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閣老相商(下)

餘有丁快步走到申時行的值房門口,這才止住腳步,先平復了一下氣息,又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後輕輕敲門,開口道:“次揆可在?”

值房中傳來申時行的聲音:“丙仲兄來了?快請進。”

餘有丁這才微笑着推門而入,那邊申時行已經從書案後的太師椅上起身,正往餘有丁迎了過來。

見果然是餘有丁,申時行忙道:“丙仲兄,你身體不好,何苦這般操勞?若是有事與我說,派人告知我一聲,我自去見你就是,怎親自來了?”

餘有丁笑道:“左右內閣這地方也不大,幾步路而已,走走何妨?汝默,雖說你我乃是同年,我又比你大了九歲,但你如今是次揆了,這該有的規矩體面,還是要有的。”

申時行在餘有丁這位年兄面前,還真沒有次揆架子,聽了他的話也只是點頭稱是,又連忙請餘有丁坐下說話。

他二人不僅是同年,也是好友,因此餘有丁坐下之後,不等申時行開口詢問,便直接開口道:“寧遠伯的奏疏,汝默知道了嗎?”

“寧遠伯?”申時行想了想,問道:“可是關於即將出兵古勒寨的事?”

餘有丁連忙擺手:“不是那件事,出兵古勒寨這樣的小事,原本督撫就能批准,上疏朝廷只是寧遠伯做事謹慎罷了,想那古勒寨頂多也就幾千丁口,帶甲能有幾何,朝廷難道還不讓他出兵不成?我說的是他另一道疏文,今天早上剛從通政司送來內閣不久,不過元輔那邊的票擬已經出了。”

申時行沒有問他怎麼這麼快便知道情況,而只是下意識眨了眨眼,問道:“寧遠伯所爲何事?”

餘有丁微笑道:“遼南高兵憲新官上任三把火,到任不到十日,便鎖拿了復州衛指揮使李如桂——次子乃是寧遠伯二弟李成材之子。”

申時行睜大眼睛:“當真?”

“當真,當真。”餘有丁笑道:“寧遠伯便是上疏請罪來了。”

“哦?請罪麼……”申時行眼珠一轉:“他是認輸,還是以退爲進?”

餘有丁笑道:“反正他說要請辭寧遠伯爵位,還要請皇上盡罷李氏子弟。”

“呵呵,果然如此。”申時行嗤笑一聲:“李成樑這些年在遼東還是太順了些,他以爲朝廷真的覺得遼東少了他李屠夫,就要吃帶毛豬了。”

餘有丁呵呵一笑:“李家畢竟有四萬隨任家丁,這便是他敢這麼做的原因。”

申時行搖了搖頭,把手一擺:“打仗的事,我並不在行,不過昔日高新鄭搞開港的時候在內閣說過一句話,我這些年倒是深有體會了。”

高新鄭自然是指高拱而不是高務實,餘有丁聞言有些意外。畢竟高拱雖然已經是“文正公”,一般而言是不好詆譭的,但他對於自己和申時行而言,即便不說政敵,至少也是“持不同政見者”,申時行居然說他對高拱的話深有體會了?

申時行看出了餘有丁的疑惑,輕輕一嘆,道:“實學一派,我所不贊同者,主要是覺得他們本末倒置……罷了,這些先不提。高新鄭昔年說他開海,是爲國理財,而爲國理財,則是富國強兵。

當時他曾說,邊軍之所以一年弱似一年,正是因爲邊軍軍餉不足,以至於器械陳舊,又撫賞不利,如此則督撫、總兵等也不敢大力彈壓,只能聽任其疏於訓練,戰力遂馳。倘若錢拿得足,自然勇士輩出,征戰得力。”

餘有丁皺眉道:“此乃人心之不足矣!若以錢財求勇,勇則勇矣,然財盡則散,不足以恃。”

申時行苦笑道:“我原先也是這麼想,可是……回頭看看,戚繼光練兵,倒是彈壓得力,軍紀號稱最嚴,可他給的軍餉也是遠勝於別軍;李成樑以整個遼東來養他那四萬隨任家丁,因而有‘二百年邊帥未有之功’……這該怎麼說?況且,高新鄭的意思是,既然錢給得夠就有勇夫,則朝廷想法子賺錢便是。”

餘有丁大搖其頭:“我方纔說,人心不足,今年給十兩能讓他們賣力,明年或許就要十一兩,後年或許就要十二兩,何時是個頭?”

“所以纔要一邊給錢,一邊彈壓啊,這其中必然有個度。”申時行說着,自己擺了擺手:“好了好了,丙仲兄,我剛纔這話只是個引子,不是說完全認可他的意思……我是想說,李成樑拿他那四萬隨任家丁當做籌碼,這件事恐怕沒有他想得那麼容易。”

“哦?”餘有丁皺眉道:“爲何?”

申時行嘆息道:“他的那些手段,我雖然知之不詳,但想必無非那麼幾條:剋扣衛所軍餉、假造衛所賬冊、倒賣衛所物資,或者甚至還有些走私之類的勾當。”

餘有丁臉色有些難看,道:“這都是各地痼疾了,李成樑倒是其中佼佼者。”

申時行搖了搖頭:“佼佼者大概沒錯,但我總覺得他還有其他手段,要不然,憑什麼他的隨任家丁比誰都多?不過,這不是我要說的重點。”

“那麼,汝默你的意思是?”餘有丁問道。

申時行輕輕敲了敲扶手,緩緩道:“既然有錢就能養精兵,那麼……高求真富甲天下,他能養多少兵?”

餘有丁聽得一愣,臉色也變了變,但最終卻道:“可他是文官。”

“他是文官。”申時行點了點頭,卻搖頭道:“但他現在不是在中樞了啊,甚至也不是巡按,不是佈政,他是兵備道啊,是九邊守臣之一!九邊督撫、兵備常有家丁,甚至九邊各地的有知府、知縣之處,那些知府知縣之中,都有些蓄養家丁的,朝廷又不限制這個,你說高求真要是把他那京華商社的護商騎丁調去遼東,會是什麼情況?”

餘有丁臉色再變,問道:“京華商社有多少這種騎丁?”

“我又怎麼知道?”申時行一攤手:“不過,京華商社的商道從山海關往西,早幾年就一直通到甘肅,後來又聽說在望青海、四川發展,到了高求真赴任廣西之後,甚至雲南、廣西都有他們的人了……我估計,最起碼一兩萬總少不了吧。”

申時行本來是想說明一下京華商社的強大,誰知道他這麼一說之後,餘有丁反而笑了:“這樣說來,倒是不妨事了。他這攤子鋪得太開,這麼多地方,得開闢多少條商道?十幾條恐怕都不夠,他京華商社的騎丁別說兩萬,就算四萬也被分割成許多小股了,根本抽不出多少來的……”

他說到此處,想了想,問道:“前次漠南大戰,他好像就只調動了三千騎丁吧?”

申時行補充道:“一開始聽說是三千,後來似乎又調集了一點,最後有大概四千吧?”

“你看,這不就對了?”餘有丁道:“漠南大戰這樣重要的戰事,高求真又是親身出塞,自己都是有危險的,他若能調集更多家丁,難道會不調?不調,不就說明這四千人規模的騎丁,就是他調度的極限了?”

餘閣老擺手道:“四千騎丁,說弱自然不算弱了,但要說這四千騎丁就能取代李成樑的四萬隨任家丁,成爲遼東的中流砥柱,餘某斷然不信。”

第087章 回京嘍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009章 安陽之行(二)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193章 女真局勢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030章 萬曆一式第034章 遭遇流民第003章 徽州異相(下)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006章 禁軍與警備軍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225章 三策(上)第046章 脫脫願爲欽使驅馳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一)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051章 賊酋叩首(上)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127章 劉氏獻藥第004章 捉拿訟棍(下)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051章 議定出兵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291章 內閣調整計劃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045章 務實御下(上)第125章 又見故人第148章 謗君案(下)第054章 明修棧道(下)第019章 開港前提第215章 大燈泡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第076章 豪華配置(下)第291章 內閣調整計劃第277章 逆轉第058章 老師法眼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054章 明修棧道(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九)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111章 一舉三得[第4更]第062章 猶豫難決(上)第010章 新鄭高氏(下)第111章 一舉三得[第4更]第126章 所爲何來(下)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029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046章 脫脫願爲欽使驅馳第092章 莫朝在作死?第168章 蒲元毅的投名狀(二合一)第184章 背鍋俠(二合一)第049章 努爾哈赤的命脈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065章 承意詳處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007章 張氏例錢(上)第054章 頭疼的圖們第097章 再會劉顯(上)第018章 甥舅論隱憂第117章 銷售火爆(下)第143章 聖眷無雙[第4更]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157章 圖們之軍師第141章 激戰諒山(下)4更1W1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116章 推辭第121章 死有餘辜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085章 馮保遇襲第173章 各種猜測(4更破萬)第145章 主考何人第053章 善後安排(下)第123章 大危機第055章 缺朝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170章 這就是大勝!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