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逞威風法海退去

金龍騰空,固然威勢無窮,知非道人一雙肉掌翻飛不已,打出一道道龍形氣勁,將禪杖化作的金龍一一擋住。一時間看似不相上下,然而,莫要忘了還有個法海老和尚,猶在一旁虎視眈眈。

法海不僅法術高明,更重要的是,他也懂武道技擊之法。一旦被他窺出破綻,縱然不能再施加一記法術,但趁隙偷襲一下,那也夠知非道人受的。

說到這裡,有必要澄清一下。並非法術神通不能並用,便如那孫猴子,施展法天象地之後,也能呼雲喚雨。只是那般施展,對心神要求頗高。法海雖是佛門出身,精擅精神念力,但終究還是欠缺了點火候。也幸好如此,否則,第一次正面與術法神通過招,知非道人多半會手忙腳亂,必敗無疑。哪能像現在,還能打得有聲有色,至少場面上來看,並沒有吃多大的虧。

然而,久戰不下,禪杖化作的金龍畢竟是鑌鐵之軀,又有法海法力支持,知非道人血肉之軀漸漸地還是落入下風。法海正是窺到這麼個好機會,腳下一踢,數枚碎石子便被加持了無匹力道,向着知非道人腰肋、兩肩、胸腹電射而去。與此同時,禪杖金龍便如雲龍探爪,抓向知非道人頭顱。

許是分心他顧吧,法海老和尚少了對禪杖金龍的控制。隨時只有短短一瞬,對知非道人來說,卻是已經足夠了。分光掠影,知非道人瞬間分出七八條影子,每一條都如真似幻。知非道人鬥戰技擊之術相比法海老和尚不知高明多少,自然不會傻乎乎的還去和禪杖所化的金龍糾纏。

沿着一條玄妙的軌跡活動,知非道人分散開來的七八條身影多開襲來的碎石子,紛紛撲向法海老和尚。“擒賊先擒王”,老和尚失了禪杖,近身武鬥,知非道人有信心將這面目可憎的老和尚肆意蹂躪。

事實也的確如此。法海老和尚有心召回禪杖護持己身,無奈時不我與,知非道人的速度太快了。倉促之下,只來得及對自己施展了個金剛護體的法術,便與知非道人撞在了一起,展開了一場拳拳到肉的交鋒。法海老和尚的全副心神便都只能投入到應付知非道人雨水般的攻擊上面。少了他的法力支持、心神控制,金龍禪杖歪歪扭扭的往他們交手的方位飛了一點距離,便恢復了禪杖本色,掉在地上。

單論技擊之術,三個法海老和尚也打不過知非道人,奈何人家仗着佛門護體法門,並不畏懼知非道人的大部分攻擊,只需要小心護持着周身幾處要害,是以還能跟知非道人打得有聲有色。老和尚的每一次回擊,都是勢大力沉,分明仗着自家法力渾厚,以力壓人。知非道人則是仗着武道技擊之術的靈巧,閃轉騰挪,攻擊千變萬化。拳掌腿指,周身上下都是他的武器,便連頭髮,也能偶爾客串一下,如鋼針般完成對老和尚眼睛的攻擊。

拳腳往來,一個機變靈巧,變換多端,攻勢狂如浪潮;一個古拙守靜,大巧不工,如磐石般穩如泰山。看上去,倒真像是棋逢對手,平分秋色。實際上,法海老和尚心裡叫苦不迭。無他,先前在知非道人攻擊到來之前施展的護體法咒“金剛護體”,已隨着知非道人暴風驟雨的攻擊漸漸作用漸漸消減,而且知非道人讓他眼花繚亂的攻擊,他根本應付不過來。

隨着護體法咒的效用減弱,法海老和尚已不似剛開始那般,只需要小心知非道人對幾處要害攻擊便可以了。相反的,現在渾身上下,凡被知非道人攻擊的地方,就沒有一處不疼的。而且是越來越疼,老和尚只得鼓盪渾身法力,用以護持己身。知非道人何許人也?看出了老和尚的窘境,攻勢反而越發凌厲了。

“不妙!這樣下去可是要遭!”法海老和尚心中暗道,對自己現在的處境心知肚明。要知道,鼓盪法力護持自己,消耗可比施展法術神通要大得多了。再這般下去,只怕會將法力生生消耗乾淨,最後難免不會力竭被擒,那就是真正的奇恥大辱了。

認真說來,法海老和尚也是憋屈得緊。和知非道人差不多,老和尚向來是法術修爲厲害,與人交手,也鮮少有武藝上的較量。縱然有,以他接近天仙的道行,以境界碾壓,也不過是一招出手,對方便自倒下了。是以,對老和尚來說,這還是第一次與這種武道高手正面交鋒,一時間不知怎麼應對,屢屢失誤,一至於此。

知非道人又何嘗不是?認真地說,這是知非道人第一次領教術法神通。所不同的是,知非道人打過的架比法海老和尚要多多了。經驗豐富,自然知道該怎麼隨機應變,才憑着低了不少的道行,反將老和尚逼入了絕境。只要維持着現在的節奏打下去,知非道人相信不過三五柱香的功夫,這老和尚多半便支持不住,唯有束手就擒之一途了。

然而世上總有意外!知非道人畢竟見得少了,卻是忘了佛門的外掛神器——舍利子了。同樣的,也忽略了法海老和尚的決絕果斷。法海眼見得再這樣下去,自己落敗只是遲早之事,又豈能不想敗中求勝,至少要擺脫這種不利的局面。也是可惜了,知非道人沒有給他用出紫金鉢盂的機會。否則,憑藉着佛祖遺寶,這場架根本就沒有打的必要。此時說這些都是多餘,法海老和尚狠下心來,以一顆舍利爲代價,憑着損失百年道行,一下子爆發出了驚人的實力。

這一瞬的法海和尚,憑藉着佛門秘術,那可真是厲害到了極點,絕對有着天仙般的修爲。知非道人猝不及防,竟是被老和尚鼓盪的氣勁給拋飛了出去,於空中幾個翻滾,才自落在地上。

法海老和尚也不好受,這般爆發,不止損失了百年道行,更要命的是,驟然提升起來的法力在體內肆虐,創傷着法海肉身。這就看出戰鬥經驗上的差別了。若是知非道人,沒說的,定然是要拼着遭受重創,付出再大的代價,也要先將對手誅殺。然而老和尚法海卻並非如此,乘着法力尚能控制,召來禪杖,連狠話都沒放一句,便施展神通迴歸金山寺療傷去了。

望着法海老和尚離去的那一道流光,知非道人頭疼道:“看來,是時候鑽研奇門遁甲了。不將這裡佈置得固若金湯,住着也真不安生,總不能每一次遭遇強敵,都要搬家跑路吧。”至於說乘着法海老和尚現在不方便,打上金山寺,想想就好,知非道人並沒有找死的美好習慣。

第五十九章第七十二章、解惑第六十七章、風起平頂山第二十一章、終至寧強縣,客棧聞曲聲第十章、曠野誰邀戰,拳掌見功夫第四十二章、黑皇現第七章、珞珈山純陽氣觀音第四十九章、擒拿丁春秋第四十四章、同船渡(上)第五十六章、非議少林,羅漢棍陣第五十四章、西夏秋水第八十五章、醒來(補更4/6)第一章、長安酒肆遇純陽第三十六章、勝第八章、荒古禁地第四章、宋閥初見聞第四十二章、遙遙一眼,便是初見第二十章、針鋒相對第六十七章、風起平頂山第六十三章、小打小鬧、瑣碎之事第五十一章、君子約定,誰家頭疼第三十七章、一路風塵,追趕喬峰第七十章、大唐終焉第十章、各自心思,啓戰(懶得分章,二合一)第九章、討公道,會宇文第五章、太湖風景秀,水榭扁舟尋第二十七章、峰迴路轉,神僧還是妖孽?第五十八章、八方雲動第四章、宋閥初見聞第五十五章、少林大會,重逢義兄第三十九章、多情空餘恨第二十二章、初會邪王第九章、巧遇松鶴樓,杯酒識英雄第二十七章、問醫薛神醫,非議馬伕人第十八章、隋帝楊廣第六章、道門青城事,浮沉與誰知第八十四章、重見故人(補更3/6)第六十五章、論道滅神之靜心老尼隕落第四十四章、求醫擂鼓山第十六章、勝猴子第五十六章、非議少林,羅漢棍陣第十四章、妖帝墳冢打醬油(上)第八十九章、驪山第五十六章、女兒柔情第四十二章、初至高老莊第一章、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第二十九章、姬家來客第三十九章、多情空餘恨第七十章、到此爲止(補2/3)第五十章、初見魯妙子第十五章、奇葩的龍君第三十七章、一路風塵,追趕喬峰第五十章、拐角第七十三章、虎頭蛇尾第三十章、自然之道、虛空秘術第五十二章、青璇戰小鵬王(三)第十三章、交換長生訣第三十五章、塞外蠻夷,欺我中原無人否第十八章、小試手段,蛤蟆遁走第二十九章、出手阻喬峰,神秘黑衣人第三章、修爲提升第三十五章、各擅勝場第三十八章、入紫山第四十章、黑風山第二十一章、終至寧強縣,客棧聞曲聲第五十七章、兒女情長,覆水難收第三十九章、阿紫胡鬧,惡人來襲第二十章、青蓮無用,欲圖帝心第五章、遜一籌知非困境第五十五章、傾力之戰第七十二章、風流雲散,跫然孤鶴第四十二章、遙遙一眼,便是初見第四章、旅途中的插曲第七十二章、風流雲散,跫然孤鶴第五十五章、動靜第二十五章、孰勝孰負第四十七章、掌中佛國第二十九章、月色長江、驚鴻照影第二十七章、分庭抗禮,僥倖未負第五十九章、萬族大會(二)第四十章、黑風山第八章、荒古禁地第十二章、決心外出遊歷第五十二章、唐僧被捉第五章、太湖風景秀,水榭扁舟尋第四章、萬事俱備第十四章、猴子出世,要打知非第十六章、妖帝墳冢打醬油(下)第二十三章、勝負難料,最終手段第五十六章、非議少林,羅漢棍陣第九章、初見狠人大帝第八十六章、情字糾纏(補5/6)第三十一章、小道士,誹謗佛門,膽子挺大啊第三十五章、塞外蠻夷,欺我中原無人否第六十六章、“武俠版”白素貞第二章、佳客說故事,縹緲天上人第四十六章、真情流露,各自癡心第五十章、欲開珍瓏棋會第三十九章、青白會第四十七章、圖窮匕見、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