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

無獨有偶。

朱由檢藉着此次錢謙益謀殺君王的案子繼續打擊着大鄉紳和大官僚的勢力。

此時的河南歸德侯府還是一片寧靜。

已被罷職的兵部尚書侯恂並不知道他侯府末日的臨近。

作爲歸德府最大的地主,且在朝中做官這麼多年,侯恂也深刻知道大明現在到底有多麼腐朽,而這天下遲早都會從新改朝換代。

所以,侯恂也在做着投降滿清或者闖賊的準備,不過大明皇帝南撤的消息也讓他有些猶豫,使得他還不能確定這天下以後到底歸於誰。

所以,侯恂也就沒有明顯直接表達出自己的政治動向。

侯恂甚至還想着去接洽左良玉,並幫助左良玉成爲亂世梟雄,到時候他還能得個從龍之功。

但左良玉的身體是每況愈下,這讓侯恂也不得不放棄做亂世張良的想法。

不過,隨着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李自成屢戰屢敗,侯恂也有些着急煩悶起來。

河南歸德乃他侯家之根基所在,整個歸德府數十萬畝良田都是他侯家田產。

如今,李自成不停地向西向南撤退,大有重回河南之勢。

而侯恂則不知道是該投降李自成還是該幫着建奴消滅李自成,以除賊之功投降建奴,或者是聽從大明皇帝陛下崇禎的旨意,招撫李自成部,組織鄉兵抵抗建奴。

“老爺,歸德府知府又來要銀子了,說是府庫因賑濟流民已無半兩積蓄,而歸德府城亟需翻修禦敵因而希望老爺您能捐一筆銀子。”

就在侯恂煩悶時,其管家則急急忙忙跑來稟報消息。

侯恂一直在糾結是該投降建奴還是該南投到左良玉的地盤去,所以對於歸德府的防守並不在意,如今聽歸德府知府又來要銀子,直接大喝一聲:“就說我病了,謝絕會客!”

侯恂話剛一落,便聽見馬匹的嘶鳴聲,嚇得他立即問道:“這是戰馬的聲音,聽這聲音,當不在一百騎之下,外面發生什麼事了!”

說着,侯恂就急急忙忙地往前院跑來,他很懷疑是不是建奴的八旗勁旅打過來了。

驚慌失措的他忙大聲吩咐僕人將自己書房裡奉給建奴攝政王多爾袞的投誠檄文拿來。

侯恂整了整衣冠,就吩咐人開門,但一開門,他正要下跪時,卻看見來的不是建奴騎兵,而是不久前剛升爲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的馬士英和他麾下的標兵。

“是你,鳳陽總督馬士英!”

侯恂屬於東林黨,而馬士英屬於閹黨,兩人從來就不對付。

因而,現在侯恂見了馬士英也沒什麼好心情,甚至連官場上基本的客套都懶得打。

畢竟,曾經東林黨和閹黨可是水火不容的,互相瞧不起對方。

不過,馬士英倒是一副春風得意的樣子,一點也沒有與侯恂計較的樣子,笑着說道:

“侯部堂,你應該現在稱本官一聲馬閣老,鄙人已於十日前,承蒙陛下隆恩眷顧,入值內閣掌兵部尚書印。”

馬士英說後就吩咐道:“將侯府圍起來,不得放走一人,有膽敢反抗者,格殺勿論!”

“是!”

Www▪тт κan▪¢O

馬士英麾下五百騎兵立即分成兩翼從左右分奔而去,其餘三千步兵也迅速朝兩邊包抄而來。

馬士英則怡然自得地下了馬。

他今日就是奉命來查抄侯府的。

侯方域參與錢謙益謀反案,其父侯恂自然是不能置身事外的。

儘管,侯方域父親乃是左良玉之前的頂頭上司,於左良玉有恩。

但朱由檢作爲皇帝,也並沒有要懼怕左良玉的必要,甚至他也要藉着動侯恂的契機向左良玉表表態。

朱由檢要以此告訴給左良玉,自己這個皇帝並不畏懼他左良玉。

而他左良玉也最好是老老實實地待在湖北聽從朝廷調令,否則侯恂之今日就是你左良玉的明日。

馬士英很慶幸自己當初在得知李邦華領高傑與劉芳亮兩路大軍以劉良佐殘害百姓、不聽朝廷詔令,私結外虜的理由進剿劉良佐時而選擇出賣劉良佐,並果斷聽從朱由檢旨意來到河南督師。

否則的話,馬士英覺得自己的下場不會比現在的侯恂好多少,自然也就不可能有機會入內閣,還執掌兵部。

朱由檢在詔令馬士英到南京執掌兵部的同時也下了一道旨意讓他順便抄沒了侯恂的家,並就地處決侯府要犯,帶侯府家產到南京充作兵部庫銀。

作爲崇禎大帝的朱由檢讓閹黨馬士英抄沒東林黨巨頭侯恂並殺其本人自然是要加深他和東林黨之間的仇恨,以此達到馬士英徹底倚靠自己的目的。

而馬士英自然也能猜到崇禎皇帝朱由檢的目的,且也能猜到陛下到南京後爲控制朝政大權肯定要對尾大不掉的東林黨下手,而自己這種非東林黨且與東林黨仇深似海的閹黨成員自然是很有希望被重用的,要不然也不會直接入內閣,執掌權柄甚重的兵部。

馬士英也沒打算對侯恂手下留情,他要讓崇禎帝朱由檢滿意,只能比朱由檢所想的還要狠,這樣他才能給崇禎帝交上一份有分量的投名狀。

“你居然成了內閣大學士,還執掌兵部!”

侯恂不可思議地指着馬士英,但旋即大叫了一聲:

“天啊,陛下啊陛下,您爲何讓一當年依附權閹魏忠賢的奸佞小人做內閣大學士,還讓他執掌兵部,大明亡國不遠,亡國不遠啊!”

馬士英沒有因爲侯恂罵自己是奸佞小人而生氣,反而依舊還是心平氣和地說話:

“侯部堂,我馬某忝居內閣,執掌兵部,會不會讓大明國破家亡且不論,但至少我馬士英不會造陛下的反,我馬士英此身唯以陛下馬首是瞻,而不像某些人不但朝秦暮楚,還無君無父,甚至還教出一個意圖弒殺君父的不孝子!”

侯恂聽這馬士英的話裡有話,忙問道:“你說什麼,誰造陛下的反,誰的兒子是不孝子?”

馬士英見侯恂問起來,便吩咐人將侯方域的人頭提過來,並丟在侯恂面前:

“侯部堂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啊,看看吧,令子侯方域參與錢謙益謀反一案,企圖在丹徒鑿沉御舟,但好在陛下洪福齊天,僥倖躲過,並偶然抓獲令子之兇行。”

侯恂一眼就認出了自己兒子的頭顱,嚇得忙退了幾步,情緒激動之下,且不由得吐出了一口血來。

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軍即將再次南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敵衆多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