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三章 高端的外交,往往採用最樸素的方式

四方館。

這裡是接待外賓的地方,名稱不是宋朝特有,早在隋煬帝時,就在洛陽建國門外設立了這麼個地方,對東西南北四方外族各設使者,掌管往來互貿,楊廣好大喜功,一向喜歡向四夷展現國家的富足,花老子楊堅積攢下來的財富完全不心疼。

到了唐朝,真正的四夷來朝了,四方館反倒不再直接接待外賓,移到洛陽皇城,隸屬中書省,但應該也是處理外交的相關事宜。

再到了宋朝,四方館自然就到了汴梁,只不過這地方的作用再度延伸,不僅接待外賓,平日裡還爲京官、致仕官、道釋、貢舉人、進奉使等提供接待之所。

也就是說,狄進之前回京,如果實在囊中羞澀,連租房的錢都拿不出,就可以申請住到四方館裡面,暫且過度。

他自然沒到那個地步,其他京官除非逼不得已,也不會連這點體面都不要,畢竟買不起房子,租房的錢終究還是能出的,倒是有許多回京述職的地方官員,由於沒了俸祿,抱着能省一點是一點的態度,住了進來。

如今遼國使節團要入京,尤其是這回還來者不善,這部分官員當然被請了出去,裡裡外外再打掃乾淨,佈置一番,嚴陣以待。

負責這一切的,是四方館的主官,四方館使。

別小瞧這個位置,論品級還是正六品,是武官清要之選,多以外戚勳貴充任,而如今擔任此職的名叫曹牷,字信義,濟陽郡王曹彬的嫡孫。

這個人狄進還見過,《蘇無名傳》最初發布時,在郭府的書友見面會上,曹牷也在此列,當時還有太后的侄子劉從廣闖進來,由此掀開了外戚之死的案件。

曹牷同樣也印象深刻,只是沒想到對方進步的速度如此快,當時甚至還不是解元,只是一介趕考士子,有些才華罷了,而如今再見,竟然被朝廷任命爲了館伴使!

哪怕本官的品級還不如自己,但誰不知道,武將勳貴的品級都是虛的,文官的品級雖低,但七品的朝官就足以外放出去爲一地知州,一方父母官……

「讀書人就是厲害啊!比不了!比不了!」

心裡感慨着,曹牷踱着步子,督促手下幹活,然後就見一道英挺的身影走了進來,關鍵是穿着硃紅色的官袍。

「哪家的後人,這般牛氣,如此年輕就服緋了……嘶!」

認清楚來者,曹牷趕忙快走幾步,迎了上去:「狄……狄直院!」

狄進微笑一禮:「信義兄,別來無恙否?又不在朝堂之上,這般生分作甚?」

曹牷也是個爽快人,聞言立刻改了稱呼:「仕林莫怪,我聽延休說過,仕林回京後還未去過郭府,還以爲你太過匆忙,忘了我們這些好友了呢!」

郭延休正是郭承慶,狄進特意解釋了一下:「我已給延休兄去信,過年時就去拜訪,曹府若是歡迎,也當多多走動!」

他未入仕時,能跟武人隨意往來,入仕爲官後,就要考慮這方面的影響了,再加上離過年也不遠,所以約定年間走動,去郭府拜訪,郭承慶當然表示理解。

「哈哈!自是歡迎!自是歡迎!」

曹牷也只是鋪墊一下,拉一拉關係,但下一句倒是真心實意:「仕林的《蘇無名傳》還寫麼?不瞞你說,前六卷我已經看三遍了,就等後續!」

狄進不免失笑。

如今都在探討《洗冤集錄》,只有這羣忠實的勳貴書友,還唸叨着《蘇無名傳》有沒有更新……

做出以後一定的保證後,狄進開始轉向正題:「此番我忝爲館伴使,迎接遼國使臣,四方館內外事務,還要多多仰仗信義兄了!」

「你剛剛讓我別見外,怎的反跟我客氣起來了?放心交給我便是!」

曹牷擺了擺手,正色道:「只不過我這四方館使無所謂的,混日子的人,擔不了什麼重擔,你這一關不好過啊,那遼人必定是要發難的,得千萬小心些!」

狄進點點頭,詢問道:「遼國正使蕭遠博的來歷,信義兄可有了解?」

曹牷面色沉下:「只知這蕭遠博是蕭太后的族親,似是親侄,在遼國地位頗高!」

遼國由於上層貴族姓氏稀少,有好多位蕭太后,但能被曹牷用這麼鄭重的語氣稱呼,唯有那曾經親自領軍南下入侵,並且擂鼓爲軍隊助威的當今遼帝之母,蕭太后蕭綽了!

這位後世也大名鼎鼎的執政太后,與前唐武則天,都有許多相似之處。

比如蕭太后的丈夫是遼景宗耶律賢,這個人也是身體不好,又不願讓臣子分權,就調教妻子的執政能力,讓妻子幫助輔政,而武則天與李治二聖臨朝,被稱爲天后,耶律賢也讓蕭太后以朕作爲稱呼,李治的遺詔是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取天后處分,耶律賢臨死時也是軍國大事悉聽太后之命。

其實劉娥也是如此,真宗身體不好,讓她協助處理政務,死後讓劉娥執政,而如今的年號又叫「天聖」,難免不讓人浮想聯翩。

當然,有了武則天稱帝在前,後人可以像她,擁有無限接近於皇帝的權力,卻永遠成不了她,蕭綽如此,劉娥也如此。

這兩位還不完全是同一個時期的,蕭綽威風八面的時候,劉娥是地位低微的外室,被皇子趙恆養在張耆府上,如今劉娥執政國朝,蕭綽已經死了不少年了,但她的影響力並未徹底消除,至少親族還在遼國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既然蕭遠博有這樣的家族背景,狄進目光一掃,看向館中後院:「這裡有練武場吧?」

曹牷點頭:「那些遼人一身蠻勁,自是要發泄的,後面有練武場,還有騎射之處。」

狄進掃了一眼四方館的佈局,指了指兩處地方:「安排一下,在那裡和那裡也添加些武器架,幫我準備幾根銅鐗,要重一些的!」

曹牷目光微動:「仕林是準備……」

狄進平和地道:「來者不善,有備無患吧!」

……

遼國使節團入京了。

汴京的百姓見怪不怪,一年要來三次,自然不是什麼稀奇事。

不少走街串巷的小販,還熟練地朝着四方館周圍聚過來,顯然想要趁着遼人來,多賣些吃食雜貨,狠狠賺上一筆。

無論朝堂上怎麼鬥爭,平民百姓都是這般實際的。

而使節團上下的神色也很正常,前方是開道的禁軍,其後是使節團官員,最後是上百遼人護衛,押送着長長的禮車,帶着的都是給太后祝賀的禮物。

每年使節來往,也是互贈禮物的過程,宋這邊送的自不必說,都是好物件,遼國也是自稱中國的國家,又有燕雲之地,漢民工匠,在賀禮方面還真的不含糊,哪怕做不到價值完全對等,也不像某些邊陲小國,入京朝貢就是用不值錢的便宜貨換取中原王朝的珍貴回禮,狠狠賺一筆差價回去。

既然賀禮匹配大國的身份,遼國的姿態當然也是高高在上,所謂兄弟之國,那是遼帝和真宗,如今是真宗之子,還未成年及冠的小皇帝,儼然是叔叔看侄子的態度,尤其是這侄子還很富裕,叔叔我啊,可有些蠢蠢欲動了。

相比起來,爲首騎在高頭大馬上的老者,倒是面容平靜,一絲不苟。

此人至少年過五旬,但須發黝黑,身高六尺,形貌依舊威武,端的是一條昂藏大漢,這也是契丹高層的風格,正如國朝官員需要相貌端正,在遼國也得孔武有力,才能當得了***,壓得住手下。

身爲遼國正使的蕭遠博,顯然就很有威勢,他目光

沉靜地欣賞着汴京繁華的街頭,腦袋左右微微轉動着,每每望向一側,那一側後面的親隨趕忙垂下頭,不敢與這位的視線有絲毫接觸。

這般威風凜凜的勢頭,直到四方館前才稍稍消退。

因爲一位更引人矚目的年輕男子,立於館前,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遠遠見到使節團,那人背脊挺立,依舊立於原地不動,直到使節團到了該見禮的位置,才邁着方規矩步,走了過來,聲音宏亮地道:「館伴使狄進,表字仕林,見過遼使!」

蕭遠博愣了一愣,單看外貌,覺得來者只有二十多歲,臉嫩得很,但看氣度又頗爲沉穩,還服五品緋袍,一時間倒也有些摸不準對方的年齡,畢竟宋人文官有些很顯年輕,比如那位樞密副使晏殊,一身富貴氣,單看容貌也只是剛過三十的模樣。

將年齡的疑惑暫時壓下,蕭遠博抱了抱拳,用漢話道:「大遼正使蕭遠博,字延元,小字合住,見過南朝官人。」

遼國時期,契丹貴族的名字挺複雜的,可能同時兼有契丹名、契丹字、契丹小字、漢語名、漢語表字、漢語小字。

按理來說,能告知別人小字,就是一種禮貌,可問題是,蕭遠博是騎在馬上說話的,並沒有按照禮數下馬。

「遼狗還是這般可恨!」

跟着狄進一同迎接外賓的,是站着靠後側的曹牷,見了目光一沉,心頭生怒,但也並不算多麼意外。

外交有時候很高級,言語交鋒,引據論點,脣槍舌劍,驚心動魄,有時候又跟小孩子過家家一樣,在某些小地方,我壓你一頭,你壓我一頭,互不相讓。

而遼人在初次見面時故意失禮,也不是頭一回了,以前的館伴使真就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大多數情況都是皺眉忍耐,有的也會直接出言訓斥,好好與對方辯論一番,不過到那個時候,遼人又自顧自地往四方館裡面走,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在曹牷眼中,有鑑於此次的風波,狄進怎麼選都不太好,但他萬萬沒想到,四方館外圍觀的人羣裡,突然爆發出一聲呼喊:「我朝文曲星在此,你怎敢拒馬回話!」「下來!下來!」

蕭遠博本來在觀察狄進的反應,他不是簡單的失禮,是想要通過這個細節,來確定對方的性格,而在他的判斷中,這個年輕的漢人官員,應該是性情沉穩之輩,畢竟要是年輕氣盛的,南朝的太后也不會派對方出面。

然而狄進還沒反應,圍觀人羣卻喧鬧起來,實在讓他有些意外,視線剛剛轉向那邊,就聽似乎有孩子叫囔,然後幾根細長之物被拋了出來。

「噼裡啪啦——」

那是過年玩耍的爆竹,這個年代還沒有煙花,但炮仗早就有了,幾聲炸響,蕭遠博胯下的馬兒再是久經訓練,終究是畜生,受了驚頓時尖嘶一聲,要朝前衝去。

「使者小心!」

狄進手疾眼快,探手一拿,將繮繩硬生生扯住,那馬兒前蹄剛剛擡起,就被往後一拖,馬背上的蕭遠博頓時失了平衡,不得不躍身而下,由於事發突然,終究趔趄了一下,失了儀態。

一切來得太過突然,後方的護衛還未反應過來,事情就結束了,不過幾乎電光石火之間,一個馬臉大漢神出鬼沒地閃出,護在蕭遠博身前,目光兇狠地瞪了過來,曹牷被他一看,竟覺得身體發寒。

狄進對於那眼神一無所覺,繼續伸手虛扶了一下,然後朝着圍觀人羣喊道:「各位不要喧鬧,這位遼國使臣,方纔只是下馬慢了,絕非不知禮教,有意如此,我中國乃禮儀之邦,不可對盟國失禮!」

「噢!!」

人羣裡傳來喧鬧聲,曹牷定了定神,上前配合道:「狄伴使不僅是三元魁首,更在京師連破奇案,於百姓中極有威望,剛纔周圍人也

是實在看不過去了,驚擾使者之處,還望見諒!」

蕭遠博冷冷地道:「閣下年紀輕輕,威望好生了得,竟是大到街上的百姓個個都認得?還是一些別有用心之輩混在人羣裡,有意與我大遼爲難?」

曹牷笑着道:「使者恐怕忘了,我朝進士遊街時,全城的百姓都來觀看,大家可不都認得狄伴使麼?絕無他意!絕無他意啊!哈哈!」

說話的過程中,剛剛那個丟爆竹的孩童早已鑽入人羣消失不見,其他的小販眼見這一幕衝突,似乎也意識到了此番使節團與以往不同,不少機靈的挑着擔子,紛紛離開。

眼見四方館外逐漸空下,蕭遠博也知道不可能將宋人圍觀的百姓全都抓起來,面無表情地拂了拂袖:「南朝的待客之道,老夫今日算是見識到了,入館!」

作爲正使,必然是有城府的,但其他遼國官員和護衛的表情就比較難看了,曹牷看着遼人一衆的臭臉,籠在袖子裡的手,反倒興奮地握了握。

這纔是高端的外交之爭!

跟這羣蠻夷講什麼道理,就該丟爆竹!炸他丫的!

第三百二十三章 我也給你誠意,你受得住麼?第一百零七章 案情的背後還有蹊蹺?(第二更)第七十九章 神探也這麼能打?第三百三十七章 給“無漏”一點小小的朝廷效率震撼第兩百二十章 從死第一個人開始,就不能停下來了第三百六十章 只要你們,將與神探直接對決!第兩百三十九章 能打死的,就別嗶嗶!第兩百一十九章 兇手積極地把案子查清楚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爲無辜者不再枉死,爲世間多一份太平(第二更)第七十六章 破解雪地人頭之謎第兩百四十一章 破局的關鍵第四百零八章 犯人有權貴庇護?狄三元就是權貴!第兩百四十三章 他以爲他是神人麼?說剿匪就剿匪?第四百一十八章 親眼見證三元神探抽絲剝繭的能耐第一百零二章 通姦之人竟然是她!(第三更)第五十二章 這次是真丟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鎖定七爺所在(第二更)第兩百七十八章 不利於兩國太平的話,千萬不要說!第一百二十三章 《京師無首滅門案》(第三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這樣的潑天富貴,豈能不冒風險!(第二更)第兩百八十五章 “金剛會”終於露出馬腳了第兩百五十四章 他還得謝謝狄同判呢!第三百章 大榮復 誰罵我一句亡國奴,我殺他全家!第一百五十六章 將七爺的秘密一層層扒乾淨(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書迷趙禎終見解元郎(第一更)第二十八章 洗冤第一百二十二章 曙光初現!暗號留下的關鍵線索!(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家,你想點狀元也別這麼明顯啊!第二十七章 翻案第四百零三章 《五鼎分屍奇案》第兩百四十六章 在我面前,你沒有裝瘋的資格!第兩百五十章 乾脆利落的收網第三百八十九章 雄獅迴歸上架感言第一百八十七章 今科狀元,舍他其誰!(第二更)第一十二章 解救雷娘子第一十三章 不愧爲狄樑公之後第兩百四十三章 他以爲他是神人麼?說剿匪就剿匪?第一百二十九章 這回旋鏢來得也太快了!(第一更)第八十九章 不收拾一下外戚,好意思叫讀書人?(第三更)第三百七十六章 居然是他!第七十七章 證據呢?你倒是把證據拿出來啊!第兩百七十三章 高端的外交,往往採用最樸素的方式第八十四章 狄青入夥(第五更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五章 盜首:我怎的不知道摸金校尉這麼牛逼?第四百零八章 犯人有權貴庇護?狄三元就是權貴!第三百零五章 熬老頭戰術啓動第三十六章 轉變思路第八十二章 鄰居姓公孫(第三更求訂閱!)第一百零一章 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第二更)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未歸,策已至第兩百七十章 現在輪到我們出手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八大王的末路第三百五十七章 這個秘密,我吃你一輩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呂夷簡的助攻第八十五章 《蘇無名傳》與《洗冤集錄》(第六更求訂閱!)第三百九十四章 知道什麼叫班門弄斧麼?第一百七十章 你看,又急!(第二更)第一十四章 書院錄取通知書第三十二章 遲疑一秒都是對進士的不尊重第三百九十八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三百二十六章 靈童舊案的真相第三百四十七章 升官!出使!第一百三十四章 孫洪妻子的死因(第二更)第三百零六章 年輕人不講武德第三十八章 打草驚蛇第一百七十五章 四爺:我竟然變成了那種乖乖交贖錢的蠢人?(第二更)第四百一十七章 核心動機!真相大白!第三十四章 解試報名第三百零七章 殺人和破案的競賽第兩百零八章 《“極樂淨土”的名單》第兩百七十八章 不利於兩國太平的話,千萬不要說!第七十章 客棧裡竟有河東神探?第三百九十八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一百四十八章 太后喂八大王吃藥(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七章 公孫策不正是御史言官的最佳人選?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神奴版本的血海深仇第三百五十一章 出使不忘推薦《洗冤集錄》第一百九十三章 你這做間諜還真下血本啊!第三百四十三章 在朝堂中的份量,已經不可忽視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紅傘驗屍(第一更)第兩百七十章 現在輪到我們出手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考場大魔王的發揮,就是一個字——穩!第兩百五十八章 都盼着我贏第兩百五十七章 晏殊和范仲淹強勢圍觀第兩百五十七章 晏殊和范仲淹強勢圍觀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第一人的神功秘籍第一百六十四章 省試還是去看看榜,不然太裝逼了!(第三更)第六章 《富家子女連續綁架事件》第一百三十三章 幼子幼女夭折之謎(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二章 真展昭一擒白玉堂第兩百五十章 乾脆利落的收網第一百五十二章 爲無辜者不再枉死,爲世間多一份太平(第二更)第一十五章 拉攏第三百二十章 邀請北俠攻略盜門第一百四十一章 駙馬,你知道“和離”嗎?(第三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樁能影響京師房價的特大迷案(第二更)第兩百零四章 丐首:坦白從寬,反倒是爲了兄弟之情?第兩百零五章 “三爺”與“六爺”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爺”,我現在要打死你,你能別跑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