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

寇白門之劍舞乃昔日秦淮河一景,能目睹起舞者皆是得寇白門之青睞者,求觀其舞者更是不勝其多。

但朱由檢則不知道這些,他現在很高興,儘管山東一戰的勝利在他意料之中,但在知道勝利的消息後,他仍然興奮不已,因爲這代表他這個皇帝所做的政策都是對的,而那些文官集團將會再次失望。

“二十萬大軍,傷亡四萬,八萬被俘,這譚泰是如何打的,聽聞這個建奴一等公當年可是一員名將,到今天領數倍於我近衛軍第一軍第一兵團之數的大軍來戰時卻敗得如此慘,真是聞所未聞,着實讓微臣不解”。

秦良玉搖了搖頭,她只差沒說周遇吉可能是謊報軍情。

“別說秦愛卿沒想到,朕也沒想到,不過想想,崇禎十九式燧發槍與新型步兵野戰炮的配合下再加上我們訓練達三年的騎兵和合金鋼刀,這些綠營兵能慘敗也是在情理之中。”

朱由檢說着便看了看何新、劉芳亮、李邦華三人一眼:“現在,山東一戰已經說明,南下的清軍雖然兵多但早已不是三年前,近衛軍第一軍第一兵團七萬人尚且能力挫清軍二十萬,我們三十萬精銳難道就不能敗洪承疇五十萬清軍嗎?”

“陛下說的是,洪老狗這廝當年把我劉芳亮滿大西北的追着跑,如今又投了建奴做了漢賊,我劉芳亮定要活捉了他,撕碎了他,爲全天下的漢家兒郎教訓教訓他!何公公,你就不要跟我搶了”。

劉芳亮說着就拍了拍何新肩膀。

“不可能的,洪承疇背叛的皇爺,背叛的是大明,我何新是陛下的人,自然要替陛下收拾這個家奴!”

何新也沒有示弱,爭着要自己的人活捉洪承疇。

“不必再爭了,誰負責打援,誰負責活捉洪承疇,自有忠貞侯決斷,你們瞎起什麼哄,自以爲自己掌軍一方就可以無視近衛軍軍紀嗎?”

朱由檢嚴肅地喝叱了一句,便看向了秦良玉:“山東周遇吉即便不能吃掉譚泰部,譚泰也無力再南下,湖廣以何洛會的區區十萬人馬也吃不下湖廣,現在就看河南洪承疇這五十萬兵馬能不能被全殲了。”

“請陛下放心。”

秦良玉點了點頭便問向劉芳寧:“建寧伯,你第三軍兩個兵團已到達什麼位置,接下來離到達指定點還有多少時間?”

“我第三軍第一兵團已由儀封李家高口渡河,現已抵達朱家寨,三日後便可進佔孫家渡口,堵住洪承疇北退之路;

除此之外,我第二兵團現在已抵達陳留,四日後可進佔祥符,堵住洪承疇東面。”

劉芳亮爵位是建寧伯,秦良玉自然也稱他爲建寧伯。

而這時候,秦良玉也問向了東鄉伯何新,何新則道:“我第二軍第一兵團已抵達中牟,兩日後可進佔宣武衛,堵住洪承疇西面。”

“近衛軍第二軍第二兵團現在朱仙鎮,兩日便可抵達杏花營,堵住洪承疇南進路線,也就是說五日後便可開始進攻洪承疇部,不過爲防止何洛會西進,也該命第四軍第二兵團對何洛會部動手了。”

秦良玉說着的時候,吳孟明走了進來:“開封府傳來消息,洪承疇已向路少保發出最後的警告,清軍將在三日之後大舉攻城,若三日之後,路少保依舊不投降,清軍將屠城!”

“看來洪承疇是被逼急了,居然要以屠城威脅路振飛!這個混蛋,他難道不知道開封城裡的軍民和他都是一個血統嗎?”

朱由檢有些憤怒地一拍桌子,他以爲清軍此次南下真的會按照他們所預想的那樣三分軍事七分政治,卻沒想到在被激怒時居然還是要以屠城相威脅。

“雖說我們沒有打算守住開封,但眼下開封城裡還有十萬軍民,而洪承疇又要屠城,開封城就還是守住爲好,不能讓我大明軍民慘遭清軍屠戮”,朱由檢接着又說了起來,而秦良玉也看向劉芳亮:“你第二兵團能不能在三日內進佔祥符?”

何新和李邦華也看向劉芳亮。

“能!微臣親自去傳令,親自要求他們務必在後日日落前進佔祥府!”劉芳亮想了一會兒,最終咬牙點頭回了一句,並向朱由檢和秦良玉拱手而別。

“好,那進攻洪承疇的時間就改在三日後”,秦良玉直接下定了決心。

……

從陳留到祥符要一百多里路程,再加上又是嚴冬,溫度極低,近衛軍平時每日可跑六十里到八十里,但現在這種情況下最快也就四十里,而算上火炮運輸和後勤運輸的滯後,每日行軍三十里已是極限,所以劉芳亮說四日可進佔祥府已是最短時間。

但現在爲達到在開封城被清軍攻破之前進佔祥府,近衛軍第三軍第二兵團必須在三日內進佔祥符。

這對於近衛軍第三軍第二兵團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爲此,劉芳亮這個總兵官也不得不親自陪同,而副總兵劉希堯自然也是如此。

最後更是在當地百姓幫助下製作了雪橇,用雪橇代替炮車車輪,由騾子拖着前進,甚至還直接丟棄了糧食,只帶着隨身乾糧,輕裝急進。

但依舊還不足以讓劉芳亮覺得自己的第二兵團能在三日後抵達祥符,且剛巧這第二日又下起了暴風雪,官道的積雪直接沒了膝蓋,一踩一個大洞,沒辦法急速快跑,且人也凍得手腳麻木,甚至還有人直接就倒在了雪地中起不來。

“除只留一門重型炮拆掉分開運輸和只帶十發炮彈外,所有火炮都丟掉,炮兵各自拆開槍械箱取一把火槍並帶足彈藥,然後所有輜重也全部丟掉!”

劉芳亮乾脆下達了這樣的命令,一時間,整個雪地上被丟下的輜重無數,不過近衛軍第三軍第二兵團的速度因此則快了不少。

等到第三日正午,大雪初停,積雪已化使得整個官道已成淤泥滿地時,近衛軍第二兵團正式抵達到祥府城城下。

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五百七十九章 關於蒸汽輪船製造引發的爭議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臨揚州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十二章 遇襲第一百九十章 你喜歡朕嗎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四十六章 夜訪丹徒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與風帆雙動力戰艦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謀反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十章 帝后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