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

範寧只呆了一個時辰便和明仁告別了,他下午還要看廂軍演練防禦陣,實在抽不出時間,而下午明仁也要離開萊州港前往泉州,臨行前,範寧要了幾筐椰子和兩串剛剛養熟的香蕉,給手下們嚐嚐鮮。

當天晚上,範寧便連夜離開了萊州趕回應天府。

三天後,範寧一行抵達了應天府最東面的虞城縣,此時已是中午時分,縣城還在三十里外,範寧見路邊有座茶棚,便對十幾名手下道:“去那邊吃點東西,我們歇一會兒。”

衆人紛紛下馬,牽馬來到茶棚前,茶棚掌櫃連忙滿臉笑容迎上來,“歡迎客官來休息片刻,喝碗熱茶!”

“有酒的話,先來一罈!”

“有酒,有我自己釀的梨酒,遠近有名,客官可要好好地嘗一嘗!”

衆人拴上馬,進茶棚坐下,夥計抱着一罈酒上前給他們倒酒,按規定,農村的酒只能只釀自飲,不允許出售,不過也只有京城管得嚴,其他各個地方基本上都管不住了。

範寧也懶得多管此事,又問道:“有什麼吃的?”

“有肉沫湯餅、雞蛋湯餅、肉包子、素包子、醬肉、豆腐、煎餅裹醬菜、羊肉煎餅等等,還有新鮮的梨和柿子。”

“每人來一碗肉沫湯餅,其他肉包子、醬肉、羊肉煎餅,有多少上多少!”

“客官稍等,馬上就來。”

幾名夥計連忙去備菜,範寧打量一下週圍,茶棚下一共八九張桌子,他們佔了四桌,其他幾張桌子也基本上坐滿了。

這時,範寧見最邊上一張桌前坐着幾名身穿皁衣的公差,一名中年男子帶着木枷,愁眉苦臉坐在一旁。

“幾名官差哥哥,給我也吃碗酒吧!”帶木枷的男子哀求道。

“哼!吃了官司還想佔我們的便宜,要麼我們的酒錢你來掏,要麼就閉嘴!”

“我身上正好沒錢,要不先欠着幾位的,回頭我一定還。”

爲首公差看了看他,便招手道:“酒保,再來四碗酒!”

旁邊一桌人低聲議論道:“無妄之災啊!羅員外一向老實膽小,這種事情被他攤上,他也只有認倒黴了。”

“就是!當初就勸他不要當這個都保正,他不聽,還以爲自己當官了,結果白白吃了官司。”

範寧心中有些奇怪,便問旁邊一名客人,“那個中年男子是都保正?”

“是樹山鄉的羅員外,府裡推行保甲法,他當上了都保正。”

“那怎麼會吃官司?”範寧又問道。

客人冷笑一聲道:“他們鄉欠稅嚴重,縣裡責令他一個月內把稅收上來,他這個人名聲不太好,據說很多農戶都不睬他,結果田稅收不上來,縣裡就把他拘押了。”

範寧眉頭一皺,“按照保甲法的規定,如果都保正收不上來稅,他可以交給縣裡,由縣裡派人下鄉催稅,和這個都保正何干?”

另一名老者搖搖頭,“不懂就別瞎說,羅員外被抓不是田稅的事情,而是雜費太大,他被人告了,才被抓。”

“還有什麼雜費?”範寧着實不解。

老者見範寧不像普通人,便搖搖頭,“這個我可不能說,說了會惹禍上身,官人就別爲難我了。”

範寧也不多問了,這時公差喝完酒,押着羅員外走了,旁邊幾名客人也結賬走人,不多時,茶棚裡只剩下範寧他們四桌人。

跟隨範寧巡視的公孫玄策低聲問道:“府君,是不是保甲法出事了?”

去年王安石要在應天府試行變法,得到了趙仲針的大力支持,範寧雖然制止了青苗法,但保甲法還是實施了。

保甲法的作用是爲保證稅賦催繳,以前都是縣裡派公差下鄉去挨家挨戶要稅,縣裡的壓力很大,也根本忙不過來。

實施保甲法後,改由都保正負責收稅,不肯交稅的刺頭則由縣裡派人催繳,和都保正無關,範寧也覺得實施保甲法能大大減輕縣裡的負擔,有利於稅收,便同意了。

範寧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不過我感覺有點奇怪,保甲法應該沒有什麼漏洞纔對,你問問掌櫃吧!”

公孫玄策立刻把掌櫃召上來,問他道:“剛纔那位羅員外被抓是怎麼回事?”

掌櫃有點爲難,半晌道:“這裡面有點複雜,官人不是本地人,最好不要打聽,會惹禍的。”

“你隨便說說,我們也隨便聽聽,出了這座茶棚,我們也就忘了。”

掌櫃見茶棚裡沒有本地人,便壓低聲音道:“這裡面其實說不清楚的,公差下鄉也要吃住,還要補貼錢,這些開支縣裡不承擔,攤給鄉下,聽起來好像不多,但一年下來,也是一大筆錢。”

“不對吧!”

範寧開口道:“公差下鄉費怎麼會是鄉里來承擔?這些雜費一直都是縣衙負擔的。”

範寧知道這筆費用其實一直就有,由於官府是替轉運使司催稅,轉運使司就會根據稅額每年補貼給地方官府一筆收稅勞務費,再由各州分解給各縣,大宋立國以來一直就有,這次推行保甲法並不涉及這筆費用。

掌櫃搖搖頭道:“事情沒有那麼簡單,若沒有好處,誰願意當都保正?保衙也有開支的。”

範寧有點明白了,這就是保甲法中遇到的一個新問題,保正和都保正的開支誰來承擔?

王安石頒佈的條款中明確規定都保正的支出應該是縣裡承擔,縣裡公差出勤天數減少,那麼一部分開支就應該轉給各鄉各保,作爲他們的經費。

“是不是這個羅員外私下攤派保正的開支,結果數額太大,被人告了?”

“數額是很大,聽說這個羅員外一年收了三百貫錢,差不多一家一貫錢,但這錢到底該誰拿,這纔是關鍵,客人明白了嗎?”

範寧緩緩點頭,他完全明白了,縣裡震怒並不是因爲羅員外擅自向百姓攤派雜費,而是這筆錢被羅員外獨吞了,這纔是羅員外被抓的原因。

........

衆人吃飽喝足,又上馬出發了,公孫玄策問道:“要去縣衙嗎?”

範寧搖搖頭,“直接回應天府。”

“府君不想管這件事?”

“管了又如何,不管又能怎樣?”

範寧輕輕嘆口氣,問道:“你覺得保甲法的問題出在哪裡?”

公孫玄策想了想道:“保甲法的實質就是在鄉這一級增加了一個衙門,就像那個掌櫃的稱呼,保衙,我們應天府或許不承認,但在百姓眼中,它卻實實在在存在了。”

範寧點點頭,“以前縣裡的各種開支都指望上面下撥,一直都很拮据,叫做清湯煮縣衙,現在增加了一個保衙,縣裡就有了一條斂財之道,變法的結果就是朝廷收入增加,但百姓卻更加困苦了。”

“府君說得對,朝廷本意是不想給百姓增加負擔,但到了縣裡,變法就成了斂財之道,縣裡收入充沛了,朝廷的稅賦保證了,但最終結果卻是百姓負擔大大增加。”

“一點沒錯,變法的本質就是利益重新分配,可如果朝廷動不了權貴的利益,那麼朝廷增加的利益從哪裡來?說到底還是盤剝百姓。”

範寧心中十分感慨,如果將來王安石推行變法,恐怕自己也要成爲反對派了。

宋朝實行的是強幹弱枝,軍隊不用說了,禁軍直屬於三衙,廂軍屬於安撫使司,地方官府只有少量鄉兵。

而在財政上,農村稅賦收入歸轉運司,城市商稅以及茶酒等大宗專賣收入歸提舉司,州縣官衙幾乎沒有收入,只能靠朝廷劃撥一點經費,或者通過地租、房租獲得點小收入補充財力。

這樣一來,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就十分牢固,能有效避免漢末地方割據以及唐朝藩鎮割據的重演。

可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正因爲朝廷的強大壓制使地方官府無法向上突破,那麼也只能向下尋找財源,但百年來制度穩固,地方官府也苦於沒有擴張財源的藉口。

王安石變法最後變成害民之法,根源就在於此,一旦實施變法,地方官府就找到了向下盤剝百姓的藉口,壓制了百年的地方官府慾望一旦被釋放出來,勢必會對鄉村基礎形成強大的破壞力。

看透了變法的實質,這一刻範寧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大宋要想改變三冗和積弱局面,必須對內實施強軍,而對外實施擴張掠奪,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務之急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攜後輩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七十八章 家裡來了賊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後是誰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閱兵第四百零一章 讓他徹底閉嘴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嗎?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