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

朱由檢一提及要實行新式教育和建立新式學堂,甚至還要爲此召開廷議,宋應星與方以智等熱衷於發展聖學即自然科學的官員不由得大爲激動,他們恍惚看見一個新的時代即將要到來一般。

而在這個新的時代裡,人們所談論不再僅僅是之乎者也的聖賢之道,還有事關天地日月的格物之學。

朱由檢還先在軍工基地同大明這個時代的科研前沿人員先做了一些討論,甚至還果斷暫停了一些浪費人力物力財力的課題,決心以此爲代價來夯實大明的基礎教育與基礎研究。

一直到夜幕降臨,朱由檢才離開軍工基地,回到了紫禁城。

朱由檢步着月色來到了景仁宮。

諸嬪妃中,祁貴人是讓他最爲魂牽夢縈的女子,他一直都想吃了她,但就是一直不得空。

今日和一干軍工基地的官員討論了許久,讓他似乎看見了大明更加明朗的未來,使得他的心情很不錯,便想着趁着此時把祁貴人給直接拿下。

“愛妃,還不把好茶沏了來吃?”

斥退了隨行內官,朱由檢沒讓她們呼喊陛下駕到,而是自己一邊解着外衣一邊往裡面走,卻看見徐昭華、祁德茞、朱媺娖三女正在嬉戲打鬧。

朱媺娖不知因何事和徐昭華動起了手抓住徐昭華的衣襟往外扯,卻把一水晶墜扯了出來:

“昭華姐姐,這是誰送給你的,好漂亮的水晶墜,你藏得這麼緊,難道是心上人的?”

“瞎說什麼!”

徐昭華一陣慌亂,忙把水晶墜藏了進去,心裡暗忖還好皇后沒看見,不然這誤會就大了。

朱由檢倒是看見了,心裡微微一怔,旋即便走了過來:“長平你先回去。”

“是,父皇”,朱媺娖看得出來自己父皇面色不好,便乖乖地離開了這裡。

“兒臣也告退”,徐昭華也離開了這裡。

朱由檢只是點了點頭。

祁貴人不明白爲何陛下一來,整個空氣就變得如此寧靜,她似乎也覺察到不妙,自覺地站了起來:“陛下!”

“傳膳吧,朕餓了!”

朱由檢深呼吸了一口氣,就坐了下去。

看着屋外還在耳語嬉笑的徐昭華和朱媺娖,他不知道該不該相信自己眼前看到這一幕。

她們真是清白無暇的女兒?

一時飯罷,朱由檢沒有說話,祁貴人也沒有說話,她只覺得今天的陛下與以往不同,有些讓她感到莫名的害怕。

“還愣着幹嘛,還不快過來!”

朱由檢突然大喝一聲,往榻上一拍。

祁貴人不由得顫慄了一下,就戰戰兢兢地走了過來:“陛下,陛下有何吩咐?”

朱由檢瘋狂地把祁貴人直接拉入了懷裡,然後直接壓在了塌上,而祁貴人嚇得直接閉住了眼,哆嗦了起來。

朱由檢一見此頓覺無味,說了一句“沒勁!”就倒頭睡了。

次日一早,朱由檢就命人叫來了東廠提督王承恩。

“朕記得東廠之前彙報過,朝鮮國使者去南京給皇后獻過一次禮,禮單上有兩水晶墜?”朱由檢問道。

“回稟陛下是有的,不過我們的人說,在返京時,皇后將此物賜予給了惠王和永王。”

王承恩不知道是爲什麼,他的話剛一落,眼前的皇帝陛下朱由檢已面若寒霜,饒是他也嚇得不行,深怕禍將頭上。

朱由檢內心裡的確頗爲震撼,但旋即只是微微一笑:

“好樣的,真是好樣的,朕倒是沒看出來,沒看出來呀!”

王承恩不知道自己的皇帝陛下爲何突然說好樣的,但他也不敢多問,見朱由檢揮手讓他退下,他也不好再多留,便退了下去。

當日,大明皇帝朱由檢一直待在乾清宮,未見任何人也未召任何妃嬪侍寢。

……

京城大明門外的一家不起眼的風月場所裡,幾個尤物在外間與幾名男子正調笑着,而裡間除了一盞燈,就只有兩個人。

這兩個人皆是沉默不已。

待蠟油滴答一聲落在了燈臺上後,其中一兩鬢髮白體格瘦削的老者纔開了口:

“宮裡傳來消息,今日陛下在景仁宮發了脾氣。”

“景仁宮是祁貴人的寢宮,誰不知道陛下最寵祁貴人,爲何會在景仁宮發脾氣。”

另一戴着西瓜帽,撫着黑鬚大腹便便的老者有些驚訝地問道。

“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祁貴人和司禮監的徐隨堂是表親素來關係最好,而徐隨堂的父親又是皇長子一黨,我相信陛下不會無緣無故的發脾氣,作爲帝王豈因女人爭風吃醋而狂躁,大抵是對皇長子一黨有所不喜,雖然我們不知是何事惹了陛下,但這無疑可能是讓高弘圖得不到內閣首輔之位的最好機會。”

這瘦削老者說完就笑了起來,似乎心情很不錯,渾濁的眼眸裡難掩喜色。

“額,是嗎,可會不會是你想多了,高弘圖最近還是頗受陛下恩寵的,據說就連惠王和永王昨日還受到了陛下的肯定”。

這大腹便便的老者這麼一問,這瘦削老者就一臉寒霜地盯着他:“你總是這麼猶豫!無論是與不是,總要試試就知道,我有一投石問路之計,你找你信得過的御史,把這件事報上去。”

說着,這瘦削老者就把一張報紙遞了過來:“坊間已經開始流傳起來了,你可以看看,文筆不錯的,堪比金瓶0梅詞話。”

“當朝首輔夜御十八女,相門淫0笑驚四鄰!”

這大腹便便的老者唸了頭一句,便仔細看了起來,不禁問道:“是真的嗎?”

“你覺得他高弘圖那老態龍鍾之樣有這麼好的體力不成,不管他真假,陛下願意信就是真的,陛下不願意信就是假的”。

……

山雨欲來風滿樓,看着濃雲密佈的窗外無垠天空,朱由檢不知該和自己說些什麼。

這個帝國裡的芸芸衆生一直就不是那麼簡單,這些年來,自己殺了很多人,也重用了許多人,推心置腹者不可謂不多,倚爲臂膀者也不在少數,但有時候人心隔肚皮,這個世界單用利益至上來解釋是否還是顯得有些簡單。

“陛下,內廷銓敘之日已到,徐昭華升司禮監秉筆之事,不知陛下是否還有異議?”這時候,何新走了過來。

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調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二百九十一章 召見工部官員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請個假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十一章 南撤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良玉意欲投清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十章 帝后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十二章 遇襲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與風帆雙動力戰艦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