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科學巨匠(上)

大明養的廢物藩王的確很多,但至少朱載堉一定是個例外!

虜酋乾隆以及那些參與“圍毆”的大臣們不會想到,就在同一個時代,地球那邊的歐洲大陸上,這位叫他們咬牙切齒的大明王子朱載堉,掀起的卻是另一場完全不同與中國狂瀾!

在朱載堉去世後不久,這凝結着他一生智慧的《十二平均律》,就由傳教士帶到了歐洲,緊接着,就先叫歐洲音樂界轟動:這個全新的樂制,不但解決了音樂界的千年難題,更叫音樂創作解開了鎖鏈,變得更加自由開闊。

於是新型的音樂創造如雨後春筍,德國音樂界泰斗巴赫,正是根據《十二平均律》定音,造出了世界第一架鋼琴。從此之後,歐洲近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新樂器,也都是以《十二平均律》定音。近代音樂,就此紅紅火火發展。

以這個意義說,朱載堉就是近代西方音樂的奠基者。

而事實上,享盡《十二平均律》成果的歐洲音樂家們,也是毫無壓力就給《十二平均律》加足了“歐洲頭銜”——“標準調音”、“標準西方音調”等。

而同樣深遠的影響,還在西方科學界。

《十二平均律》不止是一種音樂律制。它的誕生,更是建立在強大數學測算能力之上。於是,與《十二平均律》有關的東方數學“開平方”、“開立方”等理論,也迅速被歐洲學術界接受,更立刻助推了歐洲科學家們的頭腦風暴。新穎的數學理念,推動了近代歐洲天文物理等多項成果,赫爾姆霍茨等近代科學家們,更是一個個都成了朱載堉的鐵粉。赫爾姆霍茨就讚歎說:“(十二平均律)是這個有天才和技巧的國家發明的”。

甚至許多西方學者也是大惑不解,爲什麼對近代西方科學有重大貢獻的朱載堉,會在韃清時代的中國落到這般境地。以至於英國學者李約瑟的感嘆說,這真是“具有奇妙諷刺意義”。

高務實當時就感慨:我們研究歷史,對《幾何原本》引入中國誇耀萬分,然後一邊說中國沒有值得一提的“真科學”,一邊卻連中國真正的科學毫無瞭解。

而現在,這位絕對當得起“偉大”一詞的科學巨匠就站在高務實面前,高務實宛如數十年的鐵桿粉絲見到偶像,自然是能拿出什麼禮節,就拿出什麼禮節了。

高務實見朱載堉閉口不言,略帶歉意地道:“九峰先生勿怪,學生對先生敬慕已久,實無半分惡意,倘有唐突之處,還請先生海涵。”

朱載堉笑了一笑,指了指高務實借住別院大開的中門,道:“看得出來。”

然後又道:“高龍文,你是大忙人,我呢……不瞞你說,也挺忙的,所以咱們就不要站在這門口閒敘了,如何?”

高務實哈哈一笑:“九峰先生快人快語,學生佩服之至,先生請。”

朱載堉也不管高務實爲什麼動不動就佩服,聞言卻也不多客氣,舉步便走。

到了會客花廳,兩人分賓主做好,朱載堉便主動開口道:“聽父王說,高龍文有意與鄭王府做一筆交易,而且指定要我前來商議,現在我人也來了,有什麼交易,高龍文不妨直言。”

咦,看來您的確挺忙呀,這說話的風格,還真不愧是早年曾經自號“狂生”的人物。

高務實笑了笑:“拿這些俗事打攪九峰先生清淨,是學生不對。不過,先生若是以爲學生請先生來,只是爲了雙方合夥多賺些錢,那九峰先生可就小看學生了。”

朱載堉略微有些詫異:“不是爲了賺錢?可我聽說令堂派往鄭王府的管事說,你高龍文此番是有意讓我鄭王府以土地入股,好擴大諸礦規模,爲水泥廠和鐵廠擴產做準備,難道此言不實?”

“此事自然不假。”高務實解釋道:“不過那說的只是做法,而不是目的。”

“目的?”朱載堉笑了笑:“辦廠開礦,不是爲了賺錢,難道是爲了再安置一波流民?這幾年雖然河南也偶有水旱蝗災,但相比前些年可是好了不少,尤其是危害最大的水災,因爲潘印川的束水衝沙之法確有實效,又有高龍文你的水泥相助,不少危險地段的河堤都有所加固,這幾年的水災無論是決堤的次數,還是災情的嚴重,都已經比前些年好了不少,恐怕不至於再有那麼多的災民流離失所了吧?”

高務實道:“如果學生說,最遲從萬曆八年開始,北直隸、山西、陝西、河南四地,將出現嚴重的災荒並引發鼠疫……九峰先生會信嗎?”

朱載堉原本帶着笑容的臉很快沉了下來,皺着眉頭,盯着高務實的眼睛:“子不語怪力亂神,高龍文出身中州高氏,乃是實學宗門,何以說出這等無稽之言?若果,載堉需問一句:高龍文此言有何根由?”

哪知高務實很嚴肅地道:“自然有所根由,否則學生怎敢亂言天災之變?”

朱載堉這下倒是驚訝多過於懷疑,問道:“如此,倒要請教。”

“天道有常,周行不殆。”高務實道:“學生知道,九峰先生長於曆法(這裡指天文曆法),精於數術,想必先生一定知道,天下萬物雖各有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每一項變化,其中都有規律可循。”

朱載堉皺着眉頭:“高龍文此言,我的確頗爲認可,但這與方纔你所言之災害有何關係?難說,災害也有規律?”

“有。”高務實嘆了口氣,道:“在於先生論及這個話題之前,學生需要先向先生介紹一個新詞:小冰河期。”

“請講。”朱載堉雖然從沒聽過這個詞,但或許是出於科學家的慎重,他絲毫沒有牴觸。

但高務實雖然說要解釋小冰河期,卻沒有直接解釋,而是道:“我華夏數千年,曾經歷了至少三次小冰河期。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東漢末年、三國、西晉,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末、五代、北宋初年,是第三次小冰河期……這三次小冰河期,都導致了氣溫劇降,造成了北方乾旱,糧食大量減產,形成至少數十年的社會劇烈動盪乃至戰亂。”

“這是你計算出來的?”朱載堉的臉色突然變得極其嚴肅甚至可以說是難看起來,倒抽了一口涼氣:“你是說,現在大明要面對第四次這個……小冰河期了?”

高務實的臉色也同樣嚴肅異常,反問道:“九峰先生不妨仔細想一想近年的氣候和災害……學生懷疑,咱們恐怕不能說‘即將面對’,而是已經一隻腳踏進第四次小冰河期了。”

第295章 成婚嘍!第158章 庚辰春闈(一)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043章 繞開祖制第036章 同往別院(上)第098章 高務實的決斷第293章 臣高務實領旨謝恩第079章 無品閒官(下)第068章 現在知道要乖了?第101章 蕭如薰到了第012章 朕的皇莊那麼壞?第050章 四方會談(中)第003章 這是唱哪出?第251章 取勃固第176章 佈置南下決戰第089章 暗殺高務實(4更破萬)第042章 宗室大難題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014章 務實讀書(上)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151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098章 回柳州!第126章 二位老帥第142章 代號:捕蛇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58章 庚辰春闈(四)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134章 朝局變化(下)第037章 別院隱富(上)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上)第047章 夜會劉顯(上)第066章 務實回京(上)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077章 說方陣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222章 麻煩大了啊第086章 麻桿打狼第143章 新鄭新政(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四)第055章 強,不等於無敵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第172章 漢計蒙用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095章 破虜(中)第151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116章 推辭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096章 馮保倒臺(二)第075章 各家子弟(上)第073章 召見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105章 京師大局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032章 全權欽使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099章 夜入皇宮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012章 母子談商(下)第155章 升龍,我的升龍第067章 決戰沙城(五)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067章 倒高風波(九)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106章 臣以爲當殺第014章 北洋海貿同盟第046章 冰底潛流(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二)第102章 皇上,機會難得第234章 愚兄不及甚矣第054章 頭疼的圖們第017章 體察民情第210章 自廢武功還是自殘啊?第106章 臣以爲當殺第057章 財迷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019章 開港前提第052章 邊市秘聞(下)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下)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049章 努爾哈赤的命脈第148章 降明總好過降黎第096章 黃芷汀的信