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

阮倦告訴高務實,他之所以知道這位“黑王子”的這些信息,還是因爲萬曆二年時莽應龍出征老撾,當時黑王子的父親作爲暹羅傀儡王也出兵了,而這位黑王子也隨行出征,這些消息都是當時老撾派人到莫朝求救時所說的。

莫朝肯定不會出兵救援曾經收容了鄭逆的老撾,老撾這個舉動只是說明當時他們面對莽應龍的征伐已經慌了手腳。

不過事實上,當時的老撾國王是那個自立的森蘇林,他覺得莫朝可能會幫自己一把,倒也不能算是一點根由都沒有,畢竟他本身是篡權得國的,與之前收容鄭逆的前前前任國王不是一脈。

現在高務實想要發展帶路黨,老撾這邊好辦,已經有人送上門了,暹羅或者說大城(明人喜歡用大城稱呼當時的阿瑜陀耶王朝)卻不好辦。這位黑王子年紀雖輕,但他老爹看起來是個慫包,不知道會不會阻止他“搞個大新聞”。

但暹羅人方面現在沒有能領頭的勢力,高務實也不敢保證自己到時候如果打着大明天朝的旗號“借道”經過暹羅時,暹羅人是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還是羣起反對大明侵略軍,所以帶路黨還是得找,而目前他對暹羅的瞭解不夠,似乎只有這個黑王子比較有戲。

阮倦說這位黑王子作爲暹羅副王,並不呆在王城大城(大城是王城的名字,在後世曼谷以北約一百四十里),而是獨自鎮守暹羅中北部重鎮彭世洛,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是有“獨立勢力”的。

問題是高務實不知道派什麼人去聯絡他,而且還有一個可能的麻煩,就是這位黑王子和他的傀儡王老爹曾經跟着莽應龍出征老撾,不知道那位老撾公主比亞覺能不能接受跟他處在同一陣營。

見高務實一時陷入沉吟,三降將都有些緊張,不過莫玉麟和阮倦緊張的是不希望高務實現在轉移重點,把目光放到什麼老撾、暹羅那邊去,他們希望高務實再接再厲平定南邊的黎逆鄭逆餘孽,順便把阮潢也搞定,讓安南重歸一統。

阮有僚則希望高務實轉移目標,使鄭主獲得一個喘息的機會。

其實阮有僚心裡清楚,丟了清化的鄭鬆已經沒有什麼掙扎的餘地了,他現在手裡的實力和佔據的地盤,跟南邊的阮潢基本上半斤八兩,就算高務實不去動他,阮潢說不定都會起兵復仇——他哥哥阮汪就是被鄭鬆之父鄭檢逼死的。

可是不管怎麼說,鄭家是他的舊主,他還是不希望鄭家一敗塗地。

這是黃芷汀忽然插了一句嘴,道:“按臺,你要是想跟暹羅人聯絡,不妨去問問你艦隊裡那些商船老闆,他們大多都是廣東商人,有很多人都是出自祖祖輩輩闖南洋的家族,其中說不定有人在暹羅熟門熟路。”

對啊!

高務實眼前一亮,讚道:“黃姑娘提醒得極是!”

然後掃了三降將和一言不發的岑凌一眼,道:“你們也都不必擔心,平靖安南仍是當前第一要務,而且……要加快進度。”

莫玉麟和阮倦頓時一喜,阮有僚心中輕嘆一聲,沒說話。

高務實又道:“阮有僚。”

“末將在。”

“這次整編的三萬舊軍,本按不打算交給你指揮。”高務實淡淡地道:“什麼時候平定了鄭逆,什麼時候本按纔會考慮讓你帶兵。”

“是,末將明白,多謝按臺。”阮有僚鬆了口氣,他並不介意高務實不給他兵,相反他很怕高務實把這三萬整編完的舊鄭軍交給他,讓他去跟鄭鬆打,那纔是麻煩——此時的安南上層人士,無論文武,都是懂漢語的,因爲黃福當年的關係,他們還多少受了些儒家薰陶,因此讓他跟自己的舊主開戰,阮有僚頗覺爲難。

不過高務實不給他這批兵馬,卻也不是單純照顧他的心情,而是高務實還有一個第二階段的整訓要完成,這個第二階段整訓,是把之前高珗指揮着的三萬莫軍與這三萬鄭軍打散重編,合爲一軍。

莫氏與鄭氏打生打死幾十年,把這兩支軍隊捏在一起顯然要廢不少工夫,但高務實認爲是值得的,因爲這兩支人馬合二爲一之後,根本不用擔心他們能造反——你盯着我找茬,我盯着你找茬,這還哪裡能造得起反來!

到時候再有高家家丁往裡頭的中層軍官系統摻沙子,造反什麼的就更沒戲了。

而掌握住這支六萬人的大軍,高務實在安南體系內的權威也就基本定了下來——畢竟他還有約五千家丁護衛團和安南兩方加起來都對抗不了的艦隊,加上這六萬大軍,安南沒有誰能違抗。

倒是莫玉麟現在手底下也有三萬人,這是個不平衡的因素,到時候還要想辦法拆分一下才好,而阮倦手裡的一萬五千人……勉強還在高務實能容忍的範疇內。

其實他現在就想把莫玉麟那三萬人劃一半給阮有僚,但這樣做的話,吃相就太難看了,所以還是得再等等,必須等個機會,不能蠻幹,否則莫玉麟或許會損失兵力,他高務實也必然損失威望。

當“老大”就是這樣,最起碼看上去要是一碗水端平的樣子。

既然別的事說完了,鄭逆也要抓緊時間收拾,高務實也就不囉嗦,開始佈置起軍務來。

他道:“此次在清化的修整,已經即將結束,各部要做好準備繼續南下。阮有僚將軍留在本按身邊參議軍務,黃芷汀部、岑凌部作爲中軍,隨本按一同出動,莫玉麟將軍和阮倦將軍,你們二人是本次的主要作戰力量,現在有兩個方案擺在你們面前,你們可以各自挑一個。”

這兩人既然是莫朝名將,早就能猜到自己接下來要被推到第一線作戰,倒也並不驚訝,只是平靜地請教高務實的兩路方案。

高務實道:“這兩條方案,第一條是西路,從清化出發,沿途拿下清都府、葵州府、茶麟府、玉麻府,然後東進與主力合圍英都府(乂安治所);另一路是東路,走海路直取河花府(河靜古稱),切斷鄭鬆與阮潢之間可能出現的聯手。”

阮倦二話不說便道:“末將選海路。”

這個答案高務實毫不意外,因爲當年在莫敬典手下時,阮倦就幾次走海路襲擊乂安、順化,估計河花府一帶的地形他熟門熟路得很,而且對於這種登陸作戰,他可能也頗有心得。

高務實點了點頭,莫玉麟卻皺眉道:“按照按臺這個計劃來看,想必屆時按臺率領的主力,應該是打算沿着臨海平原地帶南下,取靜嘉府、演州府,然後與西路軍合圍英都?”

“不錯。”

這個計劃其實很簡單,陸上相當於左右兩路,一路主力直接往英都打,一路西路軍打個右勾拳,順便把西邊的鄭氏之地掌握在手,而海路則是切斷鄭鬆的最後一條退路。

這是一箇中規中矩的計劃,既沒有什麼特別出彩的地方,也沒有什麼明顯的缺陷,但有一個問題,莫玉麟不能不問:“如此一來,乂安宣撫司最西面的鎮寧府不去打嗎?”

高務實搖頭道:“如果去打,要繞路或者分兵,沒有意義——如果這三路一切順利,鄭逆就算是完全覆滅了,一個鎮寧府罷了,傳檄可定。”

這倒也是,那鎮寧府攏共人口都不知道有沒有五萬,兵力……鬼知道鄭鬆有沒有全部撤走,如果別處全都丟了,鎮寧府可不就是傳檄可定?甚至搞不好,主動派人來請降也說不定。

莫玉麟點了點頭:“既然如此,末將就做這個東路吧。”

高務實很滿意,微微笑道:“很好,既然你們二位都沒有意見,那這件事就這麼定了,五日之後大軍出發……哦,你們兩路先行,等你們走後三日,中軍主力再出發。”

早走三日對莫玉麟來說無所謂,他這個右路本來就是一擊右勾拳,也就是說要繞一個弧線,早走三日都未見得能恰巧跟主力同時在英都城下會師。

不過阮倦就有些慎重起來。

雖然理論上來說他的地方最遠,但實際上因爲他是走海路,中途又沒有要他奪取的其他城池,等於是直接空降河花府(河靜),所以他出現在鄭鬆後路的時候,高務實說不定還沒動手——那表示鄭鬆有可能先掉頭打他。

阮倦想了想,問道:“按臺,拿下河花府,末將有這個信心,不過按照這個時間安排來看,鄭逆有可能在末將拿下河花府之後調集主力來驅逐末將。末將手裡只有一萬五千人,連打兩仗可能有些爲難,您看能不能讓艦隊助末將一臂之力,在河花府北面的河道設防,或者乾脆來一票大的,送末將到河花府之後,立刻迴轉北上,去大江(江名)威脅英都?”

高務實想了想,道:“那就讓他們北上威脅英都吧,我聽說河花府那邊的河道水流量也不太穩定,現在處於枯水期,幫你設防未見得管用。而英都是鄭逆最後的據點,又離大江口不遠,只要艦隊到達大江口,不必溯游而上,鄭逆也不敢出兵南下攻你了。”

阮倦喜道:“多謝按臺,如此末將有十分把握拿下河花府,若是不然,末將自己提頭來見!”

“好好好,拿下河花府乃是一樁大功,本按是少不得要爲將軍表功的。”高務實現在竟然有些喜歡這個阮倦了,相對來說,他更像一個單純的軍人。

第148章 謗君案(下)第036章 同往別院(上)第113章 平臺召對第244章 千帆覆海(上)第001章 輕車簡從(下)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266章 長公主攥緊香囊第212章 誤解第092章 流彈兇猛(上)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284章 設計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293章 臣高務實領旨謝恩第056章 漠南之戰(六)第032章 少年劉綎(下)第011章 靠山吃山(下)第134章 給朕辦他!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055章 缺朝第108章 隱情(中)第126章 所爲何來(下)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215章 大燈泡第009章 安陽之行(八)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170章 他們的船有妖術!第106章 圖們的遠慮近憂第042章 滿堂影帝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067章 倒高風波(九)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041章 這可如何是好(4更破萬)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165章 父子不同範第165章 馬江口海戰(4更破萬)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095章 破虜(上)第276章 奔襲東籲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163章 臺吉快走!第085章 讓麻貴跟我走第032章 京師潛流(中)第084章 西暖閣中(補)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024章 俺答死,戰爭近第014章 你讓朕怎麼辦啊!第001章 輕車簡從(下)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099章 借刀第275章 勃固會戰(中)第041章 皇帝宣召第150章 宮牆內外第020章 老祖宗的威嚴(第4更)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241章 閩浙謠言起第235章 臨別第108章 所爲何事(下)第161章 殿試金榜(中)第147章 不與聞第186章 捷報背後第049章 殷去郭來(中)第145章 主考何人第065章 派系之爭(上)第058章 互爲倚仗(上)第115章 務實回京(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二)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096章 興趣培養(下)第263章 密議第017章 張四維被劾(4更破萬)第022章 花廳議事(下)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七)第169章 十萬大軍圍清化(4更破萬)第151章 枕邊風(下)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下)第149章 朕知道了第149章 朕知道了第030章 勇父悍子(下)第225章 三策(中)第201章 黃芷汀到來第163章 冠絕京華(中)第068章 隆慶託孤(三)第081章 高宮保的信第011章 奉駕祭陵(第4更)第027章 皇上,您的事兒發了第130章 開平潛流(上)第146章 閣老相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