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楚州兵變(上)

於是許國便覺得虛榮心無限放大,覺得這一下捏住了李全的脈門,使李全老實了下來,於是再次要求李全到楚州面見於他。

這一次李全很聽話,果真帶了一些手下,離開了兗州返回了楚州,進城到城中參謁許國,但是沒成想許國這一次倒是拿起了架子,讓李全等人在府外等了一個多時辰,才召見李全,不但如此,在李全進了他的府邸之後,在大堂前還要報門而入。

這一下可把李全給氣了個半死,要知道報門而入在古代那可是極大的侮辱,特別是他現在好歹也是個節度使,並不比許國低太多,許國居然要如此侮辱於他,實在把李全給氣炸了肺,於是李全手下之人當即便要翻臉,但是卻被李全攔下。

李全忍氣吞聲,果真報門而入,見到了許國,許國嘴撇到了腮幫上,壓根不正眼看一下李全,還怒斥李全不聽他的召見遲遲不來對他進行參謁的行爲,搞得李全顏面全失。

李全受此侮辱之後,當天便離開了楚州城,回了他的軍前,暗中立即將劉慶福和李福二人調往了楚州城,開始秘密的佈置了起來。

嘉定十六年八月間,楚州城發生了一件大事,許國這一天早晨起來之後,到官衙裡面處理公務,突然間便遭到了一羣潛入城中的李全軍的攻擊,楚州城當即一片大亂,原來劉慶福在潛回楚州之後,便聯絡了城中原來忠義軍的一個叫王文信的將領,約定了時間之後,在城中起始,發動了一場兵變。

許國壓根沒有想到在楚州城內居然會遭到李全軍的攻殺,於是慌不擇路之下,在親兵的護衛下逃出了楚州城,結果劉慶福率軍將整個楚州城都給控制了起來,將城中的南軍全部繳械,並且殺了不少人,連那個原來侮辱過劉慶福的章夢先也親手給一刀兩段殺掉了,甚至連許國在楚州城中的家眷也給殺了個乾淨,還最後一把火把楚州城中的官府給放火燒掉,全部接管了楚州城,將李全夫婦迎入了楚州城中。

許國敗逃往揚州途中,自知罪孽深重,這次回去也討不得好,而且他的家人也被李全所殺,於是萬念俱灰之下,將這次的事情寫成奏章,上書朝廷,然後在途中自縊身亡。

消息在送至了臨安之後,朝野無不震驚,連高懷遠也同樣受到了震撼,得知此事之後,高懷遠立即招賈奇商量此事,但是商量來商量去,也沒有什麼好的對策,這件事明擺着李全已經算是和南宋撕破了臉皮,除非高懷遠現在有權處置這件事,否則的話,他也沒有一點辦法,而眼下以高懷遠的身份,想去處置這種事情,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只能眼睜睜的等着朝廷方面作出決定。

高懷遠不由得開始深思起了此事,對於許國,他沒有半分好感,所以許國之死他並不感到什麼遺憾或者哀傷,他所考慮的事情是,假如是他的話,現在應該會如何處理這件事情,擅自興兵攻打楚州這樣的一座城市,謀殺朝廷大員,李全的行徑已經堪稱謀反,放在其它地方的話,朝廷定會發兵對其進行清剿,但是高懷遠對這件事還是沒有把握,因爲現在的南宋君臣,可以說毫無戰役,不管是寧宗趙擴還是史彌遠一黨,現在都只圖顧住屁股不捱打就成,而京東那邊的情況無疑是錯綜複雜,具體是出兵討滅李全,還是安撫李全,高懷遠心裡面沒數,更多的可能是史彌遠等人可能還會以懷柔政策,繼續安撫李全的多一些,這麼一來,李全就等於逼着南宋朝廷必須作出退讓,這對付大全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另外一個事情就是高懷遠在考慮這次楚州之變發生的很突然,他以前雖然多少了解一些南宋的歷史,但是對於歷史上到底發生過還是沒發生過楚州之變,他一點印象也沒有,但是他可以確定的是,這一次的楚州之變,一定有他在其中的影響力,飛虎軍也是李全這次發動兵變的一個重要因素,他不得不承認這件事,所以高懷遠認爲,從這件事上來看,他已經開始影響到了歷史的發展,至於以後他這隻蝴蝶還會煽起多大的風浪,他再也無法預料了!

而這件事發生之後,朝中也發生了很大的爭論,對於李全這次在楚州兵變,朝中分爲了兩派,一派是主張以此爲由頭,立即調集淮南東路鎮江府駐屯軍、建康駐屯軍、池州駐屯軍三路大軍兵發楚州,合擊李全軍,趁機將李全的勢力剿滅,收復京東南部大部地區。

而另一派則主張採取懷柔政策,儘量不要發兵攻打李全,畢竟李全現在勢力還很大,而且一旦出兵的話,就再無挽回的餘地,等於徹底和李全撕破了臉皮,保不準會逼得李全轉投金國抑或是蒙古人,使朝廷以前付出的努力付之東流,所以這次最好不要發兵攻打李全,省的逼得李全狗急跳牆。

於是爲了這件事朝上爭得是不可開交,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各持一詞爭執不下,搞得寧宗徹底沒了主意。

而史彌遠也未料到事情居然被許國搞成了這個模樣,不但沒有控制住李全,反倒逼得李全和許國翻臉,連楚州都給搶佔了過去,這次他安排的計劃可以說基本上被許國給徹底搞砸了,以至於鬧得現在他也進退兩難。

經過了朝中數日爭論之後,最終史彌遠還是拿定了主意,決定站在主和派這邊,息事寧人對於李全這次的行爲來個既往不咎,並派出徐晞稷接替許國到楚州赴任,當新任的淮東制置使,來平息李全兵變之事。

高懷遠在得知了史彌遠這個決定之後,不由得哀嘆了一聲,這個老賊和當今聖上還真是昏頭昏到了極點了,而且也是膽小怕事到了極點,本來這一次的機會十分難得,朝廷正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由頭,對李全下手,這一次李全犯渾發動楚州兵變,正是朝廷對李全下手討滅李全的最佳時機,而且眼下還有彭義斌和付大全兩軍在李全北方和李全作對,三方完全可以兩面夾擊,趁機滅了李全,這麼一來京東一帶的局勢也就可以穩定了下來。

但是史彌遠最終還是選擇了向李全妥協的政策,以至於白白浪費了這個大好時機,要知道李全這廝可不是好鳥,此人早已對南宋朝廷毫無敬重之意,除了想做山東王之外,這傢伙已經不想什麼保家衛國的事情了!

但是高懷遠也只能對空興嘆,站在院子裡面又背誦了一遍當年孝宗年間的大詩人林升的那首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件事的發生,不但對南宋朝野震動很大,對於京東一帶的局勢也影響很大,李全這廝發動了楚州兵變之後,居然恬不知恥的給彭義斌、付大全、張林等山東義軍的首領們都送了一封信去。

信中大意就是原來的淮東制置使許國想要謀反,現在已經伏誅,讓他們這些人以後不要指望朝廷了,都要聽他的吩咐,至於彭義斌和付大全二人,以後只要他們聽從他李全的調遣,他將會既往不咎。

結果給彭義斌、付大全送牒的信使就倒了黴了,彭義斌和付大全二人當即大怒,便吧李全派去的信使推出去砍了腦袋,把他們的腦袋送回了李全那裡,並且告訴李全,他休想再做這樣的白日夢了,他們絕不會再歸於他的麾下,聽他的擺佈的!

至於其他一些小股的山東義軍的頭領卻很受震動,心想李全這個傢伙真是膽大的夠可以的,連朝廷命官他也敢殺,於是紛紛觀望形勢的發展,但是接着朝廷的決定讓這幫人大跌眼鏡,朝廷居然沒有追究李全的這個罪責,而是來了個既往不咎,派出新的淮東制置使到楚州上任。

這一下一些小股的義軍勢力不得不對李全更加恭順,依附到了李全羽翼之下,令李全勢力又恢復了一些。

於是李全在得知朝廷不追究他這次兵變之事後,立即來了個兩面三刀,一邊上書朝廷,檢討說是他御下不嚴,以至於鬧出了這種事情,是他的不對,並且告訴朝廷,這次參與兵變的人他已經進行了處置,還假模假樣的斥責了劉慶福等人,一邊卻將原來楚州御前軍庫房的兵械都給搬了個乾淨,充實了他的軍隊,連楚州水軍的戰船,他也給奪佔了去,壓根就沒有表示出一點悔過的誠意。

最難的恐怕還算是這次臨危授命的徐晞稷了,徐晞稷領旨之後輕車簡從到楚州赴任,基本上算是一個光桿司令,要面對數萬李全的兵馬,苦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而李全這一次對徐晞稷倒是表現的十分客氣,出城親自將徐晞稷迎入了楚州城中,重新給他安排了府邸,並且派人幫着重修被大火燒了的官府衙門,徐晞稷沒一點辦法,對於李全他只能委曲求全明哲保身了!

第19章 史彌遠的安排(下)第301章 殤第305章 自相殘殺第169章 巡視京東2第143章 叛軍屠村第257章 恩州之戰第44章 承諾第168章 巡視京東1第1章 迷茫第95章 賭博第128章 胡魯刺的命數第352章 穩紮穩打第70章 伏兵第222章 左相第46章 意外第72章 壞種兄弟第138章 霅川之變第67章 楚州兵變(下)第25章 啓動第11章 奇怪老者第294章 銜尾追擊第91章 喜憂參半第28章 失蹤(上)第57章 皇后壽禮(下)第50章 劫獄第255章 美中不足第146章 滔滔涇水第2章 以桃代李第278章 厲兵秣馬第283章 掘地攻城第29章 天羅地網(上)第32章 高老根的想法第109章 身份第32章 高老根的想法第183章 豪賭第135章 再次入川第249章 叛軍水師第194章 又見秋桐第360章 夜戰第230章 鳩佔鵲巢第26章 收僕第17章 三山散人第195章 敲詐勒索第340章 掉頭就跑第40章 分兵進擊第78章 論辯第233章 鎮江大營第182章 最後通牒第66章 是爲何物第28章 危城2第21章 憤怒第22章 好事(下)第4章 紛雜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上)第339章 死扛第28章 失蹤(下)第77章 中計第109章 試炮第180章 餘太醫第131章 衆志成城甕中捉鱉第64章 橫掃第23章 牀子弩第193章 密謀第25章 弘武第24章 激戰七方鎮第74章 舊部的牴觸第34章 宮門之屠第35章 意外收穫(下)第33章 反擊2第301章 殤第195章 河中府第195章 河中府第10章 不打不成交第34章 看看誰更狠(上)第22章 抗旨第35章 兄弟第318章 北上第153章 亂戰3第360章 夜戰第160章 濟王脫逃第279章 四娘請命第176章 萊蕪炮作第16章 密謀第276章 破釜沉舟第314章 見面禮第82章 變陣第65章 神仙醉第76章 親事黃了第29章 單挑第13章 不聽勸阻第25章 弘武第173章 揚州聚首第一百七十四章 途經黃州第118章 僥倖逃脫第15章 捉姦在牀第309章 投機者第252章 總攻第135章 再遇舊識第206章 互有損失第205章 神威大炮第3章 大金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