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爭做狗王莫茂洽

還劍湖是升龍城中衆多大小湖泊中最著名的一個,位於城市的中心區,乃是一個南北狹長的橢圓形,面積一百八十畝左右,說起來很是不小了,但在升龍城中倒也不算大,還有一些比還劍湖更大的湖泊。

此處本是珥河的支流,過去有水道與東邊不遠的紅河相通,後來被河堤隔斷,遂成爲湖泊,在後世大名鼎鼎,是越南首都河內的第一風景區。

既然能成爲第一風景區,美自然是美的,湖岸四周樹木青翠,濃蔭如蓋。湖水清澈如鏡,幽雅嫺靜。

不過,此時的還劍湖還比較“原生態”,雖然也已經有了些亭臺水榭,但並沒有被好好打點,顯得有些荒涼,讓高務實覺得有些配不上後世的大名。

當然,還劍湖在後世的名聲也跟傳說有關係,更讓高務實覺得有些意思的是,這個“還劍湖”的“還劍”二字,正是跟一位與大明很有關係的人物有關。

相傳在永樂十六年,藍山叛亂前夕,後來的後黎朝太祖黎利巧合地得到一柄劍身,上刻“順天”二字。後來又撿到一把劍柄,拼在一起有特殊的力量。

安南民間傳說便說黎利這位安南英雄就用這把寶劍打敗了“七百萬明軍”,後來成爲國王,建立了後黎朝。

到了十年之後,有一天黎利在綠水湖——綠水湖就是還劍湖以前的名字——上游船時,突見一隻金龜浮出水面,遊向船邊,向黎太祖說:“敵軍已被打敗,請大王還我寶劍。”話一說完,黎太祖腰部的寶劍突然搖動,掉到金龜嘴裡,金龜於是含着寶劍往湖底潛去。

黎太祖與羣臣非常驚訝,以爲是神仙現身,便把金龜稱爲神金龜(龜:你才神經!),爲了表達對金龜的尊敬,綠水湖從此被改爲還劍湖。後來又傳說此劍被仙人送還,插在湖裡,劍把留在水面上,形成了湖中心的一個小寶塔。

現在,高務實證實了這個故事的扯淡——這還劍湖中心的小島上根本就沒有後世的那個破舊小塔。

這個後世很出名的小島現在不過是一個區區幾十平米的小荒島,除了雜草之外,根本沒什麼可看,倒是北邊湖中的大島有點意思,聽說是莫敦讓那個不會打仗的應王當初派人修了一點亭臺水榭,勉強可以駐足休息。

於是,高務實就把和南掌國王子公主的會晤放在了此處。

身穿大紅紵絲飛魚服的高務實踏過從岸邊直抵島上的紅木橋,一男一女兩名年輕人已經恭候在湖心亭邊多時了。

這兩名年輕人穿着與大明一般無二的衣冠,一見高務實過來,立刻上前躬身行禮。

“老撾軍民宣慰司宣慰使塞塔提拉之長女比亞覺、長子諾皎固蒙,參見大明天朝廣西巡按御史高求真公,願高公萬佛庇護。”

萬佛庇護?這是南掌國的吉祥話嗎?

不過無所謂,高務實雖然不信佛,但佛家有些話頗有哲理,高務實倒也不排斥。

隨意還了個半禮,他微笑着道:“二位遠來辛苦,本按前些日子主事繁忙,對二位多有怠慢,還望見諒。”

兩個都有些偏黑廋的“公主”和“王子”連說不敢,又說了些客氣話,但他們的漢話不僅有些彆扭,而且帶有較重的雲南方言口音,高務實只聽了個半懂不懂。

高務實又給他們介紹了一下自己身後的兩位:“這二位乃是本按在安南的左膀右臂,岑土司與黃土司,今後……你們可能還要打交道,不妨認識認識。”

那位大概十五六歲的黑廋王子似乎不善言辭,只是老老實實鞠躬示意,約莫二十出頭的黑廋公主比亞覺倒是又說了幾句大致意思是“請多指教”差不多的客氣話。

高務實見她跟着自己剛纔的話,稱呼岑凌和黃芷汀爲“岑土司”、“黃土司”,不禁笑道:“這兩個稱呼,今後在安南恐怕沒什麼人會提,要不這樣吧,你們稱呼他們在安南都統司的新職務——京西鎮守使岑凌、海東鎮守使黃芷汀。”

安南人的爵位,以前的那些,名義上現在都已經廢棄不用了,什麼應王、敦厚王等等,以前的官職也是一樣在名義上廢棄,什麼左相右相,那是鐵定不允許的——你都是大明內屬了,雖然大明允許你自己搞自己的一套,但也不能太僭越了吧?

過去大明是插手不進來,你瞎搞也就罷了,現在可不能繼續瞎搞,因此安南的官職現在幾乎全部降格了一次。不過,他們畢竟“獨立慣了”,朝廷也的確允許他們內部自己搞自己的一套,所以這次基本就仿着大明建立了一套新制度,只是名稱低調了一點。

不過,京西鎮守使和海東鎮守使卻是新設的兩個官職,純屬爲岑凌和黃芷汀量身打造,在安南內部被確定爲“僅次於都統使及同知都統使”,相對於大明來說,大致等於兵備道。

但安南北部除了高務實自己點名佔據,並寫進“京華十六條”裡的升龍城和海陽宣撫司之外,其餘地區全部被他倆分別領有,所以這兩個“兵備道”的實權可謂相當巨大。

然而,他們兩人現在擺在安南的實際兵力並不強,各只有兩萬人,而且還並不都是嫡系,因此不管是“京西”還是“海東”,都有高務實整編的新軍駐紮,也算是爲他們撐腰。

莫玉麟和阮倦的部隊安排也挺有意思——全都調離升龍城,莫玉麟部調防英都府、阮倦調防順化府,而調防的名義更有意思,乃是“乂安、順化新附,都統司應京華集團所請,暫派兵清剿鎮守。”

但以高務實手頭的兵力,鎮守南方顯然是足夠的,哪裡需要他倆幫忙?

這麼做的主要原因無非是因爲莫茂洽的走狗表現讓高務實頗爲滿意,所以暫時把他倆調走,好讓莫茂洽安心當狗——不安心的話,他們倆既然只是應京華集團所請而臨時調去南方的,自然也隨時可以北返。

實際上,按照高務實的計劃,莫玉麟部纔是用來威脅莫茂洽的,而阮倦部其實爲了制衡莫玉麟而存在的。

名義、實力大小不一的三人,乃是高務實佈下的一個環環相扣的互相牽制鏈,京華只要稍有偏向,就能影響整根“鏈條”。

很精妙,但有些複雜,不過……這很高務實。

“岑使君、黃使君。”比亞覺於是重新見過了岑凌和黃芷汀二人。不過她對中國文化的瞭解水平還是有問題,雖然“鎮守使”帶了一個“使”字,但用使君稱呼其實是不對的。

好在大家都知道對方的身份,對此也比較能夠包容,都沒有出言解釋,只是雙方再次見禮了一番。

還劍湖已經是高務實的私邸——雖然“邸”還只存在於規劃中,安南都統司還在安排調集工匠和準備建材,但這裡畢竟已經名正言順的成了高務實的地盤,因此他便拿出主人家的風範來,請諸人分賓主坐好。

“刀公子、刀小姐,二位此來見我,聽說是因爲老撾被緬甸欺凌,以至於尊卑失序?”

大明的老撾宣慰司、實際上的南掌國國君一系,最遠可以上溯至唐朝開元、天寶年間的南詔王皮邏閣。

皮邏閣被老撾人稱爲坤博隆,瓊賽的《老撾史》一書中說皮邏閣“留下了七個兒子,都被派去統治帝國的若干地區。衆所周知,坤洛被派去統治南掌即琅勃拉邦,成爲那個王朝的始祖,這個王朝一直統治到現在,其他兄弟被派去統治雲南、安南、蘭那、大城、甘蒙(現稱他曲)和川擴。”

事實是不是如此誰也不知道,但大明的確是按照這個譜系來認定的,又根據漢人的習慣翻譯,給南掌國的國君一系定了姓氏爲“刀”——就是金庸先生《天龍八部》中,段譽母親刀白鳳的那個“刀”。

“尊卑失序”則是一個客氣的說法,南掌國的王位先是被宰相給篡了,後來又被緬甸的莽應龍再立國君給架空,這哪是什麼“尊卑失序”,純粹是“失國”嘛。

但大明是隻把南掌國當老撾宣慰司對待的,高務實不能把他們楞說成一國——作爲一個有較高政治覺悟的官員,他當然要“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嘛,所以就只好含含糊糊說一句“尊卑失序”了。

幸好,失國十年的姐弟二人近來因爲求到大明頭上,惡補了一番漢人文化,加上他們幼時就有接受過一定的漢文教導,這纔算勉強理解高務實的意思。

那位南掌國公主比亞覺雙手合十,彎腰行禮,道:“是的,高公,我們的父親戰死之後,丞相森蘇林篡位未久,便被緬甸白象王數次攻打,後來他死掉了,白象王便立了我們姐弟的叔叔烏八律爲傀儡……我們向雲南申訴過,但云南方面沒有理會,我不得已起兵,本來進展順利,卻被聞訊而來的白象王擊敗,現在我們姐弟已經沒有地方去了,只能來求高公您……聽說您是當世大儒,想必一定會我們主持公道的,對嗎?”

----------

感謝書友“ASoIaF”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058章 故友劉馨,敬上第062章 猶豫難決(下)第001章 新婚初日的談話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112章 東返第130章 開平潛流(上)第197章 高孟男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005章 無關道理(下)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021章 門生聚會(下)第052章 各有算計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294章 婚禮籌備中第058章 老師法眼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052章 邊市秘聞(下)第050章 皇帝暈倒第119章 殺我還是殺你第067章 決戰沙城(七)第046章 冰底潛流(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094章 目的第084章 務實回府(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九)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058章 故友劉馨,敬上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065章 派系之爭(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四)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176章 集中兵力,先打弱敵第011章 材料價格(下)第054章 頭疼的圖們第132章 萬夫莫當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098章 貴州總兵(下)第018章 香皂廠址(下)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005章 務實獻策(上)第215章 大燈泡第001章 輕車簡從(上)第059章 絕代雙嬌(上)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下)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284章 設計第113章 高戚之會(七)第003章 這是唱哪出?第080章 務實之請(上)第185章 女真人的乾爹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189章 督撫相會(二合一)第082章 寧夏之變(下)第095章 破虜(上)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216章 天賜之寶也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第058章 故友劉馨,敬上第135章 師徒再會[第4更]第045章 諭德上疏(下)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139章 兩位侍郎第023章 連中三元(中)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148章 降明總好過降黎第021章 大閱之金玉其外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051章 賊酋叩首(上)第052章 又面聖第004章 初見太子(下)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056章 棘手第22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054章 明修棧道(下)第161章 三路圍清化!(4更)第124章 雨寺二姝(下)第002章 翰林清貴(中)第111章 一舉三得[第4更]第129章 回鄉之前(中)第017章 張四維被劾(4更破萬)第034章 遭遇流民第023章 意氣高於百尺樓第058章 互爲倚仗(下)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186章 捷報背後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201章 吹,盡情的吹!第068章 隆慶託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