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遜一籌知非困境

知非道人雖是心中有氣,但他有個很好的優點,那便是一旦與人交起手來,便能排除來自情緒上面的干擾,可以很冷靜的做出判斷、反應。一劍落空,知非道人便知自己失誤了。習慣了江湖武人的搏命打法,卻是忘了這方世界仙妖魔鬼都有出沒,種種玄妙手段不勝枚舉,各種法術玄奇,更是能超乎自己想象。若是還抱着以前的交手習慣,只怕遲早會死的很難看。

知非道人心裡思忖着應敵手段,手上卻也不見稍停,眼下以劍法而言,也唯有那一套修煉得爐火純青,又被師尊純陽真人指點過的“後天八卦劍”能拿出來與遇着老禿驢過招了。除此之外,那尚未參悟透徹,還是半吊子的地煞之術似乎也堪一用。

心停手不停,一劍落空,知非道人很是自然地變換成了後天八卦劍。一招離劍式的“天火同人”,反向施展,向着背後撩了過去,無巧不巧的,迎上了法海老和尚向着知非道人籠罩過來得袈裟。

法海老和尚的袈裟並不是什麼寶物,老和尚施展袈裟也只是虛晃一槍,並沒有灌注多少法力,如何敵得過知非道人內蘊劍炁,鋒銳無當的長劍?在接觸的瞬間,便被穿了個孔洞。更妙的是,因着離劍式的特性,法海老和尚的袈裟居然被點燃了。不得不說,知非道人的後天八卦劍已然超脫了劍招劍術的範疇,在向着神通的方向邁進着。

知非道人的竹劍不見稍停,順着劍勢,又迎上了法海老和尚砸下來的禪杖。不用說,這老和尚的主意打的倒是不錯,袈裟矇頭,再一記禪杖將知非道人輕鬆撂倒,多麼的乾淨利落?老和尚也蔫壞着呢。

在知非道人劍炁的灌注下,竹劍與禪杖交擊,發出了一聲清脆的金鐵交鳴之聲。到底是法海老和尚的禪杖比知非道人的竹劍體量大得多,兼之老和尚的法力也比知非道人渾厚的多,縱然知非道人仗着武技精湛,對力道的把握更爲在行,也免不了落在下風,“蹬蹬蹬”地連退了好幾步。

反觀法海老和尚,卻是氣定神閒,顯然知非道人並沒有讓他吃什麼虧。當然了,若不是那還在燃燒的袈裟在提醒着老和尚,法海的面色應該更好看一些。

法海老和尚並沒有乘勝追擊。雖然也修行過羅漢法體,但老和尚頗有自知之明,於武修一道,自己並不厲害。方纔過手一招,法海老和尚便知自己在武道上不是知非道人對手。縱然先前略佔上風,那也說明不了什麼,畢竟袈裟上被火燒出的幾個大洞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相反的,法海更擅長的乃是佛門的法術神通,既知知非道人不好對付,他又豈會以己之短,迎知非道人之長?

但見得法海老和尚將禪杖反手插在地上,雙手結印,口中唸唸有詞,接着向袈裟一指,便見得那袈裟陡然變大,散發着一種遮天蔽日的氣息,再度向着知非道人罩來。

法海老和尚當然不會故技重施。這一下子看似與先前一樣,實則在法海的神通加持下,知非道人一旦被袈裟罩住,便如同陷身於一方由袈裟配合法海的法力構建的空間,接下來,若是沒有超過法海的法力,只怕是輕易出來不得,便只有任人宰割之一途了。

知非道人何許人也?師從道門大能純陽真人,眼光自然不會有差。他雖是習武出身,以武入道,於法術神通方面算不得精通,卻也識得法海老和尚這一招的險惡。只是他也並非弱者,三尺竹劍在手,知非道人便再無畏懼。迎着籠罩而來的袈裟,知非道人迎難而上。

劍意流轉,這回卻是用的是震劍式。隨着知非道人揮出的竹劍,便真個好似春雷陣陣,驚起蟄蟲萬千,催發無盡生機。這一劍,走的不是毀滅,而是生髮。

法海老和尚畢竟是連天仙道果都未證得,便是勉強構築出一方空間,那也是絕對的死寂,恰恰與知非道人劍裡的生髮意境衝突。要說也是巧合,論起對大道的領悟,知非道人也好,法海老和尚也好,都是個半吊子,看看摸着門檻,所領悟的自是無比膚淺。也正因爲如此,袈裟空間的死寂與知非道人劍上的生髮對衝的格外劇烈。只聽得“砰”的一聲炸響,法海老和尚的袈裟化作一天碎布,紛紛揚揚地灑將下來。知非道人掌中竹劍亦是化作齏粉,被逸散的勁氣一吹,便連塵埃都找之不見。

也虧得兩人見機不妙,退的極快,否則的話,縱然要不了性命,也必然會付出慘痛的代價。這一點,只看原地那丈許深的大坑便可知曉。只可惜了那幾株老梅,平白遭了無妄之災。知非道人算是明白了,若是兩人大道領悟差之不多,又恰恰是水火難容的話,一旦相遇,便不再是相生相剋的說法了。方纔湮滅的景象,實在是一卷難得的教材。

現在可不是琢磨這些有的沒的的時候,心得體悟,也得打完了再說。比較尷尬的事,知非道人失了竹劍,戰力自然下降,但對於法海老和尚來說,失了袈裟,那也只是顏面問題罷了。相形之下,原本便遜了法海和尚的知非道人,情況似乎是更加不利了。

“乘他病,要他命!”法海老和尚顯然也是深諳鬥戰之道,“痛打落水狗”是每個人都會的,法海也不例外。良機難得,法海繼續施展法術,手印一變,那被他插在地上的禪杖便化作一條五爪金龍,帶着無與倫比的威勢向着知非道人撲殺而來。法術既成,法海老和尚只消花費少許心神遙控,便足以讓金龍對知非道人展開種種攻擊。

面對着法海老和尚以法術化成的金龍,知非道人人倒是想起了一門他曾經學過,但很久都不曾施展過的一門掌法。沒錯,正是那降龍十八掌。平心而論,降龍十八掌這門功夫,在大宗師境界尚可稱道,在這種近乎天仙的手段面前,着實不夠看。但也不要忘了,施展這套掌法的,是知非道人這個武道人仙。縱然平平無奇的一套武學,也能使出花樣兒來,何況降龍十八掌並不算弱?

第二十六章、赴邀聚賢莊,雷霆誅惡人第七十一章、以劍論道上(補更3/3)第五十三章、謂誰情真,玉人珠淚第六十章、舊疾化解,誅慕容博第五十一章、棋會珍瓏第五十七章、一劍破羅漢,羣雄入少林第十二章 、有女傅君婥第六十六章、論道滅神之知非的算計第四十五章、萬龍巢(二)第十五章、學士詰道人,言說漢家天第二十四章、太玄山門開第六十七章、論道滅神之峰迴路轉第七十一章、再逢純陽真人第七十二章、風流雲散,跫然孤鶴第二十二章、如何肝腸斷,相思是消魂第四十一章、姜神王第十六章、收徒徐潼臻,經書借道人第五十五章、流沙河水蝨子精第十章、鎮山太保劉伯欽第三十章、交談第二十九章、是非憑誰說第六十五章、論道滅神之靜心老尼隕落第八章、浮生歡愉少,公子幽怨多第二十五章、孰勝孰負第十一章、小辯佛道第十六章、收徒徐潼臻,經書借道人第六十章、山雨欲來(下)第三十五章、各擅勝場第十一章、樓船會話第三十七章、一路風塵,追趕喬峰第五十八章、萬族會開(一)第八十九章、驪山第十七章、猴子挑戰知非第十七章、傅君婥之死第四十三章、道不相同,何稱道友?四十六章、試探、挑釁第七十二章、解惑第三章、起航第三十六章、佛門應對、菩提之陣(二合一)第二十四章、小試一招第二十三章、再逢舊相識,人是物已非第十九章、帝兵到手(四千字,算今晚的兩章)第六十四章、論道滅神之宋缺斬畢玄第七章、挑撥第十一章、樓船會話第四十八章、準帝隕,知非逃第六十八章、口舌逞威,氣走菩薩第十四章、來自龍君的邀請第六十二章、戰掃地僧,天龍終結第三十章、偕徒赴雁門,相思上眉頭第四十八章、再臨危境第五十九章、大戰前夕第十七章、演劍能悟道,將行託弟子週末恢復更新,直至結束第五十章、欲開珍瓏棋會第一章、僧與道錢江初會第九章、討公道,會宇文第二十九章、月色長江、驚鴻照影第十二章、初見猴子第六十二章、深入不死山第八章、街腳逢再見許宣第七章、論道天刀第三章、起航第四十九章、戰後影響第八十章、平凡的日子第九十章、指點?第六十三章、小打小鬧、瑣碎之事第九章、初見狠人大帝第二十三章、勝負難料,最終手段第五十九章、山雨欲來(中)第七章、珞珈山純陽氣觀音第四章、旅途中的插曲第四十四章、各有失算,棋逢對手第四十二章、初至高老莊第六十六章、“武俠版”白素貞第二十六章、赴邀聚賢莊,雷霆誅惡人第九章、分歧端倪第七十三章、近鄉情怯,物是人非否?第三十章、自然之道、虛空秘術第六十二章、戰掃地僧,天龍終結第六十一章、論道滅神之佛門之衆第五十五章、流沙河水蝨子精第一章、僧與道錢江初會第五十八章、萬族會開(一)第五十五章、勝第七十三章、虎頭蛇尾第四章、鳴鳩春雨歇,道人會番僧第二十一章、姬家小月亮第二十五章、孰勝孰負第三章、小道觀和尚上門第一章、新的世界第十六章、勝猴子第四十五章、風波起,濤漸急第三十四章、知非出手,伽藍揭諦俱喪第七十二章、解惑第七十二章、敖烈鬥木吒第六十四章、論道滅神之宋缺斬畢玄第二十六章、赴邀聚賢莊,雷霆誅惡人第五十七章第四十三章、得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