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點地梅

兩條船一路都是同行,從通州一直到江寧。

桐城靠近銅陵,上一段陸路靠近長江,整個江南的中心在江寧府,自是金陵六朝古都。

今日行船已至淮安,很快就要進入揚州的地界兒,江寧也快了。

張廷玉他們直接從揚州轉道,順着長江往上,經過江寧、銅陵,上岸之後便回桐城。

船到淮安的時候,張廷玉本來沒注意,可沒想到半道上船竟然被人攔了下來,說要收過河錢。

張廷玉只道:“不是隻有過往的商船才收嗎?我們只是順路下來的客船。”

他們的船,要在淮安停靠一陣,上岸採買做補給,無論如何都要往碼頭上停靠。剛剛一靠,這收錢的就來了。

張廷玉真覺得又好氣又好笑,他一路上已經見廖逢源扔出去百多兩銀子了。

若是普通商戶還不會,可偏偏廖逢源在茶行之中算是出了名的人,走南闖北,名字都在河道衙門的冊子上,想逃也逃不掉,每次遇見攤手要錢的只能乖乖給。

可他怎麼也沒想到,這一次會輪到自己。

說句實話,張廷玉現在很不想給錢。

但前面的廖逢源一直在給張廷玉打眼色,示意他別衝動。

顧懷袖在船裡看着,皺緊了眉頭,運河跨越不同的地方,每個地方的規矩基本都是一樣的。只是到了這淮安,竟然連普通的行船都要給錢,長此以往什麼人有錢過河?

一面是河道衙門的盤剝,一面是漕運衙門的管制,一條運河被兩隻蛀蟲給吃着,也難怪這水面是越來越淺了。

顧懷袖覺得諷刺,她只遠遠看着沒說話。

那邊的張廷玉也知道跟下面的人沒辦法說話,就算爭得了一時的理兒,回頭來吃虧的還是他們。

這河上發生什麼事情都不稀奇。

更何況,治標不治本,也是困難。要把這“過河錢”的事情給解決了,可沒那麼簡單。

暫時忍過這一時,回頭再議。

張廷玉穿着也就是普通,不像是什麼大富大貴人家的公子,所以旁邊那差役也是看人不起,輕蔑地掂了掂手裡得銀子,好歹還是讓他們過了。

重新上船,張廷玉卻已經直接去了廖逢源的船。

剛剛上去,廖逢源就重重地一跌腳:“說說這都叫個什麼事兒啊,我現在這船上裝着的東西還不值錢,不算是最要緊的。若是我拉着商船回京城,那事兒可才大了。您瞧瞧方纔那小東西的嘴臉,不就是個破差役嗎?不管是在揚州還是京城,江寧還是杭州,換了是我的地方,直接一指頭捏死他。可在河上,他們就是大爺!”

廖逢源什麼都沒有,就是有錢。

現在官商已經開始逐漸靠攏,尤其是在富庶江南,官員跟商人的關係可算是相當密切。

廖逢源說自己伸手捏死人,病不是開玩笑。

張廷玉也沒想到,過河錢都能收到自己身上來了。

他前幾天就已經給過廖逢源主意了,只是廖逢源事後一句話都沒說,似乎還有些猶豫不決。

現在,廖逢源的心思又開始動起來了。

他請張廷玉坐下,嘆了口氣:“您前幾日出過的主意,我思慮再三,不敢用。”

“哦?”

張廷玉自然知道他肯定有什麼爲難之處,卻只作不知,順着他的話來問。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也沒必要遮掩了。

廖逢源嘆了口氣:“我一直說我說會館的第二把交椅,可萬青會館卻是我拉起來的架子。您如此心思剔透的人,難道沒想過這其中的貓膩?”

張廷玉眉頭一挑,一副驚詫表情,微微一按自己額頭,彷彿是纔想到這個問題:“廖掌櫃的若是不提,我全然沒想到那個地方去。”

一看就知道張廷玉是早就有了想法,只是不說。

廖掌櫃的跟張二公子認識這幾年,又怎麼可能對這一位的秉性沒有所知?

他也就是打趣那一句,下一句卻接着方纔的話說了:“原本我該是第一把交椅,人家都要喊我這裡一聲會長,結果平白殺出了個‘沈鐵算盤’,我這位置可不就丟了嗎?”

沈鐵算盤?

張廷玉往日可沒聽說過,他皺了眉,“這名號我不曾聽過,廖掌櫃的儘管詳細說一說。“

廖逢源這才長嘆一聲,將前幾年拉着人在京城建立會館的經歷給說出來。

原本這廖逢源在蘇杭一帶乃是相當有名的茶場,本朝萬歲爺登基之後就南來北往做生意了,在京城的根基很深,手裡也有足夠的人脈,三十年以來幾乎壟斷了整個江南茶業。

會館是廖逢源跟自己同鄉的商人們商定過,約好了建造的。

起初只是修造的一間別院,以供大家落腳,後來覺得地方不夠,就擴張成了會館。

會館正式落成,已經是五年之前的事情了。

結果那一年,平白出了個“沈鐵算盤”。

這一位沈鐵算盤,名號可大有來頭。

聽說這人原本是賬房先生出身,也不知哪裡發了一筆橫財,後來下水從商,竟然一路青雲直起,財源廣進。

江南向來是魚米之鄉,茶葉、鹽、絲綢,也都是江南一絕。

這賬房先生,便是賣布匹絲綢出來的,後來生意大了,“鹽”這個字太重,不敢碰,茶要稍微輕一些。本朝各地素有飲茶之風,更何況這東西江南不缺,南北走一趟利潤極高,所以沈鐵算盤很快嚐到了甜頭,憑藉雄厚的財力後來居上,力壓廖逢源,活生生從廖逢源的手裡挖走了這個茶行萬青會館會長的位置。

當時爲表公平,乃是由衆位商人推舉一位德高望重的巨賈出來,坐上第一把交椅。

廖逢源一直覺得自己是勝券在握,根本不擔心,哪裡想到當初出了這個主意,等到結果出來卻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沈鐵算盤技高一籌,生生說服了半數以上的人,奪走了第一把交椅。

於是,廖逢源屈居第二。

這麼多年,竟然真的再也沒翻出去過。

廖逢源說起這沈鐵算盤,一半是複雜,一半是佩服。

“你還別說,若這人跟我沒有深仇大恨,我還想跟他交個朋友。這人發了一筆橫財的時候,也不過剛剛及冠,聽說祖籍山東。說來,還算是一代儒商。姓沈,單名一個恙字,無表字。江南百姓稱之爲‘沈萬三第二’,我們行內稱之爲‘沈鐵算盤’,倒是從來沒人叫他名字的。”

沈恙?

張廷玉細細琢磨了一下,這一位聽上去卻是頗爲傳奇了。

“方纔廖掌櫃的說,這人原本是賬房先生出身,忽然發了一筆橫財,這才從商?”

也就是說,在這個沈鐵算盤的人生之中,這一筆“橫財”纔是一切的起點。

只可惜,這錢到底從哪裡來,是沒人知道的。

廖逢源道:“這我哪兒知道啊?整個江南人人都這樣傳說,可真沒人知道得清楚,要不怎麼都叫沈萬三第二呢?鉅富沈萬三,不是有個聚寶盆嗎?一枚大錢放進去,一生二,二生三……”

這玩笑,也就博人一笑了而已。

若這問題這麼簡單,也不會有人知道了。

說了這麼多,到底事情還是要扯回點上。

廖逢源最大的問題,就卡在這個沈恙的身上。

“您是不知道,這一位看着是厲害,可渾身上下都是毛病。他有錢,能上下打點好了官府,自家的商船不會出問題,可咱們茶行他不管啊。若真是鬧起來,吃虧的只有我們這些被排擠的。唉……也真是遇得到了喲……”

一說起這個沈鐵算盤,廖逢源就只剩下唉聲嘆氣了。

“若是整個茶葉行當聯合擡價,必定要這一位鐵算盤點頭同意,所以您的問題其實是——怕鐵算盤不答應?”

張廷玉總算是弄明白了。

往常一直在京城,即便回江南,結交的都是文人士子,可這“商”之一字,卻似乎跟他很遠。

他從來沒有想過不做官,可到底做官也是一門學問。

像現在整個運河經過的地界兒,這些官兒都是蠢貨。做官不能這樣做,要討好人,也得看準了討好。與其搜刮民脂民膏,討好一個不一定能登基的太子,還不如別趟進這渾水裡,否則一個不小心直接掉腦袋。

廖逢源這邊若真下得了狠心,那可是一場大風雲。

所以說啊,做官這種事,還是小心駛得萬年船的好。

張廷玉心裡想着的東西很多,臉上表現出來的卻是極少。

廖逢源點點頭:“可不是這樣,只可惜張二公子在桐城,想來也不會在揚州或者江寧府停留,更不會往杭州去,等一到地方,卻是無人能問了。”

“其實不然。”

張廷玉聞言,搖了搖頭,一副高深莫測的模樣。

廖逢源一怔:“二公子此話何解?”

這話簡單啊。

張廷玉將手中的茶盞一放,起身一整湖藍色的長袍,竟然直接走到旁邊,將外面簾子一撩,外面的天光就透進來了。

遠遠地,鄔思道還躺在那邊睡覺。

張廷玉手一指那橫斜着的潦倒身影,卻道:“這一位朋友應當能幫您,只是他肯不肯幫,廷玉卻是不知了。”

廖逢源萬萬沒想到張廷玉竟然這樣欣賞那一日胡言亂語之人。

原本廖逢源想要殺人滅口,只是礙於張廷玉在側,雖動了殺心,卻一直沒動手,而今聽見張廷玉說此人堪用,不由得又是一怔。

這人看上去根本就是個成日喝酒,潦倒落魄,自以爲有經世之才而不遇的狂人,哪裡像是個有真本事的?

然則,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想那沈鐵算盤,當初不也根本名不見經傳嗎?

廖逢源這麼一想,便知道自己是犯了大忌。他是最近兩年光顧着跟沈鐵算盤鬥,養尊處優慣了,也就越發沒個計較。

心裡給自己捏了一把汗,廖逢源看了看外頭對此毫不知情的鄔思道,又看了一眼張廷玉,道:“多謝張二公子指點了。這件事,若是有什麼進展,不管敝人是在江寧揚州還是杭州,都會悄悄差人給你送信來的。”

張廷玉眯眼笑笑,點點頭,卻道:“我夫人約莫還在等我,這便去了,廖掌櫃的您忙活着吧。”

忙活着吧,還有得忙活呢。

張廷玉換了竹排回去,上船就看到顧懷袖在裡頭榻上打盹,船尾那邊小石方正跟搖櫓的師父說話,兩個人有有說有笑的。

他看了一眼,便收回目光,然後進去。

青黛也昏昏欲睡,不過張廷玉一進來,她瞌睡就被嚇醒了。

“二……”

剛剛想要開口,卻見張廷玉給她比了個噓聲的手勢,青黛於是連忙閉嘴。

不過就這麼一聲,顧懷袖已經掀開了眼皮子。

她本來就沒睡着,自然是聽見聲音就知道張廷玉已經回來了。

擺擺手,顧懷袖讓青黛出去,卻捏了落在一邊的扇子,有一搭沒一搭地搖着,懶洋洋問道:“談完事兒了?”

張廷玉坐上來,往她身邊躺,雙手枕在腦後,輕鬆得很:“我在想,我若真入仕了,保不齊怎麼折騰呢。”

“瞎折騰。”

顧懷袖嗤笑了一聲。

她猜到張廷玉就是閒不住,要鬧些事兒出來。

張廷玉慢吞吞道:“很快日子就不無聊了,有好戲看了,大家一起樂呵起來……”

顧懷袖瞬間無語,這人得無聊到什麼程度,才能出那種驚天動地的主意?

哄擡茶價,說來也就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可真要出了事,那就是關係到老百姓口頭的事。

“茶價一漲,各地的米麪、棉麻絲葛……都要跟着漲,牽一髮而動全身,事情可是要往大了鬧的。你真不怕追查到你身上來?”

往年哄擡米價的情況是出現過的,但那都是饑荒之年,東西緊缺得很。

就那還導致平明百姓大肆砸打各商行米鋪,這平時哪裡來的漲價的理由?

一漲,就要漲出事兒來。

不過張廷玉這個主意,也就是讓茶價的上漲變快了而已。

他不出這計策,南北交通之物也遲早會漲,只是時間上推後一些。

唉。

顧懷袖暗歎了一聲,自己這一位夫君的腦瓜有些神奇,她要不還是把花在吃上的時間多分一些給張廷玉吧,免得這一位爺哪天性質來了,又給人當謀士出主意,鬧個天翻地覆可不好嘍。

至於現在的熱鬧,能看則看。

顧懷袖不着急。

兩個人躺着,隨着那船搖啊搖,過了幾日到江寧,便告別了廖逢源的大船,一路順着長江而上,從銅陵登岸,沿陸路往桐城而去。

桐城背靠三山,環有二水,乃是個風水不錯的地方。

顧懷袖早先來過這裡一次,想起來跟張廷玉有接觸也是這時候。

故地重遊,顧懷袖難免覺得有些唏噓。

短短一年時間,變化太大。

桐城地方不大,張廷玉跟顧懷袖回來的時候,還引起了一陣圍觀。

人人都道不知是哪裡來的大戶人家,有人跟着一看,馬車竟然進了桐城張家大宅,這纔有人認出來,張家二公子帶着二少奶奶回桐城住了。

到底是並不是很繁華的地方,民風還淳樸,不管是心地善良,或者別有目的,竟然有不少街坊鄰居送一些當地的吃的過來。

顧懷袖還在張羅府裡的事情,張家大宅也不小,他們只住一個院,常年看在這裡的是鄭伯,也是桐城本地人,這會兒正領着顧懷袖四處看。

外面的婆子喜氣洋洋地端着一大堆東西來,“二少奶奶,這是街坊們送來的,都是不值錢的小東西,您吃個心意就成。”

盤子裡的都是一些家常糕點,各式江南小吃,看上去別有意趣。

顧懷袖叫人端下去放着,又吩咐了自己身邊的丫鬟,也將京城帶來的一些東西給送回去。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在這桐城還不知道要住多久呢。

顧懷袖穩打穩紮,慢慢來,總歸這日子要讓自己過得舒坦纔好。

張廷玉站在庭前,看顧懷袖過來了,指着那一樹還在開花的點地梅道:“你該見過京城花廳那邊的一叢點地梅,便是從這裡移栽過去的。在那邊花期短,這兒竟然還開着。”

顧懷袖掐了一朵花在指間,輕嗅一下,卻道:“我不覺得二爺是個兒女情長的人,想必也不是思念京城的親人們,怕是這會兒在高興自己終於能出來透口氣兒了。”

聞言,張廷玉頓時開懷笑起來,他伸手拿過顧懷袖掐在手裡的一朵淺紫色點地梅,只輕輕一鬆手,任由其落地,一腳輕輕踩住,輕嘆道:“知我者,懷袖也。”

出去吃點東西,回來繼續碼字。

第143章 姐妹再見第239章 真假厚黑第130章 殿試金榜第39章 藏拙夫妻檔第60章 甦醒的野心第3章 拜會張家第47章 張半仙第226章 成長第43章 食色性也第97章 葵夏園第78章 氣死你!第135章 汪繹投河第31章 後悔藥第206章 了斷第53章 有孕第119章 摔茶盞第87章 中秋燈會第176章 陽春麪第175章 送豬風波第246章 雍正元年第71章 打啞謎第134章 奪朝元第170章 倒戈第103章 毒婦第129章 官二代第8章 瑤芳拒婚第6章 雞蛋與書法第219章 脫困第71章 打啞謎第21章 阿哥們第59章 自戕第84章 小夫妻第174章 登徒子第242章 內閣學士第220章 熱河第100章 石橋落第119章 紅顏禍水第144章 色心第254章 暗香浮動第55章 局外人第29章 提親第116章 小高興第110章 偷窺第211章 欽差第144章 色心第16章 庶子明川第31章 後悔藥第29章 提親第189章 開蒙日第30章 錯合八字第71章 打啞謎第203章 沾血的第216章 說漏嘴第67章 顧式打臉第73章 開水白菜第19章 京城消息第250章 紅顏多薄命第128章 舞弊案第112章 八字現第41章 本人善心腸第2章 未來姐夫第96章 藏鋒二爺第27章 捉刀人第81章 沈鐵算盤第172章 女先生第198章 毒計第241章 相位第21章 阿哥們第237章 東窗事發第225章 條件第54章 掌摑第140章 駭浪第123章 更黑的第244章 指鹿爲馬第76章 厚黑論第175章 送豬風波第75章 點地梅第33章 卿何如第91章 筵席散第89章 暗棋已落第198章 毒計第207章 噩耗第46章 桂枝兒第248章 滿門榮華第4章 我心疼他第40章 就是不講理第95章 落第投河第155章 若改嫁第236章 變軌第91章 筵席散第263章 番外 高無庸圍觀四爺第179章 懲戒第43章 食色性也第14章 揭穿第61章 雞毛蒜皮第238章 成王敗寇第191章 再南巡第219章 脫困第171章 白髮第63章 首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