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

休息了一夜,高務實帶着十來個家丁、十來個狼兵再次踏上旅程。狼兵們昨日回來的時候對高務實忽然多了足足十來個家丁很是驚訝,不過好在黃芷汀並沒有跟他們說起過高務實的出身之類信息,所以狼兵們也沒有多問。

不過這下子高璋與狼兵們同路,高務實倒是跟着聽了不少東西。

比方說之前高璋格外關心的“竹矛”問題,狼兵們說,他們用來製造竹矛的竹子,名叫釐竹,不過桂西和桂南所用的釐竹並不完全相同,桂南黃氏這邊的釐竹多是一種帶黃色斑點的品類,他們稱之爲“金斑釐竹”。【注:釐竹現在在國際上稱之爲茶杆竹,是外國人命名的,古稱釐竹,號稱竹中之王。】

金斑釐竹一般在兩丈到五丈高,通常他們用來製成竹矛者,多取四五丈左右高度的那種,粗細合適且堅韌已夠;而用來製造飛矛的,則取三丈到四丈之間高度者,因爲略細一些,重量更適合投擲。

狼兵又介紹說,桂西那邊的狼兵所用竹矛,雖然也是釐竹製成,但不知爲何,他們那邊的釐竹並不生“金斑”,而是生“金絲”,不過外觀雖然略有差異,竹性並無太多不同。這個差別唯一的用處,大概就是分辨對方是桂西狼兵還是桂南狼兵。

高務實聽了之後有些恍然,釐竹他知道,當年他去廣東公費旅遊——不對,是考察,考察歸來之前買過一根釐竹製的釣魚竿送人,曾聽店家介紹說過,這種竹長成之後經常被做成旗杆、滑雪杆之類,筆直而堅固不說,韌性還特別好,經過“多道程序”加工之後更是經久耐用云云。

當時高務實也就聽個水響,只當是店老闆瞎吹拉客,基本沒往心裡去,現在回想起來才明白過來,原來兩廣盛產這種竹子?雖然“金斑”、“金絲”他沒聽說過,但竹類變種極多,聽說全球有幾千種各類變種,甚至有些竹類從原產地引種到了別處,就會發生自然變種,所以金斑金絲什麼的想來也沒什麼奇怪,估計跟水土和氣候關係比較大。

說到竹子,狼兵們還跟高璋聊到過一種有趣的竹子,說那種竹子特別輕,而且也還算堅固,有土司將之製造成“竹片甲”,跟官軍的魚鱗甲有得一比,而且穿着竹片甲渡河特別方便,因爲那種竹片頗有浮力。

根據他們所說,此甲唯一的不足就是怕火——當然這其實是句廢話,高務實和高璋聽了都笑。狼兵們倒是挺認真的,說如果能不給對方火攻的機會,這種竹片甲其實比魚鱗甲更好,因爲它輕得多。

這一點引起了高璋的注意,他仔仔細細詢問了各種細節之後,找到高務實道:“老爺,聽起來這竹片甲很適合廣西這種地方,竹性寒涼,穿在身上估計也不容易熱,火攻什麼的其實不必太擔心,這年頭打仗已經很少出現了……唯一可慮的是,土司們不像朝廷有專門的匠戶,桂西桂南會製作竹片甲的人似乎也不是很多,如果要批量製作,可能有些麻煩。”

專業問題交給專業人士考慮,這是高務實的一貫宗旨,所以對於高璋的話,他還是比較重視的。想了想,高務實便道:“到了柳州之後,我寫封信……嗯,寫兩封信給黃姑娘和岑七公子,讓他們找幾個會做竹片甲的匠人帶着材料來柳州造給你看,你負責審視這種東西到底有沒有製造的必要,至於後續其他的事,再看吧。”

高璋應了下來,高務實又道:“主要還是竹矛的問題,不拘長矛短矛,都得有鐵質矛頭,這些狼兵只是來護送我,也沒帶竹矛的實物,你要找他們瞭解清楚,確定好矛頭的大小形制,最好定一個標準出來,想法子能夠通用……”

高璋笑道:“這事不難,小的已經問過了,他們現在的鐵矛頭和竹竿也不是完全吻合,一般都會有些空餘的曠量,只要塞點破布什麼的就行,畢竟竹矛的主要戰法是刺而不是拼殺,矛頭不會那麼容易脫落的。”

“那就好,那就好。”高務實放下心來,交待道:“總之這些事情你費些心,一定要搞清楚弄明白,回柳州之後我就要派人通知開平那邊着手準備了。”

高璋興沖沖的答應了。

一路再無他事,數日之後便回到了柳州。

高務實剛回到察院,就先宣佈給家丁們沒人放賞二兩銀子,衆家丁都很高興,他們此前也就出去逛了幾天,除了趕路累一點之外,倒也並沒有多少辛苦的,這下子他們越發相信老爺對身邊人特別大方這個說法了。

高務實又給狼兵們一人賞了足足五兩銀子,把十名狼兵驚得差點跪下叫爹——不是誇張,他們這些狼兵平時根本沒有餉銀一說,“服役”對他們而言屬於天職,土司老爺點到你就是你,沒有什麼道理好說的。

他們的收入主要是兩條:一是賞賜,二是搶掠。

賞賜又分兩類,一類是功賞,二類是勞賞;搶掠就簡單了,跟土司出兵打贏了,基本土司老爺都會開恩准他們放手搶,至於是從敵人身上扒拉下來的,還是順手搶了當地百姓,土司老爺是不問的。

當然了,土司老爺也有明確規定,搶到的東西哪些歸土司,哪些歸狼兵個人。

但是不管怎麼說,五兩銀子絕對是大賞特賞,這十個狼兵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第一次看見被剪切成一塊塊的五兩整銀,拿到手又是咬又是摸,比看見大姑娘小媳婦躺在自己牀上還稀罕。

他們現在已經知道高務實是廣西巡按了,對於這位大老爺,他們是打心眼裡尊敬,不只是因爲大方,還有氣度。巡按老爺這樣的大老爺,平時居然不會把他們當狗一般呼來喝去,雖然該有的架子也會有,但他們能感覺到,巡按老爺是把他們當人看的。

這就夠了啊!

高務實對他們的感恩戴德很是滿意,他當然不是要挖幾個狼兵來自己麾下,而是借這十名狼兵之口去營造自己在土民、狼兵之中的名聲。

大方、仁厚,有這兩點就夠了。

將來一旦能夠與土司們達成合作,自己在狼兵們中間有大方和仁厚的口碑,也是能有好處的。大方,就代表他們覺得和自己合作不會吃虧;仁厚,就代表他們認爲自己不會害他們,至少不會拿他們當炮灰送死。

不說效果有多麼大,至少也是個加成項,那就不枉費自己這五十兩銀子了。

才做了這點事,察院門子便來稟告,說分守江右副使姜忻、分守柳慶參將倪中化、柳州知府季遇春以及馬平縣令饒養浩四位柳州主官以及柳州衛指揮同知李惟聰等軍方主要將領聯袂求見。

高務實心裡笑了笑,這些人來得倒是真快。

其實姜忻等柳州大員最近真是鴨梨山大,漫說高巡按是在柳州城內出現變亂的時候失蹤,便是平白無故失蹤,他們也吃罪不起。這位巡按可不是一般的巡按,這是首輔弟子、次輔外甥,更是今上唯一的同窗啊!

這些柳州大佬們近來這些日子愁得只差白了頭,恨不得攬鏡自照,說一聲“大好頭顱,誰當斫之”。

高務實讓察院屬吏請他們到正堂稍坐,自己去換了一身官員常服纔出來。

他一露面,姜忻等人一齊鬆了口氣——總算高直指沒有缺胳膊少腿。當下一齊上前見過按臺,又你一言我一語的述說近來的擔憂,就差掏心刨腹給高按臺看了。

高務實笑着聽完他們表忠心的話,隨口安撫了幾句,然後就簡單地把近來的事情說了一說,當然,肯定略過了不少。

然後他話鋒一轉,說起思明府的亂子,道:“我廣西近些年來戰亂不斷,朝廷……不瞞你們說,對此是很不滿的,如今思明府又出了亂子,若是一個控制不好,極有可能小事鬧成大事,殊爲不美。況且思明府乃是黃氏主家,此番平定八寨之亂又有大功,於情於理朝廷不該坐視不理……你們以爲如何?”

高務實這麼說,姜忻等人心裡明鏡似的,知道他是打算出手幫思明府黃家一把。

官場上,上級找下級議事,有兩種最常見的語言套路,一種是上司先不表態,等下屬們各抒己見,上司綜合考慮之後給出決斷,這叫一錘定音;另一種則是上司一開始就暗示了某種態度,這種時候下屬只要不是鐵了心跟上司對着幹,那就只能順着這個思路來說話,這叫“定調子”。

高務實剛纔的話就是典型的定調子,姜忻等人當然一聽就明白。他們當然是不會跟高務實唱反調的,除了因爲高務實的身份實在不是他們能比的這一條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思明府的事,其實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這羣人裡頭官最大、管得最寬的自然是姜忻,但他的職務是“分守江右管柳州慶遠思恩副使”,管的是柳州、慶遠、思恩三府,實際上粗略來說就是管廣西中部地區。

思明府是廣西南部,不在他的轄區之內,他當然完全可以順着高務實的意思表態,畢竟思明府理論上的正管,乃是“整飭江左管潯南太思四府兼武休兵備僉事”。

“下官等同意按臺的看法,朝廷的確不能對此事置之不理。”

----------

感謝書友“書友20170125200306930”、“書友20180824164927609”、“神秘的菠蘿”、“sugarsugar”、“王孫疾”、“dj000214”的月票支持,謝謝!求訂閱,求各種推薦推廣!

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010章 優劣利弊(下)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045章 諭德上疏(上)第268章 揭謎(下)第083章 宮外反應(上)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221章 抵京第175章 賣隊友的大汗第043章 步丁耗費第117章 銷售火爆(上)第031章 永寧公主(3更破萬)第169章 十萬大軍圍清化(4更破萬)第193章 女真局勢第134章 給朕辦他!第136章 三員大將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221章 抵京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085章 成交第187章 葉赫女婿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二)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第116章 工作安排(下)第015章 新鄭鐵廠(上)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123章 俺答封貢(八)第014章 務實讀書(下)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完)第068章 幕後第151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015章 新鄭鐵廠(上)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052章 邊市秘聞(下)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203章 誰取葉赫第093章 改革鹽務的契機第045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002章 翰林清貴(中)第112章 東返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027章 鉅富之家(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126章 二位老帥第116章 陽謀!第131章 御前閣議(上)第008章 淡化處理第013章 高龍文之邀(3更破萬)第152章 三請高司徒第049章 努爾哈赤的命脈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第241章 閩浙謠言起第191章 爭做狗王莫茂洽第117章 桂南女王第097章 再會劉顯(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100章 蒙古局勢(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二)第084章 土司威風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128章 恩憲?第295章 成婚嘍!第117章 銷售火爆(下)第115章 說岑凌(4更破萬)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221章 抵京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第217章 臺灣島第010章 新鄭高氏(下)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四)第135章 密奏第294章 婚禮籌備中第093章 口蜜腹劍(上)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085章 官場百態(上)第147章 不與聞第097章 再會劉顯(下)第025章 河運海運(下)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049章 殷去郭來(中)第085章 成交第010章 新鄭高氏(下)第129章 關係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六)第098章 貴州總兵(下)第070章 萬事俱備(上)第108章 寧夏告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