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二章 太后特賜五品服

夜深人靜。

機宜司中。

燭火仍然燃着。

提舉劉知謙坐在桌案前,看着一份份屍格,眉頭緊鎖,擰成一個川字。

死者不是正常人,而是一個經過七天嚴刑拷問,被打得遍體鱗傷的犯人,所以仵作驗屍後,給出的屍格都是長篇大論,但核心有一點,基本都認爲這個人是被打死的。

劉知謙並不認可,覺得犯人暴斃,肯定有另外的死因。

這一局的關鍵,就是大使之子,要死在機宜司的牢房中。

如果人不死,哪怕受了刑,也能說成一場誤會,畢竟對方確實是偷入京師的,吃點苦頭,還能怎的?

但人一死,性質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犯人之死不可能是審訊的意外,要麼使用了某種仵作檢查不出來的手段,要麼……機宜司中早有「金剛會」安插的內女幹?

劉知謙揉了揉眉心,將這個念頭壓下,他很清楚,在這個內憂外患的時候,如果再懷疑身邊的人,那就真的什麼事情都不要做了。

而且有內女幹安插的可能性確實也不大,畢竟機宜司的創立是曹相公臨時提出的,然後強勢組建,整個過程十分迅速,「金剛會」能通過使節團設下這個陷阱,就已經很了不得,如果再安插內女幹,那就真的無所不能了……

劉知謙不再胡思亂想,回到眼前的關鍵問題上。

如果能拿出證據,犯人蕭氏的死亡,不是因爲機宜司的刑罰,而是別有目的的手段,那麼就重新佔住了理,在外交上至關重要。

所以劉知謙將仵作的報告再度看了一遍,突然道:「這裡只有七份屍格,我怎麼記得從各處調來的,是八名仵作?」

左右得力的心腹吏員起身,來到面前回答道:「有一個叫田缺的開封府衙仵作,總說沒有查明死因,不可妄下判斷,因而沒有呈上屍格報告。」

「哦?」劉知謙對於這份態度很是認可,頷首道:「讓此人也呈報一份簡略的屍檢上來!」

心腹吏員遲疑了一下,補充道:「此人今日去尋了大提點……」

劉知謙皺了皺眉,略過了這個話題,轉而問道:「提供情報的人,尋到下落了麼?」

心腹吏員搖頭:「沒有,牙人倒是還在,人已拿入牢中,但他狡言辯解,盜門只在中間充當聯繫之人,情報不是假的,與他們無關……」

劉知謙並不意外,誠如對方所言,情報還真不是假的,抓的確實是遼人,只不過被狠狠擺了一道罷了,又問道:「孫提點可回來了?」

心腹小心翼翼地道:「孫提點申時一到就走了,沒再回來過……」

劉知謙閉了閉眼睛,這次是真的覺得心累了。

孫永安能被曹利用安排過來,也不是無能之輩,只是這個人利字當頭,一到申時就離開機宜司,肯定不是去查案,明顯去走動關係,給自己找後路了。

如此倒也罷了,關鍵是這樣毫不掩飾的行爲,必然起到了極壞的帶頭作用:「其他人呢?」

心腹吏員知道這位問什麼,只得苦笑道:「司內確實……人心不定……都在走門路……」

連堂堂曹相公點名的親信都要跑,其他人哪敢傻愣愣的呆着,原本幾個掛名的提舉提點再也不露面了,真正辦事的還有許多吏員,這羣人原本是從其他部門抽調過來的精銳,現在眼見着機宜司這條船要翻,還不得趕緊活動,可別跟着這個剛剛成立三個多月的部門一起陪葬嘍!

如此一來,人心都散了,還查什麼案子?

劉知謙沉默下去,他其實也有退路,但代價卻是老師的晚節不保,一想到這裡,眼神重新堅毅起來,看向屍格,下定決心:「你們去尋一

本書來!狄直院的《洗冤集錄》,能否拿到?」

「這!」

心腹吏員頓時大驚,即便沒有外人在,也下意識低聲道:「提舉,曹相公明言不喜此書,我們如何能看此書?」

「這是***麼?」

劉知謙冷冷道:「事到如今,我們就是讓曹相公歡喜,也改變不了機宜司的局勢,唯有查清楚死因,纔有可能絕處逢生!去找書!」

「是!」

心腹吏員領命去了,劉知謙起身踱步,活動筋骨的同時,開始繼續思考這一局該怎麼破解。

如今的關鍵,有兩點。

第一,這個故意被機宜司抓到的契丹人,到底是怎麼死的?

第二,這個人到底是不是遼國使者蕭遠博的兒子?

只要解決了其中一點,局勢就能逆轉,解決到兩點,就能讓遼人難堪,如果能順藤摸瓜,抓捕到設局的「金剛會」成員,那更是全面反擊的時候!

不過劉知謙已經不抱那種奢望,他甚至覺得,「金剛會」既然敢設下這個陷阱,就必然考慮過事後機宜司的各種追查思路,這兩個很明顯的突破口,其實早就被防範住,甚至挖下了更多的陷阱,等着機宜司往裡面跳。

比如死者到底是不是蕭遠博的親子,等到那位遼國正使入城後,萬一露了相關破綻,自己要不要全力追查?追查下去,會不會是新的陰謀,讓局面更加惡劣?可不追查,又有可能錯失良機,當真是患得患失!

所幸有一點,是「金剛會」怎麼都預料不到的,那位三元神探新創作的《洗冤集錄》!

劉知謙很清楚,這部刑案之作肯定了不得,原因很簡單,如果此書平平無奇,其上所言荒謬不堪,朝堂上就不會有聲浪,要將之推行天下,那豈不是一下子就露了餡?

而樞密使曹利用也毋須反對,任由其出醜便是,恰恰是其內言之有物,又不符合某些人的心意,纔會被多番探討,引得朝堂爭論不休!

「金剛會」哪怕再高估那位神探,也想不到對方能著書立作,系統性地闡述刑案驗屍之法,劉知謙現在也顧不上什麼陣營之爭了,得速速藉助《洗冤集錄》的知識,從驗屍方面找到突破口……

「還沒回來麼?」

想了不知多久,耳中傳來打更聲,劉知謙猛然驚醒,剛剛回頭,看一看心腹有沒有回來,就見一位熟悉的老者站在身後,正是李府的宅老,慈祥地看着自己。

「李老!」

劉知謙一顫,躬身下去:「學生無能,累及先生盛名了!」

「公子不必如此!」宅老扶起他,溫和地道:「阿郎常說,世上百戰百勝的將軍能有幾人?淮陰侯還受胯下之辱,又何況其他?阿郎當年與遼人交鋒,起初更是吃了不少虧,後來纔有成長,你今日亦是如此!」

劉知謙眼眶大紅,愈發慚愧:「可此番大事,關係國朝體面,怎容得我犯錯?」

宅老安慰:「阿郎當年鎮守雄州,稍有不慎,讓遼人得利,亦會掀起戰火,朝堂之事,皆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哪有什麼大事小事的區別!公子切莫多想,老夫還帶了一物來,助你一臂之力!」

說着,宅老從隨身帶着的包裹裡,鄭而重之地取出一本書來:「這是狄三元親自登門拜訪,託阿郎轉贈公子的!」

劉知謙怔然地看着《洗冤集錄》,他自己要尋這本書,和李府宅老專門來送書,背後的意義可大不一樣。

沉默少許,劉知謙接過書,他已經明白,自己的老師李允則竟然舍了權勢赫赫的曹利用,準備與年輕的狄進合作,不由地眼神一黯:「學生何時離開機宜司?」

「你不需要離開機宜司!」

宅老直言道

:「狄郎君三元及第,又直集賢院,是不會來爭機宜司之位的,他所求的是你與那位提點大榮復摒棄前嫌,好好將機宜司穩定下來,盡一切所能,調查出這個契丹賊人的死因!」

哪怕機宜司已經是一個泥沼,劉知謙也不想灰溜溜的走人,此時聽了不禁涌出驚喜之情,卻又生出慚愧,原來那個人始終沒有想過與自己爭,深吸一口氣,抱拳道:「學生明白!」

……

垂拱殿中。

太后劉娥端坐於簾後,官家趙禎坐於御座,一衆兩府重臣,紫袍大員,原本也能各自賜座,坐在自己的圓凳上,但此時全部站着,個個神情鄭重。

三天之後,遼國使節團就要正式入京了。

而機宜司那邊,還沒有一個好消息傳出來。

曹利用面沉似水。

他萬萬沒想到,李允則調教出來的徒弟竟如此廢物,辜負了自己一番信任不說,還把自己逼到如此不利的境地!

當然,責任不止劉知謙一人,還有這羣背後使絆子的!

「機宜司失利,讓遼人看了笑話,便是爾等願意看到的?爭權奪利,諸多掣肘,與你們這等人一起,如何能治理好國朝!」

曹利用心中大罵,表面則一聲不吭,就等着太后發一通火。

然而預料之中的怒火併沒有降臨,劉娥沉冷的聲音從簾幕後傳出:「遼使將至,館伴使至今未定,諸位卿家,可有建言?」

曹利用裝死,心想這事反正有首相王曾頭疼去,不料旁邊的張耆突然上前一步:「臣有李公允則奏劄一封,望太后御覽。」

劉娥道:「呈上來。」

曹利用皺起眉頭,在他看來,李允則身爲致仕老臣,這個時候上書,定然是爲弟子劉知謙求情的,只是不明白爲何要讓張耆遞上,難不成以自己的心胸,還要遷怒那區區小輩不成?

內侍將書信呈上,劉娥閱覽後,語氣微微上揚,似乎頗爲詫異:「李公竟也讀《洗冤集錄》,更贊狄仕林年少英傑,才情卓異,有悲天憫人之情,大賢濟世之心,故而舉薦狄進擔任館伴使,諸位卿家,以爲如何啊?」

曹利用愣住,險些懷疑自己的耳朵,李允則怎麼會舉薦狄進?

但很快就反應過來,豈能讓李允則舉薦狄進成功?那樣他的機宜司豈不是拱手讓人了?

怒火高燃之下,曹利用斷然開口:「荒唐!這等小輩,有何資格任館伴使?」

熟悉的大嗓門又來了,但這回別人並沒有被喝退,張耆寸步不讓,馬上反駁:「曹侍中是以爲,李公在胡亂舉薦麼?」

曹利用滯了滯,一時間竟被噎住了。

若論軍政資歷,張耆完全無法與他相提並論,所以在自己面前腰桿子始終直不起來,可李允則不一樣。

同樣是對遼國的功勞,這位鎮守河北二十多年的老將軍,無論是在軍中還是朝堂裡的政治威望,都不遜於自己多少,這點曹利用都是不得不承認的,至於官位的差距,當然是因爲他更得真宗喜愛,可政治威望還真就不看皇帝的寵愛,尤其是先帝的……

張耆擡出李允則,曹利用還真的不能直接斥責,而他的語氣剛剛一頓,陳堯諮立刻開口附和:「狄仕林雖年少,然行事早有大臣氣度,不可輕之,老臣附和李公所薦!」

這一聽就是指桑罵槐,暗指他這堂堂樞密使沒有氣度,曹利用深吸一口氣,知道不能糾葛於狄進的才能品性如何,不然的話,反倒是爲《洗冤集錄》揚名,趕忙話鋒一轉:「臣舉薦龍圖閣直學士薛奎,曾爲生辰使,出使契丹,可爲館伴使!」

張耆接口:「薛直閣因得喘疾,告病在家,曹侍中難道不知麼?」

「已有御醫上門,

薛直閣的病情或許已經緩和……」

曹利用接着道:「右諫議大夫姜遵,知永興軍任歸,也可爲館伴使!」

張耆直接針鋒相對:「姜遵是曹侍中一手提拔,倒是舉賢不避親,然此人初歸京師,尚在驛館,對於此前局勢尚不明瞭,就急匆匆地讓他去接待遼使,若是再出了事,可不是曹侍中幾句擔保能承受起的!」

曹利用冷冷瞪着他:「龍圖閣直學士範雍,爲館伴使,又當如何?」

這下王曾不樂意了,範雍可是他看好的人,準備爲入兩府作準備的,出言道:「不可!範直閣近來爲滑州水患奔波,爲生民計,豈可爲此耽擱?」

曹利用又舉薦了數人,最終實在急了:「翰林學士鍾離瑾,可爲館伴使!難道我堂堂國朝,就無才幹之輩,擔館伴使麼?」

聽到這裡,趙禎皺了皺眉,直接開口:「鍾離卿權知開封府,本就身負要責,恐無暇陪同遼使遊宴!曹侍中既然這般質問,難道狄仕林三元及第,著書立作,在你眼中,就只因年輕便毫無才幹?侍中莫不要忘了,當年你亦是破格提拔,爲閣門祇使、崇儀副使,才能出入遼營,約定合議!」

以前太后在場,官家基本都是聆聽,即便發言也是附和,此番還是首次這般嚴詞訓斥一位宰執重臣。

這般言語其實有失考量,還顯得不太成熟,但曹利用悚然一驚,頓時閉上了嘴,其他臣子也神色微懍,就連劉娥都不禁側目看了眼這位心中的小皇帝。

言語確實有不妥之處,可時機拿捏得恰到好處,一語將曹利用頂得啞口無言,樹立自身威望,官家年齡漸長,確實越來越不同了!

曹利用是霸道慣了,此番認爲被李允則背叛,怒火衝昏了頭腦,此時一閉嘴,理智迴歸,馬上意識到自己方纔有多麼失態。

正常擔任館伴使的,都是距離兩府很近的要職官員,這樣的人物絕不是隨意拿捏的,真要御前奏對,連宰相都要顧忌幾分。

而事實證明,他剛剛已經得罪了原本可以爭取的其他宰執,原本兩府中偏向於自己的夏竦,也全程默不作聲,就跟死了一樣。

此時此刻,曹利用似乎又回到了張耆初任樞密使時,擔心被取代的恐慌,氣焰全消,連頭都微微垂了下去。

在這樣的氣氛中,劉娥一錘定音,卻說出了令趙禎都愣了愣的恩賞:「既如此,就命狄仕林爲館伴使,特賜五品服,也讓遼國看一看我國朝才子的風采!」

第一百七十八章 同時交代的犯人,截然不同的供詞(第一更)第四百一十八章 親眼見證三元神探抽絲剝繭的能耐第一百六十四章 省試還是去看看榜,不然太裝逼了!(第三更)第一百零六章 破案(第一更)第兩百八十四章 《宮廷御宴中毒事件》第三百四十七章 升官!出使!第八十五章 《蘇無名傳》與《洗冤集錄》(第六更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九章 雄獅迴歸第兩百二十六章 和神探同行,你們有福氣了!第兩百八十八章 太后的厭蠢症犯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發展,唯獨七爺破防了!第兩百八十九章 兇手現形第三百三十六章 展仲的死亡信息第三百六十七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李元昊過來解釋解釋!第一百九十一章 “兄友弟恭”“相親相愛”“整整齊齊”第四百章 包拯推崇的江湖俠客第兩百七十五章 合着你連中三元包括武狀元啊?第兩百八十一章 蕭正使,你也不想那件事……第三十四章 解試報名第四百零三章 《五鼎分屍奇案》第一百一十章 官家想看更新?抱歉,不寫!(二更)第三十三章 現成的先生第九十七章 《蘇無名傳》多了兩位讀者(第一更)第兩百三十七章 《知州之子綁架事件》第九十三章 劉從廣之死(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劍指省元!最有含金量的頭名!(第二更)第兩百零八章 《“極樂淨土”的名單》第三百二十三章 我也給你誠意,你受得住麼?第一百一十二章 皇城司:我們的命就該這麼賤麼?(第一更)第一百零八章 真相(第三更)第八十八章 書友見面會(第二更)第兩百零四章 丐首:坦白從寬,反倒是爲了兄弟之情?第兩百四十一章 破局的關鍵第一百零三章 皇城司:我們還沒來得及污衊他,竟然先被污衊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要我查案,先完成三件事(第一更)第兩百二十八章 破案要從娃娃抓起!第兩百三十七章 《知州之子綁架事件》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勢易也第兩百四十六章 在我面前,你沒有裝瘋的資格!第三百九十六章 夏竦:我堂堂宰執怎麼就拿捏不了一個小輩呢?第兩百二十四章 官家成長了,大家都很欣慰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案件的最後一塊拼圖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案件的最後一塊拼圖第三百八十四章 讓李元昊回不了西夏第三百七十章 天下至毒第四百零五章 一名合格的偵探就是要能觸發命案第兩百四十五章 要犯剛被捕,當官的就瘋了一個?第三百六十四章 殺人預告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李元昊過來解釋解釋!第兩百三十一章 下馬威第三百五十九章 讓遼人教西夏何爲上下尊卑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第一人的神功秘籍第兩百零七章 此事必有蹊蹺第七十二章 這纔是推理第三百九十五章 連一千貫都不給你,還不坦白從寬?第兩百九十二章 我們終於見面了第六十章 犯人狄青第兩百零一章 三位神探對案件的剖析第二十八章 洗冤第三百三十二章 本來想露臉,結果把屁股給露出來了第四百零二章 展昭與“陷空”第四百一十九章 追尋長生法的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百五十八章 鎖定七爺所在(第二更)第兩百一十八章 姐姐提鐗上門,單挑忠義社第兩百零五章 “三爺”與“六爺”第三百一十六章 曹利用的末路第一百三十六章 他真的是一個好人(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二章 《狄湘靈的過往》第兩百三十六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盜匪第五十三章 推波助瀾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第一人的神功秘籍第三百零五章 熬老頭戰術啓動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樁能影響京師房價的特大迷案(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吳景成爲獄友的七爺(第三更)第兩百七十一章 真是後生可畏!第兩百二十一章 說是何萬畏罪自殺,又沒說死沒死……第三百二十章 邀請北俠攻略盜門第三百二十七章 公孫策不正是御史言官的最佳人選?第四百零一章 國朝哪來這麼多的貪官,說白了不就是內鬥嘛!第兩百九十七章 專業的領域交給專業的“人才”第兩百一十章 事實證明,不能拖欠匠人的工錢第三百六十章 只要你們,將與神探直接對決!第三百六十八章 狄正使就是現實版李雙鷹啊!第三百零八章 鹹魚丐首喻平背後的真相第兩百七十二章 太后特賜五品服第三百六十一章 貫穿多起兇案的宮廷秘藥第三百四十九章 快別熱身了,你打不過這個宋使啊!第一百二十五章 到底是誰把誰放在火上烤?(第二更)第兩百零五章 “三爺”與“六爺”第一十四章 書院錄取通知書第兩百一十九章 兇手積極地把案子查清楚了第七章 當神探要天下第一等的武力,也是合情合理的吧?第一百九十六章 考場大魔王的發揮,就是一個字——穩!第四百一十二章 真展昭一擒白玉堂第二十章 潘縣尉的推理第七十一章 祖傳釣魚絕技第三百七十章 天下至毒第三百九十二章 《狄湘靈的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