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

聽了朱由檢如此有情意的話後,皇后周氏心裡有些欣喜,微微露出淺笑。

她恍惚覺得自己已經很久沒有從皇上朱由檢嘴裡聽到這麼和氣又帶着親切的話了。

朱由檢也微微一笑,他撫摸着皇后周氏的這一雙柔滑而白皙的手兒,他不知道自己這個時候到底算是皇后周氏的什麼。

是君主?還是丈夫,亦或是相依相伴的朋友,還是心理年齡要些的弟弟?

坦白而言,朱由檢在前世不是熟女控,當然也不是luoli控,他對於男女間的感情總有一種近乎低情商的遲鈍。

但他知道自己現在是皇帝,是皇后周氏最親近的人,所以他大膽的撫摸着周氏的手,也大膽地看着她。

不過,在皇后周氏的眼裡,朱由檢是她活在這個世界上唯一需要眷念的人。

饒是她已做了皇后這麼多年,也仍然眷念着曾經與朱由檢少年時的純真感情。

因而,在此刻,在這個彼此都輕鬆下來的時刻,皇后周氏突然放下了昔日的端莊,猶如小女子一般,趁着四下無人的時候,則把藕臂搭在了朱由檢肩上:“吻我!”

朱由檢猶如被人施法給定住了一般,他不敢相信這是皇后周氏說的話,他看着她明若深潭的眼眸,微抿的朱脣,帶俏的笑顏。

不知從何時起,他好像覺得自己是在被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挑0逗着一般。

沒有說話的朱由檢不覺手就環了上去,投射在羅帳上的翼善冠漸漸朝着鳳冠靠攏,兩人相擁着滾到了錦榻上。

當晚,皓月羞了一整夜,躲在雲間不肯出。

簌簌的風吹着椒房的紅燈籠嘩啦啦的響,彷彿是十八歲的少女在吟唱着明亮而輕快的歌。

朱由檢盡了丈夫之責,努力使出了渾身解數,把皇后澆灌得越發嬌豔欲滴起來。

清晨。

日出東山,春雪乍停,風止朱門,夫妻二人相擁而醒。

“陛下,復了烺兒的太子之位吧”。

這句話是周皇后在這邊對朱由檢附耳說的,似乎更像是妻子對丈夫的叮囑,但朱由檢卻有一種突然被周皇后推得很遠的感覺,昨夜的親密頓時消失無影:

“你太累了,多睡會兒吧,不用伺候,讓底下的人來就行。”

然後,接下來朱由檢沒再說一句話,也沒再敢看皇后周氏一眼,他怕她多看她那一眼的就幽怨就會答應她。

而皇后周氏也只看着朱由檢沒有說出一句話,她很想說因爲朱慈烺不是太子,皇子們的心也跟着冷,朝堂也跟着更加紛亂複雜,但她沒有說出口,直到朱由檢走出了坤寧宮,她才突然抱住了被褥,捶打着枕頭:“好狠心,你真的好狠心!”

御輦往乾清宮而來,朱由檢看着朝陽從遠處的正陽門方向冉冉升起,也不由得笑將起來。

無論別人怎麼看怎麼想,至少他現在已經讓大明真正擺脫了被滅亡的危機!

北方的滿清已是元氣大傷,而聯合漢族官僚士紳的多爾袞一黨也已不能再壓制以濟爾哈朗爲代表的保皇派,意味着滿清內部鬥爭也會趨於激烈,滿清自然已再無力北下,外部危機將不復存在。

而內部朱由檢已經掌控着帝國最強大的軍隊,且中央財政已大幅度改善。

可以說,即便自己現在不再有任何作爲,大明太平一百多年綽綽有餘,無疑可以再做第二個南宋。

朱由檢自己也不禁再想,他若是不再進行任何改革,不去動讓整個士紳集團真正忌憚的土地利益,不再北伐,彼此之間和和睦睦的,會不會更好?

歷史或許最多按照現有的軌跡逐漸發展到二十世紀初,然後被西方文藝復興後崛起的研究自然科學給趕上,而大明肯定也會跟上去。

對於自己,現在完完全全可以做一個太平帝王,無爲而治,再次把權力還給文官,讓他們幫自己打理江山,然後自己則享受生活,享受女人,享受富貴。

如果自己要這樣做,剛纔就該答應皇后周氏,畢竟讓惠王朱慈烺復了太子位就等於讓皇權開始讓位於文官堅守的儒家秩序,減少朝堂文官間的爭鬥,就會讓朝堂鬥爭趨於平緩。

但朱由檢也不知道自己爲何選擇了沉默,沒有選擇答應皇后周氏,即便皇后周氏已經用夫妻之情,身體之誘來懇求自己。

“或許我還不是一個只甘墮落和沉淪的人,我不僅僅是這個帝國這個文明此時的主人,也是他的一份子,我既然成了這一段歷史進程的引領者,就有義務用自己的最大努力去讓他變得更好,因爲我不是他的佔據者,沒有要將他坐吃山空的想法。”

朱由檢這樣替自己解釋着。

而且兩百年後的時局雖也沒辦法預料,未來會不會也如南宋時一樣出現一個鐵木真,金木真?

無論如何,朱由檢覺得自己也不能讓北方的漢人在自己活着的時代繼續給八旗子弟做一百多年或許是兩百年的奴才。

一旦決定要繼續和士紳們鬥,繼續把帝國現有的不合理制度,把大明帝國更快推向新的時代後,朱由檢發現自己這個皇帝的生活也不再迷茫,而他的世界也不應該只是尋找更加絕色的妃嬪去釋放自己的多巴胺而已。

何況,朱由檢也不想讓一些爲自己拋頭顱灑熱血的北方子弟失望,自己雖可以苟安於南京,但對於很多北方子弟而言,此時纔是他們希望的開始,他們此刻比以往時候要更加期盼北伐,期盼重歸他們的家園。

南國再好,在他們眼裡也不過是空洞的繁華,不及內心裡久久不忘的北方家園。

但是朱由檢知道要想北伐且讓大明走得更遠,將會遇到更大的阻力,他作爲皇帝尚且有想偷安之心,何況南方的士紳百姓們,北方還有那遙不可及的未來對他們而言多少是沒有切身什麼意義的。

爲抵禦清軍南下,爲保衛家園,他們可以拿出甚至犧牲利益團結在朱由檢周圍,但要讓他們再次付出利益去實現北伐理想,去讓大明走得更遠,恐怕大多數南方人都不會同意,畢竟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何況這還是一個沒有太強烈的民族意識的時代。

而且南北矛盾在這個時代本就很大。

南宋北伐不成功不是因爲國力不夠,又何嘗不是因爲阻力太大。

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一百七十二章 步兵對騎兵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三百二十二章 鄭氏集團的實力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二百九十一章 召見工部官員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四百章 疑陣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四章 調兵入京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