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高龍文之邀(3更破萬)

高務實找他們來的確是談海貿的,而且這一次的動作會很大。

早在高琦擊潰閩海海盜的聯盟之後,高務實就一直在考慮一件事,將京華的海上力量從各私港獨立出來,然後稍加整合,形成南北兩洋艦隊,也就是北洋艦隊和南洋艦隊。

雖說這兩個名詞對於高務實而言略顯悲壯,但也別有一種挑戰的意味。

有別於清末的南北洋艦隊,高務實規劃中的南北兩洋艦隊,主力傾斜於南洋艦隊。

這是不同時代和不同的利益權重決定的事,畢竟在他的規劃中,北洋艦隊負責的區域相對比較小,乃是大明北部沿海以及朝鮮和日本海域,最南也只到南直隸。

當然,包括南直隸也就包括了蘇州府、松江府,也就是說後世的魔都大上海區塊還是在北洋的負責區域之內。但也僅止於此了,從浙江開始一路往南,直到目前的安南地區,全都是南洋艦隊的負責區域,更重要的是,將來一定會涉足的南洋地區,也全都是歸南洋艦隊負責。

不過即便如此,北洋艦隊的實力也不會太弱,至少高務實肯定會堅持一個“兩強標準”:即北洋艦隊的實力,必須保證超過目前朝鮮和日本的海上力量之和。

這個標準,說高不高,說低也不低。

說高不高,是因爲無論朝鮮還是日本,現在的官方海上力量都比較有限。朝鮮不必說了,承平兩百年,軍不習戰,將驕兵惰,海上力量用一個簡單的方式表述就是——打醬油。

別看李舜臣被後來的韓國人吹到沒邊,甚至成了所謂的“亞洲第一名將”,但宇宙大國的習慣大家都懂,還沒輪到中國人發話,就被日本人嘲諷了——沒有明軍幫助,李舜臣連出場的機會都沒有。

而且即便按照韓國方面的說法,李舜臣在露樑海戰中率領的也只是“14艘戰艦和100艘民船改裝的作戰船隻”,所謂“龜船”無敵之說,後世也早有人論述其荒謬,簡單的說,這船最大的問題有幾點:船身低矮,不適合遠航,火力弱,成本高。

至於其賴以成名的防禦麼……以朝鮮的冶金水平,一層鐵片到底能頂多大個事,恐怕難說得很,無非是仗着當時的日本軍隊重火槍而不重大炮,沒有足夠的海上火力罷了。

況且,到底是船殼覆蓋鐵片,還是加裝了某些鐵釘、鐵錐,中日朝三國的歷史學界到後世都沒能給出一個具有公信力的說法。

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

甚至“時無英雄”都有問題,明軍當時戰艦的火炮很可能就足以擊破龜船的防禦,只是朝鮮運氣好,大明爸爸是友軍。

再加上李舜臣發跡得晚,五年前才中武舉,而現在雖然已經三十七歲,卻還不知道在哪個旮沓裡玩呢。

如此橫向對比一下,高務實覺得朝鮮現在的海軍實力,恐怕還禁不住單單一個天津港的京華運輸艦隊一頓打。

而日本方面,今年還不必太擔心,別看倭寇海盜好像橫衝直闖很厲害,在大明沿海鬧了快兩百年了,其實在倭寇鬧得最兇的嘉靖朝時,真倭在倭寇中的比例大概就十分之一左右,剩下的基本都是大明自家的海盜,只是打着倭寇的幌子罷了。

經過張經、胡宗憲、譚綸的抗倭,不僅涌現出俞大猷、戚繼光、劉顯等一批名將,基本剿滅了絕大多數成氣候的倭寇(海盜)集團,而且隨着高拱的開海政策推進,現在的倭寇已經越來越少。

前段時間閩海海盜聯盟的團滅式大敗,更加加速了倭寇(海盜)集團的衰亡。

況且,就算倭寇最兇的時期,倭寇自己的船隻也沒什麼優勢可談,真正靠譜的、作爲主力使用的海盜船,幾乎都是大明海盜們提供的……

反而,日本的官方海軍力量並不怎麼行,這一點只要看看“淨海王”汪直當年在日本的事蹟就知道了。日本很識時務,打不贏就交好,何況汪直還能給他們搞來先進的火繩槍,於是汪直甚至在日本自稱徽王。

但是這個情況有一個前提是很明確的:日本的海上力量拿汪直一點辦法都沒有。

所以橫向對比一下,現在的日本官面上的海上力量也不值一提。

不過,之所以高務實又認爲“說低也不低”,則是因爲今年已經是萬曆九年,也就是公元1581年,明年萬曆十年,日本天正十年,會發生本能寺之變。

本能寺之變後,再有幾年,猴子就要基本統一日本了,到時候日本的海上力量會在他的野心推動下快速提高。

所以北洋艦隊的兩強標準能不能成功,關鍵在於今後幾年能不能力壓日本,而與朝鮮倒是關係不大。

高務實固然有錢,但他並不打算單靠京華集團包打天下,北洋艦隊能不能力壓統一之後野心膨脹的日本,他也不打算全靠京華集團自己撐着——京華說到底還是個商業集團,是要追求利益的,如果大量製造純粹的軍艦,即便大明朝廷不關注,他自己也覺得是嚴重的浪費,所以軍艦隻是核心,外圍的實力還得靠武裝商船,這也是這個時代所流行的。

但是京華同時也是有“政治任務”的,就是帶動一批原本只知道霸佔土地的大明高層把目光轉向海洋、海外,而不是一門心思去搶窮苦衛所兵、貧民的土地,這種時候就要求高務實不能自己一個人吃獨食,得把他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這個時代談愛國主義那是太奢侈了,所以只好談利益,只有利益才能讓這些人把目光轉移過來。

不過在談利益之前,還是要讓這些先知道海洋貿易到底是怎麼回事,在海洋上撈錢又需要一些什麼本錢。

這就是高琦和那批船舶系大匠們今天的工作。

海上貿易有多掙錢?

達伽馬有記錄,他做到了70倍。你沒有看錯,我也沒有寫錯,就是70倍的利潤。

不過,目前京華的利潤沒有這麼高,因爲京華現在連印度都去不了,更別提阿拉伯甚至歐洲。

京華目前能到達的最遠貿易地是馬六甲,跟葡萄牙人交易——在澳門本來也能交易,但運送到馬六甲能賺得更多。如果直接在澳門交易,利潤只有兩到三倍,但一送到馬六甲,利潤率最低的也能提高到7倍以上,最高的將近15倍。

爲什麼呢?因爲澳門的葡萄牙人可以就近跟廣東商人進行貿易,而廣東商人能夠跑去馬六甲做生意的,就少了很多。再加上京華由於體量優勢,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對某些貨物進行壟斷,譬如最簡單的一項:河南的鈞瓷(現在避諱朱翊鈞,叫禹瓷),這個東西現在只有高務實手中有正品,利潤之高簡直驚恐:全部都在30倍以上。

還有就是湖絲蘇繡,由於魏國公(高務實捧起來的徐邦瑞)、臨淮侯等一批勳貴成了京華的鐵桿合作者,南直隸附近的這些尖端絲綢製品現在基本被京華壟斷了大半,蘇杭一帶的海商想要拿貨也不容易。

這樣一來,相對應的葡萄牙人也就很難低價拿貨,而這些貨物由於京華有遠洋能力,可以一直送到馬六甲,利潤自然就上來了。

只有粵繡不太好控制,這個主要問題在於葡萄牙的澳門據點太近,

可惜高務實還有太多事情要辦,還沒到和西班牙與葡萄牙(共君聯邦)翻臉的時候,否則他肯定要想方設法搞掉這個據點,把澳門收回來。

當然,這也是個遲早的事,目前葡萄牙還有別的用處。

聽說海洋貿易的利潤動不動就是翻幾倍,甚至個別的能翻十幾倍,一干勳貴們都不淡定了,甚至可以用坐立不安來形容。

高務實悄悄在暗間看得面露微笑,這批人的樣子,就像是錯過了微信羣裡大佬發的紅包,彷彿意外損失了兩個億一般。

不過,也有那相對穩重的勳貴開始提問打聽,譬如船隻的造價、日常的養護費、多久需要換船、船上人員的僱傭費用和日常開銷、萬一遇到海盜可能導致的戰損多大等等,涉及到方方面面。

高琦雖然轉行海貿這一塊時間不算很長,但他一門心思做出一番成績,下的苦功是異常深厚的,解釋這些問題並不困難。

雖然不會打仗但很會算賬的勳貴們私底下一商議,很快得出了幾條結論:

首先,海貿不能單打獨鬥,否則容易被黑吃黑,必須形成合力纔會強大、安全。

其次,得有經驗豐富的老司機帶隊,要不然瞎搞一氣會損失很多利潤,賺一倍哪裡有賺十倍來的心曠神怡?

再次,人多勢衆才能搞出京華所說的那種“壟斷效應”來,雖說他們目前看來只能跟着京華的北洋艦隊混,也即是隻有朝鮮和日本能做,去南洋的話,南京勳貴怕是不答應。但是沒關係,先拿朝鮮和日本試試水,到時候如果南洋更賺,再去和南京那批兔崽子談——燕京的靖難系勳貴可比南京的開國系勳貴更吃香!

所以最終結論很明顯:一定要搭上京華這艘鉅艦,才能賺錢、賺大錢!

更確切的說,就是加入高琦剛纔秉承高務實意思提出的這個“北洋海貿同盟”!

第158章 庚辰春闈(三)第009章 安陽之行(八)第029章 郭閣老的擔心(4更破萬字)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下)第021章 門生聚會(下)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067章 高淵抓週第248章 超級誤會第096章 興趣培養(下)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053章 善後安排(下)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214章 你即吾鄉(4更破萬)第122章 朝爭之第一次立儲風波第176章 佈置南下決戰第146章 閣老相商(上)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010章 朕這主意絕了啊第025章 要不你去?第071章 影帝隆慶(上)第056章 水中望月第056章 漠南之戰(八)頭鐵就會白給第084章 土司威風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下)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058章 老師法眼第116章 工作安排(上)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067章 倒高風波(二)第086章 麻桿打狼第096章 地雷陣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126章 你困了,睡吧第086章 提督西北軍務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053章 布日哈圖之策(2更破萬)第076章 “驕傲的孔雀”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033章 京營生產建設兵團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082章 上任之前(上)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002章 歙縣逃犯(下)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上)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023章 華亭舊事(下)第22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041章 議編衛隊(上)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131章 戰爭窗口期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232章 大司馬之請第090章 宣府馬芳(下)第104章 復寧夏(下)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207章 京華田莊(4更破萬)第123章 大危機第056章 土司之會第122章 蒙疆風雲(十)第130章 勝利的大會(4更破萬)第069章 新君即位第175章 賣隊友的大汗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029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195章 努爾哈赤拜會第200章 立威之戰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四)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下)第四更第217章 “皇爺急召”第171章 大汗,臣確有一計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031章 你下罪己詔吧第181章 壯士斷腕第108章 隱情(中)第105章 竟然是遼東第085章 官場百態(上)第209章 加銜第113章 京華銀行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068章 輿論造勢(上)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中)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131章 急,不急第083章 三邊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