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宰相之才(給盟主蘇銘989加更)

天色一亮,莒縣的官員早早前來拜侯。

楊霖笑着褒揚他們幾句,便要匆匆啓程,離開這個小縣城。

突然,官吏之中,有人高呼一聲:“少宰留步。”

所有人頓時愣住,舉目望去,是一青衫文官。

這個是書院的院長官服,楊霖疑問道:“你有何事?”

“下官範宗尹,主掌城陽書院,今日有一事要問少宰。”

楊霖見他一臉苦大仇深,便找了個地方坐下,輕笑着問道:“範院長,請說。”

這廝也不客氣,直接開門見山,“下官自從初聞楊學,便以爲是富國強民之道,心中深以爲然。少宰開書院進學之法,確實讓無數寒門子弟,有機會讀書識字。但是進學制頒佈以來,卻無規章可循,士子進取,全憑書院裁定。

如此一來,豈不是變爲了人情買賣。不瞞少宰說,下官執掌城陽書院短短兩年,已經有七八位官階比下官高的同僚,前來爲子侄謀一個進學名額了。”

進學制是蔡京的手筆,他當時估計也抱着方便走後門、受賄賂、結黨羽的心思,所以故意留了這麼大一個紕漏。

楊霖暗道一聲慚愧,問道:“那麼範院長,你給他們名額了麼?”

“有一個比較優秀,下官便讓他進學了,其他的都是濫竽充數之輩,故而現在還在書院待着。”

楊霖點了點頭,道:“誠如此,你有何想法?”

範宗尹沒想到楊霖聽了之後,既沒有暴怒,也沒有生氣,反倒心平氣和地跟自己討論起來了。

他往前走了一步,周圍的官吏有些嫌棄地避開了他,這小子什麼話都敢往外說,這些人心裡可是有鬼,那些爲子侄謀出路的,就是他們。

無論如何,這範宗尹得罪了整個莒縣的官場,是待不下去了。

他自己好像不知道這些,往前走了一步,神色有些激動,道:“少宰,下官一直以爲,楊學之道,在於發現每個人的才能。同樣的,朝廷要做的,就是讓決定每個人前途的不再是出身的郡望門第,而是每個人的智力和才幹。”

“這談何容易啊。”楊霖嘆了口氣,說道:“一個人的成就與地位確實不應該受出身的束縛,我所夢想的事,也是賢者得其位,而愚者受其惠。”

範宗尹繼續侃侃而談,他對楊學的理解十分深遠獨到,甚至已經超過了楊霖。

這並不罕見,楊霖只是給他們開了一道門,他從未懷疑這些古人中的人傑,你給這些人開一道門,他們就能還你一個世界。

他輕輕上前,就像是一個探討問題的老友,沒有被楊霖的官職所嚇倒。

他的臉上十分平靜,也不慷慨激昂,但是目光中閃動着一種光芒,讓他整個人都有一種難言的風采。

“少宰,下官從得中進士,便來這書院任職。接觸的年輕學子多了,發現他們都是各有所長。朝廷的官職以往是由科舉所定,科舉也有其弊端。我們大宋承襲唐制,只定官,不定吏。比如知州由科舉出身的士人擔任,知州下面的胥吏卻有世襲的、推舉的、派定的,不僅良莠不齊,而且弊端叢生。”

“這些位置實際上,需要很高的專業才能方可勝任,絕非簡單地派個人去就能做好。下官以爲,我們進學制,也應該取消大家一起讀死書,而是要分門別類的進行考試,挑選對口的人才。考試內容也不應該僅限四書五經、詩詞歌賦。數算、技藝、辯才都在其中!”

楊霖越聽越興奮,拍着他的肩膀,環顧四周對在場的人說道:“範宗尹,有宰相之才!”

人羣中的官吏們,驚得說不出話來,這廝怎麼一下子就有宰相之才了。

關鍵說這句話的是楊少宰啊,那這範院長可就不是光有宰相之才了,他很有可能坐到宰相之位。

楊霖伸手一揮,道:“來人,那紙筆來!”

很快有人,捧着筆墨紙硯過來,楊霖當着衆人的面,親筆寫了一封舉薦信。

寫完之後,叫過陸謙來,道:“讓朱老頭帶幾個親衛,護送範院長入汴梁。”

.ttκá n.C ○

範宗尹茫然無措,雖然看着是有天賜良機,一時血熱,出頭把心裡藏了很久的話對着當朝權貴一吐爲快,但是現在他也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了。

楊霖笑道:“你先去文教司,出任幹辦一職,我已經寫信知會了蔡太師。你去了之後,最大的任務,就是和蔡太師,合力將考試吏目分門別類,整理出來。”

“希望我回京之日,你們已經有了初步的方案,我們慢慢試行、改進、定製!”

這是一場繁浩的工程,和新的役法相互應照,可以讓地方上的這些胥吏更加的專業。

這些人,纔是治理地方的基石,再也不能隨便選派了。

若是把整個帝國比喻成一個房子,如今就是要讓丁是丁卯是卯,磚石是磚石,土木是土木,可想而知一旦完成,這個帝國將會迸發出多大的力量,有何等的進步。

以往的地方吏目,是到任之後,開始學習。知道學的還是好的,很多人好不容易摸出點門道來了,任期也到了。而且學院進學制,因爲蔡京當初目的不純粹,留下的這一大漏洞,也是時候改一改了。

考試永遠是最合適的辦法,就算是它存在些許的缺陷,但是比其他的方法好得多,也是力所能及之內最公平的門道了。

範宗尹受寵若驚,沒有想到楊少宰這般雷厲風行,而且簡直就是自己的知音。

那蔡太師聞名天下,宰執六年,新政成效人所共知。現在的蔡京,在士林中是很有威望的,名聲還沒有臭。

一想到終於可以到那彤廷之巔,和當朝的大人物一道,定下萬年不改的規制,範宗尹的渾身就忍不住一顫。

楊霖高聲道:“陸謙,讓回京的親衛傳我的口信,到府上支取些錢財,爲範院長在汴梁置辦一套房產。”說完他又看向範宗尹,道:“將一家老小接到汴梁,安心給我做出這個規制來。”

範宗尹被感動的一塌糊塗,心中堅如磐石,深深一拜,作揖道:“下官,必不辱使命!”

第二百五十六章 安插一個美麗的二五仔第二百七十四章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於水火之中第二百零五章 鹽王之威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騎夜入燕京城第三百五十章 難以啓齒的風寒第六百七十四章 枸杞當飯第一百零六章 狗急跳牆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一百八十五章 王國覆滅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型武俠話劇團第七百三十四章 復仇第一百九十六章 欺人太甚第三百四十六章 幾段西風相倚恨第六百三十四章 宰相之才(給盟主蘇銘989加更)第六百二十一章 赳赳老秦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手撥亂升龍城第二百三十三章 茶馬古道今又來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相之才第六百九十章 定鼎五京第一百二十一章 卿本佳人第一百五十章 坑我你還嫩點第五百一十一章 過分的條件第三百九十四章 宋金香山首議和第五百五十二章 皇帝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手筆初現端倪第四百三十五章 虛誇盛世不如遼第三百五十八章 昔年雁門路,霜氣逼徵鞍第八十七章 與民同樂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二百二十三章 蔡出新政楊變法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務正業第七百六十二章 地基鋪好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軍夜戰挽時危第四百八十章 等閒定計裂交趾第二百六十六章 率獸食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雲密佈,將星閃耀第六十四章 天高帝遠多豺犬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是難得天倫樂第三百五十七章 涼州路途遠,相送人是誰第五百七十六章 惡人還須惡人磨第三百七十章 文人心機深,九曲十八繞第六十六章 懼意濃時怒無邊(給凝珠漫水加更)第六百零七章 改姓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憐無定河邊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七天第六百一十五章 洛陽春光正好第六十四章 天高帝遠多豺犬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三百三十九章 書房深夜誰敲門第六百八十九章 屬意江南第七百二十一章 心境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力烘人在雲端第六百四十九章 社稷名宋,彤廷姓楊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風雲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仙打架,楊霖榮升背鍋俠第三百六十三章 嘆末代帝王,尤醉生夢死第五百九十八章 新舊將軍第二十三章 終日打雁啄了眼第九十一章 斷子絕孫腳第一百四十五章 困獸圍城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生死高臺新舊換第五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四百一十二章 查人老底笑呵呵第七百六十五章 愛好和平第七百六十九章 靖綏西南第六十八章 活學活用奪山頭第二百八十章 誰把名將填邊關(求訂閱)第二百八十四章 自古聖賢不寂寞第一百七十章 蔡京的轉變第二百三十三章 茶馬古道今又來第五十二章 出了一個明白人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簡單的鄭太后第四百四十三章 撩亂提刀到汴梁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騎夜入燕京城第六百零七章 改姓第四百二十章 讓他們死於民憤第五百七十七章 清剿魑魅魍魎第六百章 偶遇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有事可以找楊霖啊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賁十萬到汴梁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興刀兵第六百三十八章 龍章鳳姿,王霸之氣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簡單的鄭太后第六百八十七章 四子回京第五百八十五章 作威作福第四百九十九章 脫困駙馬府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四百五十二章 送帝登天第六百五十八章 立個字據第五十四章 沒事找事楊狀元第一百三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一百二十章 奸臣們的全盛時代第五百二十六章 劇變第二百一十章 全員惡人萬歲營第五百八十三章 血色恐怖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諾千金楊少宰第五百四十八章 看家本事第六十五章 鋌而走險惡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