賓客的臣子,「蕃使入國門,則差館伴使副,同在驛,趨朝,見辭,遊宴」,此次事件中,這個官職必然是首當其衝

被遼使詰難,挨一頓斥責倒也罷了,關鍵是很容易背鍋,所以原本定下的館伴使,很不巧也很巧合的病了。

而宋庠目前修《起居注》,這是記錄天子言行的官職,天天都能面聖,是晉身的快車道,不過有鑑於趙禎還未執政,這個職位的含金量不免要差上一些。

即便如此,他也是離朝堂大事最近的臣子,對於如今的重大事件當然心知肚明,說完了沉聲總結:「塞外之族,向來喜歡虛張聲勢,便如草原的餓狼般,見到獵物時頗多戲耍……」

狄進暗暗皺眉,這話聽起來帶有對外夷的貶低,卻又隱隱將自己比作對方的獵物,可見這個時代的宋人,骨子裡對待北方的遼國,始終是有幾分畏懼的,便開口道:「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一日不拿回燕雲,我國朝一日就有個虎視眈眈的惡鄰,如今燕雲之地暫且不說,遼人囂狂的氣焰是一定要壓下去的!」

「是啊!是啊!」

宋庠先是點頭,又抿了抿嘴,有些不好意思地道:「爲兄孟浪一問,此番若要仕林出面任職,你願意麼?」

這話顯然是替太后問的。

如宋庠這種出身,說他是太后黨,未免有些貶低,但太后破格提拔他,在不違背大原則的前提下,宋庠肯定會有所偏向,歷史上郭氏廢后時,宋庠極力阻止,由此還影響了仕途,有鑑於郭皇后是劉太后一眼相中的,那番舉動或許也有幾分對太后知遇之恩的回報。

而狄進之前回絕了提舉機宜司的任命,劉娥就必須先派人來問一問意向,不然直接任命,狄進再堅決不受,那劉娥就下不了臺了……

凡事做在前面,纔是合格的執政者所爲。

狄進道:「我不願提舉機宜司,然遼人在我國朝興風作浪,自當竭盡全力,不讓他們的陰謀詭計得逞!」

宋庠聽出了言外之意,神色鄭重起來:「仕林也無把握?」

狄進道:「本就是敵暗我明,又失了先機,只能盡力擒賊,任何人都難有萬全把握!」

宋庠目光閃了閃,低聲道:「既如此,還是別去!」

之前的話,是替太后問的,最後的叮囑,則是他自己說的。

說罷,宋庠拱手行禮:「爲兄還有政務在身,這便告辭了!」

「我送公序兄!」

狄進將這位三元送出集賢院,目送對方的背影消失在視線外,感受到對方好意的同時,並沒有絲毫動搖。

不粘鍋的最高境界是什麼,當然是直接置身事外。

可身在朝局,又怎麼可能真的置身事外?

果不其然,等到他按時按點的工作後,下班到家,又有一道熟悉的身影在等待着。

這回大榮覆沒有守在家門口,但也在大堂候着,見面就道:「公子,機宜司這下完了,看他們還神氣什麼!」

狄進看着這位想要壓住嘴角,卻怎麼都壓不住的表情,語氣平和地問道:「你願意讓遼人得逞?」

大榮復愣了愣,趕忙道:「自是不願!」

狄進道:「那麼你現在作壁上觀時,可以幸災樂禍,等到事態越來越糟,上面最終將事情交到你的手中,面臨更加艱難的局面,到那個時候,你還能笑得出來嗎?

大榮復笑不出來了。

狄進繼續道:「讓大使之子死在機宜司,令朝廷陷入絕對的被動,這種計策看似並不複雜,實則極爲狠辣,是以貴人之子爲死間!提舉劉知謙也非易於之輩,此番卻吃了大虧,正是一時間根本沒有朝這個方向想,換你來執掌機宜司,你能不對那位契丹貴人動手麼?」

大榮復想了想,頓時後怕起來:「不錯,這法子太狠了,我也會中算計!」

別說大榮復了

,狄進自忖換成自己,都會極爲兇險。

他對待敵人足夠重視,但一個新興的部門魚龍混雜,各有所求,一個人保持理智不夠,還得按壓住那些立功心切的手下,避免豬隊友闖下大禍,那就完全不是一個難度了,這也是他之前斷然回絕提舉機宜司的原因。

機宜司確實有權力,但也是個政治泥沼,大榮復是受招安的,能夠不管不顧地踩進去,搏一份前程,他貿然一頭闖入,就太不明智了。

可正如之前所思,大局之下,有些事情是避不開的,所以狄進必須糾正手下的態度:「見得機宜司現在這般下場,你更要生出警惕,同時捫心自問,如果換成自己來接手,是不是也會像他們一樣手足無措?要怎麼做,才能至少挽回一些局面,不至於讓事態朝着更壞的方向發展?」

大榮復愈發鄭重,迅速調整好了心態:「多謝公子教導,我明白了!」

狄進從不聽虛言,直接問道:「你準備怎麼做?」

「自是先將案情查清,那個契丹人到底是怎麼死的?機宜司內是否存在着內應?等到遼國使節入京,發難起來,我等該用怎樣的手段予以還擊?這些都得未雨綢繆!」

說到這裡,大榮復皺起眉頭:「可那曹……曹相公在太后面前明言,說我是外人,居心不良,不讓我插手機宜司的事情,這該如何是好?」

狄進反問:「機宜司的士氣如何?」

「自是人心惶惶!」

大榮復毫不遲疑地回答,然後眉頭一動,反應過來:「曹相公擔心實權被奪,依舊在硬頂太后,但真正辦事的還是下面人,他們可顧不上那些高層之爭,所想的是如何避免自身被拖累……」

狄進考校道:「那你要做什麼?」

大榮復想到最後一次上門,那些向自己行禮的吏員,目光閃了閃:「現在是我出面爭權的時候了,我可以培養出自己的親信和手下了!」

狄進糾正:「不是出面爭權,是拿回本該屬於你的提點機宜司權力。」

「是!」

大榮復精神大振,行禮之後,雄赳赳氣昂昂地去了。

狄進則稍作沉吟,進了書房,親手寫下一份名帖,喚來林小乙,交予了他:「去武功巷李府遞帖,我想要拜會李公!」

……

武功巷。

這是一處風景秀麗之地,也是彰顯各路文武人才功名之地,相比起太平坊的權貴聚集,豪宅鱗次櫛比,這裡的宅院沒有那麼富貴,但多爲御賜的宅院,給予功勳舊臣,在京師的清靜之地養老。

真宗朝將領李允則的府邸,就在其中。

而此時此刻,這位自稱重病在身,不得見客的七十四歲老人,正在後院散步。

他確實老邁了,臉上顯出明顯的老年斑,背也有些佝僂,但精神還不錯,微微眯着眼睛賞花,腳下走得很穩,耳中還聆聽着宅老的細聲稟告。

李允則是武將,宅老是少時作爲書童,後來作爲親衛,一輩子追隨過來的,有些話說得就很直白:「阿郎,遼人不出數日就要進城,照着機宜司的查探,恐怕來不及了……」

李允則哼了一聲:「被敵人牽着鼻子走,若能查清真相,纔是怪事!」

宅老掛念的不是機宜司,而是劉知謙,身爲李允則的弟子,宅老也是從小看着對方長大的,如今見劉知謙處於危急境地,自然有些焦急:「那該怎麼辦?」

李允則道:「老夫還是有些顏面的,若真到了那一步,出面保下便是,只可惜……遼人就要愈發猖狂了啊!」

說到最後,又重重地哼了一聲。

宅老之前是心疼那位年輕的弟子,此時聞言,頓時心疼起主人來:「阿郎,這又

是何必?」

李允則搖搖頭,眉宇間有對弟子的恨鐵不成鋼,卻沒有什麼悔意:「後生總要歷練,才能成器,趁着老夫還在,還能護他一護,就護一護吧……至於機宜司,早知曹相公私心,卻還是盼着他能在對遼的事情上少些朝堂之爭,多些顧全大局,可惜當年那位在遼軍營中面不改色,契丹度不可屈的曹用之,再也回不來了……」

宅老聞言,也爲之嘆息。

正在這時,府上另一位下人到了身後,低聲稟告,宅老聽完,接過手中的拜帖,呈到面前:「阿郎,今科三元及第,直集賢院的狄進狄仕林,欲登門拜訪!」

「哦?」

李允則一直半眯着的眼睛微微睜大,撫了撫花白的鬍鬚,開口道:「那就請這位狄直院,今晚來府上作客!」

第一十九章 三個嫌疑人第一百零三章 皇城司:我們還沒來得及污衊他,竟然先被污衊了?第四十五章 爲了查案,小抄一首第三百三十二章 本來想露臉,結果把屁股給露出來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你這做間諜還真下血本啊!第二十一章 嫌疑人三去其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夏使團的真正主事者第三百零一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所以勸都不要勸第八十三章 幷州神探狄仕林(第四更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五章 力壓天下四百軍州,令人心服口服的省元魁首(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一章 河東路經略、安撫、緣邊招討副使狄進第四百零八章 犯人有權貴庇護?狄三元就是權貴!第五章 現在就想搞錢!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元昊之母遇害事件》第一百五十六章 將七爺的秘密一層層扒乾淨(第三更)第二十五章 受害者形象的扭轉第三百六十章 只要你們,將與神探直接對決!第四百一十九章 追尋長生法的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讓仇人生不如死!(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二章 皇城司:我們的命就該這麼賤麼?(第一更)第一百五十章 開封府衙有一點忙(第三更)第八十二章 鄰居姓公孫(第三更求訂閱!)第一百六十四章 省試還是去看看榜,不然太裝逼了!(第三更)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未歸,策已至第四百二十二章 科學狂人的死穴第兩百四十二章 剿匪的大功,我就不客氣地笑納了!第八十七章 盼着與包拯、公孫策共飲的一天,早日到來(第一更)第四百三十章 惡貫滿盈之人,該有此下場!第四百一十五章 讓“英雄”查“英雄”,讓“好漢”查“好漢”第四百零三章 《五鼎分屍奇案》第一百九十章 犯人想不到吧!神探有三位!第五十三章 推波助瀾第兩百九十章 兇手的動機第一百五十八章 鎖定七爺所在(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九章 雷家:我們如臨大敵的敵人,在狄進面前只顧着求饒?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目標第七十章 客棧裡竟有河東神探?第三百零二章 《浣溪沙詞句殺人事件再現》第四十六章 皇城司奈何不了的書生第一百九十一章 “兄友弟恭”“相親相愛”“整整齊齊”第一百一十章 官家想看更新?抱歉,不寫!(二更)第一百四十章 國子監學子仗義執言,圍堵駙馬!(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二章 《蘇無名傳》對於勳貴的吸引力第一百五十五章 解元隨身帶一根鐗,不是很合理嗎?(第二更)第兩百一十一章 五張儺面,可殺二十人否?第三百章 大榮復 誰罵我一句亡國奴,我殺他全家!第九十三章 劉從廣之死(第三更)第兩百六十一章 那個男人要回來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科學狂人的死穴第兩百二十四章 官家成長了,大家都很欣慰第兩百九十一章 請官家協助破案第四百零四章 偵探小學生出馬第一百八十章 武功高強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九章 跨馬遊街,今科立志!(第二卷結)第六十章 犯人狄青第兩百七十八章 不利於兩國太平的話,千萬不要說!第兩百四十二章 剿匪的大功,我就不客氣地笑納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劉筠:老夫自己來答,也不過如此了!(第二更!)第一百零二章 通姦之人竟然是她!(第三更)第三百三十三章 國朝的改變,從個人的進步開始!第一百四十三章 讓仇人生不如死!(第二更)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江湖人報仇效率高,專挑“金剛會”的滅門第一百八十六章 狄仁傑也讓武則天這麼煩惱過嗎?(新年快樂!)第九十六章 公孫策與狄進的推理碰撞(第三更)第一百三十三章 幼子幼女夭折之謎(第一更)第兩百四十九章 出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三百九十五章 連一千貫都不給你,還不坦白從寬?第三十章 真相第四百二十五章 寶神奴,你又多新獄友了!(暫無)第一百六十五章 力壓天下四百軍州,令人心服口服的省元魁首(第一更)第兩百六十五章 劉娥初見狄卿(除夕快樂!)第四百三十四章 狄相公衣錦還鄉第兩百一十四章 終究還是狄三元一視同仁,公平公正啊!第三百六十六章 施壓!成名!第一百七十五章 四爺:我竟然變成了那種乖乖交贖錢的蠢人?(第二更)第一百零八章 真相(第三更)第九十一章 自己傷害自己,這叫“造作傷”!(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七章 最高明的審訊,往往讓犯人覺得優勢在我(第二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打擾我上進,後果很嚴重!(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七章 狄進:論如何拿捏一位宰執第兩百七十二章 太后特賜五品服第三百零九章 我知道“大爺”是誰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這樣的潑天富貴,豈能不冒風險!(第二更)第七十六章 破解雪地人頭之謎第一百六十五章 力壓天下四百軍州,令人心服口服的省元魁首(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這樣的潑天富貴,豈能不冒風險!(第二更)第五章 現在就想搞錢!第三百八十二章 跟李元昊不用講什麼江湖規矩,併肩子上!第兩百四十八章 二當家的真實身份第兩百四十九章 出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案件的最後一塊拼圖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仁不讓的爭取主導權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元昊之母遇害事件》第兩百零四章 丐首:坦白從寬,反倒是爲了兄弟之情?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論過程正義,還是結果正義,先要有正義!(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家在看榜時,解元在備考(第一更)第兩百零四章 丐首:坦白從寬,反倒是爲了兄弟之情?第三百九十六章 夏竦:我堂堂宰執怎麼就拿捏不了一個小輩呢?第兩百四十一章 破局的關鍵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爺”,我現在要打死你,你能別跑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