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北洋海貿同盟

傍晚時分,見心齋新主樓已經燈火輝煌。

這棟新的見心齋主樓最大的特點便是“非木質”。乃是高務實用漢白玉加京華水泥廠的精製水泥製成,因此又名“白玉樓”。

這棟樓的第二個特點,就是“西式”,乃是從廣東聘用了幾名佛郎機建築師(其實好幾個是意大利人),以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代表之一的楓丹白露宮爲基礎樣式建設而成。

因此,這白玉樓並不是單單一棟樓,而是一個建築羣,其位置也從原先的見心齋向東北偏移了一點,到了眼鏡湖邊上。

幸好,歐洲人的“宮殿”沒有什麼特別的制式標準,其規制放在大明來,也只是“奇異”而談不上違制,所以這白玉樓雖然在明人看來很是奇怪,但人類對於“美”是有基本共通點的,即便是這些第一回見識到白玉樓的勳貴們,也只是嘖嘖稱奇,並沒有覺得醜陋或是別的感覺。

其實以高務實的審美,他這白玉樓比楓丹白露宮還更好看一點,因爲白……高務實喜歡純色調。

當然,之所以用漢白玉,到不單單是高務實喜歡白色建築而錢多了沒地方花,而是燕京城附近就有漢白玉產地——房山大石窩,那是漢白玉之鄉。

由於水泥是自家生產的,成本其實比外售便宜若干倍,漢白玉又是就近取材,所以這座復刻版的楓丹白露宮其實建築成本的花費並不高,前後算起來纔不過兩萬多兩銀子。

大明的人工費用一直很低,這個早就說過了,不必多提。真正貴的是內部裝潢,按照高務實的說法——除了那些宗教壁畫之外,要完全的西式風格。這就導致京華基建方面費了很大的工夫跟那些洋人建築師研究西式裝潢,然後派人試驗製造。

不過說來也是有意思,產自廣西的桐油成了香餑餑,因爲用桐油浸泡和養護那些木製裝潢的效果異常好,讓那些洋人也大吃一驚。

高務實這白玉樓並不只是他自己建着玩,是有其他目的的——中式建築因爲喜歡用木製,在堅固性方面方面比不上喜歡用石料的西式建築,這是肯定的(利瑪竇的筆記中有比較和記載)。

而這又導致了一旦有戰火,中式建築能保留下來的很少,這會造成很大的浪費,所以高務實在搞出水泥之後就一直想要引入西方建築上的一些優勢來彌補缺陷。

也許今後會形成中式建築樣式和西式建築內涵也說不定,但首先他要搞一個示範出來,這纔是白玉樓產生的真正原因。

反正大明又不是韃清,並不排外,也不覺得外人就不會有好東西,該借鑑的借鑑,該學習的學習,取長補短是漢民族早有的美德,高務實也不怕有人罵他。

更何況以他六首狀元的身份,想罵他崇洋媚外,那怕是要先問一問自己夠不夠格——我高某人國學巔峰了,現在追求學貫中外不行麼?

宴會大廳裡,高務實望着濟濟一堂的燕京勳貴,笑吟吟地與他們客套。

今天這場宴會,燕京勳貴幾乎是傾巢而出,除了病得已經下不了地的英國公張溶是派張元功前來、定國公徐文璧去茂陵代祭憲宗純皇帝忌辰未歸而派長孫徐希臯前來之外,其他京中勳貴都是親自前來。

由此也可見高某人的面子,現在真不是一般的大。

尤其是對於他十年來的商業盟友京師勳貴而言,更是相當好使。

“諸位,關於海洋貿易的一些事情,此前在工匠學堂船舶系,已經有高琦等人爲諸位做了一番說明。”高務實笑意盈盈地道:“想必諸位現在對其中的蘊含的商機也都有了不少了解,以日本扇爲例,一把普通的日本扇,從日本販運來我大明,可淨賺二三百文。而區區一把扇子,能有多重?一船扇子能賺多少錢,諸位想必可以想象——告訴諸位一個好消息,只要諸位加入北洋海貿同盟,這筆買賣我京華分文不取,全部讓給各位!”

衆勳貴聽得都是一驚,心道:高求真果然大手筆,這麼大的買賣說讓就讓了?

但朱應楨跟高務實特別熟悉,知道高務實必有下文,爲了展現自己跟高務實關係的不同尋常,他故意調侃道:“咦,扇子買賣求真不做,想必是有其他買賣被你看上了?不妨說出來也讓咱們大夥兒知道,免得將來犯了你高大財神的忌諱不是。”

“哦,是有一筆生意,高某不打算讓諸位插手。”高務實似乎一點也沒把他們這羣地位尊貴的公爺、侯爺們放在眼裡,微笑着說道。

朱應楨稍稍一怔,但他並不是生氣,因爲明確要求他們不得插手某項生意,這可不是高務實的一貫風格,所以朱應楨反而有些緊張起來,問道:“是什麼生意?”

“硫磺。”高務實淡淡地道:“這筆生意京華包攬了,同時,我也會請皇上派專員到我京華的船隊中進行監督。”

衆勳貴倒抽一口涼氣,下意識都把脖子縮了縮。

朱應楨幹咳一聲,道:“求真,這硫磺你就是不說,咱們也是不敢碰的,這一點你大可以放心,大家都不是這麼沒分寸的人。”

那是,硫磺雖然可以藥用,但對於如今的大明而言,其主要作用還是用來製造火藥。

雖說大明已經軍工私營有幾年了,但那是有嚴格的監察制度存在的,比如京華就有購入硫磺的權限,但會受到兵部和御馬監的雙重監督,東廠和錦衣衛也有權隨時調查。

這事兒別人能幹,京中這些勳貴那是真的不敢碰——他們是武臣勳貴,世代將門,撈錢什麼的,可能沒人揪着他們廢話,但硫磺……你們這些掌握京營的將門,搞這麼多硫磺是有什麼企圖?

所以,如此花樣作死的買賣,他們的確不敢碰,這個警戒線,他們腦子裡是有譜的。

英國公府小公爺張元功跟高務實也是老熟人了,他這時候問了個問題,道:“扇子雖然是大買賣,但咱們京中勳貴人數衆多,也不好都做這一種吧?何況,咱們也不能空船跑去日本買扇子回來賣,總得有貨物先賣去他們那邊,哪些貨物緊俏,這一點還請求真你指點則個。”

高務實笑道:“貨物嘛倒是多得是,南直隸方面尤以絲布見長。據我所知,無論是白絲、五絲、綾子、紗綾、絹綢、捻線綢、羅錦、閃緞、金緞、南京緞子、南京綃等等,全部都是緊俏貨,從來也不怕賣不掉。”

張元功面帶憂色:“可這些東西,咱們燕京勳貴有些夠不着啊。”

高務實微微一笑道:“不妨,咱們北方也有特產,日本人不怕咱們貨足量大的那種。”

張元功詫異道:“那是什麼?”

“鐵。”高務實道:“京華在日本目前最大的買賣就是賣鐵……日本並不在大明禁售鐵器的範疇之內,況且他們內部打仗,需要用鐵的地方太多了。”

給日本賣鐵,當然有可能會讓將來豐臣秀吉的實力更強大一些,但在高務實看來,那是小問題,不涉及根本。

因爲大明從這種貿易中獲得的好處是更大的。

日本鐵貴而銀賤,後世有學者估算,從1560年到1644年,84年之間,日本生產了約25429萬兩白銀,平均年產白銀300多萬兩!

然而日本的生產力擺在那裡,它自己根本不需要這麼多銀子,只能用來做“外匯”,但在東亞這個區域,它能做買賣的對象又不多,除了葡萄牙人,幾乎就只有大明——朝鮮跟它沒有什麼互補性,而且生產力也低。

但是葡萄牙人需要的是亞洲特色貨物而不是白銀,日本偏偏又拿不出太多葡萄牙人有興趣的貨物來,於是交易額並不太大。

只有和大明做生意,纔是日本所必須的。

高務實告訴勳貴們,到日本做生意,能做到“七鐵換一銀”,甚至京華的優質精鐵最高能“三鐵換一銀”,把勳貴們驚得下巴都要掉了!

“我的個親孃誒……這鳥屎大的倭國怎麼那麼多銀子?”定國公長孫徐希臯說這話的時候,眼睛都直了。

呃,日本跟大明比是有點小,可也不至於“鳥屎大”好不好?

高務實幹咳一聲,道:“京華開平方面,可以允出三到四成的產量給諸位,用於同日本進行貿易。”

我的天?

知道京華鐵產量這些年一直在提高的勳貴們再一次眼睛都直了,朱應楨忙道:“這是真的?京華肯讓出這麼多鐵產量來?呃……求真你不要誤會,我不是不相信你,我是說京華自己用鐵也挺多的,這個……你們自己夠嗎?”

京華用鐵的確多,而且在眼下這個時代,鐵只有太少,沒有太多一說,讓出這麼大的產能來,對京華自身肯定有影響。

不過,高務實有辦法補齊。一是開平繼續擴產,這個沒什麼好解釋,就開平那地方,以資源來說,眼下這點產量跟後世比,真是九牛一毛都不如,雖說後世首鋼的鐵礦石大部分靠進口,但國內的鐵礦也不能說一點不用。以這個時代的生產力,光是開平自己的遷西鐵礦就已經完全夠用了。

至於煤……呵呵,唐山能缺煤?

而且要不了多久,安南河靜那邊的鐵礦得到開發並且建立鐵廠之後,不光安南,連大明南方的生鐵和精鐵供應也就都歸它那邊負責了,開平這邊可以解放出來,那不就夠了?

實際上,京華只是放棄了一部分擴大買賣的機會,但並不影響根基。

所以高務實道:“京華自身方面,你們不必擔心,我們是有擴產計劃的,不會因爲自身用度不足就削減對諸位的供應。”

那還有什麼好說,衆勳貴自然踊躍報名參加,一時之間,這宴會大廳就跟菜市場差不多喧鬧了。

----------

繼續求訂閱和各種票票~

第096章 馮保倒臺(三)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084章 新任廠督[第4更!]第051章 夜會第013章 籠絡陳矩(下)第018章 香皂廠址(上)第027章 鉅富之家(上)第134章 朝局變化(中)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030章 立威(上)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038章 園內收支(上)第040章 瞭解第040章 必有隱情(上)第009章 安陽之行(三)第043章 高陌薦才(下)第226章 朱翊鈞的花樣賜婚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001章 高拱起復第120章 初戰告捷(下)第252章 兄妹第232章 大司馬之請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中)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266章 長公主攥緊香囊第055章 碧湘樓閣(上)第131章 戰爭窗口期第275章 勃固會戰(中)第187章 葉赫女婿第012章 朕的皇莊那麼壞?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052章 各有算計第129章 回鄉之前(中)第226章 朱翊鈞的花樣賜婚第126章 俺答求封(二)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萬)第153章 在商言商第208章 曹淦急報第100章 蒙古局勢(下)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066章 喜得貴子第127章 劉氏獻藥第279章 王儲之死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093章 口蜜腹劍(上)第159章 會元之爭(下)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051章 參將牽馬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001章 輕車簡從(下)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101章 定調子第158章 庚辰春闈(三)第015章 切蛋糕第042章 宗室大難題第124章 奉旨觀政(一)第059章 惟利不破(下)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027章 鉅富之家(上)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123章 等你將來文官稱公第065章 派系之爭(上)第084章 土司威風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下)第130章 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小子第053章 善後安排(下)第155章 升龍,我的升龍第042章 護衛定製(上)第273章 倒臺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034章 軍制改革的第一步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142章 代號:捕蛇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176章 集中兵力,先打弱敵第061章 山中狼兵矯第070章 逐保倒張(五)第123章 大危機第206章 弒嶽(上)第012章 劃分檔次(下)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085章 議定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246章 前鋒之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