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要打得先問錢(4更破萬)

刀家姐弟最後還是得到了一部分支持,除了高務實的忽悠和含糊承諾之外,他們拿到了一些經濟上的外援——高務實打算每個月給他們一千兩銀子,用於聯絡舊部、招兵買馬等。

一千兩銀子對高務實來說自然是毛毛雨,就算他現在有金港城需要從無到有建設起來,但也不至於就缺了這點小錢。

而每個月一千兩銀子對於南掌國來說卻絕不是小數目,一年可都過萬兩了,想想看後世的老撾,周邊的越南、泰國早就甩他們十條街了,他們卻還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地區之一”,其區位、資源和基礎條件太差等原因,都是不能忽視的。

當然了,這些問題牽連起來很複雜,可能更關鍵的還是人的因素,就好比雲南那地方,要不是在中國手裡,沒準其發展也就跟老撾差不多,可厲害就厲害在……它在中國手裡。

結果雲南這個深入內陸的省份,GDP甚至比區位優勢強它十倍、資源潛力也完全充足的越南還強了一線。這恐怕很難說是雲南這塊地方牛掰,只能說中國人牛掰。

不過眼下嘛,至少南掌國的人搞經濟顯然是毫無建樹的,這一年一萬多兩銀子擺出來,刀家姐弟臉上的驚喜簡直遮都遮不住,雖然南掌國的人口比安南還少——沒有人統計過,但這應該無須求證。

想想看,高務實穿越前的越南,人口都快逼近一億了,老撾纔多少?可憐巴巴的七百萬而已……

去掉還沒掌握的南越部分,越南中部和北部最起碼也得有五千萬人口,而老撾就差太多了,尤其是他們南掌絕大多數是深山老林,只有臨近暹羅的很小一部分是平原,所以現在的南掌國人口也肯定不如安南,以高務實估計,有個一百多萬恐怕就差不多了,頂破天不會超過兩百萬人口。

一萬兩銀子拿去南北直隸,水花都打不出一個來,但拿去南掌國,那就是一筆驚人的巨資了,刀家姐弟可以很輕易地聯絡舊部、發展“革命羣衆”。

高務實現在的做法,就和日本曾經花錢扶植同盟會一個道理。

當然,他不怕刀家姐弟敢跳反——就在安南隔壁,你反一個試試看?

同時高務實還本着蚊子再小也是肉的原則,爭取到了幾條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用不用得上的“南掌版京華十六條”。

哦,沒有十六條那麼多,也沒有說那麼細,只說如果將來京華助南掌成功復國,京華將被允許在南掌國內任意無主的山林採伐和加工木料之類的,大體上只涉及了經濟層面——高務實對掌控南掌的什麼軍、政興趣不大,也懶得拉這個仇恨。

畢竟,南掌國對他來說,主要是借道,畢竟他現在還沒有掌握後世越南的南部,否則的話,不走南掌也可以走柬埔寨。

想到柬埔寨,高務實又有點流口水,那裡有一年三熟的整個湄公河平原(包括後世越南部分)……如果能拿下來並且好好開發利用,大明北方的糧食短缺問題說不定就解決了。

就算一時沒法完成全面的開發和利用,只是利用其中的一部分,也可以避免很多流民餓死,從而大爲降低由流民而亂軍的演變。

到時候,再配合初步推廣的美洲高產作物……誒,等等,美洲高產作物的事怎麼到現在還沒個結果?西班牙人把這東西也控制得太嚴了吧?

無巧不成書,就在高務實開始懷疑廣州港和泉州港方面沒把他三番五次強調的“番外高產糧”放在心上的時候,京華泉州私港方面剛剛舉行了一次慶功宴。

泉州私港在高務實的京華私港體系中低位不彰,這主要是因爲高務實本身在福建的實力不足所導致的。

由於地位不彰、實力不足,福建私港的主管高思棠儘管掌握這一大私港,卻至今沒撈到改名的機會——改名,就是指改爲王字旁單名,這是高務實麾下重要家丁頭目的招牌特色。如高小壯改名爲高瑞就是明證,最近在安南海域大出風頭的高璟也同樣是改名來的。

高思棠沒撈到改名機會還有一個原因,他原本不是高務實用慣了的人,而是高務實的母親張氏推薦的——此前,高思棠先是負責過一段時間京華香皂在河南的生意,後來又主持了衛輝流民安置和鐵廠的創辦,在調來泉州之前,他甚至還兼管了衛輝的礦廠。

張氏平時給高務實推薦的人才,從數量上來論不算很多,但質量很不錯,都能勝任高務實給的新職務,因此高務實就把高思棠派到當時他剛剛拿到手不久的泉州私港。

好不容易混到了被東家直管,他當然很希望做出一番成績。

到港之後,高思棠經過詳細考察,覺得泉州私港之所以一直不如其餘各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福建沿海的海盜實力最強——

其實廣東沿海的海盜也不弱,但廣州私港從一開始基礎就好,底子更厚,高務實當時又希望以廣州私港爲“下南洋”的基地,投入也更大,所以廣州私港的船隊建設更快,配備的火炮也是所有私港中最多的,因此廣東沿海的海盜輕易不敢招惹京華廣州私港的船隊。

而泉州私港則不然,福建沿海多海盜那已經是歷史遺留問題了,這些年經過高拱的開海政策,雖然已經少了一些,但還是有些大海盜仗着可以切斷南洋和東洋之間的航道,經常與大明的海商(現在合法了)們火併,對於京華泉州私港的船隊,他們也沒有多少畏懼,該打劫照樣打劫,該騷擾照樣騷擾。

高思棠到任後,很快調整了船隊運作方式,把零零散散地出貨、進貨改爲整體進出港口,編成整隻艦隊一起行動,甚至還聯絡私港中其他海商共同行動,頗有些類似於後世的專業護航。

這一來,福建沿海的海盜們就開始討不到好處了,大概只過了不到半年時間,原本各幹各的海盜們召開了一次“武林大會”,大大小小十幾支海盜聯合起來,推舉馬至善爲總舵主、李成爲副總舵主,打算來跟京華泉州私港艦隊來一場決戰。

馬至善和李成可不是無名之輩,他們都是當年海上巨寇林鳳的得力手下,在福建沿海的海盜之中威望卓著。

至於林鳳,此人名頭就更大了,後世菲律賓前總統馬可仕,就曾驕傲地公開聲稱自己是他的後代,並常常以此爲榮。

按理說海盜可不是什麼好稱呼,爲何一位菲律賓的總統居然還把自己祖上是中國海盜拿出來顯擺呢?

因爲這位海賊王林鳳可不是一般的海盜,其在大明的事蹟先不去說,總之他曾經有4萬餘部下、300艘各式海船。他最牛逼的事蹟,是這位爺去了一趟呂宋……打西班牙人。

當時他在國內吃了個敗仗,不得不遠遁避禍,於是選擇了去呂宋跟西班牙人爭奪統治權。

萬曆二年冬,林鳳率領戰艦六十二艘,水陸軍人各兩千,婦女一千五百人以倭人莊公爲統帥,引舟南駛,到達伊魯果思(IIocos Sur)時遇到一艘西班牙小舟,林鳳就命令手下的兵士搶奪小舟。但是被駐守在當地的西班牙人所發現,迅速的報告給了米岸(Vigan)的軍官撒施洛(Juan Salceds)。

撒施洛立刻派三個土著前往馬尼拉示警。但是土人中途被林鳳的手下截獲了。林鳳於是就趁機進攻米岸,撒施洛帶領西班牙駐軍五十人逃跑。林鳳趁勝追擊,前往馬尼拉。

萬曆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林鳳的水師到達了馬尼拉的港口馬雷維里斯(Mariveles)。黃昏時林鳳命部將莊公帶領六百人乘小船前往進攻馬尼拉,中途遇到了暴風雨,有二百多人由於小船傾覆溺水而死。但是其餘的人仍舊在莊公的帶領下潛至馬尼拉南八哩的巴拉維克(Paranaque)登陸,並於第二天凌晨到達馬尼拉。

當時西班牙軍官戈依第(Martin de Goiti)駐防城外,倉促間沒有準備,莊公很快就將其擊敗,奪了他的地盤,戈依第本人也臨陣戰死。城裡的守軍就乘此機會加強了守備,等到莊公進攻時,他們開始拼命抵抗。

而莊公的兵力本來在進軍途中遭遇暴風雨已經摺損了二百多人,所以倉促間並不能夠攻下城垣。於是莊公就退至甲米(Cavite)和林鳳匯合。

同時另一方面,西班牙人的總督拉維薩麗思(Lavezaris)一等莊公退兵,就立刻沿馬尼拉灣築起高牆,置兵防守。撒施洛也率領戰艦六艘、兵員數百名而來助戰。

林鳳第一次進攻完成以後,菲律賓的土著以爲是明人取得了勝利,迅速在馬尼拉附近集結了近萬人,開始對西班牙人有所動作。

十二月十三,林鳳發動了第二次進攻,他命令莊公率領一千五百人,兵分三路發起進攻,林鳳自己的戰艦也在港外發炮助攻。

但是由於西班牙人加強了城垣和增添了援兵,急切之間沒有拿下。林鳳又發五百援兵,但是終是無功而退。

在林鳳的軍隊攻打馬尼拉時候,菲律賓的土著擊殺傳教士以及商人兵士等,準備策應林鳳的海盜軍,但是在林鳳失敗後迅速潰散。

林鳳的海盜軍失敗後就引軍北航,從阿峨河(Ango R)退至彭家絲蘭(Pangasinan),於河上四哩的地方因地築城,建設炮臺作爲長久之計。並且下令當地土酋助餉——很有天朝聖使的氣派。

西班牙的總督拉維薩麗思探知這一消息後,心懷憂慮決定將菲律賓的西班牙兵力齊集馬尼拉,準備攻打彭家絲蘭,以撒施洛爲統帥。

撒施洛以菲律賓兵六千人,西班牙兵六百五十人,先駛往彭家絲蘭北部的林葛蔭灣。當時林鳳的兵船有三十二艘停泊在那裡,由於沒有什麼防備,全部被殲滅,於是撒施洛舉兵登陸。

在此處,兩軍混戰四月有餘的時間,林鳳又因爲是在大明國內吃了大敗仗而臨時決定來呂宋的,因此缺乏補給,並最終不敵。於是突圍出走,有一部分逃至山中。

林鳳在菲律賓兵敗以後,走投無路,又引兵內犯。曾到達柘林,靖海,碣石等地。同時也到達過福建等處,依臺灣魍港爲基地四處劫掠。

但是當時福建方面打擊海盜很嚴厲,又開始開海通商,許多以前暗中支持海盜和縱容海盜的“海商”們都變了臉,不再給於支持,林鳳由是四處碰壁,只得離去。

這種時間過了幾年,林鳳的部衆開始不滿起來,麾下主要頭目們很多都生起了別的心思,到了高思棠來之後,林鳳本人已經感到部下的不滿而悄然離去,然後便發生了公推福建沿海海盜總舵主的事。

高思棠通過私港海商得知了這一消息,暗中謀劃,終於在高務實取得清化、兵進英都府的那個時間點和海盜聯軍交了手。

由於早有準備,且高思棠嚴格執行了高務實的遠程炮戰之戰術,這場海商VS海盜的戰鬥在連打了十一日(包括尋覓、接敵、戰鬥、追擊、圍剿)之後,終於徹底取得勝利。

高思棠的京華泉州艦隊和海商聯軍一共擊毀、俘獲海盜船一百三十二艘,俘獲海盜四千二百六十七人,婦女一千四百九十三人,老幼一千三百七十五人,擊殺海盜……呃,這個沒法統計,因爲有很多落海、溺斃(受傷落海以及沒法長期漂浮大洋之中)等。

其自身付出的代價不能算小,合計損失了三十九艘海船,包括京華的制式武裝運輸艦五艘——這就是差不多三十萬兩銀子的損失了。

但是,這仍然是一場輝煌的勝利!因爲從此以後,福建沿海絕對不會再有什麼海盜敢打京華的主意。

而且在戰後的清點之中,高思棠在海盜的老巢之一,臺灣魍港發現了高務實三番五次下令蒐集的東西——所謂“番外高產糧食”中的兩種。

根據分辨,高思棠斷定,這兩種東西可能都是林鳳當年在呂宋獲得的,只是……他雖然也拿回去在新的老巢開始種植了,卻談不上很認真。

這兩種作物,按照老爺的說法,應該就是“番薯”和“玉米”。

泉州私港的慶功宴,就是爲擊敗海盜聯軍和獲得兩大作物而舉行的。

高思棠興奮異常,他覺得“王旁單名”已經在向他招手了!

他終於要進入老爺的心腹親信行列了!

----------

這一章四千字,由於劇情實在是合在一起的,我想了想,就不拆分開來再發了。

第012章 母子談商(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八)第070章 逐保倒張(三)第009章 安陽之行(六)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230章 士別三日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046章 冰底潛流(下)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230章 士別三日第123章 大危機第257章 後續第096章 黃芷汀的信第004章 初見太子(下)第084章 土司威風第085章 黃承祖(4更破萬)第018章 香皂廠址(上)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087章 金殿發小第065章 派系之爭(下)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086章 蛇打七寸(上)第039章 恰臺吉的底線第116章 工作安排(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八)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三)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第125章 可戰方和(七)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056章 漠南之戰(八)頭鐵就會白給第124章 奉旨觀政(八)第056章 漠南之戰(四)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074章 朱翊鈞的煩躁第013章 籠絡陳矩(上)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084章 西暖閣中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014章 輕重有別第004章 捉拿訟棍(下)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136章 此立威耳第067章 茶樓聽報(上)第131章 御前閣議(上)第175章 賣隊友的大汗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062章 猶豫難決(下)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中)第087章 “生意”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114章 定功風波第034章 遭遇流民第044章 四分土默特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064章 投鼠忌器第030章 立威(中)第092章 莫朝在作死?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057章 隆慶教子(上)第025章 要不你去?第067章 決戰沙城(九)第221章 抵京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第050章 直指要引蛇出洞?第074章 如日中天的威望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015章 伴讀之邀(下)第030章 立威(上)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第051章 賊酋叩首(下)第009章 安陽之行(六)第067章 決戰沙城第052章 邊市秘聞(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五)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089章 與帝同席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190章 去遼陽第058章 互爲倚仗(上)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063章 處置【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087章 “生意”第107章 國士香皂(上)第054章 挖角應節(上)第171章 大汗,臣確有一計第023章 真“萬曆時代”來臨第015章 伴讀之邀(上)第021章 門生聚會(上)第040章 必有隱情(上)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